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分封诸侯

看着吕绮玲他们逐渐消失不见的身影,陶应回过头来,微叹了一口气,向着城里走去。一边自言自语的说道:“这件事终于了解了,接下来该是做一些其他的事了。”

身边的徐庶上前微微一笑,道:“恐怕这件事还没那么容易完吧?”

陶应自然也知道瞒不过徐庶的眼睛,笑道:“你又看出什么来了?”

“呵呵,曹氏俘虏不过五十余人,又何必要三千精锐铁骑护送。再者,现在冀青幽都是我军后方,料来也无甚危险。夫人本就是武艺高强之人,又何必命令王双随行了。”

陶应闻言呵呵一笑,“本来想玩点神秘的,不过终究还是瞒不过你啊。你看破了就好,不要对外说破,我以后还有大用处了……不过这曹昂到底在搞什么鬼,他不会把程昱他们的家人扣下吧。”

……

……

却说当日陶应写好书信之后,没过几天这封书信便摆在了曹昂的桌子上。曹昂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急忙召集众人司空府议事。待众人来齐之后,曹昂把书信遍视众人,问道:“诸位觉得怎么样?”

郭嘉荀彧等元老级别的人还没来得及答话,他们身后的一个身影就站出来说道:“大哥,小弟认为不能听从陶应的意见。”

众人循声望去,见说话之人年纪不过二旬出头,脸上却没有他们这个年代的人该有的阳光,反而有一股阴冷的气质,眉宇神色之间,似足了老曹的样子。不过双眼中的狠厉之色,比起曹操来,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乃是曹操次子,卞夫人所生长子,曹丕曹子建。

听了曹丕之话,曹昂微微皱了皱眉头。问道:“二弟何意,可否说的明白一点?”

“这陶应在信上是说把两位先生送往塞外,不过谁知道他是打的什么主意。万一我们把家眷送了过去,陶应反而借此威胁两位先生为他效力,到那时候我们岂不是悔之晚矣。”

曹昂闻言摇了摇头,“应该不会的,陶应虽说有枭雄之姿,不过也是一个守信之人。他说了要把他们送到塞外,应该不会反悔。”

曹丕闻言笑道:“大哥,你未免太低估陶应了。陶应小儿连父亲如此深谋远虑也还不是他的对手,又岂会是如此简单之人。退一万步说,就算他真的把两位先生送到塞外,也不过是让他们为他办事而已。”

曹昂闻言道:“可是两位先生为我曹氏服务多年,如今他们已不可在为我们做事。我们要是连他们的家人都要考虑,传出去岂不为天下人耻笑。”

“服务多年?要是他们真的效忠于曹氏,又岂会在父亲死后不久,便投降了陶应。要照我说,该把两人的家眷全部囚禁,以此震慑那些似图背叛我军的……”

“够了,子恒。”曹丕话还没说的完,上面的曹昂突然开口打断了他的话头,“两位先生为我曹氏殚精竭虑多年,我等岂可作此失德之事。我意已决,明日便派遣两位先生家眷北上邺城,交给陶应。”

下面的曹丕闻言也要发怒,却被旁边的郭嘉打断。郭嘉冲着曹昂行了一礼,道:“司空所言有理,仲德两人皆是曹氏肱骨之臣,今日失势,确实不该为难他们的家人。然二公子所言亦不无道理,诸侯相争,哪有那么多的信义可言。”

曹昂闻言问道:“那依奉孝先生所见,这家眷到底是送还是不送?”

郭嘉闻言嘿嘿一笑,道:“送是肯定要送的,但不是即刻就送,而是等两人北上之后,再把家眷送过去。到时候,陶应就算真有诡计,也不可能再把两人召回来吧。”

曹昂闻言点了点头,道:“先生所言甚有道理,就照先生所言。”

郭嘉闻言一笑,接着说道:“而且还可借着这事,迷惑一下陶应,挑动韩遂与陶应之间交战,为我军争取更多恢复元气的时间。”

曹昂闻言点了点头,“那具体我们要怎么做呢?”

“封官,为陶应韩遂两人尽皆加官进爵。司空可奏请天子,加封陶应为大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州牧。加封韩遂为西凉刺史,封邺候。”

曹昂闻言思量了片刻,道:“先生这手一石二鸟之计确实高明。并州在韩遂手里,却封陶应为并州牧。邺城在陶应手里,却封韩遂为邺候。曹某实不如先生万一。”

郭嘉闻言没有理会曹昂的夸奖,只是说道:“陶应虽然野心勃勃,但依照在下的了解,他对于这些虚名并不是很在意。只不过西凉的韩遂出身偏远之地,收到这个消息,恐怕要大发雷霆了。”

上首的曹昂闻言也是点了点头,正要下令散会,后面的华歆出来对着曹昂行了一礼,道:“司空,祭酒之言实属上佳,但却忽略了一点。如果封陶应为大将军,位列三公之上。到时候主公又如何代表中央朝廷对各地发号施令呢?”

上首的曹昂闻言也有点疑虑,低头思考对策。虽说老曹当时也曾把大将军一职让个袁绍,不过现在的情况却和当初大大的不同了。此时一旁的刘晔出来冲着曹昂一拱手,曹昂急忙问道:“子扬先生有何话说?”

刘晔微微一笑,道:“大将军乃武将之首,百官之中,位列其上者,唯有丞相耳。还有月余乃是先主一年祭日。司空可借助祭奠先主之机,进位为丞相,执天下百官牛耳。如此一来,各地诸侯还是只有俯首听命。”

听到刘晔的提议,曹昂没有急着回复,反而是把眼光传到了一旁一直都没有说话的荀彧身上。荀彧虽然也是曹操的大臣,不过却也是天子的忠臣。面对这种和天子有争议的事,自然要先询问下他的意见。

感受到曹昂投来的询问的目光,荀彧没有丝毫犹豫,道:“请司空无忧,彧全力支持司空进位丞相位。”

曹昂闻言终于下定决心,道:“那就如此办吧,如果父亲祭日之前,陶应把两位先生送外塞外,就在父亲祭日当天送两位先生家眷前去邺城。”

众人闻言,皆是齐身拜道:“恭喜丞相。”

****时间如流水,总是让人无法抓住。眨眼之间,曹操的一年祭日便来到了。这一天,曹氏诸子皆是一身素服,有曹昂领头。身后跟着天子刘协,领着文武百官。一众人浩浩荡荡的向着城外的曹操陵墓而去,祭奠这位枭雄。

曹昂一众曹氏子弟祭拜之后,就是天子领着文武百官上前祭奠。天子嘴里背着司仪早就帮他写好的一些话,无非就是歌颂曹操的功劳,极天极地,尹周莫及。其实天子心里对于老曹那是厌恶到了极点,背这些话让他心里作呕不已。不过这事没那容易就结束,让天子觉得作呕的事还在后面。

一阵歌功颂德之后,天子领着文武百官还朝。来到朝廷中坐定,天子对着身边的小黄门使了个眼色,小黄门会意,尖声说道:“有事早奏,无事退朝。”

话音刚落,下方一个身影移步来到中央,冲着天子拱手行了一礼,道“臣,执金吾刘晔,有事启奏。”天子看了眼下方这个算起来是自己叔叔的人,却甘心成为曹氏的走狗。心里又是一阵失落。不过面上还是平静的说道:“爱卿有何事启奏,尽管到来。”

“臣适才听闻陛下歌颂曹司空父子,作为大汉宗亲,臣深觉曹司空父子为我大汉忧劳实多。然天下之大,岂是只有曹司空父子。现在各地诸侯坐镇外藩,陛下亦可对他们进行赏赐。”刘协闻言不敢相信的看了看刘晔,其他曹氏臣子也是莫名其妙的看着刘晔。

愣了片刻之后,刘协说道:“没错,有功不赏,实非明君。各路诸侯坐镇大汉四方,确实该对他们进行封赏。不知爱卿可有什么好的建议,速速道来。”

刘晔微微一笑,道:“请陛下加封西凉太守韩遂为西凉刺史,封邺候。加封卫将军为大将军,领冀青幽并四州州牧。”

刘协此时正想提升各路诸侯官职,以此好抵制曹昂。不过大将军乃是武将之首,位列三公之上。刘协不敢妄下定论,把眼光移向了站在一旁的曹昂身上。不过没想到的是,曹昂居然没有一丝反对,道:“臣同意子扬先生之见,请陛下即刻下旨。”

刘协闻言大喜过望,当即拍板定下了这件事。刘协虽然软弱无能,但对于天下的形势还是看得清楚的。陶应韩遂等人自不必说,就算是当初受了衣带诏的刘备,也决计不是什么好人。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动用他手里已经少的可怜的权力,尽力挑动这些诸侯之争。

而且现在曹操身死,曹昂虽然也是文武全才之人,但毕竟年轻,而且从心底说来,曹昂没有曹操那样的野心,如同曹操在世时那样,威逼天子这类的事,曹昂从来没做过。就是因为这一点,刘协还是看的到一点希望的。

第47章 陶氏兄弟第64章 说服荀谌第120章 张燕杀到第121章 塌顿身死第52章 宛城战后第205章 攻克壶关第130章 辽东事定第96章 定计朔方第85章 寿春李通第271章 退军南郑第195章 劝降战俘第236章 潼关渭水第261 南郑议事第100章 狼骑再现第87章 刘备南逃第158章 颍川夏侯娟第222章 约战河东第78章 夜遇刘备第160章 三年之后第253章 各怀鬼胎第192章 再生强敌第5章 联合世家第129章 公孙康的结局第209章 陶应南下第24章 生擒张辽第267章 崭新的时代第184章 分兵取冀第12章 封为主簿第173章 郭嘉到了第121章 塌顿身死第78章 夜遇刘备第283章 吴郡攻防第129章 公孙康的结局第189章 结局明了第174章 甘当人质第176章 狼子野心第138章 曹军的策略第66章 初遇华佗第36章 路遇纪灵第222章 约战河东第30章 前去宛城第285章 邀战新城第218章 西北巨变第39章 袁术之终第130章 辽东事定第140章 出兵幽州第184章 分兵取冀第110章 率军南回第38章 兵进汝南第32章 袁术称帝第187章 战前琐事第160章 三年之后第115章 说降袁熙第222章 约战河东第133章 合家团圆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106章 战后事宜第190章 从生变数第167章 首战告捷第145章 名义上的胜利第202章 大军征西第169章 虚与委蛇第167章 首战告捷第210章 周瑜和庞统第207章 并州事定第26章 曹昂离 张绣来第213章 庞统出招第249章 意外突显第152章 猎场遇险第252章 新皇登基第64章 说服荀谌第15章 悲喜交集第220章 关中前夕第73章 黑山到了第79章 回师徐州第255章 汉中之始第283章 东吴事了第14章 陶应大婚第109章 合作第46章 贤妻悍妇第222章 约战河东第80章 徐州琐事第138章 曹军的策略第28章 吕布结局第240章 黎阳变故第98章 会盟九原第19章 拜师史阿第35章 妙法破敌第232章 李儒终结第199章 俘虏去塞外第196章 陶氏迁邺第20章 王朗太史慈第88章 故人相见第246章 潼关事定(4)第95章 幽州之事第226章 名士北顾第79章 回师徐州第145章 名义上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