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八章 削除周藩

当然“婊子与牌坊”这样的话,李景隆是万万不敢说出口的,他正色回道:“陛下无需担心,所谓天地君亲师,臣先侍君以忠,子才侍父以孝,这不正是礼制吗?天地君亲师,君在亲之前。自古忠孝不能两全,汝南王选择以忠侍君,并无有悖纲常之处。而且臣以忠侍君,告生父图谋不轨,正是大义灭亲之举,陛下以此严惩周王,说不定还是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呢。”

李景隆这番话语,说得朱允炆连连点头,对李景隆是刮目相看。

说实话,朱允炆还真是第一次知道自己这将门出身的景隆表哥,居然能说出这番话深合儒家礼制的话来。

不过,朱允炆却是想岔了,李景隆这番话也是受人教授的,这不,教授他的高人已经来到了殿外。

太监王中又来报道:“荣国公、驸马都尉梅殷求见陛下。”

“姑丈来得正是时候!”朱允炆连忙命人请梅殷进来。

梅殷进殿之后,照样赐了坐,朱允炆将那封告密信递予梅殷,梅殷拿着信件,装作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

朱允炆劈头问道:“姑丈,对此有何意见?”

梅殷越看脸上越怒,他一把将告密信摔在地上,怒道:“周王不忠,汝南王不孝!好一对不忠不孝的父子!”

朱允炆听梅殷这么一说,终于将担心彻底放了下来,毕竟周王是他的亲叔叔,他虽然很想将他的叔叔们一个个的都拔了,但是事到临头他还是顾忌颇多的。

这就是好名的代价。

朱允炆缓缓地问道:“景隆表哥以为应当趁此机会削除周王爵位,裁撤他的三卫兵马。姑丈怎么看?”

梅殷道:“陛下,九江说得在理。周、齐、湘、代、岷等诸王,在先帝在位时就有许多不法之事,尤其是那湘王世子乖戾嚣张,凶名闻名于天下,陛下削他们,削之有名!现在更有汝南王举报周王图谋不轨,朝廷且不管那汝南王是何目的,但这信上的证据却是确凿。朝廷应趁机拿下周王,以此为由头,严查其余诸王的罪行!”

朱允炆听得龙颜大悦,计议已定,便是着手派人去抓捕周王了。梅殷与李景隆是管军的勋贵,抓捕周王之事,朱允炆自然想不到他们二人头上去。

按照朱允炆的想法,是要派刑部尚书暴昭任钦差,去一趟开封,可是梅殷与李景隆这番计划为的就是争权夺利,怎能能将抓捕周王、处置周王三卫的权利送予亲近黄子澄与齐泰的暴昭呢?

“陛下且慢!”梅殷一听朱允炆那话头,就赶紧劝阻道:“陛下,河丨南都司许多卫所中的将领都曾经在周王麾下,一向是接受周王命令,年前,周世子还带领他们驰援了大宁……陛下要是派刑部官员去周王府拿人,万一周王其他的几个儿子情急造反,河丨南都司有人响应,岂不是酿成了祸患?纵然朝廷能调兵扑灭,但削藩开端就受挫,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还是姑父考虑周全,朕险些犯了大错。”朱允炆有些后怕地道:“照姑父的意思……朕该怎么办?”

梅殷慢条斯理地道:“派个在军中有威望的勋贵,悄无声息地前往开封,搞一个突然袭击。”

“姑父指点的是。”梅殷的话,朱允炆深以为然,他试探性地说道:“那朕就令魏国公徐辉祖往开封一行?”

徐辉祖当然是最好的人选,但是梅殷早已和李景隆商量好了,让李景隆前往开封,拿下功劳与周王三卫的兵权,此时当然不会同意朱允炆的意见。

他装模作样地想了想,指着李景隆回道:“陛下,微臣认为,派魏国公去,不如派九江去。九江以前多次赴各地练兵,派他出京办差,不致招人疑心。而且岐阳王(李文忠)生前有许多旧部都在河丨南都司,若是九江出马,这些将领见到了往昔大帅之子,定当恭敬听命,听候九江调遣,谁敢依附周王府?”

李景隆闻言,挺起了胸膛,立直了身躯,他对自己的出身,那叫一个自豪。先父李文忠的光辉事迹一直被他所崇拜,徐达、常遇春之后,便是他父亲李文忠了,那时连蓝玉都得靠边站!

先父曾经做为军中第一号人物,那时的曹国公府是何等的荣耀,何等的威风。虽然自己现在也算是手握重权,但比起徐辉祖与梅殷来还是差上许多,李景隆可是做梦都在想恢复军方第一豪门的荣光。

朱允炆也是想起了李景隆家的威望,他连连点头道:“不错,不错,表哥就在此地,朕差点舍近求远了。表哥愿往开封一行吗?”

“陛下但有所命,微臣赴汤蹈火也是在所不辞!”李景隆毫不犹豫,立即答应了下来。

朱允炆也不再提刑部与徐辉祖之事,当即写了一道密旨交予李景隆。

梅殷与李景隆低头行礼,相视一笑。

李文忠生前带过的将领是满天下都是,但徐达生前就没有吗?说李文忠的旧部集中在河丨南,这纯粹就是梅殷乱扯淡,他不想功勋与兵权落到文官,尤其是黄子澄的手中,只能选择与他合作的李景隆前往开封。

不过从公心上来说,梅殷也考虑过,徐辉祖为人方正,只怕他下不得手去抓捕周王,而李景隆为人世故,爱玩点阴谋诡计,又与皇帝取得了共识,他的确比徐辉祖更适合去开封。

梅殷虽然有些私心,但是他对朱允炆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事关朝廷大计,他也经过了多方面的深思熟虑方才做出这个决定。

李景隆揣着密旨出宫后连夜带着侍卫出京,马不停蹄地渡过黄河一路向北,直奔开封而去。

等他到了开封城外,身边已经聚集了几万大军,朝野上下对这件事情自然没有收到任何消息。

梅殷则是在京城布局,严密监控周王别院所有人等,只等李景隆那边得手的消息传来,他便立刻施行拟定计划,抓捕周王与周世子。

第五百五十一章 皇爷爷教了些什么?第三百六十二章 百忍成金的朱棣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位东宫第二十五章 出宫 下第三百五十二章 极度自尊的朱孟熜 上第五百五十六章 猪队友的反助攻第八十一章 扯皮第二十五章 出宫 下第六百七十九章 龙争虎斗第七百二十五章 许你世代放牧第五百八十六章 支援燕王府第六百九十五章 皇帝皇后并排坐第七百五十五章 疯狂的李景隆第四百零九章 燕王三子第三百四十四章 纵帆破浪第两百零六章 当殿吹黑哨第二百七十三章 嗔狂可悲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锅上的蚂蚁 上第五百八十七章 陷入绝境第六百三十二章 杨士奇献策第三百七十三章 替王爷争皇位!第七百九十四章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第六百六十七章 威望第八百一十一章 纵横四海,经略万邦第五百二十章 到底谁最横 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扩军、造船第四百零七章 废团改散第九十六章 毒蛇第三百零八章 心中的岩浆 上第六百一十六章 集结号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袭第一百一十六章 羲和与望舒第二百四十章 万民道贺第二十九章 跋扈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人的资本第两百章 皇族衙门来传票第二百七十三章 嗔狂可悲第七百九十八章 重创燕军第七百四十七章 新的时代第七百四十八章 正位东宫第五十八章 天威 上第二百零七章 宁王的闷棍计划第二百六十六章 引鼠行动第四百章 马皇后的手段 上第五百四十九章 军报北来 上第二百三十章 为怜星报仇第七百一十八章 被鲜血染红的南京土地第五百七十六章 阴险第九十四章 屠杀 上第三百五十六章 把这天下都夺过来!第一百一十五章 少年爱慕第五百零七章 优柔寡断的建文帝第九十二章 巴陵郡王第六百零六章 艰难的选择第十章 出宫迎客 (精修)第六百八十章 捧毂推轮第八十三章 把鱼交给了猫第一百七十三章 怨愤入心间第七十二章 信息第三十三章 暴力第五百二十七章 卷却罗袖起箜篌第五十八章 天威 上第八十一章 扯皮第六百六十章 摧毁你全部骄傲!第四百五十四章 朱高煦登门第一百三十四章 明朝版淘宝 上第五百四十章 下作的李景隆第七百二十二章 太他娘的解恨了第二百九十章 龙潭虎穴 上第三百九十六章 朱允炆的双重标准 下第七百二十三章 听皇后的话第四百七十九章 为后人所铭记第二百一十七章 吃鸡吃出块封地第六百五十四章 奇袭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娆柔媚第五百二十章 到底谁最横 上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久炎和你讲道理第四百六十六章 辽东总兵杨文第六百章 一地鸡毛第三百七十一章 布局千里之外第三百零二章 朝廷永远最大第一百三十九章 未来的荆州首富第三百零七章 两个女人争斗 下第三百七十五章 天下于我何加焉!第七百八十二章 燕宁大战第四百三十六章 复杂的感情第六百零九章 当朕是傻子吗!?第七百五十一章 以天下为棋第七百九十三章 再战永平第七百六十四章 凤阳考察第七百一十六章 还不如明抢!第一百零五章 复仇之誓第五十一章 洗冤 上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奖励第五百二十三章 认怂的吴王第一百七十四章 胆大妄为的蓝氏集团第六百六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十九章 审问第一百三十一章 初闻燕王 下第三百零九章 心中的岩浆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