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第195章 虎狼环绕

胤祺想了想:「我大概能猜出来, 但不是很确定。八弟既然说最迟明天就回来, 那就等明天吧。走了一夜,我也困了。」说完, 打个哈欠。

胤祯还想继续问,可困意涌上来,放开胤祺揉了揉眼角,回帐中歇息。

申时左右,胤祯醒来, 肚子饿的咕咕叫,当值的侍卫端来饭菜。可胤祯刚喝一口汤,侍卫前来禀报,检司巡检马氏求见。

胤祯张口就想宣他进来,突然想到胤祀的话:「这个马氏管哪一块?」

「禀报十四爷, 管著昆明东郊。」侍卫来人跟他说话的话, 「离咱们只有十里。」

胤祯笑道:「离得这么近, 难怪第一个过来。去跟他说爷昨儿一宿没睡, 今儿得睡到三更天。」

马氏听侍卫说到「三更天」字样,也不知道想到什么,脸色大变,直接骑马去昆明城。

酉时左右,胤祀和胤祺面对面坐著用晚饭的时候, 昆明城最大的院子里的正堂, 坐著十来个男人, 五十左右的五六个, 三十左右的三四个,还有几个二十郎当岁的。个个愁眉苦脸,琢磨怎么应对朝廷大军。

戌时左右,一个个饿的饥肠滚滚,却没有一丝食欲。其中最为年轻的后生突然站起来:「大不了跟朝廷拼了!」

「吴三桂怎么死的?」最为年长者幽幽开口。

年轻的后生全身力气被抽干,颓废的坐回去:「那总不能同意朝廷派人接管云南?」

「再等等,再等等。」年长者道,「昆明城中数万百姓,朝廷不会置百姓性命于不顾。」

「不好了!不好了!老爷——」

「何事如此慌张?」年长者霍然起身。

来人连忙说:「小公子被,小公子被一群暴民抓起来,还使人送话过来,老爷如果执意抗旨不遵,他们就杀掉小公子。」

「什么?!」年长者脸色大变。

「不好了!」

年长者忙问:「又怎么了?」问出口一看不是他的管家,声音是从外面传进来的。

正堂内一三十出头的男人起身,「是我家的人。」说话间走出去,「出什么事了?」

「咱家的铺子不知道被谁放火烧了。老爷,夫人命小的前来请你赶紧回去。」

中年人抬脚就想往外走,迈出去,一顿,回头道:「我以前曾说过,不能把百姓当成奴隶用,诸位不听,如今也由不得你我选择了。」说完就往外跑。

「他,他什么意思?」几个年轻后生不明白。

年长者道:「朝廷开出的条件太优渥,云南的赋税按照大清最低赋税来收,而且和平皇帝在位一日,云南就不加赋。这是逼著百姓跟咱们对著干啊。」

「我就不信朝廷能永不加赋。」年轻的后生一脸不忿。

年长者叹气:「云南的税银按照大清最高的税银来收,一年的地税也不见得有金玉满堂四家商号交给朝廷的税银多。咱们这位皇帝啊,娶个会下金蛋的皇后,云南百姓的这点税银他看不上。」

「照你这么说,一旦朝廷的人接管云南,永不加赋,咱们连卷土重来的机会也没了?」

「自古以来得民心者得天下。」

「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年长者望著满天星光:「开门!迎客!」

「八爷,八爷,昆明城城门大开,知州李氏请三位爷入城歇息。」当值的侍卫忙不迭跑过来。

胤祀恍若未闻:「十四弟,该你了。」

「都什么时候了,你还有心情下棋。」胤祯扔下白棋,瞪了胤祀一眼,转向来人,「到底怎么回事?」

侍卫道:「咱们潜进昆明城的人回来说,今天晚上城中好几处地方失火,城中百姓不帮忙救火还拍手叫好。知州府的侍卫刚把看热闹不嫌事大的百姓拿下,其他人一哄而上,夺走侍卫的兵器,还把人逮住揍一顿。」顿了顿,「这边的民风可真够彪悍。」

胤祺放下茶杯:「八弟,带头揍人的百姓是你的人吧?」

「饭可以乱吃,话不能乱说。」胤祀道,「我的人一直在帐中补眠,哪儿都没去。」

胤祺白他一眼:「你知道我说的什么。」

「我也知道了。」胤祯道,「八哥,你这招可真够绝。不费一兵一卒拿下整个云南不说,还断了所有土司后路。皇上命我为主帅,我还道他真看重我。」

胤禩:「没有你们带兵过来,城中百姓也不敢闹。正是因为我身后有你们,有八旗骑兵,他们才不怕。」

「八爷,您这是去还是不去?」侍卫迷糊了。

胤禩:「天色已晚,明日再说。以防执迷不悟的土司偷袭,你们今夜警醒些。」

「下官谨记。」侍卫说著话退出去。

胤禩:「上早朝的时候皇兄提过这件事,百官也同意了,你忘了?」

「我,我当然记得。」胤祯道,「只是没想到比火器的威力还大。」

胤祀一边收拾棋盘一边说:「对京郊百姓来说的确没什么诱/惑,他们每年见的粮食全交给朝廷,靠著去城里做活也能养活一家老小。

「可这里是云南,仁厚的土司也不过是让给他做活的百姓吃饱穿暖。吝啬的土司直接把百姓当牲口。如今朝廷给他们机会翻身做人,还能当家作主,他们再不知道把握机会,那就是棒槌了。」顿了顿,「不过,我也没想到会这么快,本以为得等咱们把城门炸开呢。」

「咱们不趁机进城,百姓会不会认为咱们食言?」胤祺担心这一点。

胤禩:「不会,我的人还在城里面。」

「怎么又突然承认了?」胤祺问。

胤禩撇撇嘴:「十四弟全说出来了,我还有什么好隐瞒的。」

「那我回去睡觉,咱们明天早点过去。」胤祯站起来。

胤禩:「别著急。五哥,去写个告示,朝廷不准民间私藏火器,私藏火器者立即上缴。否则,三日后查出来按叛/国罪处置。」

「你是想让各地土司主动把火器交上来?」胤祺道,「这就好比掐住他们的喉咙。」

胤禩冷笑:「全死了更好。」

「你可真够狠的。」胤祯打量他一番,「我都快不认识你了。」

胤禩白他一眼:「你也别急著睡,十四弟,给皇上写信,派人来接管云南。」

五月底,胤礽接到云南的信。这次胤礽没擅自决定,而是拿著信去找康熙。

康熙看到信中写到胤祀先暂理云南政务,挺诧异:「这么快?」

「已经开始丈量土地。」胤礽指著最下面,「各地土司府的兵丁,留了一半,一半解甲归田。如今丈量土地的就是土司府的人。能这么快解决,除了大多数土司失了人心,还有就是火器的威慑。」

康熙颔首:「接下来呢?」

「贵州还有几个土司,朕想命十四弟拐去贵州 。」胤礽道,「不过,在去贵州之前,云南那边还得排个合适的人过去。」

康熙:「年羹尧,你提过。」

「他?」胤礽挑眉,「太年轻了。」

康熙:「本来朕想任命他为四川巡抚,只是皇后挑中了他妹妹指给胤祀,朕才把他放一放,由著你来安排。年羹尧进士出身,在翰林院待多年,他父亲年遐龄乃前湖广总督,如今健在,他不懂,年遐龄也会教。」

「那就命年羹尧前往云南处理后续的事。」胤礽道,「汗阿玛,西域那边——」

康熙打断他的话:「保成啊保成,云南各地土司表面上臣服,还没彻底接管过来,你想著贵州,这会儿又盯著西藏,你的胃口真不小。」

「离得近,顺道过去一趟,权当刺探刺探那边的情况。」胤礽道。

康熙摆手:「西藏那边再过几年,那边和云南不一样,那边的百姓信奉喇嘛,过的再苦也不想朝廷的人管他们。还有啊,保成,朕得给你说,国虽大,好战必亡。」

「儿子也有句话,天下虽安,忘战必危。」胤礽顿了顿,「大清被虎狼环绕,露出一点破绽,就能被撕掉一块肉。」

康熙却不这么认为:「大清有火器,八旗骑兵骁勇善战,红毛子兵强马壮,如今也不敢跟大清正面作战。」

「汗阿玛,儿子前些日子曾命户部统计京郊一带有多少闲散旗人。」胤礽道,「不查不知道,一查十多万,还不算各旗包衣。」

康熙微微皱眉:「这么多?」

「是的。」胤礽道,「朕瞧著他们烦,就全把人赶去关外了。」

康熙猛坐直,不敢置信:「你?保成!」

「此时已经在关外种地。」胤礽道,「当年皇玛法带兵入关时,几乎没有闲散旗人,上到五六十岁,下到十来岁,都能上阵杀敌,这才过去五六十年,就滋生出这么纨绔子弟。朕觉得再让他们闲下去,丰台大营的兵丁也会变成纨绔。」

康熙提醒道:「一旦交战就会有死伤。」

「如今交战已不是对砍。」胤礽道,「神机营当先,伤的是八旗子弟,亡的是胆敢反抗朝廷的兵马。」

康熙叹气:「你如今是皇帝,以后做什么决定不用告诉朕。朕老了,想歇息了。」

「儿子告退。」胤礽起身道。

康熙见状,眼神一暗,还真不跟他客气:「弘晏和弘曜叫来,朕有事找他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