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鸱龟也许是无意的,是你思虑入迷,借此触动了灵感,才想出这步妙棋来。”听过鲧的讲述,陆吾说,“你说鸱龟是我变的,我也不好回答;既然是神龟,当然本身会变化,说不定我还是它变的呢!”
见陆吾给他打禅语,鲧也不再刨根问底,直接向他讨要息壤。“您说过,你也要参与治水,现在是您做贡献的时候了。”鲧说。
“你的想法不错,我也很想帮这个忙。”陆吾说,“但我没有权力动用息壤,也取不出来,必须打报告请示天庭批准。”
“那就麻烦您赶快打个报告吧!”鲧催促说。
“打报告不费事,”陆吾说,“但等批下来你也用不上了。”
“怎么讲?”鲧焦急地问。
“你想啊,现在天庭上哪个是为下面办事的?能在三天内批下来就是神速了。”陆吾说,“天上方一日,人间已千年,到那时你还用得着吗?”
鲧一下子凉了半截。
“不过,只要你有胆量,还是可以去碰碰运气的。”陆吾说。
“快讲!”鲧激昂地说,“只要能拿到息壤,在下赴汤蹈火都在所不辞!”
“当年修建昆仑帝宫时,为怕批来批去的延误工程进度,就给储存息壤的仓库植入了一个程序,只要是使用合理,提货人就有机会进入仓库,拿到自己的那一份息壤。后来昆仑工程结束,所有剩余息壤一律封存,天庭宣布,此后凡有取用者均以偷窃论处,于是就没有人再敢接近仓库重地了。但是,原来植入的那个程序却没有删除,也不知道如今失效与否。你既然不怕死,不怕天庭追究,在所必得,就去试试吧!”陆吾又叮嘱道,“仓库机关重重,稍不留心,便有杀身之祸,切记!”
按照陆吾的指示方向,鲧和颗手找到一条窄窄的甬道。甬道两边的峭壁水光油滑,犹如人工打磨过一般,即使猿猴也无法攀缘。脚下是笔直的、水平的路,一直延伸到山体深处。两人一路走来,小心翼翼,看看快到尽
头,忽见一棵大树当住去路,枝叶摇曳,瑟瑟作响。颗手上前用手摩挲,才发现原来是画在石壁上的一幅画。她兴奋异常,不知这位画家是哪路神仙,仔细地在周围寻找,希望能发现落款或印章什么的。
鲧却大失所望。这面画壁严丝合缝,根本不是仓库大门,原来是个断头胡同,这里已是绝路,哪里还能找到息壤仓库大门?
“快来看,这里刻画着一只小鸟。”颗手惊喜地叫道。
“有点像啄木鸟,你用神笔描一描,看它能不能活。”鲧见周围空无一物,也许这只小鸟身上有点文章,于是说道。
当最后一笔点到小鸟的眼睛时,它活了,扑楞楞飞到树干上,不停地啄起来,发出“哆哆哆”的一连串声响。
响声隆隆,整个大山都在震动。原来画壁是道闸门,伴随着响声慢慢升高,一个和甬道等宽的洞口出现了。鲧和颗手迫不及待地闯了进去。
洞中珠光融融,看不清究竟有多大,整齐地码着一垛垛金丝袋。鲧搬起一袋丢在洞口,回身又去搬第二袋;但这一袋好像黏结在大垛上一样,怎么也扣不动。此时,颗手想把洞口那袋帮他搬出去,可是费尽力气也拖不起来。
“好重哪,这息壤究竟是什么东西?”颗手气喘吁吁地问。
“大概是山石的精核,能长成亿万倍的石头。”鲧说,“搬不动就不要费劲了,你到洞口观察闸门的…”
鲧的话还没有说完,忽听隆隆声响,闸门迅速下滑!
鲧跨上两步,飞起一脚把息壤袋踢出门外;然后扑倒颗手,抱住她驴打滚儿似的滚出洞口。闸门在身后“咔哒”落下。颗手的一绺长发被死死卡住。
两人惊出一身冷汗,搂抱着相视苦笑。
“好险啊,差点葬身山底。”鲧说。
“那倒不错,至少赚了好大一座墓冢。”颗手说。
“治水不成身先死,我是死不瞑目的。”鲧说。
“你呀,…除了治水,就没有点
别的念头吗?”
“有,我想请你…”鲧欲说又止,轻轻地摇摇头。他随即爬起身来,用短剑割掉颗手被卡住的头发,把她搀扶起来,抗上息壤就走。
“请我做什么?你倒是快说呀!”颗手期待地追着他问。
走出甬道,鲧放下息壤,松了一口气,拉颗手坐下休息,说:“这里安全些了。…我请你的事嘛,还真不好意思说出口。”
“咱俩关系都这么好了,你还有啥不好意思的?”颗手着急地站起来,摇晃着鲧的肩膀说。
“我想请你去给我跑官,跑个大官。”鲧出乎意料地说。
颗手一屁股坐下来,不高兴地说:“你不是一个心眼儿忙着治水吗,怎么又对当官感兴趣了?”
“咱们下一步就要开山挖河、给大河中上游泻洪了,工程浩大,需要动员广大民众参与,涉及到很多诸侯国,如果手中没有权力,恐怕是很难指挥和协调的。”鲧心事沉重地说,完全没有显露出得到息壤的喜悦,“虞舜如今摄政了,我想借你个薄面,到帝都去见哥哥替我游说游说,不知可否?”
“说了半天还是为了一个治水,”颗手白了他一眼,嘟噜着嘴说,“有枣没枣也得去打一竿子呀,谁叫颗手上了你的贼船呢!”
帝尧退位后,到太行山追随师父务成子已有多日,一去不返。帝都市面上忽然有了一种说法,说帝尧是受到虞舜的*迫才不得已退位的,如今被放逐到了大麓,存亡未卜。此等消息一经流传,朝野惶惶不安。紧接着,驩兜携丹朱一家不辞而别,离京走出了。他留下一则声明说,帝尧本来打算传位给丹朱,如今被虞舜抢班夺权,他驩兜要择地另建都城,拥戴丹朱为帝。
注(1)《山海经•海内经》注引《开筮》:“滔滔洪水,无所止极,伯鲧耐以息石息壤,以填洪水。”
(2)屈原《天问》:“鸱龟曳衔,鲧何听焉?顺欲成功,帝何刑焉?永遏在羽山,夫何三年不施?伯鲧腹禹,夫何以变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