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七章皇帝的枷锁

东宫还是原本的东宫,模样上一点变化都没有,但东宫又不是原本的东宫,因为这里的人开始多了起来。

不光人多了,护卫也多了,东宫外已经开始驻守禁军,而不是在东华门的宫墙上,这就算是给了赵旭以储君最大的荣耀。

至于东宫之中,更是华灯初上,宫烛已经燃起,四周不断的有内侍穿梭其中,他们要把太子白天没有看完的奏疏送到书房中去。

虽然太子已经接管朝政,但外臣无法进入东宫,即便是清贵的翰林学士也不能进入东宫,这不是赵祯定下的规矩,而是赵旭自己定下的。

为的就是避嫌,避免东宫和朝臣们交往过密,说来有些可笑,赵旭在没有执政的时候和朝臣往来频繁,可开始执政之后却拒绝和朝臣们往来,这么一来是为了避嫌,说明他没有任何别的心思,赵祯知道他的用意,却觉得他过于迂腐,当然这样的规矩是该立下的,以后也好为子孙做个榜样,所以赵祯对此只有夸赞而无不满。

赵旭继承了赵祯节俭的性格,当然赵祯并不是一个节俭的皇帝,他只不过是在该花钱的地方花钱,不该花钱的地方绝不浪费一个铜板而已。

而赵旭是真的节俭,整个东宫之中最亮的地方便是他的书房,连太子妃的寝宫都没有多少灯火,至于走廊上的灯火便是更是如同萤虫之光。

有一次赵祯夜里来寻儿子下棋,谁知道在东宫的走廊与亭榭的交错之地耍了一跤,脚扭了好几天才恢复过来,为此皇后特意下旨斥责赵旭太过节俭,可谁知赵旭依旧如此,还是不肯多用宫烛。

当然这事情在神都城已经传遍,上至朝臣相公,下旨贩夫走卒都在夸赞赵旭的这份节俭,他们认为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就是一个储君最好的德行。

也就是从那以后,赵祯晚上绝不会去东宫,没想到自己摔了一跤还能被皇后这般利用,大肆宣传,不过这样的宣传赵祯还真的不在意。

节俭要是能成为老赵家的美德,那也就是对后世子孙的一个约束,最少那些荒唐的事情不会在发生。

真宗皇帝晚年便已经极为骄奢了,可依旧是比不上那个艺术皇帝,艺术有时需要大量的钱财才能满足…………

但今夜赵祯还是到了太子的东宫外面,驻守的监军见到赵祯后便大礼参拜,赵祯摆手后道:“你们继续,朕寻太子聊聊天。”

整个皇宫的禁军都知道赵祯不喜繁杂的礼数,也就各自散开继续值守,若是在以前还会有人前去通报,可现在不会有了,官家说过:“朕到自己儿子家还需要外人通报?!”

东宫是赵祯熟悉的地方,从汴梁迁都到神都,皇宫的样式和宫殿名称等等都有改变,唯一没有改变的只有自己住过的三处宫殿,景福宫,御书房,东宫。

这三座宫殿保留了东京汴梁皇宫的所有样式,甚至连规模都没有增加,这和其他宫殿相比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但却保留了赵祯在东京城中的许多美好记忆。

在外臣看来,皇帝保留东京城宫殿的模样也不是坏事,至少可以让大宋的后继之君知晓原本的都城是个什么模样,也知道今天的神都是多么的来之不易。

赵祯不需要任何宫人带路都能找到东宫的书房,这里他太熟悉了,一路上绕过精美的山石和花圃便在高高的宫墙下抵达了书房。

书房中的灯光还是极好的,不算太亮却也不算暗,正适合批阅奏书,赵祯批阅奏疏的时候用的就是这种带有铜镜的烛台。

站在门口看了一会,果然赵旭的案头堆满了奏疏,当然还有大量的公文,奏疏只是公文的一种,是臣子向皇帝陈述意见或说明。

赵祯见得多了,有时不用看内容,单单是看名字就知道奏疏里上奏的是什么。

最基础的方式一般是感恩戴德,忆苦思甜,发誓赌咒,最后才会言事。奏疏中的内容更是多种多样,有上奏衙门工作情况的,有专门歌功颂德的、还有议礼论学、陈政要、言兵事、进谏、弹劾等等。

而这些东西皇帝不光要看,而且必须要看,原因很简单,朝臣们的动向,谋划,等等都会在其中体现出来。

至于一般的公文之类都是由宰执负责,上传皇帝也不过是为了让皇帝知道这件事而已,事实上都是在那皇帝当备注。

就像是当年范仲淹和欧阳修两人制定了一个管理官员点卯的规矩,这件事以公文的行事交到赵祯手中,赵祯看了一眼便没当回事,谁知道从那以后,官员们上朝之前就必须要在乾宇殿外等候,等人都到齐了才能开始朝会。

于是原本与巳时初刻开始的大朝会生生会向后延迟一段时间,而且赵祯的饭点也会相应的向后推迟,大朝会没有结束是不能离开的。

所以有的时候这些公文也要看,说不定其中就有朝臣们挖的坑,当然赵祯把这个不二法门交给赵旭之后,赵旭案头的奏疏便如同小山一般。

白天处理不完的事情,晚上还要待会东宫处理,奏疏之中的内容可谓是千差万别,所以耗费的精神自不用说。

自从赵旭接管朝政之后,他的身体就开始走下坡路了,当然也不是每天都有这么多的奏疏,可他还要翻看赵祯以往批阅的奏疏。

权利这东西带来无限快感的同时,也会带来无限的负担,看似权倾天下,可事实上这枷锁一旦背负在身上就很难撤掉了。

一个不断往上走的商号,最累的人是谁?必然是东家本人,一个欣欣向荣的帝国,最累的人是谁?必然是皇帝,这是赵祯早就得出的结论。

赵祯以前每天批阅的奏疏以及公文足足占据了他半天的时间,就这样的速度和效率他还是觉得不满意,觉得耽误了自己的闲暇时光。

可现在赵旭现在接过了赵祯身上的枷锁,还未熟练的他定然是要比赵祯付出更多的,一般人怕是早已崩溃,但赵旭还好,这么多年打下来的基础,再加上他心中的坚持,终究是挺住了。

赵祯在外面暖阁中坐了一会,茶水喝了三遍之后,赵旭便匆匆赶来,这说明他已经处理好了…………

第一千零三十章皇宫之夜第一千九百七十五章另辟蹊径第两千两百一十八章“证据”第两千四百九十九章宋的内禅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猛虎地第五百二十章不可尽信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鹰与苍龙第两千零四十六章蜜月与仇恨第七百九十章大宋中心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资本的力量(中)第九百四十八章城中游第一千七百九十三章文明的碰撞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三百九十章高原的吐蕃第一千九百十四章围尔击之第六百六十六章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第一百六十二章恩与威第两千四百三十章时代的灵魂第五百四十五章逼急了的耶律宗政第二百八十二章君臣的夜晚第两千一百五十章执拗的王安石第九百六十一章善与恶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闭关锁国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神都再现第一百三十四章天命所归第两千零四十一章圣山下的奇迹第六百九十四章战场上的生意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怂了的苏轼第两千零六十二章辖骑满街才是祸第一千零八十六章长城!长城!长城!第六百八十九章什么情况?!第二百四十五章御览试卷第两千六百二十六章赵祯的兴京第八百四十章土豆,地瓜,味道好!第九百一十三章欲将轻骑逐第六百九十四章战场上的生意第一千八百二十九章荒谬的逻辑第一千八百八十章战争是最赚钱的买卖第一千九百六十九章一个老人的离去第一千九百四十九章商人重义第一千六百章血战辽阳城外第两千四百五十六章特殊的商会第两千两百一十四章李代桃僵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宋因何而强?第一千零四十一章大宋出了个苏武第四百三十二章帝王家事第一千八百一十七章宋之衙役第一千六百二十二章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第六百六十二章最后的底牌第一千七百六十三章契丹的“方舟”第三十八章土法炼钢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商贾之分第两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复利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想走走不了!第七百八十一章没占到便宜就是吃亏第两千二百三十八章诰命夫人的“团队”第一千七百零六章契丹人在上京第九百二十一章来啊!互相伤害啊!第两千一百五十章执拗的王安石第八百六十五章潇洒欧阳修第五十四章太子三卫的改造计划第两千五百九十七章大宋的复利第八百七十六章骑兵的序曲第两千两百一十二章内侍殿头第一百二十三章流言如风第一千九百五十二章圣人由谁祭?第一千七百四十七章赵祯与草原骑兵第两千五百二十章赵祯的先见之明第十七章威胁与机遇第六百七十九章斩衰之服第九百二十七章该收敛了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贪婪本无错第一千五百零四章有朋自西方来第两千二百八十一章盯梢客裴七郎第四百三十四章游街示众第五百一十五章御驾亲征第七十三章小胖子的火药实验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宗教之争第一千八百五十二章雄鹰与苍龙第两千三百八十八章围攻玛儿敢第一百五十一章蔡伯俙的野望第一千八百七十九章大国外交第一千八百八十八章怂了的苏轼第两千一百四十八章千年文明的碰撞第七十八章杨家的百战雄兵第七百二十五章皇后的店铺第六百二十二章奉圣州战事第三十五章王旦之死第三百六十八章宗室间的明争暗斗第一千八百五十六章敲山震虎第一千八百九十章儿子不如老子第四百六十二章爱惜羽毛第一千八百一十三章皇帝的家庙第六百九十八章历史的天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鼠三的春天第两千三百六十三章恐怖的战损比第两千五百七十一章雄关如铁第四百二十六章帝王之道第两千零二章青塘就是另一个西夏第一千三百零九章苏轼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