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六章 顶级洗地

朱久炎、怜星、朱权三人更是对视了一眼,实在没有想到,朝廷里能人不少,梅殷这急智的应对,连他们这些敌人,都不得不为为其暗自鼓掌。

梅殷出来顶罪,不仅弥补了朱允炆刚才犯下的大错,还为朱允炆塑造了良好的形象!

他想让诸王认为,皇上并不是一个弱者,他刚才认错,是因为想保护自己这个姑丈;皇上在政治上并不幼稚,他是个性格纯善的好皇帝!你们这些藩王看到他对亲人的态度了吧?

皇上削除三王,是因为他们确实罪行累累、图谋不轨,你们这些藩王不要听风就是雨,皇上这样纯善的人,连臣子的过失,他都主动出来承担责任,哪里会对遵纪守法的贤王下手?

朱久炎暗道:好一手顶级的洗地手段!

这梅殷真是个厉害的人物,一个厉害的敌手!能被先帝选入托孤重臣的行列,看来不仅是因为他的出身与驸马的身份,他的才能与忠心应该才是先帝最看重的。

朱允炆的脑子还是可以的,只是心理素质不过关,性格上有些缺陷而已,经过梅殷这么一请罪,他也明白自己刚才犯了难以弥补的大错。

他感动不已,对梅殷柔声说道:“姑丈虽有过失,但……”

“梅殷差点让陛下背负不容亲叔的恶名,其罪当诛,请陛下按律严惩,以安天下人心!”梅殷斩钉截铁地打断了朱允炆。

“这……”梅殷说的这罪名可不轻,不是夺爵罢职可以了得的,真按律判罚,这是杀头的罪名!

朱久炎哪里舍得,他有点语无伦次:“姑丈,万不可如此,快快请起。姑丈虽有过失,却也是无心……对,无心之失……三王的罪证是没有弄错的,朕怎能严惩于姑丈,姑丈……”他哼哼唧唧半天,都是在避重就轻,没有做出个决定。

“陛下!”

高大的朱高煦“隆隆隆”地大步走了出来,用那响亮的大嗓门对朱允炆拱手说道:“先帝在《皇明祖训》当中所定,朝中臣子若是离间皇室亲亲之情,查明属实之后,俱斩之!”

“斩!?你……”朱允炆脸色阴沉地开口否定:“煦弟,姑丈不仅位居荣国公,他父亲还有开国之功,又是驸马,是先帝定下的亲戚之家,议功、议贵、议亲,也罪不至死!这罪名,岂可适用普通朝臣?”

“陛下,梅姑父自己都承认了,由于他的过失,导致朝廷在对周、齐、代三位皇叔的处置程序上存在严重漏洞。这不仅伤害了天下所有藩王与陛下的情感,更是让陛下的名誉受损!”

朱高燧也不失时机地站了出来趁胜追击:“臣下让天子的名誉受损严重,该当何罪!?议功、议贵、议亲,哪一条都不适合用在陛下身上吧?臣弟认为,朝廷应该严格按照律法来办,该削爵就削爵,该斩首就斩首,如此才能挽回陛下受损的名誉!”

“臣弟附议!”朱高炽站了出来。

“臣弟附议!”怜星当然不甘落后。

“臣等附议!”藩王们也不会放过如此机会。梅殷可是强硬的削藩派,削藩政策的强力执行者之一,能力又怎么强,现在有如此机会,哪还不众志成城一起将他扳倒!

“你们……”朱允炆咬紧了牙齿,他本就不善于舌辩,何况朱高炽三兄弟拿着为他好的借口当由头,他除了羞愤难当之外,实在不知如何破解眼前的局面。

朱允炆正一筹莫展的时候,他身后的平安轻声说话了,“陛下,荣国公手里有梅思祖传下来的免死金牌,您就按照最严厉的判,削爵斩首又能如何?荣国公还是托孤重臣,还是驸马!消耗一块免死金牌而已,过个几年,您再想办法将爵位与金牌赐予回去不就行了?”

“嗯!”朱允炆双眼一亮,回头看了面无表情的平安一眼,转头对跪在地上的梅殷展现着笑容说道:“既然有太祖的定制与朝廷的法度,朕也不能徇私枉法。梅殷玩忽职守,懈怠皇命,导致周、齐、代三王的案件出现重大纰漏,令诸位皇叔产生忧惧……本应斩首示众,然梅家有太祖赐下的丹书铁券,故免去其死罪,削除荣国公爵位,罚俸一年,以儆效尤!”

“微臣,甘领罪责,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梅殷顺势而拜,磕头谢恩。

“陛下圣明!”半天没有吭声的李景隆,也赶紧出来表态。

梅殷的公爵爵位都被削除了,这是已经非常严厉的惩罚,这样一来,别说诸王,连朱高炽三兄弟都说不出话来了。

朱柏见朱允炆这个态度,也知在朱允炆当政的时候,是不可能为三王翻案了,心中那一丝最后的侥幸,被消磨了个干净。

他明白朱久炎的想法才是最正确的,不把朱允炆拉下皇位,他湘王府没有好结果,步上三王的后尘还是好的,一个不好就会家破人亡。

不过自己今天这一闹,也不算没有帮到孩子。

现在这局面,自己这方已经占了上风,将舆论拉回来了一些,也让一些藩王已经看清楚了朱允炆的面目,哪怕那些还没有觉醒的,这次回去后,恐怕也会多留个心眼,防范朝廷一手,不至于跟周、齐、代三王一样,被打个措手不及。

朱柏是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若再争执下去也没什么用,他带着怜星与朱权退了下来,默认了朱允炆的处置。

可是,朱柏偃旗息鼓,有的人却不想后退。

弟弟被打断了腿,李景隆岂肯善罢甘休,这也是在打他曹国公的脸啊!尤其是刚才梅殷这一番表现,将他给比了下去,现在自己还不表现一番,等皇帝表弟回过味来,想到自己刚才为什么没有跟梅殷一样选择出来顶罪的时候,岂不要糟?

想到这里,李景隆连忙大声对朱允炆禀奏道:“陛下,既然要赏罚分明,如何可以不罚湘王呢!?湘王殿下虽然出自公心,他刚才对陛下是怎样一种质问态度?是臣子对天子说话的口气吗?是对天子的态度吗?这就是以下犯上!是大不敬!姑丈既然已经被问罪,湘王之罪,怎么能弃之不问?请陛下一视同仁,不可因为他是皇叔就姑息,臣请一同按律严惩!”

李景隆要报复湘王府,他心里也明白皇帝表弟此刻的心里也是深恨,只是缺少一个光明正大的理由,现在自己将理由送上去,皇帝表弟能不高兴吗?

“曹国公此言大错!”朱允炆与朱柏还未说话,徐妙锦却先站了出来淡淡说道:“三王之事本就是天子家事,皇家的内务,如今陛下都将案卷重新发往宗人府,曹国公你身为外臣,怎能一再相逼,强要陛下处罚亲叔?皇家的家事,自有天子决断,有宗人府协助,何劳你曹国公来操这份闲心?”

徐妙锦的出身与她的名气,众位藩王对她的态度,让她说出来的话,很有分量。

李景隆见徐妙锦居然出头为湘王说话,还如此嘲讽自己,气得胸膛都要爆炸了,当即骂道:“徐妙锦!朝廷大事,也是你这女流之辈能参和的吗?没见诸位王妃都没有说过一句话?你懂不懂规矩!?这就是魏国公府的家教!?”

“一介女流?没有家教?当初太祖每每提及亲族之间要和睦友爱,魏国公府乃是《皇明祖训》上写明的皇亲,本小姐也是皇亲国戚,秉承太祖的教导参与家事有何不可?按照太祖的教导行事,到了你嘴里就是没有教养了?”

徐妙锦随意地抚了抚衣裳,动人的黛眉间却是一片淡漠,流露出一股淡淡的藐视之意。

李景隆激动地道:“你,我,我可不是这个意思,我说得是女子不能参与朝政,你别混淆视听,一概而论,给我盖罪名!”

“都不许再争了!”

“啪”地一声,朱允炆已从座位上拍案而起。李景隆与徐妙锦相互一瞪,各自转身回到了自己的座位。

朱允炆此刻已经搞明白了:这什么大火星仪式,什么天下第一武道大会,全是两大王府为蓄意生事弄出来的幌子!

今天之局,自己已经失去了先机,刚才慌乱之下气势也弱了,现在又扯进来一个徐妙锦,再扯下去,自己也下不来台,还不如下个回合见!

接下来,他还有更厉害的后手,且看这些个藩王如何接招!

想到这里,朱允炆倒是果断了一次,狠狠地打断了争吵,做威严状扫视了诸王一圈,然后才对徐妙锦柔声道:“妙锦的友爱之心,诸位皇叔与朕都已知晓。徐家不愧为大明的第一功勋!今日之事就这样吧,妙锦有空可以跟高炽他们三个来皇宫与朕一叙亲情。”

说到这里,他转头又对李景隆道:“听说增枝表哥受伤了,想来表哥心里担心,朕招太医与表哥一起去看看吧。”

李景隆听到皇帝表弟还如此关心自己的弟弟,也忙做出焦急的神态,起身带着大队人马与朱允炆一起离去。

……

临走之前李景隆那凶狠的眼神,让湘王妃有些不寒而栗。

其他藩王们的脸色也很是难看,经过这么一系列事情?他们哪还有心思留在这里,陆续告辞离去,各自回去准备应对事宜。

连朱高炽三兄弟也走得飞快,朱久炎估计他们也是赶着回去联系北平,加快撤离南京的计划。

“听说李增枝的腿被你们打断的,他们居然没有找你们的麻烦?倒是有些奇怪。”朱柏望着朱允炆离去的背影,淡淡问道。

“哼哼,皇兄,李增枝可是写了认罪书在我们手里,他们要是当众问罪,岂不是在问李增枝与吴王的罪?他们应该还没蠢到那一步。”朱权冷笑道。

朱久炎道:“瞧他们走的方向,不正是畅春园嘛,李家还真是被他格外看重,即便李增枝这样的名声,朱允炆也是不管不顾,硬是带人去看望。”

怜星笑道:“谁不知道李增枝是他监控吴王的重要棋子,能不重视吗?”

朱久炎也笑道:“今天的比赛没什么看的了,我们也各回各家吧。”

众人一起点头,也从通道离开了会场。

……

一场朱允炆计划当中的当众示威,震慑诸王的行动,在朱柏的先发制人之下,竟然以朱允炆一方灰头土脸而告终。

代王被削,朱柏与湘王妃要忙活的事情也很多,而朱权也要回去安排宁王府的事务,怜星更是要去闰峰楼整理情报,杜文长等会同馆的官员,也不敢再跟随得罪了皇帝的“山南国世子”,与朱久炎告辞离去。

出了会场,偌大的队伍,便只剩下朱久炎与自己的侍卫。

今天虽然因为代王的事情,与朱允炆正面起了冲突,但朱柏才是攻击的主力,他自己一直在观望,此刻却是精神充沛,欲在这暌违多时的京城里逛逛,看看这么些年的变化。

澎湖的战利品,他们的船上也带来了很多,淘宝商楼与大明商会在朝廷的打压下,在京城是没有分号的,所有朱久炎也要出去逛逛,找一个销路才行,毕竟属下们也指望着这些东西变现。

他是个假山南国使节,自然不可能对朝廷有什么朝贡,还要观察观察地形,带着船队逃跑呢,不亲自逛逛怎么行?

离开燕王别院所在的街区,人流虽然明显减少,但街面上的达官贵人仍是不少,随便哪个街道的繁华程度都更甚于朱久炎以往的记忆。

买卖东西的集市都水泄不通,计划进行得挺顺利,朱久炎的心情不错,到一个卖艺的街口看了半天杂耍;又跑到一个西域商人跟前,跟他比划了半天价钱。

他哪都好奇,哪都去参和一下的做派,更像一个没见过世面的小国世子了。让暗中观察他的朝廷眼线们嗤之以鼻,暗自抱怨一声土包子进城有什么好监视的,也不知上面的大人们在想什么,让老子们大热天的跟着这蛮夷到处乱转。

走走停停,兴致不减,朱久炎其实在观察京城的富裕程度,如此繁花似锦的盛世,可是他皇爷爷一生的功绩,绝不是一心想建设文道盛世的朱允炆弄出来的。

看着身边熙熙攘攘的人群,好似皇爷爷并没有离开过一样,他就在自己的身边。

第二百三十章 为怜星报仇第六百六十二章 攘外必先安内第七百三十八章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身之本第二百四十二章 各显神通的亲王们第九十五章 屠杀 下第六百八十三章 初为人父第五百九十六章 岷王之危第六百二十九章 倒霉的安陆候第九十三章 孤注一掷的朱孟熜第四百五十七章 龙腾虎跃 中第一百四十二章 朱柏摘桃第七百三十七章 玉玺没了!?第二百零三章 宁王的恶趣味第四百四十七章 宝岛族臣服 上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平被打破了!第三百五十四章 你来结果他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纳德第五十七章 真相 下第四百二十三章 落葬封陵 下第五百九十章 君父从来无错第四百一十六章 先帝遗诏?第三百四十五章 火并朱孟熜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不可思议!第七百九十四章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升官发财请走他路!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兵第五百三十五章 朱能逞威第五百零三章 久炎·唐纳德第六百三十五章 燕王起兵第四百二十七章 文臣失和 下第七百七十四章 俺要为建文正名!第三百二十六章 冲天大火第一百八十八章 战果丰硕第五百六十六章 人生路漫漫第四百九十四章 为大明的工艺正名 中第四百四十八章 宝岛族臣服 下 (大章)第四百九十三章 为大明的工艺正名 上第五百零九章 两位长史第四百八十二章 遭遇战第三百八十八章 真是不可思议!第二百一十六章 皇帝带我去吃鸡第六百二十七章 违反常规的操作第六百九十二章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第一百四十一章 立身之本第一百零五章 复仇之誓第三百八十三章 于本国哭临,不准如京!第三百二十一章 红鸾鸳帐第六百六十五章 越了解越恐惧第三百七十三章 替王爷争皇位!第五百八十二章 你们全部要死!第五百三十三章 中二病发作第一百五十一章 群殴的言官 (二章合一)第四百一十四章 登陆宝岛第四十三章 军户第七百零五章 三面合围!第三百五十章 拳风如龙,怒吼似虎第四百七十章 徐增寿的无间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骑虎难下第三百一十五章 猛虎与群狼第四百七十四章 “洛阳纸贵”第二百二十二章 怜星的担忧第五百六十八章 怜星与妙锦 上第八百二十四章 杀人诛心第五十九章 天威 下第二百八十五章 世间有你便好第二百零一章 宁王出场第二百九十三章 神针七篇第五百六十四章 徐家兄弟第二百五十九章 荆州小霸王第七十四章 父子 下第六百三十三章 连下五十城!第二十五章 出宫 下第一百八十六章 以一敌四,威风八面第六百一十三章 举兵!第二百零二章 罗贯中的黄金总盟第三百一十二章 朱久炎和你讲道理第一百二十六章 布下天罗地网第六十九章 内奸第二百二十九章 恶人须得恶人磨第二百一十四章 传说中的天子第八十章 王松的特殊爱好第六百四十三章 存乎一心,贵在应变第一百二十章 捣毁一切第二十五章 出宫 下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有遗诏!第五百三十一章 对皇帝的第二波嘲讽第三百一十七章 指挥若定第五十五章 剥茧第二百四十二章 各显神通的亲王们第七百五十二章 永除藩镇隐患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一百零六章 整军追击第八百二十一章 为什么出卖你父王?第一百四十五章 抢注东厂 上第三百四十四章 纵帆破浪第七百五十九章 世上最好的女婿第六百二十四章 吓破其胆 上第一百二十章 捣毁一切第四百二十九章 难以抹去的沟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