驩兜说:“嗯!共工氏孔任组织号召能力很强,这些年发动了很多民众防治洪水,颇见成效,我看可以。”
帝尧摇头说:“哼!这个共工呀,说的到是好听,做起来又是另一回事,貌似恭顺,其实对老天也轻慢不敬。我看不行。”(1)
帝尧看一个人,总是把道德品质放在第一位,如果这一关过不了他的眼,其他条件就不要讨论了。共工氏的祖辈曾和颛顼争帝,头触不周之山,造成天倾西北、地陷东南,虽然英雄了得,但也给人留下了强悍霸气的形象。不过,眼下的孔任并没有多少劣迹显现,大臣们不知帝尧从哪里得来的印象。由于孔任平时与臣僚们不怎么交往,此时也没人替他说话,于是就这样被帝尧几句话否定了。
丹朱的提拔没有通过庭议,引起帝尧家族的强烈不满。中山公主首先发难:“不要忘记,你是从中山起家的,是狄人帮你打的天下,在你退位之前,要提前布局,把帝位传给狄人才是最重要的事。眼下各部落首领的继承人,都是首领一个人说了算,连长老院也不过问了。你倒好,不仅拿去搞什么庭议,别人推荐了,反而得不到你的支持。谁人没有毛病,你不要老拿自己的长处去衡量他人,看着别人都不行,就你行。现在丹朱的岁数,早就超过了你登基时的年龄,还拖到何时是了?”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是北狄的天下。天子继承人应从普天下臣民中产生,得到各部族的认可才行。”帝尧耐心解释说,“创业容易守业难。如今虽说海内平定,但中原豪族恃强称霸之心未泯,四夷部落聚众闹事者不断,洪灾肆虐,怪异频仍,如果不是一个包容天下的仁者、一个具有大智大勇的圣贤,如何能坐稳这万里江山!君不见,前任帝挚就是一个现实的例子。我何尝不想让丹朱接班呢,但他自幼娇生惯养,没有经过艰难困苦的磨练,只怕是吃不了这份苦,也没有这份福气啊!”
中山公主不服气地说:“像丹朱这样的年轻人,已是万里挑一,你到哪里去找什么圣贤呢?”
“天地之大,包容万物,灵异神秀,无所不有,不信就孕育不出一个人杰来。”帝尧豪放地说,“我放勋怀抱天下为公之心,定会感动上天,降下治世雄才,光大我锦绣河山!但愿丹朱真的有上天眷顾,当此大任。”
儿子当不上接班人,中山公主心里一直忿忿不平。放齐及一般北狄要人、共工氏孔任和三苗驩兜等人,更是对帝尧产生怨恨之心。领导集团内部产生严重分歧,其原因往往是来自用人上,这是一点儿不错的。家族和权臣们的抵触情绪,使帝尧受到很大压力。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结束了这场有关丹朱的是非争论。
原来,共工治水的主战场在太行山以东的平原地带。这里地域广
袤,人烟稠密,都邑星罗棋布,其中就有先帝颛顼的首都帝丘,那里如今仍然供奉着颛顼的神庙玄宫。颛顼是大巫,他的后代继承其衣钵,作为大巫师主持玄宫。每逢大的征伐,天子御驾亲征前,都要到玄宫来进行祈祷。距帝丘几十里之外有个土丘叫狄山,是颛顼和帝喾的葬地,人称二帝陵,后世每年都要在这里举行祭祖大典。帝尧的母亲庆都死后,也葬在狄山东北方向几十里的地方。帝丘处于大河下游,地势低下,远道而来的大河之水犹如从天而降,再加上源自太行山的卫水、共水、淇水和漳水等多条河流,每到汛期便险情不断。有一年帝尧到此巡狩,曾告诫孔任,要格外加强二帝陵的防洪,保证每年一度的祭祀活动顺利进行。祭祀和战争,是当时氏族、部落和国家最重要的两项活动,是无论如何也不能耽误的。
由于洪水泛区的居民众多,移民难度太大,共工只好削平大大小小的土丘,在其上修建城邑,或者就地取土,垫成凸出地面丈多高的平台,作为灾民避难所。洪水到来时,这些高台避难所都成了孤岛,但人们的生命财产可免受损失。《淮南子》中说共工“堕高湮埤”,就是把高处铲低、低洼处填高,大概指的就是这种做法。直到近代,华北平原上居民建房时,还要花费很大的力气运土垫高宅基,以防水灾。
为了尽快泻洪,共工还加强了济水的疏浚。但要通过区区一条济水,把上游大面积的降水短期内泻入大海是不可能的。为保护二帝陵不被水淹,共工组织人力修了一条绵延百里的卫水大堤,这项工程的总管,就委任给丹朱。孔任认为,这项工程的完成,可以给丹朱带来骄人的业绩。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它带给丹朱的,竟是政治前途的毁灭。
一场百年不遇的水灾降临了。大暴雨不歇气地连降七天七夜,西部山区的洪水居高临下、排山倒海般地压将下来。大堤溃塌,洪峰直奔二帝陵。也就在这期间,海啸不断,海水逆流,西来的山洪与东来的海潮会师,把广阔无垠的平原变成汪洋大海,很多避洪高台坍塌。只有那些位于高阜处的城邑,一个个变成孤岛,在波涛中飘摇。共工氏孔任领导治水失败,引咎辞职;共工氏因此也被认为是振涛洪水的恶人,载入史册,(2)岂不冤哉!丹朱被撤职了,回到帝都重*旧业。至于接班人,眼下看来是无望了。
共工不干了,但洪水还是愈演愈烈。帝尧召开朝廷会议,说:“如今河、济、江、淮四渎一齐泛滥成灾,淹没了平原,包围了山岭,很多地方的臣民百姓都在苦难中哀叹。当初驩兜推荐共工治水,反而越治越厉害了。四岳啊!你们推荐一下,有谁还能使洪水得到治理呀?”
“啊!鲧吧!”四岳异口同声地说。
“哼!这个人抗命不尊,毁败同族
,我看上天不会护佑他。”帝尧对鲧竟然不接受他的美意,抗命拒婚,固执地坚守独身主义,大惑不解,给他下了个很坏的评语。
“伯鲧不是这样的人吧!”帝尧对鲧的评价让四岳感到莫名其妙,坚持说,“除了鲧再没有合适的人选了,就让他去试一试吧!”
“好吧,那就让鲧试试吧。”(3)帝尧也想不起合适的人选,只好答应下来。
鲧受命于危难之际,担当起治水重任。他全面规划治水方略,上游和下游一并考虑,着手实施堵防和疏导相结合的方针,揭开治水历史上新的一页。
帝尧相信天命。他不是不相信共工的能力,而是认为他德性不强,得不到上天的护佑,结果是不幸被他言中了。同样,通过第一次与鲧交谈,他认为鲧在修身、治家的理念上有问题,上天不会关爱这种不通人情事理的人,弄不好怕也会被抛弃。帝尧是个*守严谨的人。他穿的是葛麻衣杉,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普通房间,出门时轻车简从,从来不敢有丝毫的奢华,怕给黎民增加负担。这样的天子,应该说修为已经很高了,天下再也难找了。但近来,帝尧对自己的德行却产生了怀疑。“为什么十日并出、连年水灾、妖孽横行都发生在我的任内?为什么股闳之臣羿死于非命?天灾人祸难道都是臣下惹来的吗?这是不是上天对自己的警示和惩罚呢?”他扪心自问,夜不能寐,最后决定颁布《罪己诏》。诏曰:“放勋德薄,皇天不佑。十日烧烤下土,天河倾泄人间。妖孽祸害不已,山崩海啸频现。可怜黎民流离失所,无以为家;忍见鸟兽困卧孤岛,情景惨淡。下臣或有过错,不致惹天公雷霆之怒;苍生又有何罪?竟遭如此涂炭!放勋御宇有年,德行不足感动天地,能力难解万民于倒悬。如此庸碌之身,焉何持久恋栈?思虑至此,放勋决定退位,让贤者居之,以此向众生谢罪,祈求上天垂怜。”
《罪己诏》一经颁布,朝野哗然,劝阻的奏折雪片一般飞来,四岳、放齐等一帮老臣更是惶惶不已,轮流劝奏。君臣最后达成一致:先找到一位合格的继任者,帝尧再宣布下野不迟。
帝尧想到了单卷,但单卷已经两次表示不肯出山;于是又想到了单卷的朋友许由,决定亲自到颖水去迎请。
帝尧只要纪昌、鸿钧两位同行,其他中山公主给他打点的车马随护一律不带。君臣三人一路马不停蹄,赶到颖水许由部落聚居的地方。族人告知说,许由归隐山林后,很久没有回来过了;西山猎户曾在颖水上游的箕山看到一个人,好像是他,族人去找,又没有找见,此后再也没有音信。
注(1)、(3)见《尚书•尧典》。
(2)《淮南子•本经训》:“舜之时,共工振涛洪水,以薄空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