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四十五章一石激起千层浪

赵旭的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文章写的极好,先是把灾民们的情况描述的淋漓尽致,再次提升了朝廷在救灾行动中的重要作用。

官兵们的舍生忘死,官员们的处处用命,便是连口粮也舍不得吃也要让百姓吃饱的例子大加突出和赞赏,并且还提及了有些官员饿倒在地。

情景刻画逼真,直指要害,听者动容闻者落泪,在文章的最后赵旭才提到了自己,并且把自己为何要事必躬亲的行为解释出来。

连官员和士兵都如此,身为太子的他岂能干看着?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救助百姓,不是逾越了礼制,恰恰相反他是在实践圣人之言“仁者爱人”。

当赵祯看到儿子的文章发表在神都城的各大报纸上的时候,嘴角露出了满意的奸笑,边上的皇后忍不住伸出柔荑擦了擦赵祯嘴角溢出的茶水。

“官家,何必如此,让旭儿与那些大儒们闹僵,以后还怎么让他们为旭儿所用?”

赵祯微微摇头:“这算是客气的了,当年李世民对付山东大儒,不惜利用天灾的手段,你可知道那些在灾荒中饿死的大儒和他们的子孙有多少?所谓的大儒能为朝廷所用便是大儒,否则便是臭老九!”

虽然不知臭老九的意思,但皇后依旧担心的说道:“可终究人家能看出来旭儿是经过官家授意的……如此未免太显官家小气了些。”

“朕就是要让他们看出来!不光要看出来,还要感到害怕!国家太平了,刀兵入库马放南山了?还没到时候!

这些人现在就开始不安分起来,以为到了文道崛起的时代,岂不知这文道也要捏在帝王的手中才是文道,否则便是妖言惑众!”

瞧见王语嫣担忧的模样,赵祯摇了摇头,古人被文道看的太过重要,同时儒家经过千年的演变已经植根于人的思想当中。

无论是文以载道还是以文明道,都是用文章对社会产生影响,从字面看意思很简单,“文”像车,“道”像车上所载之货物,通过车的运载,可以达到目的地。

文学也就是传播儒家之“道”的手段和工具,这样的文学观念偏于文学的教化目的,同时也影响着社会。

赵祯之所以出现强大的危机感就是因为现在的大宋太过繁盛,繁盛到了什么程度?神都城的文盲已经被消“灭了”一半以上,大多数人都识字,同时也能看得懂文章。

原本大宋的识字率很低,只有读书人能够收到文章的影响,但现在不同,只要是识字的人几乎都能受到印象。

王语嫣还不知道,赵旭在发表文章之前,不光是有那些大儒批评他,连神都城中的老百姓也都觉得身为太子亲上火线乃是不对的。

连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何况是千金之躯的太子?他应该坐不垂堂才是!

这就是那几篇文章所带来的影响,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存在的影响。而赵祯恰恰不希望赵旭成为这种人。

于是自有媒体和那些旧学相结合的可怕影响出来了,赵祯不光希望控制住旧学,还希望把媒体也牢牢的掌握在朝廷手中。

当然前者有可能,但后者却不可能,被控制的媒体往往失去“生命”,百姓们若是都不相信了,那成为骗子的就不再是媒体,而是政府。

所以赵祯除了对官办的报纸以外,对其他的媒体往往采取放任宽容的政策。

“官家,太子殿下的文章效果非同凡响,那几个所谓的老儒家可是遭了殃,烂菜,臭鞋,泥巴到处都是,不知是谁还在大门上泼了腌臜之物……”

皇后冰冷的眼光让三才讪讪的住了嘴,看向赵祯的时候却见皇帝露出了狡黠的笑容才放心退后,站在边上伺候着。

“看来那几位大儒在神都城是呆不下去了,三才命人赐些锦帛给他们,同时让太子登门道歉。”

赵祯笑着望向王语嫣,她却黑着脸道:“臣妾说的有何可笑?官家还有什么要做的吗?”

“朕没说什么呀!你把一切都做了,朕还能说什么?不过若是朕不光要赐他们锦帛,还要赐他们一人一袋糠米!而且必须当场吃完!让他们知道南方受灾的百姓吃的都是什么!”

赵祯是严格要求儿子,但也同样护犊子,自己的孩子该怎么教育自然是自己的事情,资善堂的讲师来自朝臣推荐,即便如此若是不满赵祯也毫不犹豫的撤去,何况是那些在野的酸儒?

皇后自然是皇帝的“贴心人”,这一点不可否认,即便是赵祯的后宫再多,也就这一个合法妻子,即便是其他嫔妃的身份也很尊贵,当兵对于一夫一妻多妾制的时代,皇后的地位依旧不可动摇。

作为皇后多年的王语嫣很快就发现了其中的问题:“官家这不光是向那些大儒动手,还是为了向那些代表旧学的人动手,可山东之地向来如此,当年孔道辅可是定力支持陛下的……”

赵祯点了点头:“便是如此,朕通过打压那些旧学来让孔家清楚朕的立场,孔道辅死了这么多年,可他的儿子孔宗愿却是不会察言观色,若是孔道辅泉下有知,必定从下面爬上来用当年击蛇的朝笏把他打得半死!”

赵祯说的声色厉俱,边上的王语嫣却被他的模样逗笑:“当年孔道辅的故智您拿出来编排他的子孙实在是有些过了。”

“谁不知道一切都是他安排好的,刚好他到了宁州真武殿就出了怪蛇?刚好他就路过,刚好就击碎了蛇头?刚好就被石介瞧见,石介刚好就有雅兴为他做赋?”

赵祯才不相信其中的诸多巧合,望向天空道:“独毙一蛇而已!轩阶之间,有罔上欺民先意顺旨者,公以此笏击之;朝廷之内有谀容;妄色附邪背正者,公以此笏击之。夫如是,则轩阶之下不仁去;庙堂之上无奸臣;朝廷这内无妄人……听听这话,端是抬人身价!”

“可惜他的儿子没有眼光,看不到大势所趋,山东孔家……”

“若是孔宗愿看到了呢?”

三才大煞风景的低声嘀咕了一句,帝后二人脸色骤变,赵祯冷冷的说道:“找死!若是他真的看到了还要与大势相抗,诛之!”

原本提倡怀柔为主的皇后也目露寒芒一言不发…………

第五百一十一章价值几何第一千二百三十章龙凤之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辽朝变天第一千八百五十九章敌人的敌人第五百六十二章回归正朔第两千零九十四章死骑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魔鬼的交易第一千七百零四章“打造”上京城第一百二十二章佳人待君归第两千一百九十八章姐弟之情第两千两百零九章奇蠢无比第一千八百八十四章大宋与塞尔柱第七百八十二章开源节流第四百五十六章大宋军改第三百五十四锋芒!第一百六十一章东京城的早晨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苏轼的难题第两千三百三十二章在船上……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三代蓄锐,一朝而行第一千六百五十五章萧挞里的目标第四百六十九章战争的艺术第两千三百八十八章围攻玛儿敢第五百六十五章祥瑞的力量第两千零二十六章大宋的谜题第四百零二章皇宋通宝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战争是最赚钱的买卖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八百二十一章不敌第六百六十九章上了贼船的夏竦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北京路的视察第七百六十五章巾帼不让须眉第两千四百三十二章大宋的智慧第五百六十三章皇帝的野望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两场婚礼第五百三十八章大宋也要耍无赖第两千五百八十三章智慧的迁徙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赵祯的昭勋阁第一千五百六十章蔡伯俙的能力第两千六百二十四章抽丝剥茧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存人失地第五百二十九章偷鸡不成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风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第一千零四十五章大宋的殖民第二百五十一章国家贸易第二百零八章赵祯的布局第七百三十一章倾家荡产的死者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又是一条老路一千六百五十一章草原上的一群“狼”第四百八十七章皇宫中的五角星第二百七十九章皇帝,武将,西征第一千零六十五章大宋的第一道安保第两千二百六十五章东城豪门的“活路”第四百一十三章辽皇春猎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文帝之举第六十四章锋芒毕露的太子殿下第一千九百六十三章天下关城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这个问题没有答案第一百零五章与尔同食第一千五百二十章广州市舶司第两千二百四十九章不得了的“蔡记”第四百四十七章铁骑锋芒第一百五十七章太子的迷茫第两千四百八十六章大宋的要求第一千二百九十章辽朝变天第五百零九章露出的马脚第一千零五十二章历史的怪圈第两千六百一十五章讲道理的两种方式第三十章赵祯的试验田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甜蜜的负担第四百五十三章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帝王的婚姻第一千零四十章让蔡伯俙充满希望的老王第两千三百一十五章内忧与外患第一千零九十三章官子之祸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老兵回归第两千四百八十一章“魔鬼”来了!第七百一十八章蠢蠢欲动的党项第一百零九章赵恒的天伦之乐第九百六十七章“祥瑞”降临之后……第一百一十四章给朕炸死他!第一千八百二十五章万事俱备第一千零七十八章急迫的筑城第七百六十二章上京云动第一千八百五十八章神舟再现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攻伐吐蕃的基础第两千三百六十章突如其来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开蒙奇书第三百一十九章党项人的阴谋第一千二百零四章围魏救赵第九百六十章盛名之下无虚士第一千五百章赵祯与王安石与“三不足”第一百一十六章太子拆王府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正气歌第一千九百一十九章鱼咬勾了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帝王的无奈第一千七百八十六章包拯夜忧第两千二百九十五章帝王所忧第两千六百四十一章人口红利太大了第一千八百四十五章人性本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