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章 不让我活我就叛国

凤翔乃长安西部门户,竟被吐蕃攻陷,仇士良一看机会来了,顿时大造舆论,制造恐慌,目的就是要把裴家兄弟拉下马。他心里清楚的很,吐蕃精锐此刻被牵制在祁连山北麓,短时间内根本无力东进,凤翔境内只是吐蕃偏师,趁此机会拉下裴家三兄弟会乱上一阵子,但绝不会引发关中危机。

拉下裴家三兄弟后,再遣名将温彦召西进夺回凤翔府,驱逐吐蕃强盗,如此一来既灭了裴家三兄弟,又夺得了京西门户凤翔,没有了凤翔驻军的牵制,关中就是他的天下,他可以为所欲为了。

在强大造舆论的“逼迫”下,李涵只得下诏免去裴仁勇的节度使,逮捕进京议罪。裴仁勇其时距离凤翔府不过半天路程,闻听此言,大惊失色,召军中亲信商议道:“今番上了仇士良的当,进京是死,兵败也是死,我自认自己这条命是捡回来的,多活一天也是赚的,只可惜了军中诸将不离不弃地追随我,未得荣华富贵,还要受我连累。”众人道:“左右都是一死,不如降了吐蕃,杀进长安,除了仇士良这个老狗。”裴仁勇道:“万万不可,如此一来,咱们都是叛臣贼子了。”众人道:“昔日是谁让我们起兵诛杀仇士良的,事败后,他摇身一变成了好人,却把我们做了替罪羊,这样的皇帝还有什么值得我们为他卖命的。”

这一说裴仁勇也犹豫了起来,众人又劝道:“咱们有兵,有地盘,大唐不容咱们,咱们投吐蕃去,好歹也不失做地方诸侯。”裴仁勇含泪道:“事到如今也只能如此了。“

便遣使与吐蕃统帅阿杜牙商议,阿杜牙的职责本是策应祁连山一线,却没想到天上掉这么大第一个馅饼,大唐的凤翔节度使要求投降,还承诺劝降泾原、灵武两镇节度使一起归降,果然办成了此事,再趁势东进夺了长安,擒获大唐的皇帝,自己岂非奇功一件,有了这桩奇功还需要受初都那王八蛋的气吗?

因此力排众议,立即遣使要求与裴仁勇会晤,裴仁勇要他亲自来营中相会,以证明诚意,阿杜牙竟欣然而来,裴仁勇见到了吐蕃人的诚意,当下设计除掉非嫡系和忠于大唐的军将,又将监军斩首,宣布改旗易帜,归顺吐蕃。

裴仁静、裴仁渠两个听闻兄长丢了凤翔归顺了吐蕃,也同意归顺吐蕃。吐蕃统帅初都闻听此事,大喜,为了从阿杜牙手中抢过主动权,当下承诺给三人封王。裴仁勇为秦王,裴仁静为泾王,裴仁渠为灵州王。任命裴仁勇为关中节度使,裴仁静为泾原节度使,裴仁渠为灵州节度使。唐军中凡愿意投降吐蕃的皆有封赏,不愿意投降也不与吐蕃人为敌的,保其家人和财产,礼送回乡。执意与吐蕃人为敌的格杀勿论。

三镇苦寒,军将多失意之人,戍边辛苦,待遇又低,多数将领无升迁希望,对朝廷殊无好感,而今被裴家三兄弟逼到山穷水尽的地步,除少数将领选择回乡,其余多数人都投了吐蕃。三镇选精兵四万,与阿杜牙两万吐蕃军合兵一处东进攻打长安,指仇士良为扰乱天下的祸首,策动甘露之变的元凶,打的旗号是杀仇士良为大唐皇帝锄奸。

此时温彦召大军刚刚行至奉天镇,闻听裴家三兄弟叛国投敌,吐蕃大军正东进长安,大惊,要仇士良立即调遣左近官军驰援奉天,保卫长安。

这时节山东诸侯正在打道回乡的路上,穷折腾了一圈没有捞着任何好处,众人心里都憋着一肚子气,忽闻此事,众人大喜。

仇士良和裴家三兄弟那是内讧,现在是外敌入侵,进京勤王那是天经地义的事,看谁还敢阻拦?

义成节度使李全忠立即折转向西进发,要求沿途地方供应军粮。滞留在黄河岸边进退两难的河东军也立即拔营向南,千里驰援长安城。李绛的心情跟李全忠不同,他是诚心实意来拱卫长安免受吐蕃威胁的,一身正气感动的沿途地方也纷纷起兵随同。已经回到了昭义镇的刘悟也觉得不宜错过这个表白忠心的机会,令其子刘从谏率军八千渡河西进。

其他各藩镇也纷纷上表请求出兵援助关中,一时天下鼎沸,齐议抗击吐蕃。李涵一看民心可用,军心可用,开大朝会,要求仇士良放开潼关,放各镇军马入关中来。

仇士良在长安一手遮天,想杀谁就杀谁,任你是亲王、宰相,看你不顺眼,你的末日就到了,便是贵为天子的李涵,他现在也不再放在眼里,连表面的尊重都难得给了,动辄当面忤逆,让李涵酒后哀叹自己不如桀纣,竟被家奴所困。但窝里再横,对这些拥兵自重的实力派却是一点办法也没有,花言巧语,人家根本就不听,一句话要么拿好处来,要么放马过来。

本来仇士良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已经跟山东诸侯谈妥了条件,正要打发众人回镇,却没想到出了这么档子事,温彦召要求他调兵遣将抵御吐蕃,可自己手中哪有兵可调,两神策军虽然号称拥兵二十万,实际家底有多少,他心里最清楚不过来。

除去挂名的边军四五万,实际能指挥的不过十三四万。其中约五万精锐分布在关中的奉天、普润等八处军镇,这五万人是神策军的精华,战斗力不及边军,但勉强能战。剩下的**万人中有约万人驻守在潼关、散关、武关等关中要隘,这一万人战斗力马马虎虎,且因驻守关隘,无法机动。这一算只剩下七八万人了,这七八万人中有一半只存在于名册上,在兵营里你是找不到他们的,他们多是京城商贾、富户和官僚子弟,军籍是花钱买的,列名于册,图个出身而已。另一半倒是在军营里,但大多数军纪散漫,缺乏训练,招之未必能来,来了也未必能战,人数虽多却只是个摆设,留着唬人而已,实际起不了多大用处。

真正能拱卫长安城和皇宫的不过万把人,这些人倒是百战精锐,可这是自己安身立命的东西,哪敢轻易撒手?

温彦召是名将,名将都有些脾气,连番五次的要求仇士良增兵不得,便把主意打到了山东诸侯身上,他在军中资历甚老,各处都有他的亲故,跟这些诸侯们很能说到一块,使者一到山东诸侯纷纷响起,群起上奏要西进御敌,顿时让仇士良陷入极大的被动。

第336章 从容是种气度第29章 怨恨第122章 荐将第330章 睁眼第739章 囚凤第234章 莫挡我路第372章 砍头第522章 谁是刺客?第332章 后路第22章 捉金使第531章 朱门之变第460章 崛起的征兆第634章 曲线救国的新罗帅第256章 纵虎容易第714章 打打杀杀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鹅和禁言令第619章 天塌不下来第358章 鬼城女小队长第345章 布子第121章 大变局第479章 预做准备第215章 折辱第271章 别光站着看第218章 惹不起第205章 也太腐败了第271章 别光站着看第323章 你谢幕我登台第34章 好运要来你挡不住第30章 不许碰我第438章 长远和眼前第635章 王者之师第684章 长安保卫战(续)第416章 你也没变第570章 皆非善士第411章 大功臣第66章 功德圆满第514章 这却是个谜第246章 何日是太平第629章 小车不倒继续推第716章 大青川第347章 唐冢第180章 请你吃罚酒第579章 寻旧部,再奋斗第424章 历史的天平第682章 别怨我胡言乱语第469章 胜利之不易第207章 雇凶杀人第676章 世出明君更出枭雄第184章 顺藤摸瓜第452章 半道杀出个李全忠第486章 别嫌我废话多第659章 心的桎梏第124章 故事、大棒、金鹅和禁言令第109章 假的真不了第664章 牛肉汤西施第411章 大功臣第549章 反转的力量第630章 伐新罗第542章 何泓之死第697章 保持距离第669章 甘露之变第725章 攻坚第41章 谁敢!第131章 毛太公第515章 不祥之兆吗第637章 软磨硬缠第714章 打打杀杀第656章 角力第200章 兵该怎么练第545章 老夫人的担忧第581章 夤夜造访第209章 跑路是门技术活第322章 人质第390章 误入野人谷第734章 蜀地我为王第446章 她脚痒第547章 先下手为强第189章 下一个目标第506章 明朗的心第357章 归程第729章 挖墙的锄头推墙的手第394章 我要伸冤第389章 讨价还价第731章 皇帝该做什么(续)第141章 谁是黄雀谁是蝉?第490章 焦心第421章 为己之利第337章 豹子不如猫第227章 王孙不全是纨绔第3章 光天化日之下第194章 后续的影响第696章 洛阳乱(续)第263章 说客(续)第318章 执法要严第468章 又见尸山第505章 落水狗,要痛打第106章 刺血当墨(续)第237章 这个人留不得了第229章 兄弟,我不如你第696章 洛阳乱(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