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陈立夫的宣平盛世(一)

不用几年,陈立夫再一次高升为商部尚书,成为了正二品高官,并成为了御书房行走,其权势之显赫,在整个帝国文官阶层里,足以挤入前二十之列。

但是这还不是陈立夫的仕途终点。

宣平三十六年八月,陈立夫迎来了他人生当中最为辉煌的时刻!

他成功入值,成为御书房值班大臣,帝国权势最为显赫文官之一。

当他从钦差手中接过圣旨时,整个人差一点晕厥都没能站起来。

这还是他的长子快速上前扶住了他,然后才扶着他起来。

等送走钦差,长子提示他该立即沐浴更衣,然后进宫谢恩,但是陈立夫却是说,他要静一静,随即独自进了书房。

书房里挂满了他这些年画的竹图。

陈立夫的竹图,在当代算得上是一绝了,放眼帝国,已经是没有那个人的竹图比他画的更好了,哪怕是纯粹从艺术角度去看,陈立夫的竹图也当得上当代第一。

尤其是他的寒竹图,就连圣天子都是赞叹不已,甚至还对陈立夫开玩笑说,爱卿你要是不从政,就凭这一手寒竹图也能名留青史。

但是,这些竹图在陈立夫自己看来,无非就是抒发心中各类情绪的一个小手段而已。

进入书房后,他一抬头就是看见了挂在正前方的一副寒竹图,上面的时间落款是宣平五年。

那一年,他刚从龙入仕,画下了这一副寒竹图明志,总有一天他陈立夫会立于朝堂之上,辅助圣天子打造一个宣平盛世。

如今,他成功了一大半!

现在的他已经入值,后续他就能够和几个前辈值班大臣那样,手握大权,进而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打造一个宣平盛世!

如今的帝国固然强大,但是在陈立夫看来还远远不够。

帝国海军看似掌控了全球海洋,帝国陆军打遍全球无敌手,帝国商人足迹遍布全球,但是这在他看来依旧不够。

帝国固然强大了,但是距离他心目中的国强民富的标准依旧相差甚远。

他是在地方任职过多年的官员,比很多长期呆在中枢的官员们更加清楚,帝国看似强盛,但是民众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好。

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民众,依旧挣扎在温饱线上,为了能够吃饱饭而努力着。

在部分地区极度贫困,连饭都吃不饱的人数量极其庞大!

但是在这同时,权贵富商却是一掷千金!

三十一年的从政生涯,让陈立夫看透了很多东西。

尤其是最近几年,随着年纪的增大,同时也是有望入值御书房,他就时常考虑着,一个什么样的帝国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宣平盛世!

强悍无比的帝国陆海军?

不是!

强悍的工商业?

不是!

全球霸主地球甚至统一全球?

依旧不是!

什么才是一个真正的宣平盛世?

陈立夫找到了答案:所有的帝国子民都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而吃饱饭!

这个答案有两个很重要的要素,一个是努力,一个是吃饱饭!

陈立夫的想法,从来都和别人不一样,当年还是个税务官员的时候他和别的税务官员不一样。

后来主政地方了,他还是和别的官员不一样。

现在入值御书房了,他依旧和别人不一样。

所以当他按照惯例进宫谢恩时,他向李轩递交一份刚刚写,内容也很简单的折子。

当李轩打开这个折子的时候,他一度有些怀疑,这人还是陈立夫?

这个陈立夫以前干的好好的,各方面的想法都很成熟,不过施政的时候都是很稳妥的,很少有激进的时候,而且比较偏向于保守政策,但是今天这折子,说的事却是显得有些激进了。

李轩并没有当场给陈立夫任何的答复,而是说了声知道了,就让陈立夫回去了。

等陈立夫走了后,李轩又是翻看了陈立夫的这份折子。

这份折子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来,是今天刚书写的,笔迹都是新的,字数也少,不过区区数百字而已。

上面说的事更简单,那就是建议在帝国本土中部和东部等帝国腹地的部分省份进一步扩大农业税的阶梯税率。

从而促使中大地主进一步抛售土地,让民众获得更多的耕地。

如果按照陈立夫的这个建议去搞,那么在人均持有五十亩以上土地的地主,其持有的土地税率成本,将会超过土地产出,也就是说非但不赚钱了,还会亏本。

以往的时候虽然帝国而已采取农业税阶梯税率,但是税率并没有这么恐怖,顶多也就是不赚钱而已。

但是现在,陈立夫却是要让他们亏本!

看完陈立夫的这个折子后,李轩也是回思帝国的土地政策,发现似乎也有差不多二十几年没有变动过了,当年是为了保持整体稳定,所以虽然制定了阶梯税率,但是也没有搞的太过分。

当初的本意还是为了让大地主无利可图,然后让他们主动抛售土地,进而携带资本进入工商界。

但是说,人家地主宁愿持有大量的土地,放着不赚钱的话,帝国也不会进行干涉。

现在陈立夫更狠,他都不仅仅是不让地主不赚钱,还想要让他们亏本,逼着他们抛售土地。

不过现在二十几年过去了,现在这样搞的话倒也不是不可能。

如今地主大规模持有土地,基本都是不赚钱的,如果经营的不好,反而还会亏本呢。

目前的社会财富,主要是集中在工商业,纯粹的农业已经是无法为士绅、权贵阶层带来什么利益了。

搞那么多土地,累死累活也弄不到几个钱,还不如直接投资工商业呢,比如说最近两年非常火爆的石油行业。

石油加工牌照放开了后,已经是陆续有数十家企业获得了了石油加工牌照,大把赚钱的机会。

因此,现在进一步提高农业税的阶梯税率是可以的,预期的反对不会太的。

但是让李轩没想到的是,这个陈立夫还没完,过了没几天,陈立夫又是给李轩上折子,建议进一步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并制定最低薪资标准。

看到这折子的时候,李轩都是无语了。

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麦人第七百五十章 大唐子民格德斯第二章 殿下,不可自爆啊!第六百七十八章 李春景期待的惊喜第三百六十三章 绝望的黎平府第八百八十八章 师贼之长以制贼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为了黄金必须殖民美洲第七百二十章 杀进岳州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沥青公路第一千六百二十章 大唐电报公司第五百零八章 刺猬一样的梧州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成为了香馍馍的东北战役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骑兵杀出长城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 举国轰动的经济发展会议第八百六十章 出人意料的晋升第三百五十三章 武装行进第六百九十章 攻敌所必救第二千零八章 正统之争大过天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大唐西洋公司的核心业务:殖民地第一百九十九章 凌乱的杨秀才第九百六十八章 龙兴之地大变样第一千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的尚武风气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 陈立夫的宣平盛世(一)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轩的天大谋划第四百二十四章 猪都比他们强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嘉峪关前线第一千四百零二章 你们海军就是这么不要脸的?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马六甲号战列舰第五百六十章 向大唐王师学习!第二千八十七章 不打仗就不用弹药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舰队才是主力第一百七十四章 伪唐贼军杀过来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奇葩的尤金鸿上折第一百一十五章 美女的特殊'待遇'第二千三十八章 大唐的月亮比较圆第两百五十二章 信心满满的宋知府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公司舰队才是主力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大唐帝国‘元’第五百六十七章 做人得谦虚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这雨,太大了!第二千二百零三章 金陵城大堵车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不理他们,继续前进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不是不想而是不敢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大唐没有领海第五百一十二章 武装柳州独立团第一百五十一章 此乃人祸而非天祸也第九百一十四章 神帝李轩第一百零六章 湛蓝无云的天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枪声依旧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军溃逃第二千一百七十三章 帝国全球化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把丹麦也搬到非洲去第一百五十八章 秦淮河啊秦淮河第一千八百章 英勇的南越王室卫队第八百零九章 陈立夫心累第一千九百零七章 这些土著太小气了第一千九百零三章 目瞪口呆的丹麦人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怎么体现逼格?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封锁金陵城第一千七百零九章 遍地黄金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 汽油自行车的轰动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格德斯之死第三百五十八章 不像屠夫的陈屠夫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混乱的印度东部海岸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皇家青年军校第九百七十三章 绝望的杜丹清第六百八十五章 赚钱赚到手软第二百四十七章 今晚睡在那个房间?第三百四十章 扫盲班和军校第十四章 你们懂个屁第一千五百六十一章 扁平化发展第九百三十六章 大唐骑兵:死都不用火枪!第九百零九章 你确定这是商船?第四百五十八章 围点打援第九百五十二章 陈立夫的软禁生涯第二千四十九章 步球的广告效应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通车之日就是西征之时第七百八十九章 兵临金陵城第一千九百八十三章 内燃机报告第八十一章 铁匠尚书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毕志安身先士卒第九百六十四章 宁投降不入川第两百三十六章 老乡开门,我们是大唐王师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北岸开发区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金陵花魁迎陈立夫第二千一百三十六章 全民富足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令人恐惧的幼军营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 伊丽莎白昭仪第一千六百章 海军重整计划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士子们最喜欢的‘伴游’第两百三十九章 扩军设营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帝国丢不起这脸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直达天听第三百九十九章 一切都完了(第四更求订阅)第一千九百九十九章 举国工程第一千零三十章 让轿子有多远滚多远第一千九百二十六章 为了人类早婚第一百三十二章 步兵不打马赛克第两百三十二章 战场的巨大惊变第六百二十九章 条约就是用来撕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