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1章 患寡而患不均

康泰来选了个云河小有名气的土菜馆宴请郭小洲。

既然是土菜馆,装修什么的也就很普通,少了常见的奢华,全是农家特色,老式的土桌土椅,墙壁上还挂着w革时期特有的宣传画和口号。

虽然装修普通,但餐厅包厢还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一个套间,分里外两个餐厅。

康泰来四十出头,身材看上去有些“粗犷”,特点是嗓音洪亮,中气十足,看上去有些“粗”。但实际上他却是个表里不如一的人。

从他订了这个套间就可以看出来,事先有做过一番考量的。他带来了一个司机和市局办公室副主任唐虹梅。这两个人是特别为郭小洲的几名部下当陪客的。

比如,考虑到景华县委办主任韩雅芳是个女同志。特地把局办能说会道的唐虹梅喊来作陪。

在餐厅里,主人和客人两群人彼此客气寒暄一番,康泰来陪着郭小洲走进里间的小餐厅。

韩雅芳,池大海,尤成和康泰来的司机以及唐虹梅等人在外厅就坐。

小包间里,康泰来和郭小洲同时落座,他很热情的递过菜单说:“郭书记,今天我自作主张已经点了酒菜,不知道你的口味,你看看还有什么喜欢的,别客气。”

郭小洲接过菜单,但没打开就顺手递给旁边的服务员,“康书记点什么我吃什么。我吃东西不挑,什么都可以吃。”

康泰来哈哈一笑,对服务员挥挥手,看向郭小洲,说:“我和郭老弟都是农村出身,对于生活的理解有相同之处,我这人就从不挑剔,想当年,能吃饱肚子就是过年般的喜悦。”

康泰来这番话的意思是他查过郭小洲的个人履历。

郭小洲实际上也对康泰来做过一番了解。康泰来的老家就在通宝县的一座贫穷大山里,读书到初二,就辍学在家务农,十八岁那年他获得一个参军的机会,在部队从副营转业到云河市公安局,此后一直在公安系统,作风扎实,一步一个脚印,前年系公安局长和政法委书记于一身,算是地方实力“诸侯“之一。

此人和文句容陆逸不太一样,身上没有明显的派系色彩,他不属于西海官场“三驾马车”主流派系中的任何一系。即便是谷寿山时代,他和谷寿山走得比较近,但也只是有倾向性,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投靠。

严格意义上说,康泰来和郭小洲都是一类官员。郭小洲虽然和周其昌走得近,是因为他们身上都有“宋系”的“烙印”,但实际上郭小洲不完全从属于周其昌。

就云河官场来说,陆逸是省w书记一系,文句容是前省w书记一系,而赵卫国则是省w副书记刘岗一系,严格说,周其昌由于履新的时间尚短,在云河处于弱势状态。

所以,当初,郭小洲来到景华,也有周其昌“跑马圈地”的打算。

不一会,酒菜上桌。酒是五星茅台,菜是荤素各两盘,外加一个羊肉锅。

唐虹梅殷勤地走进来要替两人倒酒。

康泰来大手一挥,“唐主任,你把韩主任陪好,郭书记交给我。”

唐虹梅乖巧温柔的笑着嗯了一声,很客气又礼貌的朝郭小洲轻轻点头,“两位领导慢用。”

不等唐虹梅完全退出小包间,康泰来提瓶跟郭小洲倒酒。郭小洲忙不迭的起身去抢,“应该我来倒……”

康泰来毫不犹豫的推开郭小洲的手,“郭书记,我们的确是第一次单独喝酒。我这个人呢,是个大老粗,讲文化跟你这样的高学历人才比不了。你们喝酒要讲究个酒文化,我就喜欢爽快人,你认可我这个朋友,就大口喝酒。反正酒就一瓶,不够也就一瓶。”

郭小洲本来有些心虚,他就怕别人在酒桌上讲什么“感情深一口闷”之类的江湖话。”你不喝好像多虚伪不直爽似的。这样的酒类似“罚酒”,他不大想喝,而且容易喝多。见康泰来划下道道,一瓶酒的限量。他才略微放心。

而且他从康泰来的肢体和语言上感觉到了他的果敢和大气。

第一杯酒康泰来主动,“敬你!”

郭小洲笑着说,“应该是我敬你……”

康泰来说:“我敬的是你,也敬上石丰这样的创意。”说到这里,他一口饮干。

郭小洲毫不犹豫的跟着干了杯中酒。

“爽快!”康泰来跟着倒了第二杯酒,然后指着菜肴说,“先吃点东西,垫垫胃。”

郭小洲淡淡一笑,两人一起吃了几口菜。

康泰来先放下筷子,看着郭小洲说:“我虚长几岁,托点大,劝你几句,上石丰这个新型农业生态园区,其实常委会上的每个人都能看到发展趋势和优势。但是大家为什么都投反对票呢?”

郭小洲当然知道,但他表现出极其虚心的态度,“悉听尊告。”

康泰来笑着说:“华夏有句老话,叫不患寡而患不均。意思是国人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的不均匀。要贫就一起贫,要富贵最好是一起富贵。上石丰成立的好处显而易见,但是成立后的好处,如果按你的计划,好处全被你和下面的三个县拿走了。他们什么也得不到,所以宁可都得不到。”

郭小洲很熟悉这段话,这段话出自孔子的《论语》季氏第十六篇中,原文“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夫如是,故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无论是诸侯或者大夫,不担心财富不多,只是担心财富分配不均匀;不担忧人民太少,只担忧境内不安定。若是财富平均,便无所谓贫穷;境内和平团结,便不会觉得人少;境内平安,国家便不会倾危。做到这样,远方的人还不归服,就再修仁义礼乐的政教来招徕他们。他们来了,就得使他们安心。”

这句话其实并不适合用在上石丰事件上,但也勉强能说得通。大学时代,他还就这段话写过一篇小论文。就今天而言,这种思想有消极的一面,但是其仍有适应现代社会的一面,现代社会的稳定实际上也是要靠一定的平均,如果贫富差距过于悬殊,社会便有可能分崩离析。且“不患寡而患不均”也符合社会主义的公平和正义的思想。

但是在上石丰事件上,却带着明显的消极负面态度。

郭小洲朝康泰来举起杯,“康书记的意思是要我妥协?”

康泰来似乎不习惯抿酒,他大口喝了半杯,声音洪亮道:“妥协其实也是一种政治艺术。只要这个创意够好,对农民更有力,谁去负责,去掌控,都有积极的一面嘛!”

郭小洲毫不含糊道:“我认为我能经营得更好。如果有人比我好,我理应让贤。但实际上……”说到这里,郭小洲解释道:“不管康书记相信与否,我不是为了争功夺利。而是我坚信能让上石丰的利益最大化。云河的发展本身在省内就落后很多,我们没有任何时间成本去犯错误去骑马找马。实话实说,我心中有上石丰发展的三年规划,按我的发展规划走……呵呵!我有点儿自夸。但上石丰交给并不擅长的人去管理,很容易成为一个新的利益输送点。”

康泰来用赞赏的目光看着郭小洲,感叹道:“你的说法我认可,只是,再美好的规划,首先是能否实现它。”

郭小洲笑道:“我们市还是有像康书记这样无私的领导嘛。”

康泰来摇头,“我不敢称无私,小洲书记廖赞了。虽然我很想做做一些领导同志的工作,争取再次召开常委会讨论,但你不放弃一些,就拿不到你想要的。”

郭小洲知道康泰来在发出暗示。他如果给文句容等常委一些许诺的话,康泰来可以充当说客。能说动文句容等两三个人,再加上郭小洲康泰来赵卫国等人,常委会上也不是没有希望一争。

郭小洲考虑半晌,开门见山道:“康书记,我现在担心的不是上石丰的事情。关于上石丰绿色生态农业园区,我有信心在两天内通过……”

“两天内获得通过?“康泰来眯起眼,他想到了郭小洲的背景,不敢苟同道:“郭书记,山高皇帝远,你就是通过上层施压,云河会有无数个的后续手段,最后,受伤害的还是农民群众。”

“上石丰的问题,明天早上就应该会出结论。”郭小洲话锋一转,“康书记,你听说过大汤温岭集团高息集资的事情吗?”

第1031章 一个都不能放过(二)第129章 大哥受伤第1069章 刺探第1061章 态度第680章 釜底抽薪第840章 年龄的秘密第878章 大汤首富(七)第209章 初二第381章 压担子第112章 会所风波(一)第205章 挑衅的代价第558章 阴差阳错第174章 进京(十五)第107章 佳人有难(二)第837章 会议(二)第423章 奢侈的幽会第850章 长江三叠浪(六)第435章 站队(一)第661章 要求第703章 新官上任一把火(四)第987章 第一次苦头?第60章 收编(九)第1086章 杆位第585章 候选人第1033章 一个都不能放过(四)第913章 惊弓之鸟(二)第886章 闭门羹和敲门砖(一)第1053章 失联今天的更新时间第320章 酒会(七)第257章 县长召见第183章 送行(一)停电请假第1053章 失联第483章 党校(二)第1092章 致命的选择(上)第782章 农业强县梦第445章 泡汤第698章 提前两天(十二)第122章 提前定案(三)第997章 第一轮磋商第245章 费用第584章 县长助理第770章 风波乍起(六)第607章 做一个被需要的人第763章 疑云第376章 转机第706章 不逃避第1029章 当您的敌人太倒霉了第1093章 致命的选择(下)第252章 市长调研(一)第1058章 再次失分第649章 这是我们的战争第17章 挂职第一天(二)第931章 表态第765章 风波乍起(一)第410章 旧情难炙第440章 仇恨第1095章 后记(一)第552章 夏季论坛(十二)第536章 关键人物第682章 证据第1018章 再赴京都(六)第937章 人才有用不好用第779章 散场之后第413章 真相第853章 愿赌服输第738章 大棒加胡萝卜(一)第400章 指点山第1079章 叫好不叫座(十)第79章 资源第497章 墨菲定律第935章 位置第316章 酒会(三)第181章 进京(二十二)第276章 专项资金第838章 会议(三)第549章 夏季论坛(九)第658章 交代第512章 大婚二第985章 围魏救赵第528章 特招入伍(二)第439章 斗地主第41章 排队第169章 进京(十)第644章 报答第94章 合约第160章 进京(一)第841章 失态第769章 风波乍起(五)第958章 惹不起的人(五)第142章 我不答应第832章 造化六第839章 会议(四)第386章 老师的教导第527章 特招入伍(一)第706章 不逃避第496章 入局第16章 挂职第一天(一)第361章 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