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艰难的抉择

是骡子是马,必须得拉出来溜一溜。

在老前辈们的强烈要求下,三号首长很乐意让田文建这六年前下的一步闲棋,做起了别开生面的叙职报告。眼前这些“40年后”,都是经历过风风雨雨的人物。田文建不敢怠慢,想了好一会儿都不知道该先从那一方面说起。

“小田书记,不要紧张嘛。有什么说什么,这里又没有什么外人,更没有媒体记者。”前国务委员王老前辈姓子比较急,见田文建愣在了那里,禁不住地鼓励道。

三号首长微微的点了下头,风轻云淡地说道:“是啊,有什么就说什么,别那么拘谨。”

“是,首长。”

田文建干咳了两声,一边环视着众人,一边凝重地说道:“改革就是革命,而革命的目标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尽大可能维护人民的利益。但谁代表人民利益?怎么才能符合人民利益?却一直困扰着我。

听起来或许有点不可思议,一个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员,居然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搞不清楚。但在实际工作中诸如‘肉价上涨,市民抱怨、农民高兴;房价下跌,没房的叫好、有房的怒砸售楼处’此类的两难问题,你根本就回避不了。”

改革的呼声很高,也很迫切,甚至已经到了不得不改革的地步。至于怎么改?各有各的看法,各有各的思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

老爷子们怎么也没想到,作为一个已干出成绩的先行者,田文建不但没推销他那套试点模式,反而提出了这一看似简单,实际上却关系着改革成败的两难观点。毕竟治国如小烹,不管你怎么做,结果都是众口难调。

行家一开口,便知有没有。田文建的开场白,一下子吸引住了众人的注意力,禁不住地深思了起来。

“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都会从自己的角度和环境出发,得出自己满意的、集合起来却又是互相矛盾,甚至彼此之间充满火药味的‘公平’。每个人都自认为代表了‘人民利益’,可实际上我们什么也代表不了,甚至连自己都代表不了,因为不知道自己的位置到底在哪里。

圣经中伟人的历史,皆有一显著特点,不管是亚伯拉罕、摩西、大卫王,还是所罗门、彼得、保罗……你皆可发现,圣经不仅真实记载了他们的优点,也真实记载了他们的过错。这一切在告诉我们,无论多伟大,只要是人——就有罪!而这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在信徒中的光辉形象,反而有血有肉,更值得信赖。”

说到这里,田大书记话锋一转,倍感无奈地苦笑道:“可我们呢?总认为自己是对的。无论干什么都是这样,甚至明明知道错了,也会想方设法的推脱,甚至还进行一些苍白无力的辩驳。

有时为了应付一些短时间内根本无法让人民满足的愿望和要求,往往作出不切实际的承诺,却又无法兑现,结果只能说一套做一套,导致谎言遍地。让那些相信政策高调承诺,而不看政策执行者低调行事的人们,反而成为了最大的受害者。进而又反过来刺激他们的不满情绪,如此循环往复,造就了现在这个怨声载道的怨妇世界,而说理和讲真话的风气永难形成。”

听起来似乎前言不搭后语,甚至都缺乏逻辑,但田大书记的言外之意很清楚,那便是改革要慎之又慎,绝不能一拍脑袋就做出决策。同时不管怎么改,一定要言出必行,说实话、干实事,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净唱高调了。

站的高度很高,可说了半天等于什么都没说。王部长暗骂了一句小狐狸,紧盯着他的双眼,似笑非笑地问道:“小田同志,你是知名学者,理论水平很高,又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在这个改革已走到举步维艰的关键时刻,你认为应该先从哪方面着手?”

左和右的问题自然不会问他,此时此刻讨论的焦点只有一个,是自上而下还是像田文建那样自下而上的搞县政改革。

大方向到现在还没有确定,谈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又有什么意义?田文建沉思了片刻,干脆开门见山地说道:“各位前辈,事实上如今的现状,远远出乎我下去挂职前的预料。那时候,我们担心会出现左和右的问题,毕竟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一系列社会矛盾将会凸显出来,人们会质疑小平同志的先富论,生怕又会在姓社还是姓资这个问题上达不成共识。

可在我个人看来,现在无论左还是右,实际上都已经成了边缘人。真正的主导力量既不是左也不是右,而是中间有一块东西,已经成为了中国社会的主导型力量。这个力量是什么呢?就是在过去三十年改革过程中,获得了巨大好处的这一股力量。他们现在要求不要往前走,也不要往后退,因为没有比现在更好的了。”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田大书记的这番话,听得众人目瞪口呆。县级市的市委书记,居然敢当着三号首长的面“妄议朝政”,要知道别看他们刚才批评的很猛烈,但都是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在这个敏感问题上还是很隐晦的。

看着老前辈们那副面面相窥的样子,田大书记哪能不知道他们在想什么,突然转过身去,紧盯着面无表情的三号首长,异常凝重地说道:“爱这个国家,就应该坦然些。坦率地讲,我个人对接下来的改革并没有多大信心,因为不管左还是右,哪怕是中间那些所谓的既得利益集团,都是整个巨额财富链条中不同的组成部分。”

话糙理不糙,这就好比争议最多的国企,开始国退民进,下岗了一大批人,也先富了一大批人,出现了国有资产流失。后来说走错了,应当是国进民退,所以就形成了国企做大。现在又有人说应该再次国退民进,表面上看起来好像在左右两个极端摇摆,但只不过是获得利益最大化的两种不同方式罢了,根本就没人民什么事。

刚被贴上“政改派”标签的田大书记,其理念居然跟本系大佬有着天壤之别。三号首长脸色铁青,怎么也不敢相信田文建会说出这番话。

内部出现分歧,有点意思。老爷子们顿时来了精神,饶有兴趣的紧盯着田大书记,想知道事态会朝什么方向发展。陈老前辈则叫苦不迭,一个劲暗骂起没事找事的田文建来。

坐在最后一排的赵正东乐了,因为这才是真正的甜瓜,想利用他达成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只能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

正如他所预料的那样,田文建就算乌纱帽不保,也不会傻到被人家当枪使,一脸沉重无比的表情,铿锵有力地接着说道:“意识形态比什么都重要,以至于总是强调反对和平演变,还把苏联解体当成了血的教训。

可为什么连提都不提演变后的俄罗斯呢?从幼儿园到大学全部免费,小学生还有免费早餐,多子女家庭另有补助送房子送钱,学校保安由国家掏钱,房屋产权无偿私有化,人均18平米以内的面积由国家赠送,急病不用预付押金国家税收的三分之一用来购买公共服务,工资增速快于物价增长……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不是以富裕阶层为标准,而应该是以最底层的贫困线为基点!左也好,右也罢,哪怕是历史的倒退,只要能做到这一点,我看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三号首长走了,什么话都没说,一声不吭的在工作人员拥簇下走了。看着他那离去的背影,刚被推上风口浪尖的田文建,终于松下了一口气。

“唉,你这又是何苦呢?言尽于此,好自为之吧。”陈老前辈长叹了一口气,拍了拍他胳膊,也跟着走出了会议厅。

改革的目的有两个,一是权力,一是民生,田文建显然选择了后者。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不但错过了一次飞黄腾达的机会,而且还成为了别人眼中的“白眼狼”。

可公道自在人心,三号首长和陈老前辈刚走出会议厅。十几位白发苍苍的老前辈,不约而同的围了上来,挨个跟他亲切握手,前华新社老社长更是点头地说道:“做官是一阵子,做人是一辈子,好样儿的,没给咱们华新社丢脸。”

“韩老,你倒会摘桃子,不过时过境迁,你现在说了不算。”赵正东开了句玩笑,随即转过身来,意味深长地问道:“值得吗?”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摇头苦笑道:“每个人都有保留自己观点的权利,无所谓值得不值得。”

临水模式不可复制,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这就意味着不管田文建如何飞黄腾达,哪怕是让他当省长书记,都无法再像之前那样甩开膀子干了。而如果今天他不表这个态,临水就要被树立成政治体制改革的典型,与西南模式分庭对抗,陷入进你死我活的政治斗争。

那个层面上的较量,田文建显然只能作为一个炮灰,不管胜败与否,都会遭到没完没了的非议。别人看来这或许是明哲保身,但赵正东却不会这么认为,某种意义上而言,还很欣赏他这种做法。

刚回到临海代表团驻地,田文建就收到了两条短信。一条是乔伟发来,内容很短,只有“为什么”三个字。

谨小慎微是好事,可对一个政治局委员,一个经济大省的省委书记而言,那就成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无为而治”了。很显然,二人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只不过田文建一直看在眼里,急在心里罢了。

屁股决定脑袋,田文建并不认为他上位后能改变什么。正因为如此,才做出了下午那个急流勇退的决定。给他的回复要被问题稍长一些,但也只有“改革虽不能一蹴而就,但更不能停滞不前”这两句话。

另一条短信则是华新社一位风头正劲的分社长发来的,内容要比乔伟那条长得多。对他和他主政的临水给出了很高评价,同时还邀请他有时间一起去西南看看。

毫无疑问,这是“左也好,右也罢,行动才是硬道理”那句话起了作用。对西南备受争议的那位,并不是一无所知的田文建,连乔伟都不帮,更不会改弦易辙了,权衡了一番后,还是回了一条“做的不少,说的更多,道不同不相为谋”的短信。

(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七章 下马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抗洪最前线第三百零六章 乡镇调研第二百二十章 亲情、友情、爱情第一百零四章 三国演义第二百一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二百六十八章 圣人张巡?食人张巡?第一百九十四章 峰回路转(二)第三百零七章 良苦用心第一百零三章 一箭双雕第一百七十章 开赴前线第二百一十一章 东京之行(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按既定方针办第二百八十七章 下马威第一百一十八章 简单的交接第二百四十二章 还不消停第六十五章 脱胎换骨(求推荐票)第一百一十五章 人生际遇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百赌一个亿!第二百八十八章 党校教授第七十四章 手足与衣服第二百八十八章 党校教授第三百二十三章 党校培训点第一百三十八章 运筹帷幄第五十章 恩恩怨怨(泣血求票)第四十八章 外场偶遇(求推荐票)第九十章 称兄道弟第二章 刺儿头!第八十章 心理专家(一)第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一百八十五章 干部交流第二百九十三章 深有感触第二百九十三章 深有感触第二百八十三章 “拿下”“放倒”第二十六章 警备纠察第四十五章 大发雷霆第四十九章 进易离难(泣血求票!)第十四章 开诚布公第二百零零章 315厂的手笔第八十一章 心理专家(二)第二百九十八章 马桶理论第九十九章 不择手段第二百七十一章 虎林之行第一百五十七章 如履薄冰第九十二章 负责到底第二百二十四章 冤家路窄第二百七十七章 田文建的变化第二百零七章 千呼万唤始出来第一百八十五章 干部交流第一百七十九章 口无遮拦第二十六章 警备纠察第一百四十七章 可怕的病例第二百八十章 杀熟第二百四十一章 鸡犬不宁第一百六十一章 雪中送炭第二百三十四章 半路上杀出个程咬金第一百二十四章 做一个什么样的医生?第一百五十四章 人去营空第三章 “红色家庭”第一百四十七章 可怕的病例第一百二十七章 开张大吉第六十一章 王牌军烈属(求推荐票)第一百三十五章 田院长的连环计第二百六十六章 陈董的苦恼第七十七章 不得不打!(求推荐票)第二十六章 警备纠察第二百九十七章 如愿以偿第一百一十八章 简单的交接第五十四章 趁火打劫(泪求推荐票)第二百六十二章 再接再厉第一百九十章 区别对待第二百六十章 功成身退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心无力第二百四十五章 回“娘家”第三百一十一章 一百赌一个亿!第一百零三章 一箭双雕第八十二章 解放军送来的炮弹第三百零八章 审计委员会第七十四章 手足与衣服第三十三章 军令如山第二百七十七章 田文建的变化第一百九十四章 峰回路转(二)第一百五十六章 老将军送来的七颗胆第二百三十一章 打蛇不死,后必伤人第一百三十三章 卖身契第一百六十六章 京城之行第四十九章 进易离难(泣血求票!)第九十章 称兄道弟第一百五十章 人品五五开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一轮资产重组第一百九十九章 新一轮资产重组第二百零八章 全线飘红第十九章 节余、结余第二十一章 小露锋芒(上)第七十三章 釜底抽薪第七十一章 冲冠一怒为红颜第九十四章 如临大敌第九十一章 正面典型第二百九十四章 杀鸡儆猴第二百四十七章 诡异的变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