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指桑骂槐

五月份的济州,济水两岸的柳树,已经繁茂起来,去年遭遇的山戎进攻,诸侯内乱,所遗留的痕迹,也逐渐消失了,一切都在逐渐走向正轨。只是,想要恢复到往日济州城的繁华,怕是需要些时日了。

今天是五月十日,金銮殿上照例早朝。只不过,今日参与早朝的文武大臣,比之前一个多月的,多了一人。那人不是别人,正是宗人府的府主张廷敬。

早朝开始之前,张廷敬就已经站在了金銮殿的正中央,等待着大夏皇帝登上龙座。良久之后,黄安宣布早朝,众人朝拜,大夏皇帝方才开口道:“有事早朝,无事退下!”

这是惯例,所有人都习惯了,这也是大夏皇帝做事的风格,得过且过,能没有事情,就尽可能的没有。以至于,大夏的诸多政事,都是送往丞相府解决的。很多大臣都是看的明白,大夏皇帝已经没有昔日的威严了,有的只是一种象征。

所谓政事咸决于丞相,指的大概就是眼前大夏皇帝说的那句话,都交给丞相解决了,皇帝怎么可能还有事情做呢?

然而,朝堂正中央的张廷敬,却是开口:“启奏陛下,臣张廷敬率领宗人府卫士,前往巴州永昌郡,想要调查巴子平州牧举报的事情,遭遇意料之外的事情!”

此时,朝堂上的众多大臣,便是屏住了呼吸,想要听听张廷敬会说些什么。

“卿家请说!”

“微臣抵达永昌之后,本想公事公办,依照惯例,宣读圣旨。然而,八皇子却不尊圣旨,却将宗人府的一众亲卫,拘禁了数日!”

“同时,八皇子还扬言,儿在外,父之命有所不从;臣在外,帝之命有所不遵;将在外,君之命有所不受!并告诉微臣,他已经掌控了永昌郡城,及所属的众多军事力量!”

“议论议论吧!”大夏皇帝的神色一怔,嘴角却是弯起了些许的弧度,不过他表现出来的,却是神情呆滞,似乎这些事情,和他并没有太大的关联,“如果不严重的话,就交给丞相处理吧!”

这就是大夏皇帝,荒唐至极,甚至是说,完完全全的就把手中的权力,交给了丞相申不易。

百官之中,为首的便是丞相申不易,此时他听得大夏皇帝这么说,便是走出了文武百官的行列。只见他手执笏板,放在自己的腹部,背对着皇帝,面对着众多官员,缓缓而道:“儿在外,父之命有所不从;臣在外,帝之命有所不遵;将在外,君之命有所不受!这等言语,涉及悖逆之嫌,巧言令色的想要抗拒圣旨,如此一看,八皇子谋叛之心,已经昭然若揭了!”

“丞相说的对,这等言语一出口,就已经断定了八皇子居心叵测啊!臣江北,恳请陛下,授予一道旨意,让有司派人前往永昌郡城,将八皇子捕拿回来,废黜他的皇子身份,贬为庶民,永不录用!”太常寺卿江北走出班列,手执笏板,拱手说道,“丞相,这一件事,乃是十万火急之事,千万马虎不得!”

不过,江北拱手的对象,却不是大夏皇帝,而是丞相申不易。众人见此,已经明白了许多事情,怕是皇帝对这件事,也是无能为力。或者说,官字两张口,谁也不清楚八皇子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抗旨不尊,为什么要放出那样的话。难道他不明白,这是在自找死路吗?

然而,这些人终究是丞相申不易提拔上来的,尽管对于这些有所怀疑,最终没有把自己心中的怀疑说出口。大家都是明白,权力的斗争,时时刻刻都需要有炮灰牺牲掉的,谁也不想做那个炮灰。更何况,丞相申不易和大夏皇帝的嫡长子夏默宇联手,把整个济州把持的如同铁桶一般,想说谁谋叛,那不是易如反掌的事情吗?

“臣巴子平附议!”巴子平没有表现出任何的神色,“先前有诛灭士族家主的例子在先,足以证明八皇子他怀有谋叛的意思!”

“巴大人这话说的极对。”班列中走出大夏皇帝的嫡长子——夏默宇,“父皇,我那八皇子,在最初的时候,就有着不臣之心,如今已经是昭然若揭,怕是任由其发展下去,不得了啊!”

然而,大夏皇帝听着夏默宇的声音,却只是发出了一声“哦”,便再也没有其他的表示了,这一点让众人感觉有些奇怪。

丞相申不易,此时转过身去,看向了大夏皇帝,手执笏板,躬身说道:“陛下,臣申不易前几日,接到一道奏折,因为其中的内容,太过于让人不敢相信,因此没有呈报给您!”

这一下,众人的好奇心就给拉了过去,什么样的奏章,能让丞相申不易如此重视,不过看这个样子,应该是跟八皇子有关的。

大夏皇帝顿了顿,道:“那就有劳丞相了,把那道奏章当众宣读一下,看看有什么不对劲的地方?”

丞相申不易闻言,嘴角旋即流露出丝丝笑意,道:“微臣遵旨!”

而后,众人就见申不易转身,从袖中拿出一份帛书奏章,旋即听得他缓缓念道:“儿臣夏正平,前有平定南蛮之功,今有守土安民之劳,宜当封王。儿臣别无所求,只愿意巴州为封土,汉王为封号,仅此而已,恳请父皇答应!”

刚一念完,一旁的巴子平,脸色就绿了。这是个什么皇子啊,分明就是伸手要权的皇子,让巴州做他的封地,想得倒美!巴州是你夏正平的地盘,那我这个巴州州牧搁哪儿?

区区一个郡守,还想骑在我这个州牧的头上拉屎撒尿,想多了!

巴子平虽然这么想,可是他并没有表达出来,反而是忿忿的说道:“陛下,此番言语,足以见得八皇子自立之心了!”

“不然,我看八皇子这只是想要做一名诸侯王罢了!”有人反对,“不如陛下您就遂了八皇子的意愿,把汉王封给他得了!”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夏正平离开济州,安排做了太监总管的黄安,此时他站在大夏皇帝身边,拱手表达着自己的意思。

“放肆,这个朝堂上,有你说话的份吗?”说这话的却是夏默宇,“区区一个太监总管,也想要插手朝政?侍卫何在?还不将这个乱议皇政的太监,给我拉出去,乱棒打死?”

“够了,够了!”龙椅上的大夏皇帝,一拍面前的桌案,准备进入金銮殿的侍卫,便是停下了脚步,缓缓退出,“难道,你们还嫌弃朕的大夏不乱吗?”

“还有你,朝臣议论,朕都没有插嘴,你个死太监插什么嘴?”大夏皇帝似有暴怒的情绪,指着黄安骂道,“给我滚出金銮殿,到内务府领二十杖责,罚俸半年!”

黄安闻言,脸色却是一变,立刻闭上了嘴,缓缓退到一边,不在大夏皇帝面前晃悠,以免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

然而,下面的大臣,却是脸色丰富。什么叫做“朝臣议论,朕都没有插嘴,你个死太监插什么话?”,这明显是指桑骂槐!借着喝骂黄安的机会,在喝骂某些大臣,专制擅权的行为。

聪明点的人,都能够听得出其中的意思,怕是大夏皇帝,对于夏默宇以及丞相申不易把持朝政的做法,产生了不满?

可是不对劲啊,大夏皇帝看上去就是一个昏庸荒唐的人物,怎么会在意这些东西呢?他不残暴,但他却昏庸荒唐。不是暴君,而是昏君,这是众多大臣乃至天下诸侯,对于大夏皇帝的看法。

但是,这十足的昏君背后,似乎有些奇怪的行为举止。比如,上一次大朝议中,大夏皇帝发出的声音,就让人感觉有些奇怪。如今,更是有着这种指桑骂槐的言论,这是怎么了?

有些人对这种言语,进行了深一层次的剖析,但是并没有得出结论。

“陛下,事情已经是这样子了,身在巴州永昌郡的八皇子,其谋叛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了!”这一句话是丞相申不易说出口的,“之前也已经提到过,八皇子依旧能够掌控住了永昌郡城的兵马钱粮,这就进一步的表明了,皇八子反叛在即!”

“朕说过,这件事情,还没有查清楚,怎么能够用这种蛛丝马迹的东西,就判定我那个八皇子谋反呢?”大夏皇帝喘了一口气,有些乏力的说着,“不如这样子,再派些人手,去调查调查?至于上表封王的事情,我倒是看出来了,我这个八皇子,看样子也是个没什么志向的人,连朕的皇帝宝座都不想要,只想做个区区的诸侯王!”

大夏皇帝一边说着,一边朗声笑着,似是在表达某些意思一样。

“父皇,如果是调查,是绝对不可以的!从济州到巴州永昌,往来之间,数千里的路程,耗费两三个月的时间,等调查清楚,那时候八弟他早就已经羽翼丰满了!”夏默宇神色很是胶着,“更何况,上表索要王爵,本就是不符合祖制的。如此看来,不如派遣以为将军,前往巴州,统领大军,把八弟抓回济州,再好好审讯也不迟啊!”

第七章 政事堂第三十二章 战国第四十二章 日落之城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二十八章 生死人,肉白骨(上)第四十九章 弃北川雏凤烧城第二十章 岁月如流水第十三章 假虞灭虢第二十六章 落凤坡第二十二章 三江湖第三章 后下手遭殃第七章 安抚民众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二十七章 心病第三十八章 抗旨第四十一章 效仿旧事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十七章 师出有名第十五章 第一位谋士第二十章 认死理的程汤第十二章 修法第四十二章 烧连营陆慷建功第三十七章 得捷报汉王赏军第二十章 岁月如流水第二十七章 大夏神朝亡了第九章 镇南将军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七章 政事堂第三十五章 另有其人第二十章 岁月如流水第十五章 三个月第八章 望月台下扬名第五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第九章 煮盐、晒盐第一章 帝王风度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亲第三十四章 议取蜀州(下)第三十九章 声东击西第四章 城下搦战第二十六章 三江湖大战(下)第三十六章 真相第七章 官商第九章 镇南将军第三十九章 事必躬亲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十四章 王业不偏安第三十章 雍南郡第十章 西羌少年第二十六章 落凤坡第四十五章 并南蛮暹罗来使第十六章 封禅泰山,千古一帝(大结局)第二十章 兼听之策第二章 又三年第八章 夺权第二十五章 烽火台上狼烟起第五十三章 您请便!(四千字大章送上!)第十三章 英雄出自草莽,高士起于寒门第二十一章 吴越之地第二十章 认死理的程汤第四章 出人意料第五十二章 何士元智斗孔明亮第七章 政事堂第九章 大快人心第四十五章 乱政皇子第一章 帝王风度第二十三章 题字第四十二章 约法三章第十三章 楚王归降第十七章 士族世官第二十九章 出使雍王第五十一章 杀薛离第二十五章 三江湖大战(上)第十二章 修法第九章 煮盐、晒盐第五章 襄王本意第三十四章 祖制不可违第二十三章 题字第四十三章 汉王义释黄瀚生第十二章 北伐中原第三十章 诈第四十三章 承诺第二章 天下腹地第二十二章 鸿门宴(下)第八章 望月台下扬名第四十三章 从君而战第十五章 女扮男装第四十一章 转道西羌第三十九章 黄瀚生据守隆江第五十章 取三江汉王用计第二十三章 相视一笑如昔日第十八章 翰林院第四十七章 夺军第三十八章 好消息第十八章 东野小城第三十一章 七分天下(中)第二十九章 未雨绸缪第三十七章 三拜第四十五章 并南蛮暹罗来使第二十三章 题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