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八章 “借兵”大宁

待众人谢恩完毕,燕王环顾堂中一圈,见堂内杯盘狼藉,众人的兴致也尽的差不多了,遂道:“天色已晚,大敌在旁窥视,庆功宴便到此为止。诸位回去后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如从前一般履行职责,等破得李景隆之后,俺再与诸位在李景隆的帅帐之内把酒言欢!”

见燕王如此说,众人便起身告辞,一转眼的工夫,刚才还人声鼎沸的大堂就安静了下来。

堂内只剩燕王、道衍、朱高炽三人。

燕王首先问道衍道:“李景隆率领的官军主力可有动静?”

“对于山海关的丢失,李景隆只发了通脾气。”道衍微笑回道:“刚才有探子回报,李景隆发完脾气后,便忙着安插亲信,掌控吴高的兵马,并无出兵迹象。”

燕王心下稍安,随即问道衍道:“湘军那边的战况如何?”

道衍从怀中拿出一份江浙传回来的情报,递给燕王,叹息道:“王爷,贫僧自问已经高看朱久炎数筹,却还是没有想到,他居然如此厉害,区区十天的光景,居然一举攻占江浙、活捉梅殷、收降长江水师,只要他夺取了京城,便能弥补湘藩的先天不足。真是好眼光,好魄力,当真了不起!”

“朱久炎居然攻占了江浙,要打京城了!?燕军的战果与其相比,根本就不在一个档次上。”燕王怔怔地看着情报上的文字,他也被震得不轻,他从来都认为自己比朱柏出色,但是如今却无比羡慕朱柏,羡慕朱柏生出了这么个厉害的儿子。

“王爷,您的三位王子也不差。”道衍低声宽慰道。

“差太远了,高燧小心思太多;即便是高煦,如今也不能独领一军;俺只有高炽稍微拿得出手。”燕王沉吟的一下,便目光灼灼地看着道衍道:“姚师,朱久炎剑指京城,俺不能再打常规战术了,率军北上‘借兵’的计划俺同意了!”

说到这里燕王停顿了一下,然后转头看向旁边脸露疑惑的朱高炽道:“后方则全权交给高炽来负责,俺朱棣的儿子也不能跌份。”

“谁人还能借兵给我们?还请父王明示。”朱高炽一头的雾水。显然,燕王与道衍说的借兵计划,他先前根本就不知道。

燕王目光炯炯地回道:“你的宁王叔啊。”

“十七叔!?”朱高炽双眼一亮,“以十七叔跟久炎的关系,倒真有可能借兵给我们,而且我等靖难也算是为诸王抱不平……”

说着说着,朱高炽又蹙眉道:“不过,十七叔若是借兵与我们,那不也成了造反吗?既然都是造反,还借什么兵?他自己主动起兵靖难不就行了?”

燕王失笑道:“炽儿你怎么说出这么幼稚的话来。借兵,有文借,也有武借。文借便是商量着借;武借,则是不得已强借,并不一定要十七弟他心甘情愿吧?”

朱高炽一惊,一双眼睛猛地睁大,他看完燕王后,又看向道衍,仔细看了半晌,见二人不像是在开玩笑,才咽着口水劝道:“孩儿当真没有父王的果决……只是,只是如今李景隆领三十万大军在旁虎视眈眈,我军已是自顾不暇,若‘借兵’没借好,反惹怒了十七叔,我军岂不是陷入了绝境?”

燕军若能收宁王的兵马为己用,确实可以将兵力与战力猛翻上几倍,再也不用惧怕任何威胁。但这也只是想想,成功的难度好比登天。

宁王朱权可不是胆小的谷王朱橞,他可不是怕威胁的主。而且朱权的大宁本就拥兵近十万,而且大宁也是大明抵御草原的第一线,大宁的兵马何等精锐可以想见,若真的闹僵了,还不一定谁胜谁负呢。

尤其朱权受了朱久炎的影响后,在大宁大力发展经济,这也导致有了钱的朱权对部下的控制力再度变强。

若燕军真的把朱权给惹毛了……朱高炽已经不敢想那个后果了。

“阿弥陀佛!”道衍口宣佛号后,才冷然道:“殿下,我军拿次不是从绝境中冲出来的?朱久炎已经攻占江浙,聚兵于湖州,京城即将陷落,我军却还北地转圈。难道您要等湘王登基称帝后,领命去京城对湘王父子俯首称臣吗?”

“姚师说得不错!”燕王斩钉截铁地接口道:“跟十七弟‘借兵’是很难,但俺已经别无选择!现在俺们要商量的是,如何在拖住李景隆的情况下,打通前往大宁的通路。”

“在出兵山海关之前,贫僧已经派人说动了松亭关的刘真,他已经答应归附燕王府。眼下马和马公公应该已经在联络回来的路上,只要我军一到,刘真便会开城献关。”

道衍用一种笃定的语气道:“只要松亭关落到我军手中,贫僧便可携带金银车队前往大宁收买朵颜三卫的首领。草原人信奉强者,喜钱财,贫僧有信心凭三寸不烂之舌游说三卫首领倒向我军。到时,只要王爷以情亲骗开大宁城门,见到宁王。外有大军威逼,内有朵颜三卫反叛,王爷再对宁王来一通软硬兼施,大宁十万兵马还不归于王爷麾下!?”

“很好!”道衍一说完,燕王便一拍大腿叫道:“十七弟的兵马只要归了俺,俺还怕他朱久炎夺取京城吗!?”

尽管事先已经知道计划,但听道衍徐徐说来,燕王还是没有掩住心中的兴奋。

刚才看望朱久炎的战果之后,可把燕王给刺激惨了,他这些年领燕军在草原上出生入死无数次,搞出这么多的事情,图的是什么?还不是皇位吗!眼看着京城即将落入湘王府之手,他岂能甘心!?

“父王给孩儿多少兵马守北平?”朱高炽忽然出声问道:“父王您去大宁即便顺利,来回也得一月之久,现在李景隆在整肃兵马、掌控军权,要是让他得知我军主力出塞,必然会趁机攻打北平。孩儿虽不怕死,但也没有信心守住三十万大军一月之久。”

“王爷、殿下,勿忧。”

道衍从容说道:“我军一旦出关,世子殿下便可在我军的辖地内,沿用起兵时的办法再征青壮。幽燕之地,自古民风彪悍,征集个数万兵马不是问题。而且松亭关内刘真部便有上万人,待我军收编,再抓住陈享,将陈享手下的兵马也夺过来,如此就再得两万兵马。

另外这两万兵马以前都接受过王爷的统领,殿下您出面收编他们不会有什么阻碍。到时候将这两万人算进去,殿下手中便有了七八万大军。有七八万人马守北平这样的天下雄城,李景隆纵使倾巢而出又能如何?到时候他久攻不下,必然陷入王爷的五败之论,王爷到时再携主力兵马回师北平,攻打李景隆的后路,正好一劳永逸!”

“大师智计无双。”这下子连朱高炽都不得不佩服道衍这老和尚的厉害,这计划虽然有风险,但确实有很大的可能性会成功。

“那就这么定下了。”燕王朝着二人说道:“咱们就这在这儿等着马和的好消息吧。”

“王爷!”三人没有等多久,外面便传来的马和焦急地叫喊声。

听到马和焦急的声调,三人心里咯噔了一下。燕王连忙冲着小跑进来的马和问道:“事情有变?”

马和脸色沉重地跪在地上,回道:“奴婢有负使命,事到临头刘真反悔了,他不愿归附!”

“什么!”燕王、道衍、朱高炽三人脸色的神情尽皆凝固。半响,道衍才艰难地问道:“刘真不是已经答应贫僧投诚献关了吗?怎么又突然变卦了?”

“回禀大师,奴婢到达松亭关的时候,杨文已经率领麾下骑兵开到松亭关,说是为了防备宁王。杨文一到,松亭关内形势骤变,刘真心生惧意,马上就反悔了!”

“无胆鼠辈,俺要一刀宰了他!”燕王一声怒吼,猛然挥手将桌案上的公文、笔墨悉数扫到了地上。整个人如同一头暴怒的雄狮一般,目光中充满了择人而噬的光芒。

道衍、朱高炽、马和三人心中一寒,都保持着刚才的动作,一动也不敢动。

堂内一片死寂。杨文的突然移师,让所有人都猝不及防,眼看着夺取宁王兵马的计划流产,燕王心中的暴怒可以想见。毕竟,这计划的流产,意味着燕王夺取皇位的可能,越来越低了。

沉默良久,就在众人以为燕王要放弃这个计划的时候,燕王却咬着牙齿冒出了一句,“其实去大宁也并非一定要经过松亭关不可。”

“不经过松亭关?”道衍疑惑道。

朱高炽却是心中一紧。他不良于行,所以只能常年呆在书房里看书,处理王府庶务。这样就导致他对北地各处的地形了然于胸,他知道他的父亲在说什么。

从永平城出发,往东北走有一个隘口名叫刘家口。此关建在燕山之间,两旁皆是悬崖峭壁,关中只有一条小溪贯穿而过,地形极为险要。因关小且道路崎岖,路途险恶,风险太大,所以没什么人知道,知道的人也不敢往那里走。

为了燕军将士着想,也为了他的父王着想,朱高炽没有将此事说出来。

不想,他的父王连这样不为人知的小关都知道。

“走刘家口损失点兵马俺能接受,只是刘家口十分险峻,而且有一千兵马驻守,一时间俺没什么办法攻破,不知你们谁有夺关妙计?”

果然不出朱高炽所料,燕王将刘家口的情况都说了出来,连兵马的守卫力量都一清二楚,可见平日下了多少功夫。

道衍沉吟道:“如此狭小的关口,一千兵马都未必施展得开,要攻克倒也不是太难,不过是要造成一下伤亡罢了。关键是出关之后山路崎岖难行,抵达大宁就要多费上许多时间。一旦在这期间走漏了消息,让李景隆得知,那必然率领大军来攻,若他再传令松亭关的杨文迂回到刘家口后断了我军归路,那我军主力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这也是俺的顾虑所在。”燕王皱眉道:“俺攻打刘家口,关隘守将必然向李景隆示警求援。刘家口很是险要,一时半会儿是攻不下的,怎么才能保证消息传不出去呢?”

“有一条小路可绕过刘家口,直抵关隘之后。”朱高炽见这两个人即便损失兵马,也不肯放弃谋取朱权兵马的计划,为免燕王遭遇凶险,他只能将知道的信息都说了出来,“我在处理王府庶务的时候,处理过一桩刘家口猎户与王府庄户的纠纷。得知刘家口旁边有一条小路是猎户打猎时所用,很是隐蔽。缺点就是出口离关隘很近,若过去的人马一多,定会被关内的守军发现……”

“哈哈,居然还有这样的小道!张玉之子张辅,有百步穿杨的本事,俺派张辅带上十来个神射手趁夜潜行在关后,专门暗杀关内派出的信使与信鸽,这样消息就传不出去了。”燕王大喜过望,情绪一下子又高涨了起来。

要是可以不动声色地夺下刘家口,那夺取朱权兵马的计划还是能够完成的。

不过就在燕王跃跃欲试准备下令的时候,道衍的一番话却犹如冬日的冷水,将他的热情浇了个干净,“即便能走刘家口去往大宁,但北平怎么办?若少了松亭关的人马支援,世子殿下在北平能用的兵马最多三万,且还是老弱士卒与一干未经战事的新兵,世子殿下如何能够顶住压力,保证北平不丢?”

燕王一下哑了火。北平永远是他的老巢,燕军将士的家属都在城内,若北平守不住,就算他抢了朱权的兵权,也会在顷刻间土崩瓦解。想到这里,燕王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了朱高炽。

怎么办?燕王此刻的内心十分纠结,若是去不了大宁,皇位必将成为泡影。可不管不顾地带着主力直接去大宁,眼下真定、德州、松亭关又遍布李景隆与杨文的三十几万大军,朱高炽能凭三万没怎么经历过战事的老弱守住三十几万大军的猛攻吗?

一想到三十万大军围城猛攻的场景,连他自己都只觉一阵头昏脑闷。

第二百五十六章 唾面自干第二百零三章 宁王的恶趣味第五百六十章 为国除奸第二百零七章 与燕王的第一次接触第一百三十一章 初闻燕王 下第二百四十一章 舞马千秋贺万岁第六百四十七章 马革裹尸还第二十五章 出宫 下第三百一十六章 “我是卧底!”第六百零七章 骑墙派第一百九十三章 血腥杀戮第一百九十七章 子随父第五百一十章 曾言的选择第一百二十五 直奔江陵第二百二十二章 怜星的担忧第四百章 马皇后的手段 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火锅上的蚂蚁 上第四百八十九章 海上风筝 下第五百二十八章 凤山玉碎昆仑叫第六百五十二章 浴血奋战第七百八十六章 投弹队,投弹!第五百八十七章 陷入绝境第七百章 所谓贤王第六百七十七章 你是俺妹夫第六百三十八章 迟来的决裂第八十九章 暗流第五百四十五章 朱允炆好方第三百零三章 妖艳而邪异第三百八十六章 成功迈出第一步第六百五十一章 荆州绞肉机第三百二十七章 惊空遏云第五百零四章 朕才是天下的主人!第五百二十三章 认怂的吴王第五百八十四章 技差一筹第七百七十一章 两败俱伤第十七章 再遇第九十五章 屠杀 下第四十九章 开始第七百三十二章 树倒猢狲散第五百八十八章 我相信朱久炎第十章 出宫迎客 (精修)第二百八十五章 世间有你便好第三百二十二章 玲珑浮凸第五百四十二章 藐视皇帝第六百三十章 徐忠的骄傲第七百一十二章 孤身入城第七百八十九章 燕军后院失火!第八百章 俺朱棣才是真命天子!第十三章 余波 第六百二十章 靖难天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如此寿宴第三百五十九章 北平燕王府第五百三十一章 对皇帝的第二波嘲讽第七百五十二章 永除藩镇隐患第六百七十八章 万夫莫敌第七百二十章 意外收获第四百七十五章 身份的象征第二百五十一章 烫手的银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东厂厂公第五百七十章 世间最坚固的鸟笼第五十五章 剥茧第四百四十五章 攻城拔寨 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决断第四百四十二章 改变第七百六十七章 团灭登陆、炮轰青州第五百九十一章 朕为什么这么难啊第三百六十一章 燕王盗版朱久炎第三百三十七章 吹响冲锋号角第六百六十五章 越了解越恐惧第二百七十二章 丝丝腥甜第六百七十四章 向世人露出獠牙第一百三十一章 初闻燕王 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百人敌’第四百七十七章 十里长亭送知己第五百六十七章 保护好世子!第一百九十八章 厚道太子第三百章 吆五喝六第三百二十章 欲火焚神第九十六章 毒蛇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雄的暮年第四百九十七章 扶桑带路党 下第七十六章 涉局第七百七十九章 争锋第九十章 蹊跷的落水第六百二十四章 吓破其胆 上第五百二十六章 盛大的开幕式 上第七百四十九章 帝王气魄第三百八十五章 全球中华村第一百五十章 周而复始的循环第四百六十七章 杨文站队第五百二十六章 盛大的开幕式 上第二百七十九章 东厂厂公第二百四十二章 各显神通的亲王们第七百五十八章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第六百八十八章 百舸争流第二百六十九章 死亡乐章第二百八十二章 妖娆柔媚第四百二十章 沙盘原来是老祖宗的东西第五百七十二章 他是郑和!? 上第六百零九章 当朕是傻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