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

bookmark

第194章 发兵云南

胤礽一脸无辜, 反问:「儿子做了什么?您要这样说朕。」

康熙噎了一下, 深吸一口气, 冷冷吐出一个字:「滚!」

胤礽站起来,拱手道:「儿子告退,明日再来给您请安。」

「快滚!」康熙摆手,「明天不用来,朕以后也不想看到你。」

胤礽没理他爹, 转身出去,走到门口停下来转向左边,惊讶道:「大哥怎么来了?是来给汗阿玛请安的么, 汗阿玛在里面, 快进去吧。」

胤禔不敢置信瞪大眼:「你——」

「朕还有事, 咱们兄弟改日再叙。」说完,胤礽带著太监、亲卫扬长而去。

康熙瞧著门口空无一人,沉沉地叹了一口气:「老大,还不赶紧进来。」

「汗阿玛……」胤禔走出来, 难过又委屈。

康熙见状,脑门一抽一抽的痛:「弘昱出生后,你也没怎么忙过, 平时都在干什么,孩子长歪了都不知道。」

胤禔耷拉著脑袋:「儿臣让汗阿玛失望了,儿臣回去就——」

「就什么?」康熙反问, 「揍弘昱一顿?算了, 如今弘昱还在上书房, 朕帮你盯著。对了,你今儿怎么突然过来了?」

胤禔猛地抬头:「儿臣知道老二打算对云南出兵,就叫上四弟陪儿臣一起去乾清宫找老二,儿臣愿领兵前往云南。可老二说他正忙,叫儿臣待会儿再过来。

「儿臣先前又去乾清宫,那边的奴才说老二在您这里。儿臣一想有您在,这事就更好说了,于是就叫四弟回去。看到东边的角门开著,儿臣就从东边进来,没想到却,却听见你们在聊儿臣。」

「这事你就别想了。」康熙道,「保成刚刚已经跟朕说过,派老八前去招安,老五和十四领兵坐镇后方。他不见你是想故意拖著你,来跟朕请安估计也是临时起意,让朕同你说这件事。」

胤禔很是不解:「他,他如今怎么变成这样。」

「狡猾还是心机深沉?」康熙问,「他如今是皇帝,大清的主人。老大啊,这些年只有你没什么长进。」

胤禔不服:「儿臣怎么没长进了?」

「叫你跟保成比,对你不公平。」康熙道,「假如把江南科考舞弊案交给你,你会怎么处置?」

胤禔张了张嘴:「儿臣不清楚具体怎么情况,没法回答。」

「老八也不知道,到了江南两眼一抹黑。」康熙道,「可是短短半个月,他就把所有事情查清楚,还把两江总督噶礼控制起来,可是连噶礼自己都没察觉到。」顿了顿,「再说领兵打仗,你们兄弟当中幷不是只有你熟读兵法。朕就不止一次听德妃说起老十四对兵书感兴趣。而你的脑袋不如老十四活泛,这一点你得承认吧。」

胤禔不想承认:「您如果是指歪门邪道,儿臣是不如十四弟。」

「甭管他歪不歪,能退敌就是好计策。」康熙道,「战场上只有你死我亡,不是礼尚往来。皇上不派你去,你也别记恨他。再说了,他也没用外人。」

胤禔颔首:「儿臣知道了。弘昱——」

「弘昱你就别管了。」康熙道,「这么多年都没教好,朕也不指望你。」

胤禔脸一热,起身告退。

康熙望著胤禔的背影,忍不住叹气,「这个老大啊,朕以后走了他可怎么办呀。」

「皇上不是狠心之人,不会对兄弟痛下杀手。」梁九功安慰道,「您如今身体好得很,能看到他们兄弟和解。」

康熙叹气:「看不到了。老大四十岁了,性子早已定型,指望他改还不如直接要了他的命呢。」

「那您就对劝劝皇上。」梁九功道,「皇上如果不听,您就和八爷说说。皇上很看重廉郡王,将来直亲王做下糊涂事,廉郡王求情,皇上看在廉郡王的面子上也会放直亲王一马。」

康熙微微颔首:「这个老二怎么还没册封他兄弟们?」

「这个奴才也不知道。」梁九功道,「皇上说,明天过来,您明天问问呗。」

翌日早上,胤礽在景仁宫用了早饭就躺在椅子上闭目养神。

石舜华坐到他身边:「今儿不忙?」

「忙!」胤礽道,「朕今儿早上被一群老匹夫吵得脑门疼,你别说话,让朕清净会儿。」

石舜华起身到椅子后面,给他揉揉额角:「今天真不去给汗阿玛请安?」

「他叫朕滚,朕就多滚一会儿,过几天再去。」胤礽道,「明年选秀记得把弘晏和弘曜的嫡福晋定下来。」

石舜华:「弘晋的嫡福晋是镶黄旗的瓜尔佳氏,弘晏和弘曜的嫡福晋的身份不能比他低,可是再往上就不得了了。」

「朕的嫡子,当得起。」胤礽道,「朕本以为太子册封仪式结束,小五会长进一些。如今十岁了,一会儿不见咱们还哭鼻子,等他知道忌惮两个嫡兄,少说也得再过十年。」

石舜华:「说起小五,弘晏和弘曜看起来懂事了,年岁也不小了,可妾身跟他俩说起明年选秀的事,哥俩脸红的跟猴屁股似的。妾身要给他们挑两个宫女,哥俩摇头又摆手,直说不要。在这一点上,真没法跟弘昱比。」

「不是朕诅咒弘昱,再这样下去他难活到二十岁。」胤礽道,「他俩不要就不要,省得以后儿媳妇私下里埋怨你。」

石舜华轻笑:「她敢!」低头看向胤礽,「还难受吗?」

「再给朕揉揉。」胤礽指著旁边的绣墩。

阿鼓连忙搬过来放到他面前。胤礽抬腿把脚放上去。

石舜华见状,心想待会儿又该睡著了。谁知还没到一碗茶的工夫,石舜华就听到鼻鼾声,连忙叫阿阮去拿薄毛毯。

胤祀在乾清宫西暖阁喝了一杯茶又续一杯,第三杯喝完,还不见胤礽,顿时坐不住了,招来个小太监:「皇上是不是又出宫了?」

「皇上在皇后娘娘的景仁宫。」小太监道,「下了早朝就过去了。」

胤祀张嘴想说「他居然也有从此君王不早朝的一天」,话到嘴边意识到胤礽今儿去上朝了,「本王过去看看。」到景仁宫门口命侍从轻轻的敲门。然而,侍从伸手一碰,门开了。

「虚掩著?」胤祀见状,放心下来,就喊,「皇嫂,皇兄在吗?」

石舜华走过来:「皇上饭后犯困,这会儿在歇息,有什么事?」

「打云南来京城告御状的那几人大理寺已经查清楚,也核实了身份,没有任何问题。」胤祀道,「只是那几人又跟大理寺卿说,朝廷如果不早点发兵,攻打他们的土司就是下一个云南王。」

胤礽揉著眼角走出来:「别听他们胡扯。云南那边如今是一盘散沙,朕再给他一年时间,他也成不了下一个吴三桂。」

「吵醒你了。」石舜华道,「既然不是什么要紧事,再去睡会儿。」

胤礽:「不睡了,一睡就不想动弹了。大理寺卿何时找的你?」

「您今儿早上当著文臣武将把这事交给臣弟,下了早朝他就找臣弟说起这件事。」胤禩道。

胤礽挑眉:「他怎么不自己向朕禀报。」

「他觉得那几人太过夸张,询问臣弟要不要向您禀报。」胤祀道,「臣弟还是觉得尽早过去为好,省得云南的百姓认为朝廷不管他们,跟朝廷离心。」

胤礽颔首:「朕也是这么想的。」

十七日下午,京郊试弹成功。二十日上午,胤祀就带著圣旨和一支骑兵先去云南。不过,他还没出京,胤祺和胤祯就带兵追上去。

京城百姓见到五六千人出京,第一反应不是要打仗了,而是认为又去吓唬倭国人。来京参加科考的仕子们发现领兵的人是两个穿著蟒袍的皇阿哥,两人带的除了骑兵就是神机营的火器和弩,认为准噶尔卷土重来。

胤礽料到坊间会议论纷纷,午时三刻,午门外贴出告示,云南土司内乱,相互烧杀抢掠,民不聊生,朝廷才突然出兵。

云南?对于京城百姓来说太过遥远,下午该干什么干什么。

来自云南的秀才、举人心中不安,可回去再回来就赶不上八月份开始的乡试,只能祈求朝廷为百姓考虑,尽量别动用火器。

胤祀抵达云南宣读圣旨,各地土司的确不愿意归顺朝廷。可他们管辖的百姓一听朝廷接管云南后,重新丈量土地,有了自己的想法。

七日后,云南各地土司一听胤祀终于要走,喜不自胜,好酒好菜给他践行。而胤祀吃饱喝足,出了云南地界就遇到胤祺和胤祯。

胤礽为了试试他这个十四弟的兵法谋略,便任命胤祯为主,胤祺为辅,胤祀为监军。胤祯一行抵达广西,从两广这边调兵,然后直接在云南、贵州和广西三交界处安营扎寨,等著胤祀过来。

胤祀一走,云南各地土司也终于能睡踏实。然而,第二天一早,各地土司收到消息,朝廷的大军离昆明城还有三十里。

骑兵打头,神机营在两侧,步兵在后方和中间。消息一出,各地土司懵了,百姓大喜。胤祯不明白了,「昆明城就在眼前,为什么突然停下来?」

昨天晚上神机营在云南地界放一炮,把离得最近的土司炸醒,土司看到朝廷的火器比以前打吴三桂时厉害得多,非但不敢抵抗,还帮著喂马做饭。以致于胤祯觉得,不出三天就能拿下整个云南。

胤禩:「咱们来之前皇兄怎么说的,不战而屈人之兵。」

「现在也没打啊。」胤祯道,「咱们走了一夜只放一炮。」

胤禩瞥他一眼:「我来的时候带三十个人,走的时候只带十人,我问你,那二十个人哪去了?」

「我——」胤祯猛地想到,「对啊,那二十个人呢?被这边的土司给你扣押了?谁这么大的胆子,弟弟灭了他!」

胤祀忍不住翻个白眼:「真不知道皇兄怎么命你为主帅。再等等,最迟明天上午他们就会全部回来。」

「什么意思?」胤祯想了想,「你这次过来还有秘密任务?」

胤祀没理他,而是接过士兵递来的火腿焖饭,吃完就回帐中歇息,同时吩咐当值的侍卫,各地土司求见一律不见。

胤祯很是不解,抓住也想回去睡觉得胤祺:「五哥,八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