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骆参军之仇隙

张小敬扭头朝李嗣业笑了笑:“原来你在等着这个,实话说,你上次在西市上打擂的时候,是不是已经知道他就是太子。”

李嗣业在心中直喊冤枉,连忙摆了摆手道:“没有,这事情我真的一无所知,这个必须得跟你解释清楚,不然让你以为我在驸马家杀死刘耿三是心机深重的功利行为。”

张小敬咧嘴笑道:“我刚刚的确是这么想的,如果你真能想到从妖人案为自己谋取好处,可真就算是机智如妖了。”

况且有些话李嗣业还藏在心里,他不打算去依附太子李瑛。在所有人看来,这是个非常强劲的潜力股,但李嗣业深知,这是颗定时炸弹呐,如果距离太子太近,将来太子被赐死的时候,身边的亲信必然会遭受到波及,他如果想活得长一点儿,就不能往跟前凑。

今天的事情真是蹊跷,先后有两个人朝他抛出橄榄枝,可这两个人都不是好台阶,照这个情况来看,李嗣业还是做自己的葱花饼来得稳妥。

况且英雄是不问出处的,在这个繁盛的时代里,有任何特长都能够有出头之日。会写潦草书法的人可以,画画的人可以,会跳舞的人可以,作诗的人好像不可以,他这个会打拳会做饼的人应该也能够。

即将迎来真正黑夜的长安城,并不是华灯初上璀璨的,被分隔成棋盘般纵横的街道上,只有几盏零星的灯光,就如阴夜天空中那几颗零落的孤星。长安街道上所有人都只有一个方向,那就是温暖的家的归宿。

风吹动了大明宫殿檐上的宫铃,丹凤门上敲起沉闷的鼓声,长安城各条街道的街鼓敲响,坊市内的鼓楼也敲响了鼓声,各坊沉重的大门开始关闭,宵禁开始了。

如果这个时候从空中看下去,长安城就像是一个个璀璨方块组成的棋盘,漆黑的边沿是深渊般的街道,发光的方块中却生机盎然,歌舞升平,丝竹贯耳,各有各的热闹,各有各的精彩。靠近外城郭的位置,那是僻静微弱的点缀灯光,家家户户如竹梆子敲击的捣衣声。

在长安夜中晚最热闹的一个方块非平康坊莫属,坊中妓馆林立,歌舞灯火日夜不休,长安城的达官贵人常夜宿逗留。街道把整个坊分出三个区域,分别是北曲、中曲和南曲,北曲的青楼中多是末等娼妓的集聚地,中曲与南曲多为名妓倡优,是达官贵人的活动场所。

在平康坊中,稍微有名气的女子便开始端起姿态,并非银钱能够打动。名妓们不再以声色娱人,而是自身的才情和气质来抬高身价,与慕名而来的才子们赋诗作对,传出许多风流佳话。

中曲靠近南曲有一处院落,有水塘环绕房间,琵琶拨弹声从房间里传出来。房中有三四名客人列席饮酒,身边各陪坐着风姿绰约的女郎,却有一名姿色最佳的女子独坐在案几前,作为酒宴的席纠负责律令。

宴会的行酒令通常都是玩文字游戏,唐人官绅阶层文学修养普遍较高,什么格律对句典故张口就来,更有吟诗作赋之能。

席纠制定规矩,以接龙方式每人念一条平仄相对的七言短句,念不上来就只能喝酒。

京兆府户曹参军骆兴常心思恍惚,无法集中精神,数次驴唇不对马嘴,便多喝了几杯酒,有了七分醉意。

席中有一人名为封大伦,是工部九品的一个虞部主事,此人在长安城的坊间却有另外一层身份,乃是万年县地面上熊火帮的帮主,手下眷养了许多浪荡子和地痞流氓。

封大伦与骆兴常是老相识,虽然二人各有后台,此刻见老友有心思,便主动朝自己的相好——那名担当席纠的女子使眼色,命她停下了手中的酒令牌子。

他端着青瓷酒杯侧靠到骆兴常近前笑问道:“骆四郎今日兴致不高呐,行酒令频频出错。可是有什么烦心处,或许兄弟能为你排忧解难。”

骆兴常的烦心事不便与旁人说,这次他主动去办妖人案,替驸马奔波张罗,本意是要把自己绑上公主府这条大船,他要傍上的不止是公主府,还有驸马背后的寿王和武惠妃,可惜在最后的关头功败垂成。

这案子没有成了倒不算什么,但他隐隐发觉驸马把这次失败的根源归结到了自己身上,且有了疏远之意。这可就让他头痛了,这不是把前程给断了么?出力的人到最后不讨好!真是岂有此理!

他心底翻腾起怨气怒火,李嗣业和张小敬!这两个王八操的东西,若不是他们从中作梗,我骆四郎岂能落到如此不尴不尬的境地。

骆兴常端起手中的青瓷盏,仰头猛灌了下去,好似要连这杯盏一同吞下嚼碎,恨声说道:“我最近命犯小人,被人给坏了差事。”

封大伦翘着胡须笑道:“骆四郎何需烦恼,我封大伦虽不能帮你弥补差事,但整治小人却有的是办法。只要不是官面上的人物,你尽管开口。”

骆兴常扭头望向封大伦,眼角逐渐活泛起来。封大伦说的没错,事情虽然无法挽回,但吃罪他的人休想好活。驸马听了公主的话,不方便去收拾张小敬和李嗣业二人,但他携私怨去灭口,定可使驸马能顺心一些,在他跟前也能挽回一些情面。

想到这里他放下杯盏,双手紧紧互握诚挚地说道:“我确实恨此二人入骨,还望封贤弟能助我泄心头之恨。”

“这二人是谁,有无官职,家住何方?”

“一人是张小敬,万年县不良帅,另一人名为李嗣业,乃是张小敬手下的不良人。”

封大伦犹豫地捏起了下巴:“这张小敬是万年县的捕吏之首,有些恶名,不好对付。”

骆兴常掩饰住对熊火帮帮主的这点儿鄙夷,摆摆手说:“不需要你对付张小敬,只给我端掉李嗣业即可,此人无根无基,一介白身,封帮主,拜托了。”

封大伦端起酒杯狞厉地笑道:“骆四郎放心,不出三天,我便让你在永安渠水中见到此人的浮尸。”

骆兴常眼神飘忽,好似已经看见了这场景,伸手接过封大伦斟满的酒盏,张口吞吸了进去,这才在苦涩的酒水中尝到一股子甜味儿。

……

李嗣业及早起床,在院子里的水井中提上来一桶水,就着水桶洗了一把脸。

院子的正堂中久不住人,有几分破落气象,屋檐下几根并排出头的椽子已经发黄开裂,他也没有替主人修缮的义务。

他走到院子中央的桑树下,房屋的主人之前在院子中养蚕,院墙的角落里还堆积着几张旧蚕匾。他将其中一张损坏的蚕匾撕掉边条,硬生生将其弯曲卷在树上,用麻绳扎好,又在其表面上覆盖了几层劣质麻布,便是个简易沙袋。

李嗣业对着树干挥拳踢腿,树干轻微摇晃,有几片叶子飘落下来。

第六百八十四章 韦见素抱病推诿第五百一十三章 长安近日事第七百八十九章 东京畿漕运使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袭同罗营第七百二十四章 最后的军事筹备第四百零六章 埋锅炒面 枕戈待旦第七百八十六章 韬光养晦第二百六十八章 杂事尤其琐碎第八百七十二章 后方被人偷袭第九百零四章 兵威赴襄阳第一百九十四章 盖嘉运旌节入龟兹第五百六十九章 与杨钊斗嘴第二章 不良帅张小敬第二百三十五章 箭雨袭城第八百六十六章 夜袭同罗营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来的寄托与鸡汤第七百四十七章 君臣对坐论平叛第七百一十二章 舍子舔舐之情第九百零一章 张巡守睢阳第五百八十九章 王子求援记第八百九十七章 政权将亡于内耗第一百五十章 到底谁在陷害谁第七百零六章 加紧掌控军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拜金虎狼女第九百二十八章 长江水战(中)第六百一十五章 儿戏般的谈判第五十八章 徒手相搏第三百四十五章 行军做儿戏第七百二十六章 渔阳鼙鼓动地来第一百二十五章 上任三把火,其一第六百一十九章 全局性的转机第一百七十七章 强扭的瓜不甜第八百一十章 血染潼关冷人心第五百零五章 继承争夺者躺赢第七百三十五章 潼关陷落 玄宗出逃第一百五十六章 不留后患第三十八章 封大伦与废物点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戴望高谈谋商第三章 一招制敌是常态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一百九十九章 忆往昔城头鏖战第八百三十八章 扶植傀儡皇帝第七百二十八章 所谓退敌之策第六百六十二章 保障你们的特权第五百九十三章 李大夫加紧备战第三百八十五章 无人出将军之右第八百零八章 见招拆招组合拳第三十二章 偶遇安禄山第四百八十八章 安西兵事第八十章 差点儿就让套路了第七百五十七章 财货惑人心第七百零四章 拓石碑谶言第八百零九章 拙劣的离间第五百四十六章 岑参参谋良策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一百一十八章 考量朝中态度第四百三十八章 入得杨府拜会第八百二十二章 朝廷穷途之策第一百八十九章 授职校尉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鸿门宴第四百三十二章 所谓奸相第二百六十九章 娘子主动上门第一百三十五章 伏击、追杀第三百八十七章 饱汉不知饿汉第六百四十三章 杨国忠无能之怒第四百二十八章 血仇尤可报也第一百七十九章 未来的寄托与鸡汤第八百七十一章 云州城已破第七百八十章 天津桥头君恩薄第一百三十二章 波斯商人盛情难却第四百九十四章 相继入府拜会第五百一十二章 伽延从父子同出征第七百八十六章 韬光养晦第五百一十九章 说服杨钊第四百三十七章 奇遇杨家三姊第二百二十章 攻陷裴罗将军第五百九十五章 全家奔赴鸿门宴第七百三十七章 替儿子备彩礼第四百四十七章 奔走长安第四百六十三章 郡望相邀第五百零三章 天宝归仁军第二百八十四章 御下之道第八百零五章 天子家事为国事第一百二十八章 接待波斯商队第一百二十九章 守捉使要护送商队第八百二十四章 谋略和预判第五百二十一章 高力士与梨园春第八百一十二章 三寸不烂之舌第九十八章 最后一句忠言第十三章 不良人日常第一百五十八章 守捉使的秘密第一百三十九章 史上最豪华商队第五十四章 各方反应强烈第五百五十一章 思想上的危险第四十八章 闻染香囊第六百四十九章 诬陷、瓜分、内应第六百零一章 伪装败退第一百二十二章 白头守捉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