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上天眷顾
什么地里种什么庄稼, 太子不知道, 这事只能交给户部懂农事的官员。他下午又正好没什么要紧的事, 从乾清宫出来便直奔户部。
户部诸人大多是经过科考上来的, 以前只顾得读书,耕过田的人寥寥无几。甭说关中贫瘠之地如何改善, 他们当中有些人连什么下蛋什么抱窝都不清楚。
太子很失望, 脸上就表现出来了。
如今太子地位稳固,儿子都快被立为太孙,下一任皇帝只能是他。
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太子上来, 即便百官不愿意, 也挡不住以后太子把他中意的人提上来。基于这一点如今文武百官见太子如见康熙。端是怕惹太子不快, 太子来个秋后算帐。
户部的尚书、侍郎把所有人喊过来,可没有一个知道如何助关中百姓脱贫……偌大的正堂顿时静的掉根针都能听见。
太子坐在主位,似笑非笑地看向众人,好奇地问:「朝廷养你们做什么的?」
众人低头装死。
太子走到掌管农事的官吏面前:「孤给你们个机会,随四贝勒前往晋北实地察看, 回来后再拿出解决办法,这样成吗?」
「下官遵命。」几位管农事的官吏心中没底。可是当著储君的面,几人胆敢说不, 他日新皇继位就是他们返家之日。
太子又看众人一眼, 才说:「汗阿玛已把此事交给孤,回头直接向孤禀报。」话音落下, 心存希冀的官吏脸色微变。太子眼角的余光瞥见, 搁心里冷哼一声, 抬脚出了户部。
晋北离漠北甚远,为了不耽误春播,过了正月十五,胤禛和胤祥就前往晋北。他们抵达晋北的当天下午,再次见到崔掌柜的侄子小崔掌柜,这次也是来送棉衣。
天气越来越暖和,棉衣幷没有因此而比去年的薄。胤禛拿出一套掂量一下,不禁咂舌:「太子妃二嫂真实在。」
「二嫂不差钱。」胤祥道,「以后天下是二哥的,陕北和晋北百姓都是他的子民,哪能厚此薄彼么。再说了,少一点棉花也剩不了几文钱。」
胤禛转向胤祥:「去年前往归化城那边的百姓知道身上的棉衣出自二嫂?」
「肯定知道。」胤祥道,「棉衣运到百姓手中时,车上还有运通八方的字样,随便问一下运通八方的伙计就知道了。」
胤禛挑眉:「二嫂假如不想让百姓知道,把棉衣卸下来,咱们派人过去拉就成了。」
「二嫂不是做好事不留名的人。」胤祥道,「以前八哥出府,她送给八哥三千两银子的东西,东西还没运到八哥府上消息就传到后宫。
「二嫂偷偷摸摸的就不是二嫂了。说到这里,四哥,我突然想到你府上被炸成那个样,二嫂就没什么表示?」
胤禛:「太子二哥先前跟我说钮钴禄氏不安分,我没当回事。后来出那件事也是我自找的。二嫂送我东西,太子二哥也会说,送什么送,那是他活该!」
「噗!」胤祥以拳挡住嘴,「跟咱们过来的那几个人怎么办?」
胤禛:「回来的时候从这里捎上他们。」
「一群读书人连小麦和韭菜都不分,他们能想到什么法子么。」胤祥皱眉道,「搁这边住著也是浪费朝廷的钱。」
胤禛:「此事已交给二哥,你是知道他的脾气,他们想不出法子,二哥暂时忍著,以后也会找个机会把他们全处置了。」
「难怪他们到驿站就找当地百姓带他们去城外看看。」胤祥道,「我还以为做给咱俩看的呢。」
胤禛看著棉衣全部卸掉,笑著说:「我是贝勒,你是个阿哥,汗阿玛的儿子太多不值钱,人家可不怕咱们。」
「四弟此时该到晋北吧?」石舜华问。
太子颔首:「怎么了?」
「户部的人也到了,妾身觉得不能全指望他们。」石舜华道,「食不果腹,家徒四壁的百姓迁到蒙古,那边还有很多百姓每日只能吃个半饱。日后出个天灾人祸,他们都跑去关外讨生活,那边没人了,户部琢磨出解决的法子,也没人去耕田种地。」
太子:「孤又何尝不知,可是这事急不得。耐心点,这么多年过去,不差三五年。」
「妾身如今有四个庄子,庄子上会种地的男人有五六百口,不如从中挑二十来个去那边看看。」石舜华道,「他们愿意在那边,我买一片地交给他们,前三年地里见的东西都归他们。」
太子笑道:「你的主意不错,可是地里见得东西够他们自己吃的吗?」
「爷有所不知,以前妾身刚买下庄子时,他们每亩地给妾身两石粮食。」石舜华道,「妾身跟他们说,地里无论见多少,即便是六石,我也只要一石粮食。前提把我划出种蔬菜瓜果、玉米、番薯和地蛋的地伺候好。
「第二年所有田地都见五石以上,以前一亩地最多见四石。这么多年过去,庄子上的百姓家家都能盖起新房。前三年就算什么都不见,也饿不著他们。」
「他们愿意去?」太子很怀疑。
石舜华:「他们相信妾身不会出尔反尔,胆大的,家里男人多的愿意一试。」
太子沉思片刻:「如果愿意留在那边,你交代下去,给他们建房子,每家每户再给一头牛。」
「要想马儿跑,必须得让马儿吃草,这个道理妾身懂。」石舜华道,「万一真成了,汗阿玛不会觉得妾身故意的吧?」
太子:「管汗阿玛怎么想去,反正孤已经做好从东宫搬去慈宁宫的准备。」
「还是算了吧。」石舜华道,「你跟九弟他们说说,他们都不愿意试,妾身再派人过去。」
太子想一下:「这样也成。」
二月初八日,康熙前脚出京城,太子就把八贝勒,九皇子、十皇子、十一皇子和十二皇子叫到东宫。
「今儿什么好日子?」九皇子胤禟进门就问,「二嫂请客吃饭?」
太子鄙视他一眼:「天天守著牛肉摊子,你还没吃够?」
「自家的和别人家的能一样么?」九皇子扭脸问十皇子,「你说呢?」
胤峨笑道:「肯定不一样。吃别人的能省下自家的。」顿了顿,「不过,今儿请客的恐怕是二哥,不是二嫂。」
太子一直以为老十不如老九精明,不如老八圆滑,搁他们兄弟当中算得上很普通一个,看到胤祀有些意外,不禁挑了挑眉,真不愧是他弟弟,都长著一副七窍玲珑心:「 不错,今儿孤做东。」随即,吩咐膳房上菜。
直到太子拿起筷子,石舜华也没出现,众兄弟才相信太子也变大方了。
「这顿饭可不是白吃的。」胤禩嗅嗅酒香,好酒。随即放下杯子,「太子二哥不妨有话直说。」
太子很少拐弯抹角,吃个半饱就把他和石舜华商量的事说给弟弟们听。话音一落,五兄弟面面相觑。
率先反应过来的九皇子胤禟问:「陕北的百姓一出生就给黄土地打交道,可是依然穷得吃不饱,要去蒙古讨生活。不可能因为我们出面把地买下,就能种出庄稼吧?」
太子:「所以孤跟你们说,挑一些种地好手去那边试试。不拘陕北还是晋北,反正离黄河近就成了。」
「太子二哥,弟弟知道您心系百姓。」胤祀道,「老天爷不会因为你有这份心,就把黄河的水变清。」
太子白他一眼:「去不去随便你们。不过,你们二嫂也说了,你们不愿意,她派人过去。」
十一皇子眼中一亮:「太子二哥,二嫂是不是已经想到法子?你告诉弟弟,弟弟回去就招人。」
「孤有法子,还会同意百姓迁去蒙古?」太子瞥他一眼,「你二嫂不差钱,就算买七八百亩地,再使人过去,一年花费也不过是杂货店一个月的收益。」
八贝勒胤祀:「既然这样那您为何还问我们,直接同意二嫂招人好了。」
太子:「你们二嫂得上天眷顾,她想做的事没有不成的——」
「二哥,虽说这里没外人,您好歹也收敛些。」胤峨说,「我们都知道二嫂的好,您不用这么吹。」
太子嗤一声:「孤还没说完,急什么。金玉满堂四家商号太赚钱,汗阿玛眼热——」
「什么时候?」九皇子胤禟忙问。
太子叹气:「还让不让孤说了?」
「您说,您说。」胤禟闭嘴。
太子:「汗阿玛找弘晅那个小懒货打听过。不然,你以为你二嫂真银子多得没处花,给迁往塞外的百姓准备棉衣。你二嫂是怕这事真成了,汗阿玛又眼热,才推给你们。」
「我的铺子能开起来,多亏了二嫂。」胤禟表态,「按理说我应该支持二嫂。可是,二哥,这事不靠谱,即便二嫂得上天眷顾。」
十一皇子道:「九哥不掺和?不如我试试。」
太子很意外:「你不用勉强。」
「没有勉强。」十一皇子道,「运通八方虽然赚钱,这钱赚得我担心受怕,不如买地稳妥。」
太子不明白:「担心受怕?」
「每次押运贵重货物,我和十二弟都怕路上出什么岔子。」十一皇子道,「比如金银楼的金银珠宝,万一路上碰到个不要命的把东西全抢了,我们半年白干。」
太子:「你们真想做?」
「我听十一哥的。」十二皇子露出憨厚的笑,「我相信二嫂运气好。」这话对胤峨说的。
十皇子胤峨皱眉:「看我做什么?我的意思运气好也得分什么事。」
「八哥,九哥,十哥,你们不掺和?」十一皇子道,「以后真成了,你们想掺和进来,我可不会便宜你们。特别是九哥。」
胤禟见状,忍不住犹豫:「要不我就先包五十亩地试试?」
「孤真看不起你。」太子摇了摇头。
九皇子胤禟的脸微热:「五十亩不少了,五百两银子呢。」
「五百两?」十一皇子好笑,「你以为那边的地是关外的黑土地?一百亩地顶天五十两。」
胤禟吃惊:「这么便宜?」
「可能还不用。」太子道,「五十两也许能买两百亩。」
胤禟张口结舌。
胤禩和胤峨互看一眼。八贝勒胤祀开口:「真这么便宜,我就买两百亩。」
太子:「先别急。那边不能种庄稼,能种别的东西你们再买。真是什么都不能种,你们要买孤也不同意。」
「我回去就去庄子上挑人。」十一皇子道,「抓紧一点还能赶得上春播。」
太子点了点头:「你们到那边,若是发现当地官员贪/污,欺压百姓,尽管搜集证据向汗阿玛禀报。」
「汗阿玛知道?」十一皇子问。
太子:「汗阿玛走时跟孤说,你们手上都没多少事,让孤给你们安排点事做,省得钻钱眼里出0不来。」
「二哥,您别看我,您的太子妃可比我有钱。」胤禟道,「坊间都在传二嫂是京城第一有钱人。」
太子:「第一有钱人是汗阿玛。」
「噗!」十一皇子嘴里的肉全喷出来,满桌子都是,「这不怪我。二哥,您一本正经的样子,我还以为您会反驳,谁知道你……」
太子冷笑:「怪孤。」随即吩咐奴才把桌子上的菜撤下去,把还没上的汤全端上来。
「不怪你。」十一皇子擦干净马褂上的肉沫,「怪九哥。」
胤禟抬手朝他后脑勺一巴掌:「你是谁弟弟?」
「你是谁弟弟?」太子问。
胤禟顿时蔫了。
太子喝完汤就起身送客。
五兄弟望著身后紧闭的大门,胤祀后知后觉:「太子二哥不大高兴?」
「还不是十一弟,喷二哥碗里了。」胤禟说著话,瞪他亲弟弟一眼。
十一皇子笑了笑:「他不高兴才不是因为我,是你们不给太子二哥面子,叫你们去黄河岸边买地像求你们一样。他是气这个。」
「十一哥说得对。」十二皇子道,「二哥又不是非咱们不可,他把咱们喊过来是把咱们当成弟弟。可你们呢,不同意不说,二哥夸二嫂两句,十哥还笑他。真是给你们几天好脸,就忘了他还是太子。」顿了顿,「小心他记在心里,以后再给你们算帐。」
胤禟呼吸一窒:「不,不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