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

用祛寒的名义问暖

长假的最后一天,江南秋雨,花叶席地。一度随气温忽高忽低而下落不明的秋意,雨落起底,乍寒现身。

“冷暖哪可休,回头多少个秋……”

寒露,秋纵深,寒意显露。

“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凉风动,寒露。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带“寒”字的节气,意味着炎凉交替在大江南北全面完成;凉爽渐隐,寒冷出线。

寒露时节,进入农历九月,所以又叫“九月节”。每年此时,大江南北饕客的餐桌早已按捺不住换季——进入“九雌十雄”的“蟹季”。

“九雌十雄”是吴语对阳澄湖大闸蟹肉质成熟鲜美的简练精辟的概括,也就是老上海们说的“九月圆脐十月尖”。九月雌蟹肉肥黄泽,十月雄蟹膏汁壮口。蟹黄与蟹膏分别是雌蟹和雄蟹的性腺。所以想想这大闸蟹,吃得真是活色生香的“性灵食色”。

相传第一个食蟹的是一个叫巴解的力士。这个人大抵就生活在今苏州阳澄湖边。大禹治水来到这里,看他膀大腰圆的,就委任他做现场的督工。巴解“走马上任”的第一夜,原地休息的治水劳工就阵脚大乱,细问究竟,原来是有一种凶猛的八足双螯水虫横行营里,夹人伤人。巴解命营地举火照明,发现那夹人虫身形怪异,背盖硬壳,螯足强劲,用徒手赤脚不仅伤不到它,还反被它所钳制。巴解苦思冥想,想出沸水浇杀法。在驻地四边挖壕,夹人虫跌入壕沟时,四面灌以沸水。夹人虫成群被烫死,竟然散发出鲜香。治水劳工没人敢尝试,巴解性情勇猛,率先剥食了一只,发现味道极其鲜美。这一下子,夹人虫从此成了珍馐。

这个传说真假无从考辨。有人说,“蟹”字上部“镇压住了”“虫”字的“解”字,正是因为巴解的名字。后来阳澄湖边的一座小城,取名“巴城”,同样也是为了纪念他。——治水的丰功,最终是让大禹英名千秋。而数千万计像巴解这样的治水劳工,却没有任何名姓的流传可被后人遥记。倒是在食谱上,记下一笔英雄名。

如果说巴解因为英勇而成为最敢吃蟹的男人。那么最会吃蟹的男人,在吃蟹中玩出的花样,是巴解粗线条的烫食法所万不可及的。而花样吃蟹中,鼎鼎有名可以并列一甲的,我觉得是张岱和李渔无疑。

张岱比李渔大十四岁,都生在明末,同是浙江人——张岱生在绍兴,李渔生在金华。两个人的文采风华已经太过著名。

我觉得张岱在大雅里把通俗写得绝妙,他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夜航船》《琅嬛文集》,文字之美,美得只能用世代诵咏千古不忘来纪念。《湖心亭看雪》里那一句“……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描写得惟妙惟肖,令人拍案叫绝。

他的另外一篇散文《西湖七月半》,我一直认为,是中国文学中于鬼节写人气,千古第一名的。我读了二十年,百余遍,就是觉得每一个字都是无声胜有声的,他笔下五百年前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的西湖岸上“名为看月而实不见月者”“身在月下而实不看月者”“亦在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实无一看者”“不见其看月之态,亦不作意看月者”这五类月下之人,极尽了千秋热闹,概括了万丈红尘。“人气”袭来,你在五百年后与他们迎头照面。

戏剧大师李渔生而不凡,一生自寻开心的活法。我一直觉得如果活在今天,他绝对是个“大娱乐家”。他资助出版了施惠中国画坛三百年的《芥子园画谱》,用一生活法著成《闲情偶寄》;他可以评阅《三国志》,也可以终审《金瓶梅》,不甘示弱就写本《***》。

张岱号陶庵,李渔字谪凡,对于尘世,两人想的出路不同。张岱夜航船静水无波求解脱,李渔十二楼生香活色寻快活。

即如食蟹,张岱和李渔都是老饕。

张岱每年十月必举办“蟹会”,那绝对是一场饕餮盛宴,赴宴的好友们每人分六只蟹,三雌三雄——听上去这数量可不少,按今天的市价来看出手也相当阔绰,不过数量不是张岱蟹宴所求,这六只蟹也不是一盘子端上来大家埋头上手就啃,而是蒸一只吃一只,每吃一只的过程中,要辅以肥腊鸭、醉蚶、鸭汁煮白菜、兵坑笋、自家做的牛乳酪、自酿的玉壶冰酒,饭是新米,水果为当季鲜橘,干果也是时令的秋栗和水菱。这样,六只蟹一只一只,只只热气腾腾的,要从黄昏一直吃到夜深。

对李渔来说,张岱一顿的六只蟹实在不算什么。他对螃蟹的爱可以直呼为“命”。在他的《闲情偶寄》中,自称“以蟹为命,一生嗜之”。从上一年螃蟹退市开始,他就开始定向储钱,抱币以待,自称这笔“专项基金”是“买命钱”。自螃蟹开捕上市之日起到断市之时终,他在家埋四十九口大缸,装满螃蟹,用鸡蛋的蛋白饲养。在这期间,他无一日不食螃蟹,基本一天可以吃十几只。到蟹季将过,就用上好的绍兴花雕酒腌制醉蟹,在没有螃蟹的季节解馋。

李渔的餐桌、张岱的宴席,蟹因美味而让才子们爱得深沉。而许多寻常人家的馋瘾勾出来,就发明了一道叫“赛螃蟹”的菜。

“赛螃蟹”最常见的做法就是裹着草鱼肉丁的摊鸡蛋,蘸以姜醋汁。用蛋质入口的肥沃和鱼肉的鲜美,在舌尖重组成蟹肉的鲜肥。

“赛螃蟹”在晚清盛行于皇城根儿。后来传入宫廷,成为咸丰、同治父子和慈禧爱吃的小菜。只是在御厨房里,草鱼加鸡蛋的平民家常,经过反复改良,成为全新的流传。

赛螃蟹

【食材】黄鱼:1条 鸡蛋:3个(分成蛋清、蛋黄)咸蛋黄:1个 姜:大量黄酒、水、油、香醋、白砂糖:适量

【做法】

仿蟹肉(蛋白部分)

1.黄鱼先蒸熟,去皮去骨后将鱼肉随意分成大小不等的小块备用。

2.蛋清用打蛋器打至有一层蛋沫,倒入准备好的黄鱼肉,加入少许黄酒调匀。

不用加盐,因为黄鱼有鲜咸味,加盐反而影响最后口感。

仿蟹黄(蛋黄部分)

1.鸡蛋黄打散。

2.将压碎的咸蛋黄拌入打散的鸡蛋黄中,拌匀,加入适量黄酒和一勺水,搅拌均匀即可。

炒制“赛螃蟹”

1.锅中加少许油,热锅温油,下入蛋清,迅速翻炒见白,炒碎炒熟即盛出装盘。

2.同样的方法速炒蛋黄液,置于蛋白上方,“赛螃蟹”主体就完成了。

“赛螃蟹”姜醋汁

“赛螃蟹”的仿味秘诀,除了主材,还有不可或缺的姜醋汁。Ray的姜醋汁的制作方法是:

1.姜去皮、切末,加入细砂糖,比例是一份姜半份糖,搅拌均匀。

2.腌制20分钟左右,待姜汁全部释放。

3.加入香醋,搅拌均匀。

吃的时候,可以将姜醋汁倒入一同拌食,也可蘸食,感受那份浓浓的蟹味,一道不畏寒凉的“赛螃蟹”。

时光总是不容分说穿透我们的身心而过。即使什么都不曾做过,我们也不能说什么都没有改变。

一年,在走过寒露节气后,离新年元旦只有八十五天了。还有多少新春的理想仍在坚守着?还是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家常琐碎里,折损锐气,在冷暖更替里,把欣欣然的悲欢、浪漫、爱憎都慢慢平淡下去了?

我们借用一道美味,以祛寒的名义问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