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京西之危

时已是开成元年春三月,吐蕃寇边,泾原告急,裴仁静不暗军事,屡战屡败导致泾州被围,一时震动了关中。自元和以来,京西防线一直还算稳固,大唐内部有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吐蕃帝国内部也非太平无事,诸王连年血战,直打的山穷水尽,境况也如王小二过年一年不如一年了。

若说开元之前大唐和吐蕃是争雄,现在就是比烂,看谁比谁烂,安史之乱后的一段时间大唐比吐蕃烂,因此屡战屡败,割地受辱。自元和中兴后,吐蕃奋起直追,慢慢的烂过大唐,终于在比烂榜上占了上风。

这些年吐蕃人遵循传统年年寇边,却败多胜少,还贡献了几次全军覆没的精彩战例。为何这个时候突然发了疯的攻打泾州,许多人看不明白,以为吐蕃厌倦了雄踞榜首的寂寞,有意让贤了,欲趁着大唐内讧之际功成身退。

其实细究其原因,并不复杂,吐蕃炎王初都在残酷的内斗中出局,被贬陇西,带宰相衔出任陇西大都督,初都为人残暴,野心勃勃,欲把陇西打造成他东山再起的基地,他扩充军马,四处出击,为了解决巨大的军费,便对陇西居民横征暴敛,惹起各方不满,惧于吐蕃人的血腥镇压,无人敢挑头闹事,便暗中资助潜藏于祁连山内的沙陀残部起事造反。

沙陀人世居陇西,一度追随吐蕃人打唐人打回鹘,结果被吐蕃人利用完了后便被一脚踢开,凄凄惨惨的东迁大唐,对吐蕃人的恨是比天高比海深,眼下得到各方资助,自然奋起抗击,他们攻击吐蕃人的部落,劫杀吐蕃商队,冲击官府,杀戮官吏。

初都明白必须全力镇压沙陀人的反抗,否则陇西的统治就会出现动摇,他从各镇抽调兵力进剿沙陀人,却是越陷越深,战事迟迟不能结束。为了解除后顾之忧,他命令吐蕃清水西节度使、原州刺史阿杜牙以偏师出击泾原,目的是制造假象,打乱唐军的部署,牵制唐军主力,确保西线战事的顺利进行。

只是他没想到新任泾原节度使裴仁静是个大草包,竟是一击即溃,让阿杜牙奇迹般地围住了泾州城。

远在长安的仇士良对此事看的很清楚,他觉得有机可乘,便片面夸大泾州军情,恐吓皇帝,要求派神策军大将军温彦召率兵驰援泾州。温彦召乃神策军名将,历任泾原、灵武、夏绥节度使,与吐蕃交战多年,屡有建树。

裴仁勇深恐温彦召进入泾原后赖着不走,将来成为心腹大患,便上表朝廷愿亲率凤翔军一万人驰援泾州,表入长安尚未得到回复,裴仁静的告急文书便雪片般飞来,裴仁勇明白自己这个兄弟并不知兵,泾州一破,非但他小命难保,还要连累自己和裴仁渠,便是侥幸逃过这一劫,泾原也会落入仇士良的亲信之手,这就像在凤翔和灵武之间楔了根钉子,使自己首尾不能相顾,早晚被仇士良所破。

因此他抛开朝廷,以军情紧急为由,立即领军一万北上救援泾州,行前任命心腹林淼森为留后,大将张淳为兵马使,率军万余人驻守城池。

张淳本是羌人,祖籍凉州,世代为部落酋长,与地方官府关系密切。陇西为吐蕃侵占,随祖上迁居原州,原州失陷,举家迁入凤翔府,后投军入伍,因作战勇猛,积功升至捉生将。

李先奕为凤翔节度使,见张淳为人浮夸,做事独断专行,声言此人难堪大用,便使个明升暗降的手法,将其召入城中,留在帐前听用,官职虽然蹿升了两级,却被削去兵权,又被置于节度使的看管下,无所作为。张淳虽然不满,却跳不出李先奕的手掌心,只能忍气吞声。

裴仁勇接管凤翔后,张淳备歌姬十二人以献,裴仁勇喜好女色,更喜张淳主动投效,便擢升其为城下兵马使,率军驻守城外,为凤翔府的第一屏障。

张淳重获军权后,表现十分积极,对裴仁勇言听计从,很快获得了裴仁勇的信任。故而此番他率大军北上援救泾州,就将守城重任交给了张淳,说起来裴仁勇也有不得已的苦衷,自己半途出家,在军中资历甚浅,虽居高位麾下却无几个可用之人。

能干的不服他,服他的不能干。此前他能击败神策军的数路围攻,不是自己有真本事,而是围攻他的神策军真没本事,屯驻长安周边的神策军其实已经烂到了骨子里,人数虽多,却是一群乌合之众,又不肯真心为仇士良卖命。要钱要粮扰民吃空饷是把好手,打仗不行,跑路却很快。

邠宁军是藩镇军,屡次想投效神策军名下,都被拒绝,干着同样的活待遇却相差万里,心里早就不平衡,故而与神策军交战分外卖力,让裴仁勇白白捡了个便宜。

但吐蕃人不比神策军,他们常年征战,兵强马壮,朝气蓬勃,跟这样的强敌作战,裴仁勇环顾左右,能用的也只有张淳了。

他任用的留后林森淼,号称知兵,实际上打仗是个外行,但笼络人心却很有一套,裴仁勇相信他能帮自己笼络住张淳这个胡儿将,稳住自家的后院。

裴仁勇这里刚出城,仇士良便意识到下手的机会来了。

于是一份散发着无比诱人的厚利摆在了张淳的面前,只要他接受它,他一生的命运将从此发生重大转折。

张淳明白,大利当前,自己不心动,别人也会心动,自己已经没有资格去拒绝了。

裴仁勇距离泾州城尚有七十里,忽然听到凤翔城内发生了兵乱,乱兵将留后林森淼活埋,推举大将张淳做留后,张淳迫于无奈,只得勉强从命,一面却派义子前往泾州报讯,声称仍旧忠诚于裴仁勇,暂时维持危局,待泾州围解,再迎请裴仁勇回城。

这等鬼话,裴仁勇如何肯信?仇士良早有意用神策军大将温彦召接管泾原,眼下凤翔出了这样的乱子,他岂肯放过?

等凤翔落在了仇士良的手里,自家三兄弟哪还有活路?

想到这,裴仁勇立即下令斩了张淳的义子,指斥张淳反叛,立即回兵凤翔平叛。凤翔驻军本来就不愿跑来泾州送死,闻听此讯星夜兼程往回赶。

裴仁勇所料不错,温彦召此刻也在星夜赶来凤翔城的路上,前锋温万率一千轻骑距离凤翔不过一百三十里。只是因为音讯不通,张淳并不知道这些,他千盼万盼,没盼来温彦召,却把裴仁勇盼回来了,闻听裴仁勇率大军返回,张淳手足无措,此刻若弃城逃走,仇士良肯定是不会认账的,自己这叛乱的罪名是背定了。

张淳穷途末路,一怒之下,遣使向吐蕃投降。

吐蕃清水西节度使、原州刺史阿杜牙奉命牵制关中唐军,确保主帅初都进剿沙陀残部无后顾之忧,他见名将李先奕、朱思等人被召回京,来了不懂军事的裴仁勇、裴仁静兄弟,便以攻为守,既牵制了唐军顺势再捞点好处,因为凤翔驻军甚多,陇州刺史方兴又谨慎稳重,便转而攻打泾州,只设一路疑兵在陇州城外虚张声势以为牵制。

忽然听闻张淳叛国,欲献凤翔城,而温万和裴仁勇的大军都还在路上,他见有机可乘,急令陇州城外的疑兵立即东进抢占凤翔城。

这些疑兵兵力虽少,却是吐蕃精锐,得令后马不停蹄折转向东。不过他们紧跑慢跑还是落在了温万的身后。温万先一步抵达城下,可惜他只是一员战将,只懂得打仗,而且嫉恶如仇,正义感高的爆棚。张淳见温万先到城下,一时心中后悔,本想扯下城头的旗帜,重归大唐,毕竟他的祖上和吐蕃人结有血仇。

他遣人与温万接触,希望朝廷能赦免他的罪行,保证以后不追究他的过失。

温万将他的使者割掉双耳,剁掉双手,切齿发誓要和逆贼血战到底。事已至此,张淳只能一条心跟着吐蕃人混了。他坚守城池,阻挡温万进城。

凤翔城高池深,重兵屯驻,温万的区区千余名轻骑如何能破城?

坚守到第二日夜,吐蕃骑兵到达,休整了一晚,二日出城与温万血战,阵斩温万,并将此功归于张淳,并大肆宣扬,这一来张淳更是无退路可走。

此刻裴仁勇距离凤翔城还有六十余里,闻听城破,扎营不前,以观动向。

第232章 难忘的伤疤第646章 持续恶化中第277章 我不想得罪你第184章 顺藤摸瓜第438章 长远和眼前第24章 破局的是条鲤鱼第603章 太平记第412章 焦雀,焦雀第479章 预做准备第556章 两份见面礼第289章 突然发难(续)第738章 家事易决第606章 王气不能泄第21章 你要给我面子第123章 新班子第175章 打闷棍的第522章 谁是刺客?第674章 宫廷内斗永不休第431章 你还是反了吧第720章 严禁烟火第613章 年轻人,要慢慢来第315章 按既定步骤走第356章 我们去哪第161章 我带你去个好地方第504章 天赐之物第441章 兴亡第64章 借刀杀人第340章 你要以大局为重第577章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第570章 皆非善士第358章 鬼城女小队长第402章 温柔乡与狠毒计第698章 到底是让你们给算计了第737章 谁家封侯第517章 东征像场梦(下)第546章 谋乱第241章 陈数第19章 终于可以走了第290章 入彀第740章 我不能归隐第60章 不速之客第130章 宝刀斩铁第84章 侦察是门技术活第253章 冰山一角(续)第411章 大功臣第500章 打他个天翻地覆3第126章 回来就好第162章 表面的真相第78章 诱第283章 小妞胆够肥的第280章 无题(续)第133章 旗开得胜第482章 打还是不打第486章 别嫌我废话多第32章 你不能把醋当酒喝第523章 我很满意第522章 谁是刺客?第741章 温软的阳光第227章 王孙不全是纨绔第387章 刺将第376章 这事你不能心急第601章 壮志未酬身先死第334章 夜袭第105章 刺血当墨第458章 辽东第590章 火烧天使第48章 这就是一笔交易第493章 现在正式开始第22章 捉金使第310章 厉兵秣马第618章 每临末世必有妖异第408章 挖坑第595章 少年英雄第622章 心情不好你别看第583章 皇帝之死第258章 风暴前第587章 重逢后的诸多不和谐第461章 万事开头难第437章 人小鬼大第209章 跑路是门技术活第662章 乌云又来第690章 右厢在行动第241章 陈数第467章 谁是凶手?第60章 不速之客第43章 你让他滚蛋.第65章 没有真相第128章 断指将军第499章 打他个天翻地覆2第480章 有的我都给你第77章 人托人第227章 王孙不全是纨绔第322章 透明人第380章 谅你也不敢第629章 小车不倒继续推第76章 全凭叔叔做主第378章 我的金印第732章 我不是小心眼儿第622章 心情不好你别看第545章 老夫人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