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秉烛夜谈

到了花厅后,钱进左右一打量,发现此处倒像个私密雅间。

正对面是一方榻榻米,上面摆着一张精致红漆小方桌。正中间立着八根圆柱,圆柱之间多有各色帷幔,给这间厅房增添了些许多生气。

不一会儿,便有两名仆妇用木盘端上来七八个清淡小菜,都拿青花碟子盛了,桌上还摆着一壶绿豆酒。

这绿豆酒钱进以前也耳闻过,主产自淮南,以绿豆、山药、牛膝等药材炮制而成,有败火之功效。

约摸一刻钟后,李首辅已经换上一身便装出现在厅门口,见钱进兀自站立,便抬手作了个请的姿势。两人便上了榻榻米盘膝而坐。

“小子啊,也不知道你的口味,几样小菜先将就着吃吧。”李首辅笑道。

钱进将李首辅面前的青花酒杯满上,然后又给自己满上,正色说道:“首辅,容晚辈先告个罪,来京城这么久了才来拜望。”说罢,钱进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这绿豆酒色泽鲜绿,入口甘甜,喝下去之后感觉一道清凉自喉间直入肠胃,确是不可多得的好酒。

李首辅见钱进一口气喝完,也喝了半杯,又夹了块煎豆腐吃了,问道:“文老爷子身体可还健朗?”

“外公身体大好,我出平昌府时他已经勉强可以走路了。”钱进边吃边说道。

“哦?当年……你外公的右腿不是断了吗?莫非这断肢可以重生?”李首辅奇道。

“借了些外物,勉强可以走了。”钱进解释道。出门的时候,他给外公做了一只假腿,也不知道外公现在用的还方便不。

李首辅听到这个消息心情大好,自己倒了满满一杯绿豆酒喝了,话也开始多了起来:

“想当年为了对付刘轩,我与你外公商量着一个在朝堂上攻讦,一个则暗地里联络大臣讨伐。两人都知道出面攻讦的那位必死无疑。你外公是言官,文笔又好,一纸檄文可以将死人骂活,便挑了这最凶险的活计。一晃眼快十八年过去了,现在想起来当年的事情便如在眼前一般。”

钱进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听首辅娓娓道来,仍然感觉当年之事凶险异常。得亏首辅,若是换了个平常之人,只怕外公早已死在诏狱了。他对当年之事一直不甚明了,见首辅说起这事,不由问道:“首辅,晚辈虽然听说过这段公案,对其中内情却是不甚了了。不知可否解说一二?”

“这其中还有一段因果未了结,你就不要来难为我这老头了。不过,你外公现在倒是大把的清闲日子,我可是羡慕的紧啊。若是可以重新来过,我倒是希望当年能与你外公换个角色就好了。”

钱进听了这话,心中疑惑更甚,几个知情之人都对十八学士案闭口不言,似乎其中颇有隐情。于是他暗暗下定决心,日后定要好生查探一番。

酒至半酣的时候,李首辅轻轻的拍了拍手掌。

不一会,从外间鱼贯而入十几名着彩衣的妙龄女子,道了万福之后,乐师、舞女等人一一就位。

只听一声古筝响起,似一滴水珠在春水中荡开。接着便有七八名女子在厅中央翩然起舞,似孔雀开屏,似鱼翔浅底,不一而足,一时间彩带纷飞,香风阵阵。

原来钱进在东书房隐约听到的丝竹之声,便是这些妙龄女子演练时所发。看那些女子一个个面容姣好,一双双妙目都对首辅行注目礼,钱进不由对首辅的私生活浮想联翩。

再看首辅,此刻他正闭目聆听,似乎这京城的喧嚣,还有朝堂的纷争都已经离他而去。

钱进于是不再出声打扰。

…………

几曲终了,屋外已经点灯,这晚饭也用得差不多了。

李管事掌灯在前,首辅在中,钱进在后,三人鱼贯进了东书房。仆妇看茶之后,李管事从外间进来,手里端着一碗不冷不热的汤药。首辅端起药碗一饮而尽,李管事将一应器具收拾妥当,便躬身退去,顺手带上了房门。

此刻,东书房已点了四根蜡烛,把屋里照得还比较亮堂。

钱进观首辅面色有些发暗,不由担心的说道:“首辅操持国事,也要爱惜身体。临出门之前,外公便托我转达关切之意。”

“上了年纪的人,哪里能跟你们这些年轻后生比。太医也看过了,都说是湿热之症,降降火就可以了。”李首辅叹道。

钱进喝绿豆酒的时候,便已猜到一二。虽然他不懂医术,但一些基本的常识还是有的。这火症最忌讳的便是劳神,忌食燥热食物。于是劝道:

“这北方天干,南方人总有些水土不服,上火也在所难免。首辅不若跟陛下告个假,回老家修养一段时间。这生养之地的水土与人的五行最为契合,或许将养个把月就大好了。”

李首辅听了此话,缓缓起身,双手负立望着墙上那副猛虎下山图,说道:“固我所愿也,不敢请尔。”

钱进默然,一时也不知该如何劝慰才好。现在的朝堂俨然以首辅为中心,皇帝也还没有独自理政。若首辅不在,只怕要平白多出许多纷乱来。

书房里一时有些沉闷。

过了小半会,首辅转身说道:“观海卫大捷之后,我便听徐宝禄提起过你。献计打捞火炮,广东秋闱第四,镇江府剿灭倭寇,还有这募兵制也是你提出来的吧?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见识,让我这个老朽都对你有些期待啊。”

钱进心中纳罕,原来首辅一直都知道自己。

首辅坐回太师椅上,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这次的会试和殿试,你答的策论我都细细读过,这收支两条线虽然推行起来有诸多难处,但如果条件成熟,将来未尝不失为一条治国良策。只是……看你还有许多未尽之言,似乎不给高点价码你还不愿意下水。于是我便索性如了你的意,推举你为状元。”

钱进听得暗暗乍舌。起先他以为自己中了状元纯粹是陛下放水,今天才知首辅也是推手之一。这首辅不愧是人精,连自己所答所想都摸得一清二楚。

只是,首辅有一点还是猜错了。他答题留那些空挡并非是要价码,而是怕自己所答太惊世骇俗了,到时候反而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于是,钱进拱手说道:“晚辈在观海城的时候跟异人打过一些交道,借鉴了一些异人治国的经验,让首辅见笑了。其实,晚辈只求一县令便足以,也没想过要做这天子侍讲,还有入翰林之事。”

“晚咯……本以为点你为状元还要费一番周章,万万没想到陛下偷跑出宫那一晚,你俩还见了一面。果真是因缘际会,时也命也!有这层因果在,日后你入朝议政也顺利很多。等你们这些后辈成为砥柱,我就好早点告老还乡咯。”李首辅有些期待的说道。

钱进心中感叹,原来首辅玩的是金蝉脱壳。

本来他对入朝参政并不太感冒,现在也是赶鸭子上架。眼前这位便是陈国朝堂的中流砥柱,若不请教一番那今天就白来了。于是躬身请教道:“首辅理朝政多年,晚辈却是个门外汉,还请首辅教我。”

首辅沉吟半响,缓缓说道:

“现如今,我陈国便如一口破锅,漏洞百出。防御北方鞑靼要军饷,北辽女真也是蠢蠢思动,东南倭寇又隐隐成患。这一打仗啊,三年的财赋就白瞎了。这还只是外头,内里就更不用说了。每年200万兵士的军饷就够头疼的了,还时不时闹个灾荒,先帝驾崩时又耗去一大笔银子。我便如补锅匠一般左支右腾,长久也是难以为继。若是你能帮陛下赚到银子,以后你在朝堂里面横着走都没问题。”

钱进听得李首辅自诩为补锅匠,不免也跟着唏嘘。当听得赚银子这事时,眼神不由亮了起来。赚银子吗,只要皇帝肯给权给钱,他若不赚个盆满钵满,就枉费了他两世为人的经历了。

李首辅见钱进一副笃定的样子,不由说道:“莫非你已有良策?莫怪我没提醒你,这田亩税赋我已经下过功夫了,虽然也有些效果,但是得罪地方豪阀实在太多,我在朝堂一日还好,若哪天不在了,就什么都难说咯。”

钱进笑道:“首辅应该下围棋的吧。晚辈虽然不才,对这围棋的规矩略懂一二。但凡下棋两方焦灼之时,那就必须重开气眼了。”

“重开气眼?”

“对!那些陈芝麻烂谷的事我没兴趣,索性另开财源。当然此事也并非那么容易,有许多准备要做。比如……这海禁。”

首辅听了这话,沉吟道:“海禁乃祖制,群臣虽然都知道海禁之弊,却无一人敢去触这个霉头。此事……需要一个契机。”

第六十八章 应劫之说第十章 夜出居庸关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章 游食出京第二十四章 书生咏叹调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七十二章 好一顿板子第八十八章 谋定而后动第二十七章 云三娘第六十二章 分道扬镳第二十二章 安庆公主第五十三章 钱进的报恩第二十五章 重启海禁第五十四章 春风楼赏刀第七十一章 皇帝的允诺第一百一十章 筹建铁血堡第六章 倭寇乍现第四十四章 隐秘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一百章 静公主的前世今生第五十章 静公主第三十二章 杨梅诗会(二)第四十八章 闲话文渊阁第二十四章 书生咏叹调第八十三章 入主文渊阁第一章 故人来访第二十九章 北望京都第五十三章 钱进的报恩第五十九章 致富之道(二)第三十八章 七夕第四十五章 朝议第十四章 斗讼(二)第一章 旧地凭吊第二十八章 两封家书第六十四章 擦屁股的事第六十六章 首辅的病第十二章 把酒论英雄第八十二章 尸未寒,敌踪现第十七章 结青丝第十五章 斗讼(三)第十七章 结青丝第十二章 把酒论英雄第五十六章 兄妹闲聊第一百零一章 狂蜂与浪蝶第四章 宝儿裹足第二十五章 新贵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第三十二章 杨梅诗会(二)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八十四章 艾米莉寻夫第二章 冬至团圆第七十七章 质问太后第四十九章 另一位穿越者第二章 冬至团圆第四章 天正公(二)第一百零八章 退敌第二十六章 袭百户衔第二十章 丹桂飘香月第四十七章 海运之争(二)第五十五章 刺隐第六十八章 应劫之说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吗?第八十八章 谋定而后动第九十二章 激辩(三)第二十七章 几手散棋第七十六章 一地狼藉第六十四章 擦屁股的事第八十二章 尸未寒,敌踪现第七十七章 质问太后第九十一章 激辩(二)第六十章 致富之道(三)第七十四章 我需要造反吗?第三十章 秉烛夜谈第四十一章 重逢第三十六章 第一桶金第九十八章 密谋第三十九章 旖旎第一章 故人来访第八章 阅兵典礼第七十七章 质问太后第五十一章 帝王家事第八十七章 翰林院第二十五章 重启海禁第八十九章 堪舆全图第十一章 他乡遇故知第十七章 除夕新年第八十二章 尸未寒,敌踪现第八十四章 艾米莉寻夫第九十六章 三百勇士第二十七章 云三娘第七章 初闻海战第八十八章 谋定而后动第九十三章 靴子落地第二十一章 不速之客第二十二章 金台明的往事第六十二章 分道扬镳第五十七章 我就是来找茬的第五十五章 刺隐第二十七章 云三娘第八十九章 堪舆全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