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勤王诏令

宇文化及也有点小聪明,知道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先跑的。但是如果说服了皇帝一起跑,那他就是护卫将军,却是大好机会。虽然逃跑肯定有风险,但是宇文化及却宁愿冒点险,也不愿意干坐在这里等死。

杨广一听,却是也颇为心动。觉得自己守在这里,实在是没有什么把握。但是如果突围,也不一定就没有时只要入了太原,那他就完全不惧突厥人了。太原虽然论坚险比不上雁‘门’,但是太原却是距离东都洛阳和西京长安都不远,到时关陇、河南、河东、山南各处的大军都能火速赶来。

“宇文爱卿言之有缨,朕命你速去挑选五千‘精’锐骑兵”“陛下,万万不可。守城我方尚有余力,而骑兵则是对方的长处,陛下是万乘之主,怎么可以轻举妄动。这不是突围,这是送羊入虎口。”杨广的话刚说到一半,却马上有一人大声反对。

杨广看去,出声反对之人居然是一直在打瞌睡的尚书左仆‘射’苏威。心下也不由的有些惊讶,这苏威两朝元老,一直执掌中枢,本事却是不小。不过杨广早习惯了皇帝的意志不可违背,对于这么一个想和他君相共治天下的宰相是绝对不愿意容忍的。在他的天威之下,苏威早就坐了十多年的木头人宰相了。前两年又有些不老实的迹像,他马上将他‘弄’到辽东去当了一年多的闲人,结果回来后又老实了。

没想到,今天这苏老头居然又敢冒出头来了。四次大起大落的苏威早就成了官场的老油子,号称朝堂不倒翁,如果不是眼下实在是关系着自己的身家‘性’命,他是绝不会再出头的。

刚刚站在厅中虽然他一直闭着眼睛在打瞌睡,但是实际上他比谁都惊醒着。一听到宇文化及居然想拉着皇帝逃跑,他立马就出了一身冷汗。眼下雁‘门’城兵少粮不足,全凭着皇帝在这才有希望。而如果皇帝一跑,那到时剩下的人马肯定军心散‘乱’,甚至有可能都会逃掉。

就算剩下的人肯坚守雁‘门’,但是如果皇帝真的到了太原那时还有谁会急急的赶来雁‘门’解围。说不定皇帝前脚走没几步,后脚雁‘门’就要被攻破了。雁‘门’一破,他这个名义上的大隋百官第一人,当朝右相那哪还能有逃脱的可能。自己已经这么一大把年纪了,可不想再跑去草原突厥当几年宰相。

苏威带头后,马上杀人王礼部尚书樊子盖也马上跳了出来倚老卖老的怒喝了宇文化及几句后,对着杨广道“陛下身处危境而希图侥幸一旦失败则后悔莫及!不如继续固守坚城,并征召全国各地的兵马前来救援:陛下亲自抚慰士卒,增加赏赐,一定人人奋勇作战,何必担忧不成功?!”樊子盖知道皇帝一来担心城中粮草不足二来也是担心河北的兵马被堵后,河东的兵太少担心打不过突厥,所以才会想着跑。所以他一来说让皇帝干脆征召全国各地的兵马都赶来,这样总打的过突厥人了。

不过杨广心中对于坚守还是没有多大的把握,突厥人的强悍他是亲眼所见的。来护儿五万大军居然不到一天,就被突厥人歼灭,这让杨广太震动了。

看见皇帝犹豫不决的梯子,内史令虞世基又赶忙出声“陛下确实应该重赏将士,继续固守!”虞世基的官职是三省之一的内史省的老大,当朝副相之一。权利很大,不过为了却一向低调,从来不和宇文阙、裴阀、李阀等大阀掺和。在朝中,他不但得皇帝的宠,而且也一向得其它大臣的礼敬。往日在朝堂内外,他也一直是充当着一个和事佬的角‘色’。

杨广一看到他也站出来了,已经知道了群臣的意思了。不得已,最后也只好点头同意坚守。

“朕意已决,坚守雁‘门’,再有言撤者,定斩不饶。诸位爱卿,现在既然决定坚守雁‘门’,那各位爱卿又有何良策可应敌?”右屯卫大将军云定兴道“臣认为,第一件事情就是传旨河北。

命河北已经集结好的二十万大军,兵分两路。

一部十万人调回临渝关加强关防,绝不能让辽东叛军借此机会破关进入河北。另一路十万兵马由右武卫大将军裴仁基即刻率领走飞狐陲,击败突厥守军赶来雁‘门’。”

杨广想了想,雁‘门’虽然危急,但是临渝关却也十分重要。如果让辽东叛军杀入了河北,到时再和中原那些农民叛军汇合在一起,那就一时难治了。对于他的这个提议,杨广点头同意。

“立即拟诏,传旨左武卫大将军裴仁基,令他接旨后立即率十万河北大军经飞狐陲入雁‘门’救驾。并传令左御卫大将军薛世雄,让他率十万河北府军增援北平郡临渝关,绝不可放辽东叛军一兵一卒进入河北。

内史令虞世基亲自起草诏书,当场拟诏。诏毕,杨广立即盖上传国‘玉’玺,‘交’给‘门’下省发出。

‘门’下省纳言裴世矩也出列进言“陛下,昔日汉高祖刘邦与匈奴大战,结果被围白登。后刘邦采用陈平之计贿略匈奴阏氏(皇后),阏氏对冒顿单于说“两主不相困。今得汉地,而单于终非能居之也。且汉王亦有神,单于察之”才最终得逃。今个突厥始毕来攻,之前突厥可敦义成公主也曾来信示警。草原习俗,可敦乃有治事之权。所以臣以为,陛下应当一面立即派人联络铁勒、库莫奚、西突厥马上进攻东突厥,一边再派使者联络义成公主,让其给始毕传信,言突厥后方有‘乱’,始毕得知必然会退兵。”先前朝廷本来就是要和三家盟友进攻突厥,而按时间,现在三家也肯定已经准备好了。眼下突厥大军南下,朝廷让三家盟友攻突厥,这却正是围魏救赵之策。如此一来,这不但能解突厥之围说不定还能趁此机会,重创突厥后方各部。

“好,准裴纳言之进之策。立即联络铁勒、库莫奚、西突厥三家,就言如今局势有变。突厥主力大军已经被我拖住让他们马上进攻突厥草原各部。另外马上再联络义成公主,让他给始毕发信,告诉草原大‘乱’,让其早日回草原。”

至于义成公主得了信,会不会让突厥草原各部早有准备,防范铁勒各部,这却已经不再是杨广所要考虑的了。眼下他唯一的目的就是早点解了雁‘门’之围,只要自己没事,要打突厥人有的是机会。

一连议定两条,厅中气氛总算要好了一些。厅‘门’口的内‘侍’小跑着进来“陛下,左卫卫将军、马邑太守、辽阳郡公李世民求见。”

“宣他进来。”李世民当日被带回雁‘门’时,杨广也亲自去看了下,那时看他还感觉只剩下了一口气,没想到,现在居然已经能下‘床’了。

一阵脚步声传来,一名身着紫袍的年轻人走入厅中。厅中君臣抬首望去,却不由皆吸了一口气。只见此时的李世民脸‘色’惨白如锡纸,更让人惊讶的是他的脸上,一道自右额头的疤痕划过了右眼、鼻粱和左边脸颊。那伤口结了一条黑‘色’的痂还没脱落,整个一张脸都还高高的肿起。整个人不但再没了有昔日的俊秀神采,反而有一种说不出的怪异恐怖。

他走入厅中的脚步有些虚浮,缓慢的向前行走着,左边的衣袖却是轻轻的摆动着,里面空空如也。看到往日的年轻俊杰,此时成了如此样子,众人都不觉得有些感叹惋惜。

杨广也在心中叹了一口气,暗道李世民如今这个样子,自己却是无法再将本就不喜欢他的出云公主嫁给他了。

“二郎,你身上有伤,怎么不多在府中静养。”

李世民当日中了五十九刀,看似恐怖万分。而实际上,真正厉害的伤只有腹部的那一刀,和断臂的那一处伤口。至于其它的几十刀,都只是一些皮‘肉’之伤,惩罚的‘性’质多些,并没有什么致命处。当日张勇本来是想要给他‘弄’满个四百三十八万,再来个一刀断头的。哪料到居然半路会出现意外,李世民在雁‘门’休养了两边,处理了好了断臂和腹部的伤后,就已经没有什么大问题了。

上前行了一礼“陛下授予臣重任,让臣留守西陲关口。臣下无能,不但没能守住关口,还致全军大败,臣是来向陛下请罪。”

杨广叹了一口气“西陲之战,非战之罪。朕已经知道当日你的那缓兵诈降之策,计是好计,奈何却被突厥人识破了,可惜。”

李世民眼中闪过一丝怨恨“陛下,那日臣入突厥帐中,始毕可汗已经对臣的计策深信不疑。只是后来没想到,回关内之时,却被辽东叛军陈克复的手下劫杀。臣一醒来就赶来见陛下,就是想告诉陛下,

始毕可汗的军中有辽东陈克复的党羽,突厥人已经和陈克复勾结在一起了,请陛下提防。”

“果然如此,二郎你还不知道,就在两日前突厥攻雁‘门’城当天,辽东叛军也集结了二十万大军对临渝关进行了猛烈攻击。所以刚才诸位大臣们也已经对此有过猜测和怀疑了,现在你已经替朝廷证实了这一事实了。等他日平定辽东之时,朕一定要将他扒皮‘抽’筋、生烹活煮。”

说着杨广又将刚刚朝堂各位大臣商议的结果说给李世民听“世民有何良策否?”

李世民沉思了一会“臣以为,除了调动河北大军、联络义成公主外,朝廷应当马上朝廷两件事情。一是立即下达勤王诏书,号召天下各地的臣子们率军前来雁‘门’勤王,哪怕是没有军队的,也可以让天下官员豪强地主们征召自愿果敢骁勇志士,让他们赶来勤王。第二就是封锁城中缺粮的消息,决不能让城中军民百姓得知。并且马上对城中的将士们朝廷安抚,马上给城中的将士们全部提升官职,并且许下诺言,他日击退突厥人之后,还将按守城将士们的表现功劳,赏赐更高的官职和财物。”

杨广虽然一向都舍不得加官封赏,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不再小

气。和众大臣们商议了一下后,就完全同意了李世民的提议。立即再下诏书,只要守城有功的人,全都重赏:而且没有官职的人授予官职,已有官职的人全部升官!紧接着,杨广又下了一个诏令:全国各地的军队前来勤王。

而且当场杨广就开始给大臣们升官,加封司马德堪为右翊卫大将军,云定兴为左骁卫大将军,李世民为左屯卫大将军,其余的文武也都是各个加官进爵。雁‘门’城中人人有份,就是那些士兵们也大都得了一个从九品的立信尉的散官。而且杨广也许诺,只要等雁‘门’解围之后,

所有城中将士,将论功行赏,所有的军功将三倍于平时战功奖励。

另外又依了李世民的提议,召天下各地兵马赶来河东雁‘门’勤王。

而且这一次不仅仅局限于各地的统兵将领,不论文武官员,都可以募集志愿骁勇百姓奔赴河东。就连没有官员的世家大户,地主豪强,只要你有钱,招的到人,就可以幕兵来河东。

这道旨意一出,尚书左仆‘射’苏威,和礼部尚书樊子盖,太子少师萧璃等人都在暗自摇头。但是此时皇帝正在敏感的时候,谁也不敢否决皇帝的旨意。但是心中,对于这样的一道旨意还是有些惊恐。

这个时候,却谁也没有看到,站在一旁的李世民那张狰狞的脸上,嘴角却是微微拧起了一丝残酷的微笑。大隋的军制,是府兵制度。这是经历了南北朝数百年的‘混’‘乱’后,总结出来的一套最有效的军制。特别是隋朝对于兵权的愿扬府、兵部、十二卫这样的三层分制统兵制度,更是让隋军成了一支聚则为战,散则为农,且不须军饷,不须准备太多的器械。且还能防止将领拥兵过重,尾大难掉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现在李世民的这么一个勤王令,却是将这一切都打破了。勤王令一出,天下官员豪强世家皆能幕兵,而且完全成了光明正大,再不受约束。!。

第878章 七国会盟第539章 借头一用第824章 暗夜突围第119章 只欠东风第469章 良禽择木第538章 借刀杀人第487章 传国玉玺第148章 败如山倒第35章 黑色狂潮第587章 宇文成都第227章 大战再起第680章 抢滩登陆第546章 李阀末路第842章 进军号第484章 两面三刀第680章 抢滩登陆第318章 宫廷血战第634章 射的痛快第814章 龙城飞将第677章 火龙出水第13章 以正合、以奇胜第7章 精兵强将第73章 借桥过河第228章 建武断臂第861章 乱战第31章 一念地狱第203章 权利分属第415章 皇后助战第488章 长孙王妃第205章 你在玩火第111章 意外惊喜第107章 以权谋私第261章 重新洗牌第166章 火中取粟第241章 元帅对决第689章 诈取洛城第822章 薛家将第490章 无知无畏第732章 坐上龙椅第273章 尉迟刀店第204章 四大巨头第752章 迁都第268章 尽诛李氏第531章 非常之时第690章 逆战重围第651章 俘获皇后第940章 势不可挡第698章 一路向东第348章 初到瓦岗第709章 龙战虎争第385章 狼骑南下第897章 西北战天狼第846章 攻打建康城,解救太上皇第492章 将计就计第745章 想当皇帝不容易第178章 怀璧其罪第233章 烈火焚城第892章 最难消受美人恩第665章 欲乱情迷第780章 夜会萧后第430章 陈深称帝第930章 秦灭第290章 收纳李阀第786章 清洗军队第387章 五月围城第26章 不能进去第611章 许你为后第882章 瓜分第79章 独揽兵权第590章 乌龟大阵第441章 辉耀满天第170章 爷孙重逢第188章 以夷制夷第292章 锦衣卫士第704章 连扫六郡第331章 连夜出逃第633章 箭在弦上第845章 先弃后夺再战九江第780章 夜会萧后第748章 失败者联盟第25章 衣衫半褪第460章 梅开二度第880章 尔虞我诈第803章 突厥人的条件第810章 虎!虎!虎!第77章 整编新军第442章 一时名将第570章 封建边疆第345章 得人失心第650章 深不可测第98章 燥动之夜第566章 杀或不杀第323章 放虎归山第820章 大胜第353章 狂澜再起第889章 赤火第274章 恶向胆生第635章 虬髯力谏第923章 钩镶第295章 飞扬拨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