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战后〈四〉

目送明老四千恩万谢的去了,銮驾继续前行,扶着黄绫栏杆的李睿两边黑鸦鸦跪倒的百姓道:“自去年安贼作逆,时至今日长安百姓才算真定下心来”。

“臣惶恐……”,唐离刚一开口,就被李睿伸手拦住,依旧注目着两边百姓的他用绝不符合年龄的声调低声道:“不瞒爱卿你,去年岁末薛卿来勤政务本楼请调羽林军封锁长安四城十二门的时候,朕当晚一夜没睡,朕怕,朕是真怕!朕怕长安就此一乱不可收拾,朕怕祖宗这份基业就败在朕的手上,朕怕做亡国之君!”。

虽然李睿是大唐国主,但他毕竟只是个十四五岁的孩子,听他说出这样低沉沉重的话来,唐离顿觉一阵心酸,尤其是当他想到正是眼前这个少年皇帝顶住恐惧,顶住朝野上下的急战压力任自己放手施为的时候,唐离的心酸瞬间转为心热,这时节他竟说不出别的话来,只重重一句道:“多谢陛下对臣的信任!”。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为君者最忌遥控插手指挥前线战事,老师昔日的教诲朕可是一日不敢或忘”,微微一笑后,李睿才又道:“当日不是朕不害怕,也不是朕不想发诏令高仙芝潼关军出关与敌决战,只因为朕相信老师,朕相信老师定能克敌建功,朕相信老师既能扶朕坐上江山,就一定能帮朕守住这大好山河”。

“臣惶恐,臣感激不尽!”。

“惶恐甚么?朕是先皇幼子,又是庶出,若无老师,朕焉能坐上皇位!废太子谋逆篡位时,若非老师孤身入羽林南大营,不说皇位,便是朕这条命怕也保不住了。此次平叛,又是老师运筹于内,镇军于外,才将二十余万叛军悉数瓦解。军略武功、文采风流、乃至民声民望,老师无一不出众,跟老师比起来,杨卿虽尽有经济之才,却也显的平常了,朕得老师,实乃天授!”,双眼扫过两边黑鸦鸦的人群,李睿的眼神中有一阵痴迷,又有一阵儿狂热,“老师,太后已跟朕商议过大婚之事,陈老相公三孙女朕也在花萼争辉楼见过几次,听太后说这也是老师的意思,朕答应了,等入了秋,朕满十五,天气也凉快下来后此事立即就办,古谚有云:‘成家立业’,朕家将成,但业为立,老师,当日你授业时曾说,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你说,朕这个读书人能做一个为万世开太平的好皇帝吗?”。

“能,肯定能!”。

“象先祖太宗一样的好皇帝?”。

“只要陛下有心,就一定能做到!”,说话间,唐离低头避开了李睿灼灼的目光,压力使人成熟,只是短短大半年时间,但在唐离眼中,往日的那个李睿明显成熟了许多,也模糊了许多。

闻言,李睿哈哈一笑,“老师相人之术可谓天下知名,举荐的人才莫不合用,有老师这句话,朕又多了三份信心”,言至此处,转过身来的李睿蓦然话题一转道:“老师,前些时我在宫中闷的很了,曾随着郑鹏到你府上走了一遭,本是为发散心绪,却没想到竟见到一个妙人儿”。

“噢?”。

“就是你府上那个李泌道士!朕小时候就曾听说过他七岁时与前朝张说相公赋‘方圆动静’,被父皇赞为神童的故事,没想到此人竟然在老师府中,当日机缘巧合一阵闲谈,此人果然胸中大有丘壑”,话说到这里,李睿却是微微一顿,随后才轻声探问道:“听说,李泌曾是废太子最为信重的幕僚?”。

看着眼前笑容晏晏的李睿,唐离只觉他的身影越来越模糊,“正是!当日废太子谋逆先皇,李泌虽远在江南也牵连其中,此人确是高才,尤其眼光深远开阔处,臣也自叹不如,正是怜他之才,又知他在废太子谋逆一事上并无干系,臣才走了杨相的门子保下他一条性命。不瞒陛下,此次平叛军略的制定,李泌贡献良多。”

“原来如此!哎,若论识人的眼力,杨相的确比老师差的远。雪中送炭,难怪这李泌对老师如此服膺!说到这里,朕却又一事要跟老师商议。”

“君臣之间何来商议之说?陛下但吩咐就是”,比之刚才,唐离的态度越发的正式了。

“内宫崇唐观供奉观主年老,近来多在太后面前告老,意欲归乡,朕有意请李泌道长接任其观主之位,未知老师意下如何?”。

“能得陛下青眼,入主崇唐观,正是李泌造化,臣也为他欣喜”。

“好好好!有老师这句话朕就放心了”,笑着走回唐离身边,李睿玩笑般说道:“昨日有臣子上奏本,言说此次平叛老师实居首功,与哥舒翰同晋二等国公实在不足以彰显朝廷赏罚之明,朕深以为然,已着令翰林待诏重新拟旨,晋位老师为一等镇国公,世袭罔替,与国朝同始终。”

“不可……”,唐离刚要推,就被李睿接口拦住,“若非老师年龄太轻,要为以后留个晋身余地。又有前朝安贼‘东平郡王’的尴尬事儿,朕还真想给老师封王,这一等国公就不要再推了!”,说完这句,李睿当即转了话题,“对了,昨个儿杨卿上了个本章,有意在北地各道推行两税之法,此事老师以为如何?”。

闻言,唐离微微一笑,“杨相还真是个急性子!关内道还好些,如今两河道可是刚遭兵火,有的地方实在是百里不闻鸡鸣之声,现在就推行两税之法,怕是早了些。不过国朝百年至今,租庸调的赋税方法确实有些不合时宜了,两税法倒也是大势所趋”。

这番话说的模糊,让李睿难以明了唐离心意,遂又追着问了一句道:“那老师的意思是……”。

“趁着两河战乱刚罢,豪族富户们避难未归,现在先清丈田亩阻力最少,于朝廷将来的赋税征收大有好处,至于税法正式铺开,总还需等难民们陆续返乡以后才好”。

“朕也是糊涂了,这事都想不明白,就按老师说的办”,李睿自嘲的一笑后,才又问道:“然则护军使一事又如何?”。

李睿虽问的大而化之,唐离却明白他的真实意思所在,缓缓上前两步半依着栏杆站定,唐离边随意看着街道两边的人群,边随意说道:“改节度使为护军使正当其时,两河自不必说,江南各镇军首领心下不愿是肯定的,毕竟这是收他们的权嘛!但在朝廷大胜余威下,谅也翻不出什么花样儿来!眼下哥舒翰都已上表愿将陇右、河西两道民政及赋税征调等事悉交割于朝廷,这些人纵然再不愿意又能说什么?趁着此次平叛大胜,正是推行此政的大好时机,这是关系到大唐国本的要务,无论朝堂上有什么话,纵然地方上闹出些什么乱子,陛下也该一力将节度改护军使之策推行到底,半点优柔犹豫不得,于这节上陛下需得拿稳主意才是。即便护军使改制完毕,也非一劳永逸,依着臣的想头儿,既是改立制度,许多事提前都需立下规矩才好,譬如这各地护军使的轮换调转……”。

“轮换?”。

“是,轮换!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去年安禄山之所以能有如此声势,一则固然是因为他手中权势太大,军民通管;二则也在于他在河北一地盘踞时间太久,十余年积威之下,范阳军上下但知有节度使,不知有朝廷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此次护军使臣想着先得立下法度,一地护军使在本镇任上需不能象旧日一样,久居不去。一任或四年,或五年期满后,在十镇之内相互调转,唯其如此,可使将不专兵,省却无穷后患。”

闻言,李睿狠狠一拍栏杆,笑着道:“爱卿说的好!正欲陈老相公建言不谋而合!”,朗声笑完,李睿才又感叹道:“于此节上满朝文武建言的少,其间固然是因为节度使制度乃先皇遗政,更要紧的怕还是谁都不愿得罪这些兵头们,老师不愧是忠心朝廷的肱骨之臣。哥舒翰不错,他这个表率做的好,连他这平叛第一武将都肯自请在陇西设置观察使,实在是给朕省了心,让朕推行此策时又多了几分底气。哥舒翰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这事能办成这样,费了心思啊、!”。

要说唐离与哥舒翰的关系实在不错,但他听李睿这么说,也只是淡淡一笑道:“此臣份所应当”。

“哥舒翰请设观察使的折子到京,倒让杨相茶饭不香了,朕看他这几日都是心思重重的模样”,说到这里,李睿忍不住嘿然一笑,“哥舒这个折子一上,剑南道就不好自处了,一边是朕,一边是鲜于仲通,也难怪他难受了。”

见李睿说到这里,唐离心下一动,随着笑了一回后用随意的语调道:“说到剑南,自章仇尚书昔日在剑南道节度使任上起,节度副使一职就空缺至今,臣前两日保荐田承嗣出任此职的奏章陛下可看了?”。

“田承嗣,就是最先光复范阳的那个?”,李睿微微蹙眉轻拍了拍栏杆后道:“说到这事儿,杨卿也有个章本,是一力保荐杨灵绪出任河西道观察使的,如今这本折子还压在朕的御案上,本想等明日再与老师商议……”。

陇西是个泛指的概念,其实包括陇右及河西两道,而两道中,地势上又以河西道最为要紧,狭长的河西道虽然面积不甚大,但整个河西走廊却是扼住大唐西去的咽喉,杨灵绪同样出身剑南杨氏,是外戚一族中铁杆儿,杨国忠举荐他出任河西观察使,分明是对唐离奏本的反制措施了,想借此在陇右埋个钉子下去。“杨灵绪为官虽才具上开拓不足,但好在老成厚重,若说这一任河西节度使也尽可做得,臣以为杨相这奏本陛下尽可准了”。

第117章 反应一》第214章 乱起〈三〉第173章 蝈蝈第114章 倾谈第47章 古怪第136章 绸缪第266章 决战〈下〉第51章 诗会(一)第123章 多得第201章 凉王第56章 心伤(二)第214章 乱起〈三〉第4章 斗乐(三)第258章 交易第146章 宴请第226章 乱起〈十五〉第230章 煊赫第101章 大婚一第130章 心事第176章 蝈蝈第44章 佛诞(完)第199章 节点第49章 情事第264章 决战〈上〉第101章 大婚一第9章 说书(二)第127章 教坊〈二〉第102章 大婚二第165章 砝码第47章 古怪第157章 布置第156章 踏歌第247章 逼婚?第225章 乱起〈十四〉第238章 监军(三)第49章 情事第143章 纷乱第110章 诡异第78章 纷争第141章 哥舒〈二〉第68章 作画第67章 酒话第162章 胡儿三》第244章 遭俘〈四〉第225章 乱起〈十四〉第278章 剑南〈三〉第99章 诗佛二十三章 伴读四第175章 蝈蝈第78章 纷争第112章 授官第270章 战后〈一〉第56章 心伤(二)第119章 反应〈三〉第24章 伴读五第107章 奴仆第194章 杨妃第270章 战后〈一〉第55章 心伤(一)第171章 两河第218章 乱起〈七〉第41章 佛诞(二)第276章 剑南〈一〉第130章 心事第19章 应聘(四)第247章 逼婚?第123章 多得第227章 乱起〈十六〉第138章 廷仗〈三〉第5章 退婚(一)三十九章 蝈蝈第242章 遭俘〈二〉第92章 上元完》第50章 情事(二)第81章 急转二》第30章 茶会(二)第148章 宫宴〈二〉第19章 应聘(四)第25章 伴读六第113章 误会第93章 科试一》第130章 心事第11章 性空(一)第231章 煊赫第13章 性空(三)第219章 乱起〈八〉第167章 离京第15章 财路第162章 胡儿三》第196章 温泉第48章 争执第121章 旧事第115章 财货第25章 伴读六第139章 廷仗〈完〉第192章 回京第205章 还家第181章 守城第108章 初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