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国子监
十一皇子张嘴想说弘晋小气, 意识到他说什么, 忙问:「送去战场?」
「去年嫡额娘的哥哥给我送玩具的时候还给嫡额娘送来很多很多银子。」弘晋道, 「但是都被阿玛拉走了。程嬷嬷听霍公公说拉去战场,我们家没钱了。十一叔在我家吃饭, 十二叔,十三叔和十四叔也会跟著来。你们吃好多,把饭吃完了, 我们就没得吃了。」
「国库有钱,用不著你家的钱,太子二哥干么把银子拉去战场?」十一不明白, 「程嬷嬷看错了吧。」
弘晋:「程嬷嬷说箱子和去年一样。」
「那我不在你家吃饭了。」十一捏了捏小孩的鼻子, 「别担心了, 咱们玩捶丸。」
弘晋放心下来转身就往外面跑,突然想到:「十一叔,你今儿又逃课啊?」
「我头晕。」十一皇子摸了摸额头,「可能是昨夜受凉了。不过, 出一身汗就好了。」
弘晋的小脸皱成包子:「你每次都用这个理由,师傅每次都同意,上书房的师傅怎么这么笨啊。等我以后去上书房, 一定请阿玛换个师傅。」
「不是师傅笨, 我以前病得厉害, 在上书房昏过去好几次, 上书房的师傅害怕我像以前一样, 才会同意我出来。」十一道, 「汗阿玛回来就不能三天两头请假了。」
「十一叔不去上书房,师傅教的十一叔会吗?」弘晋很好奇。
十一:「你十二叔会告诉我。我明儿早上去上书房的时候背会就好了。」
「师傅明天早上教的你什么时候背啊?」
十一道:「你没去上书房不知道,汗阿玛定个规矩,师傅教的东西要念一百遍。但我念二十遍就会背了。剩下的时间就可以背今天学的了。」
「一百遍?」弘晋伸出小爪子,「我看三遍就能记住,也得再念九十七遍吗?」
十一皇子点了点头。
弘晋送走十一就去毓庆宫正殿。
石舜华见他站在门口勾著小脑袋往里瞅,很是好笑:「弘晋,你在看什么?」
「看看嫡额娘在不在。」弘晋扶著门槛翻进来,「嫡额娘,十一叔说皇玛法要求师傅教的东西必须念一百遍。我念几遍就会背了,也得念那么多遍。嫡额娘,我能不能不去上书房啊?」
「你是说如果你念几遍《道德经》就能背下来,也得念一百遍?」石舜华皱眉,「这是什么规矩?待会儿你阿妈回来,我跟他说说,玩去吧。」
「不玩了,九叔放学了,十一叔跟九叔走了。」小孩站在石舜华面前,仰著头说:「九叔还想去膳房看看有啥好吃的,但被十一叔拉走了。」
石舜华意外:「十一这次居然拦著小九?」
「我跟十一叔说咱家的钱都被阿玛拉走了,咱家没钱了。」小孩得意道,「十一叔还想明儿晌午在咱家吃饭,听说咱们没钱就说不吃了。」
太子拉银子的时候东宫的人都知道,石舜华也就没问小孩听谁说的:「咱家吃饭的钱还是有的。」
「我知道啊。」弘晋道,「阿筝跟我说待会儿吃羊肉饺子,咱家真没钱只能吃粥啦。」
石舜华点了点他的额头:「人小鬼大。小心你十一叔不跟你玩。」
「十一叔喜欢装病,除了我没人跟他玩,他不会不跟我玩的。」弘晋整天跟在一群人精叔叔身后,听他们聊宫里的事,早就弄清楚宫里没有去上书房的小孩数他最大,「嫡额娘,阿玛回来一定要跟阿玛说,我不要去上书房啊。」
「好好好,我跟他说。」石舜华道,「玩了一身汗,叫嬷嬷给你洗个澡换身衣裳再吃饭。」
太子望著一溜烟跑没影的大儿子:「弘晋今儿没去跟十一玩?」
「爷知道十一弟没去上书房?」石舜华问,「我听弘晋的意思,十一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上书房的师傅有没有向你禀报?」
太子:「说过几次,但十一的理由是他不舒服。孤使霍林去翊坤宫,宜妃明知道十一多半是装的还由著她儿子,孤管那么多做什么。
「今儿见著你大哥的小舅子,他说你额娘和你两个嫂子想进来看看你,钦天监说明儿可能有雨,孤就跟他说过几天天气好了再来。」
「那妾身叫小顺子去跟宫门的侍卫讲一声。」石舜华紧接著把弘晋不愿意去上书房的事告诉太子。
太子往西厢房看一眼:「不去上书房去哪儿?一丁点大的孩子主意倒是不少。」
「弘晋一不用考状元,二不用承爵,他不想去上书房,你把他弄进去他也不会认真听讲。」石舜华道,「到今年五月初一弘晋就满四周岁了,送他去国子监试试?他不想待在国子监,也不耽误后年去上书房。」
太子想了想,「跟弘晋说清楚,一旦去了国子监,得在国子监待到十六岁出宫建府。」
午后,石舜华见弘晋拿著风筝往东院去,把弘晋叫住跟他说到秋天送他去国子监。
弘晋第一次听说国子监,他虽然知道石舜华没必要害他,但关乎他的前途,瞅著叔叔们放学,弘晋堵住下午才去上书房的十一皇子。
十一乍一听弘晋明年去国子监,潜意识认为他的太子妃二嫂怕弘晋长大后威胁到她儿子。再一想,这不是她二嫂的行事作风,便问弘晋到底怎么回事。
弘晋:「我不想去上书房,嫡额娘就叫我去国子监。十一叔,国子监好不好?」
「你真不想去上书房,只能去国子监。」十一想了想,「虽然国子监很好,但跟上书房没得比。」
弘晋瞬间决定:「那我就去国子监,叫二弟去上书房。」说著,顿了顿,「皇玛法会同意么?」
「会的。」十一道:「汗阿玛疼你阿玛,这点小事你阿玛一说汗阿玛就会同意。说起来汗阿玛都走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弘晋:「我也不知道,没听阿玛说过。不过,我晌午见小顺子往午门外跑,段嬷嬷说嫡额娘的额娘和嫂嫂过几天来看嫡额娘,小顺子去告诉守门的侍卫,到时候直接带她们进来。」
「段嬷嬷有没有说二嫂的额娘是带著东西来还是空著手来?」十一忙问。
弘晋楞了一瞬,想给自己一大嘴巴子:「空著手。」
「瓜尔佳夫人也忒小气了。」十一大失所望。
弘晋瞥他一眼:「十一叔又想去我家拿东西?我说了,我家没钱了。」
「我今天上午是不想在你家吃,才没有跟你说。你家吃的东西都和我们一样都是内务府送来的,根本不用花钱买。」十一点了点他的额头,「少跟你那小气的阿玛学,多跟你嫡额娘学学。男子汉,大方点。」
弘晋开口就说:「十一叔是比我还大的男子汉,你咋不大方点?」
十一噎住:「我有的你家都有,我没有的你家也有,你家什么都不缺,我想大方点也没那个机会。」
「我家是我家的,你给是你给的。」弘晋接到,「小气就小气,我又没管你要,还拿这话骗我。我今天不去南三所了,我要回家吃八宝饭。」
「八宝饭?」十一抓住他的小辫子,「哪八宝?」
「放开我,我不告诉你,小气鬼。」弘晋掰掉他的手。
十一跟著弘晋去东宫,弘晋往惇本殿去,十一去东院。弘晋见状,连忙追上去。可他人小腿短,等跑到膳房,就看到十一正在掀锅盖找八宝饭。
弘晋上去抓住他的胳膊把他往外拽。
十一好气又好笑:「一碗饭,你至于么?咦,什么味这么香?」
「八宝饭。」弘晋抢先说。
十一嗤一声:「你当你十一叔没吃过鸭子啊。是不是八宝鸭?」
丢东西丢怕了的膳房人没有回答他。十一哼一声,抬手抱起弘晋,循著味道走过去,就看到装聋作哑的厨子正在做八宝鸭。
十一啧一声:「再做一个,我拿回去。」
「禀报十一爷,只有一个鸭子。」膳房管事开口道。
十一瞥他一眼,转向他大侄子:「弘晋,你知道么,汗阿玛可疼我了,如果我想去国子监,汗阿玛一准不会同意,因为我身体不好。如果我跟汗阿玛说,看到弘晋去国子监,我才想去,你说你还能去国子监么?」
弘晋不敢置信瞪大眼:「卑鄙!」
「没关系,我不生气。」十一笑道,「几个鸭子?」
弘晋瞪他一眼,就对管事说:「告诉他。」
「禀报十一爷,奴才刚才记错了,是三只鸭子。」管事说著,一顿,「殿下和福晋一只,四位侧福晋一只,大阿哥和二阿哥一只。」
「那就给我半只。」内务府早上去南三所送食材时,十一瞄了一眼,没看到鸭子,「大侄子,你和你弟弟那么小,一只鸭子也吃不完,不介意吧?」
「我俩一人一个鸭腿。」弘晋苦著脸,「给你了,我吃啥?」
「咱俩什么关系,我哪能要你的鸭腿,当然是要弘晰的那半了。」十一说话间突然想到,「女人都爱美,你嫡额娘也是女人,为了保持好身材,晚上肯定不会再吃肉。弘皙如果想吃鸭腿,你就去找你嫡额娘要鸭腿。」
「十一爷,八宝鸭是福晋吩咐做的。」管事提醒道。
十一噎住:「弘晋,你看著办吧。」
「给他一半啦。」弘晋说完,掰开他的手滑下来就往外跑,「我要告诉我嫡额娘。」
「什么告诉你嫡额娘?」
李佳氏听到大儿子的声音从隔壁传来,走到院子里就看到石舜华也走了出来:「福晋,弘晋他这是跟谁说话?」
「不是小九就是小十四。」石舜华话音一落,弘晋迈著小短腿进来,满脸委屈。
石舜华见状想笑:「哪个叔叔又欺负你了?」
「十一叔。」
「十一?」石舜华惊讶,「因为什么?」
弘晋立刻把十一威胁他的事说一遍。李佳氏惊呼道:「你真要去国子监?」
「我不要去上书房。」面团似的小孩意外坚持,「额娘,我决定了。」
「你决定什么?你才多大?」李佳氏瞪他一眼,「福晋,可不能听他的。」
石舜华:「明年去国子监待一年,弘晋不习惯再去上书房。」
「那还好。」皇子六周岁去上书房,就算弘晋明年不去国子监,也是整天在院子里疯玩。
石舜华笑道:「一只鸭子,别气了。过几天可能还有好吃的,你忍住别去找你十一叔玩,回头叫晋江和孙河看好门,他就吃不上了。」
「什么好吃的?」弘晋好奇道。
石舜华也不知道,但她额娘过来肯定不会空著手,于是笑问:「现在就知道,不怕说漏了嘴?」
弘晋连忙捂住嘴巴。怕被一个比一个精的叔叔们炸出来,晚上睡觉都在念叨不告诉十一叔。吓得守夜的刘嬷嬷一早就去向石舜华禀报。
阿笙叹气道:「主子,你看看,以前奴婢就说不能由著那些爷们,都把咱家大阿哥吓成什么样了啊。
「弘晋昨儿晚上没吃上鸭腿,是气的不是吓得。」石舜华道,「额娘该到了,你出去看看。」
阿笙到门外,就看到富察氏带著两个儿媳妇远远走来,身边还跟著两辆驴车:「太太,您怎么又带这么多东西啊?宫里什么都有。」
「我还不知道你们啊,想吃棵葱都得找内务府跑半个城。」富察氏道,「这些也不是我买的,都是你主子庄子上见的粮食。」
「粮食?」阿笙惊讶,「咱们最不缺粮食。」
富察氏摆手:「你不知道,去年庄子上的洋人种的。洋人吃著没事,我怕咱们吃著拉肚子,就试著吃俩月,啥事没有才敢给你们送来。」
「主子在院里等太太,到院里再说。」阿笙第一次听说番薯、地蛋和玉米,误以为是新鲜玩意,见富察氏想拆开,不动声色拦住她。
到院里,阿笙没容富察氏开口,就小声说:「太太带来一车青菜和一车粮食。青菜都是咱们平时吃的,那车粮食是番薯、地蛋和玉米。福晋,这次可不能再叫那些皇子们知道了。」
「地蛋、番薯和玉米?」石舜华眉头微蹙,「我好像在哪里听说过。」
阿笙惊讶:「主子你知道?」
石舜华仔细想了想,她当人的时候没见过,那就是她还是鬼的时候见到的:「不知道听谁说的,有些地方是把这几样东西当做粮食。额娘从哪儿弄的?」
「教工匠洋文的洋人说天天吃馒头和米饭吃腻了,就找庄头要一块地自己种了一些。庄头说半亩地见两千斤地蛋,就打算今年开春种一些,便叫我来问问你。」富察氏道:「我觉得可行,放在五谷丰登店里卖,就算一文钱两斤,一亩地至少能见二两银子,比种小麦合算。」
「他们想种就种吧。」石舜华买庄子也是为了多项进项,庄头要种能赚钱的东西,石舜华自然是没意见,「额娘,嫂子,先进屋。」
「咦?二嫂来客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