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九章 宰辅之才?

侯君集的罪名应该如何定论呢?

这是一个挺麻烦的问题。

首先,侯君集纵兵掳掠高昌城的罪名无须赘述,太多的证据显示这的确是他恃功而骄之下而干出的一件蠢事。挥师灭国,的确是滔天战功,可是自持功高便无所忌惮,那也决计是最受帝王忌惮的一件事。

侯君集错在高估了自己在李二陛下心目中的地位……

当李靖蛰伏,李绩隐忍,程咬金尉迟恭渐渐老去的这个年代,侯君集自认为自己已经是李二陛下麾下最出类拔萃的统帅,挥师征战攻伐天下都得依仗着他,却从来没想过李二陛下的性格。

李二陛下对手下这帮老弟兄的确不错,但这是源自李二陛下极度自信的性格。他始终认为就算是手底下这些掌握兵权的大将想要造自己的反,自己也完全可以将其剿灭。所以,又为何不对大家好一些,留下一个君臣相得、同甘共苦的好名声呢?

但正是这种极度自信的性格,使得李二陛下的眼里没有谁是不可取代的。

当年率军追亡逐北大破突厥的李靖不是,征战无数从无败绩的李绩不是,勇猛刚烈的尉迟敬德、程咬金也不是,出身市井、手段阴狠的侯君集更不是……

李二陛下有一个很独特的属性,他很会看人。

旁人或许会认为侯君集这是担心功高震主,所以自污一把来博取李二陛下的宽容,但是李二陛下却很清楚,这就是侯君集一时得意恃功而骄所干的蠢事!

阵前将降国之君斩首,这得造成多坏的影响?

自今以后,或是大唐军队想要征伐某国,别指望人家能投诚而降,投降了也得被杀,何不死战到底还能有一线生机?

简直愚蠢!

纵兵掳掠高昌城,更是蠢到极点的傻瓜才能干出来的事儿……

马周已然表明了对于处置侯君集的态度,高士廉闻听李二陛下之言,放下手里的茶盏,缓缓说道:“功是功,过是过,侯尚书此举却是影响恶劣,某赞同马侍郎的意见,应由大理寺审问,按律法办事,不能因为其覆灭高昌国的战功,便忽视其做犯过错。”

高士廉的地位很超然,他不仅仅是长孙无忌也文德皇后的舅舅,李二陛下的舅丈人。武德九年,李二陛下与太子李建成矛盾加剧,高士廉与长孙无忌、侯君集等人日夜劝谏李二陛下,欲诛杀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后来,高士廉释放在押囚犯,发给他们武器,并与他们赶到芳林门,配合李二陛下发动玄武门之变,立下大功。

对于高士廉,李二陛下一向尊敬有加,可谓言听计从。

李二陛下微微颌首,就待定下基调。

岑文本却说道:“大理寺乃刑讯重地,所审查者,莫不是身犯重罪的要犯。侯君集虽然有过,然其毕竟有覆灭高昌之功,又是朝廷重臣,功在社稷,贸然拘于大理寺,势必被狱吏侮辱,重刑加身,非是对待功臣之道,还请陛下三思。”

李二陛下有些犹豫,毕竟岑文本说但也有些道理。他望了房玄龄一眼,希望这位一向善于谋略的臣子能给自己一些建议,但是见到房玄龄微微垂首,一副不欲插言的模样,便知道这是在避嫌了,毕竟侯君集的案子事关房俊,且房俊又是上书弹劾侯君集之人,怎么表态都容易遭来非议。

沉吟一下,李二陛下摆手道:“赏功罚过,自是明君之道。侯君集虽然有大功于社稷,但其在高昌所犯之罪并不能抹杀,便交由大理寺审理吧。”

皇帝陛下定了调子,自然没人再去反驳。

众人虽然都是朝中大臣,但也只是有建议权而已,如何处置,还是在于李二陛下乾纲独断。

商议完侯君集之事,李二陛下又将那份奏章拿在手上,很是欣慰的笑了笑,对房玄龄笑道:“玄龄啊,你可算是养了个好儿子……”

房玄龄诚惶诚恐:“陛下谬赞,劣子如何敢当陛下之夸赞?”

“呵呵,不必谦虚,”李二陛下神情很是愉悦,拍了拍手里的奏章,说道:“若是只看这本奏章,房俊这小子,确实有宰辅之才!”

此言一出,满座皆惊!

一直以来,对于朝中的年轻臣子,李二陛下虽然愿意重用,但总是秉持着谨慎态度,在重用的同时,亦不断的敲打,唯恐这些年轻臣子仕途上顺风顺水,养成骄狂之心。

如此称赞一个未及弱冠的年青人,简直闻所未闻!

几个人都把目光盯在李二陛下手里的这本奏章之上,除了弹劾侯君集,难道还有什么别的东西?

到底是什么,能让李二陛下如此看重,说出这么一句让人嫉妒的评语?

房玄龄自然是知道李二陛下这本奏章上都写了些什么,因为在这本奏章送进宫里的同时,另一份一模一样的家书也送到了家里……

闻言,房玄龄不由得苦笑:“陛下,年青人做事,虽然要予以鼓励,以培养其信心,却也不能赞誉太多,令其浮夸骄傲!”您这么一说,岂不是把咱儿子放在火上烤,相当于捧杀?

您越是夸奖,就越是有人嫉恨,咱这身边就有一位呢……

李二陛下愣了一下,也明白过来房玄龄的言外之意,暗道是自己大意了,满以为在座几人都是自己最可相信的臣子,却一时忘记了,这几人可以对自己忠心,但彼此之间却是勾心斗角,纷争不断。

当然,若是大家都一团和气、遇事谦让,反倒是他这个皇帝要睡不着觉了……

对于房玄龄的话,李二陛下不置可否,而是将手里的奏章递给高士廉,微笑道:“大家传阅一下吧,看看咱们这位新乡侯,为大唐想出了一个什么样的安天下的妙策!”

高士廉闻言,自李二陛下手中接过奏章,细细的看起来。

须臾,高士廉看完奏章,将之递给长孙无忌,自己则微微眯起眼睛,细细思索……

政事堂里再一次陷入寂静。

长孙无忌看完,面无表情,将奏章又递给马周……

高士廉轻轻一叹,唏嘘道:“以前,总是认为年青人见识短、性子躁,遇事难免不能考虑周详,需要我们这些老骨头把住船舵,令其不至于多走弯路。现在看了这份奏章,才知道老夫是真的老了,如此惊才绝艳的设计,足以令大唐四境安抚,再无兵刀之祸矣!”

长孙无忌心里陡然一惊,诧异的看向自己的舅舅。他也承认奏章里写的对待高昌国的策略很是高明,可怎地就能让舅舅说出这番话语?

这可是天大的赞誉!

问题是,这只是笼络、控制高昌国的策略而已,难道还能放之四海而皆准?

夸张了吧……

长孙无忌陷入沉思,对于自己这位看似老好人一般的舅舅,他可是深知其深不可测的智慧,以及看人的眼光之精准,这番话绝非无的放矢!

长孙无忌略一深思,不仅悚然动容!

看来自己似乎是沉浸在权术的谋略中太久,致使全局的韬略上退步太多,居然没有在第一时间看出这本奏章里叙述的玄机!

葡萄酿、羊毛……

虽然不知房俊到底要如何操作,但若这两样事情做成,便可以紧紧的掐住高昌国的命脉,将其牢牢的控制在手!

同样的道理,其实对于土谷浑、吐蕃、甚至高句丽,都有借鉴意义!

这房俊,居然如此了得了么?

若是次策略能成,不出三十年,大唐不用耗费一兵一卒,便可将周边的国家全部控制在手中,让其生则生,让其死则死!

这……

也太匪夷所思了吧?

第一千七百八十三章 咄咄逼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郁愤欲绝第三千一百四十一章 逼问立场第九百七十二章 下马威第一千八百四十七章 装疯卖傻第一千七百五十八章 海盗来袭(上)第六百四十四章 凶案第一百零八章 唐朝大地主第4678章 秘密监视第一千零九章 战力碾压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噶尔崛起第一千九百七十三章 底线试探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兵临城下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吃了豹子胆?第三千三十六章 政见第二百七十二章 诬陷第两千六十一章 安置亲信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沆瀣一气第五百章 有女待嫁第五百二十章 水师抵达第一千七百九十八章 奋力一搏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骤然变化第一千九百九十二章 指点江山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私下密谋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調戲贵女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冤家路窄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太子,你要当心了(上)第八十八章 贫道李淳风……第二百三十三章 有错也不认第三百四十九章 伤兵营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布置第4639章 针锋相对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侍郎?照砍不误!第一百四十六章 吓死你第九十七章 入城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胆小的李治第七十七章 动荡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陌刀阵第一千九百三十八章 跟定了你第一千两百八十三章 自然科学的先驱第七百章 剖白心迹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天不假年第三千一百四十二章 开始渡河第三千一百二十六章 相互试探第一千两百五十章 疑心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以夷制夷第五百七十章 朝野震动第4556章 无可奈何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动机不良第一千两百七十八章 疑惑重重第一百四十四章 力挺刘洎第一千两百二十七章 冷箭第四百一十九章 太子与帝师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嫌隙第八百七十四章 人人喊打第一千九百七十六章 执迷不悟第三千一百一十章 忠君?忠国?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稳固防御第四百零五章 东宫夜话第一千九百八十章 欲壑难填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西津渡第九十一章 讨价还价第八百八十九章 推脱不得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分化第一千九百二十五章 生死狙杀第四百八十二章 东宫觐见第三千一百十九章 逆转之机第九百三十五章 秋雨第四百八十四章 太子提亲第四十八章 居然诅咒朕?第九百二十三章 各个甩锅第三百一十四章 驱除鞑虏第一千八百九十六章 如此蠢货第一千八百六十八章 不同寻常第二百七十九章 无忌谋算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利益权衡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两个神童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睚眦必报第一百七十二章 上元(下)第一千九百二十四章 你这样搞,你老师知道么?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欺负人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左右为难第一千六百九十六章 李靖出山第一千八百六十三章 讨个人情第七百六十章 银子都去哪儿了?(下)第一千两百九十章 巾帼英豪第一千零五十章 你家效忠对象太多第七百二十章 山雨欲来(万字求月票)第三百八十六章 后知后觉第二百五十五章 赞普的烦恼第四百四十九章 排除异己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友邦惊诧?第一千八百三十九章 贴心棉袄第二百九十四章 高阳的心思第4493章 一心为公第4520章 脱离掌控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一身怨气的柳奭第一千零一十章 大败亏输第十九章 闺房第九百八十八章 侯爷就是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