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华夫人知道大禹胸量无边,不会囿限于四海之内;因此早就预备下蹑空履等你索要。”童律拿出两双蹑空履,分送给竖亥、大章,交代说,“海外也曾天崩地陷,洪水泛滥,至今犹未平息,一路小心。”
“云华夫人在哪里?”大禹问。除了无尽的感激之情,大禹对云华夫人还产生了一种刻骨铭心的爱慕之情,只是深深地埋在心底。他不敢有非分之想,只是渴望能见她一面。
“谁也不知道她在哪里。但谁都甘心受她驱使。”童律神秘地笑笑。看来,他也是云华夫人的崇拜者。“夫人让我捎话给你,你手里的丹书只剩下最后一页了,你可以向它提出任何要求,都会得到满足,请三思而后用。”
按照大禹的要求,太章从东极步量到西极,测出距离有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竖亥从北极步量到南极,测出距离也是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1)由此判断,大地应该是四方形的。二人所经之地洪水刚过,但潴聚在各地的湖泽水泊极多,三仞深以上者有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九个,龙蛇水怪出没其中,危害民生。大禹想起天帝库存在昆仑山的息壤,打算悉数分增四海之外,用来堙塞积水,造福于他方之民。但地隔万水千山,路途遥远,靠凡人是无法运达的,必须动用丹书,求助于神将。这是丹书留给大禹的最后一次机会了,他曾经考虑过好几个使用方案,包括使自己延年益寿、子孙昌盛以及族属强大、永为盟主,等等;还有,就是想借丹书之力,见上一面云华夫人,以慰籍平生之愿。但是,这位以治理天下水患为己任的伟人,最终还是选择了治水。他启动丹书召来童律、庚臣等诸位天神,请他们把息壤布施到四海之外、大荒之中,把大面积的湖泽变为名山桑田。
太章和竖亥在步量大地的过程中,还走访了散布在海外大荒中的许
多奇异族群,什么三首国,大人国,小人国,三身国,三目国,…等等数十余个,他们的奇形怪状、风俗殊异,令人好奇。后来,大禹让伯益把巡狩海内的记录整理好,连同太章、竖亥的海外见闻辑成一书,称做《海经》。《海经》和《五藏山经》又合成一书流传下来,叫做《山海经》。(2)应该说明的是,关于《山海经》,古时学者大都认为其作者是夏禹和伯益。但近代学人却斥此说为无稽之谈,考证说,《山海经》的成书时代在西周或春秋战国,甚至是西汉云云,至今尚未定论。
话分两头。自从帝舜实行轻徭薄赋政策以来,三苗各部族相继归附中原王朝。成驹见大势已去,便遁迹民间,重拾游方巫师的行当。但他坚信,三苗对中原王朝的臣服是不稳固的,他总有机会重整旗鼓,从头再来。为此,成驹广收门徒,向他们传授异术,竭力打造自己的队伍;同时注意招徕异人奇士,做为闯天下的帮手。一日,成驹正欲登舟渡河,适值山洪突至,小舟被打翻,成驹飞身蹿上河崖,侥幸脱身,而他的两位徒弟,都在瞬间葬身水底。
成驹沿岸奔走,希望在下游发现落水的徒弟。此时,忽见那只漂泊的小舟竟然逆流而动,在浊浪里上下颠簸。更让他惊诧莫名的是,两名落水者相继露出水面,被一个接一个丢进小舟里。
小舟缓缓靠岸。成驹不动声色地立在河崖上,等待那个神秘的人物现身。这时,小舟忽然离开水面,直朝他身上飞来。成驹后跃一步,伸出双手将它托住,轻轻撂在地上。神秘人物没有露面,只有一串气泡泛起。
“阁下别走!”成驹再也沉不住气,高声叫道,“君子救人救到底,他们还没有活过来呢!”
一人毫无声息地蹿到河崖上。他把小舟倒扣过来,提起溺水者,将其头朝下摆放在上面;然后在每人背上连拍三下,说
:“大声呼唤他们的名字,把魂儿叫回来就是了。”
在成驹的呼唤声中,溺水者大口地吐水。神秘人物又把他们翻过身来,用手反复压其腹部,二人慢慢苏醒过来。成驹停止叫魂儿,连声道谢,说:“仙兄神乎其技,水中功夫无异于水神;请问您尊姓大名?仙居何处?”
“我叫倪龟儿,四海为家。”自称倪龟儿的神秘人物说,“些许小技怎值得神巫成驹夸赞。”
“什么?你叫溺鬼儿?”成驹一把抓住倪龟儿的手,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倪龟儿吃了一惊,说:“你怎么知道我是溺鬼儿?”
“不错,你就是溺鬼儿!”成驹端详着眼前这个葫芦头、尖下巴、瘦骨嶙峋的倪龟儿说,“六弟,我就是你五哥虐鬼儿呀!”
“啊!原来大名鼎鼎的三苗军师就是你呀!”倪龟儿看看两个还在昏睡的溺水者,拉起成驹登上小舟,飘向河水中流,互相倾诉往事。
原来,这位倪龟儿也是颛顼大帝的一名不才子。他十六岁时溺水身亡,一屡阴魂不散,常在水滨游荡。为了逃避轮回,他把一位涉水的男子拉下水淹死,让其阴魂代替自己去遭受漫漫长夜般的六道轮回之苦;而他自己,则走捷径重新投胎做人。
注(1)《淮南子•地形篇》:“禹乃使太章步子自东极至于西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使竖亥步自北极至于南极,二亿三万三千五百里七十五步。凡洪水渊数,自三仞以上,二亿三万三千五百五十有九。禹乃以息土填洪水,以为名山。”
(2)(汉)《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第六》:“(禹)遂巡行四渎。与益、夔共谋,行到名山大泽,召其神而问之山川脉理、金玉所有、鸟兽昆虫之类,及八方之民俗、殊国异域、土地里数,使益疏而记之,故名之曰《山海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