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7章 伐蜀之议

“臣拜见王上!”

“文良,坐。”

高诚抬手示意,而后紧接着说道:“文良兄,若军资充容,伐蜀需要几时?”

一句话,开门见山。

徐荣举目看了一眼高诚,缓缓颔首,沉气不语,心中暗自索算。

蜀道艰险,关隘众多。

知名的葭萌、剑阁,都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不知名的险寨要隘,就更多了。

苏文师先前伐蜀,其部仅有第四军一支国朝精锐。余者氐兵、汉中兵、贾龙叛军等等,皆差之一二筹。不过,葭萌关在前,兵马精不精锐,根本不影响什么啊。

这般险关,若是巴蜀君臣同心,除了用人命去填外,别无他法。

“王上,黄权此人,调查司可有详查?”

对于益州北部诸塞的防守主将,徐荣虽未与黄权交过手,但也听苏则提了不少次。

高诚点了点头,以前调查司还没怎么在意黄权此人。因为之前一直都是吴懿在坐镇葭萌关,吴懿是谁自己当然清楚。

只是任谁也没想到,其留下一员小将坐镇葭萌,将葭萌关守得滴水不漏。

攻城是技术活,但守城就更是技术活了。

“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原先不过郡中一小吏。汉中王下巴西之时,退入蜀中,得庞羲看中,充为州吏。而后调入东州军中,为吴懿手下。此人,非东州士人。”

高诚将脑海中调查司送来的黄权信息,道于徐荣听来。

徐荣摇了下头,言道:“王上,现在看来黄权,对于刘焉父子忠心耿耿啊!”

“唉,当是如此。毕竟,十室之邑,必有忠室啊!”

高诚亦是感慨一番,当然上辈子的记忆里,也许有过此人的记忆,但显然淡薄的很,现在早就忘的七七八八了。

“若是如此,伐蜀难上加难。蜀中不乱,吾大周无可乘之机。如若刘璋、赵韪交战,方有一丝机会。”

徐荣的话显然很符合实际情况,巴蜀内部不生乱,有这源源不断的援兵和粮草,葭萌关撑个三两年不是问题。三两年后,关东早就分出胜负了!

高诚长吐一口气,看向徐荣,暗叹一声,言道:“刘表传来消息,赵韪与其联络了。”

徐荣眼前一亮:“刘璋、赵韪要开战了?”

“不对,不对,莫非刘表想要分一杯羹?”

转瞬之间,徐荣的目光就凛冽起来,语气也充满不善。

高诚点了下头,让徐荣的面色更加狠厉,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

“王上,刘表不过质子长安,方有两载安康。臣以为当遣回刘琦,给臣三载,必克蜀境。”

徐荣腾身而起,抱拳请命。

“文良兄不必着急,何不妨听听刘表的意见,孤以为未尝不可。”

高诚却是反而言道。

闻言,徐荣当即建言:“王上,区区一刘表,胆敢挟制国朝,若顺其意,必弱国朝之威。何况,刘表的心思不难猜。无非是江州要城,亦或划江而分其地。”

“……”

高诚嘴角一苦,还真被徐荣猜中了,无奈摇头言道:“刘表想要江州和益南,给他便是。只要能拿下成都平原的富庶之地,吾大周便有能力东出函谷。”

“王上!”

徐荣有些不解,想要再言。

“文良,鹰犬尚需食肉,何况刘荆州乎?给刘表南中之地,他能吃的下?”

“南中虽然蛮夷众多,但平之不难。而且若将江州让于其,日后讨伐荆州,可就不能顺江而下了。”

以战术层次的考虑,徐荣的话正是良言。可若是以战略层面来思量的话,未必就是对的。

大周为什么要讨伐荆州,潜移默化之下,逐渐兼并荆州不香吗?更何况,刘表老儿也没几年活头了,等他一死,不论刘琦还是刘琮继位,都改变不了蔡氏掌握荆州要权的情况,甚至还要更加倚仗蔡瑁。

到时候,蔡瑁不献地归顺,那自己迎娶蔡氏女,又是图甚?

“文良,现在孤再问汝。若是刘璋、赵韪开战,荆州兵马顺江而上,汇合贾龙等人,乱起益州腹地。国朝除骑兵军、第四军、第七军、凉州守备军、关中守备军外,悉数南下。粮秣辎重,全力而应之,可能在一岁之间,拿下巴蜀?”

“征讨巴蜀,宜锐不宜众。第一军、第二军、第五军、第六军四军足以,再多徒费兵力粮秣。”

徐荣沉吟一声,考量回道。

动用兵马过多,也就代表着需要的民夫越多,辎重的消耗成倍剧增,反而更不划算。

“好,具体伐蜀期日还未定下。鸿胪寺尚在与荆州使者约谈。文良兄且整顿三军,养精蓄锐,静待消息。”

徐荣敢说,高诚亦是敢信。

说起来,除了没成长起来的周瑜,国朝真正能数得着的名将也就徐荣和张任了。

“王上放心,臣必下巴蜀,奉于君前。”

“嗯,对了文良。河东的事,和李氏一族,都处理干净了吧?”

高诚转而将话题引向他处,巴蜀不好打,自己也不能应徐荣的话。万一败了呢,那岂不是很尴尬,自己也不好处理。

“回王上,河东诸事已定,李氏一族也处理的干干净净。”

“好,有君如此,孤何复求之!”

……

当徐荣出了未央宫后,便是一身轻松。

伐蜀之事既定,三军主将也非自己莫属,心里顿时安定了许多。

剩下的,便是专心研究,如何拿下巴蜀了。

转向国相府,傅燮等人早早便散了会,正在府中相候。

同样等待着的还有段煨这位军中首脑。

“末将见过中尉。”

“文良莫要多礼。”

段煨慈目和面,喜意十足。征伐巴蜀的时日还未定下,但时间越久,也就说明成事几率越大。上次伐蜀,还是太过仓促……

“段兄,正值诸君在此,不若府上一聚?”

第410章 长治久安第734章 金榜题名(下)第634章 胡夷之争第146章 边章统兵第308章 困虎之挣第844章 国事多难第396章 子弟军第840章 牵招第609章 甘泉宫第685章 五溪蛮叛第221章 大局、大势第166章 美阳之战(6)第471章 话馨语第455章 袁绍讨黑山第260章 以直报怨第576章 许以厚利第26章 破城溃敌第96章 出兵第466章 投科射策下第868章 占卜第892章 楚王术即皇帝位第793章 冬季攻势(19)第360章 成军校阅第408章 阳谋第31章 危局第257章 清君侧第932章 阴图荆军第771章 制略第732章 金榜题名(上)第476章 订盟第123章 皇甫嵩第245章 破众第539章 承嗣第925章 行阵入江河,截水断流!第110章 惺惺相惜第334章 流凌杀到第814章 军漫于野第419章 屯兵武关第246章 战况第31章 危局第567章 礼、家、义、存第699章 犍为之战(8)第144章 归营第898章 高处不胜寒第868章 占卜第51章 朝会第880章 驻军弘农第175章 美阳之战(15)第287章 失败的指挥体系构想第597章 发!第117章 羌骑踏阵第2章 终有离别第603章 两军交错第346章 布置第624章 丧家之犬第320章 虢亭会战(6)第488章 无题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408章 阳谋第334章 流凌杀到第252章 摧毁第556章 残破旧都第148章 羌军弃陇县第651章 礼崩乐坏第300章 卓军失利第811章 焦灼之际第362章 议阵第865章 纷乱不休第134章 信骑第628章 当在今夜第293章 刀兵将动第151章 袁逢身死第91章 问答第488章 无题第89章 安西将军、都乡候第154章 掘平陵第883章 进军(中)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912章 破势(终)第822章 角力第517章 善意的谎言第750章 南国第223章 段煨第48章 觐见第684章 宋建出兵第327章 虢亭会战(13)第185章 美阳之战(25)第627章 具装甲骑神威第399章 虚张声势第286章 常时法令第219章 凉州刺史第402章 至离石第564章 入夜第344章 甲乙种军第296章 传国玉玺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371章 合纵连横(4)第868章 占卜第590章 疲兵之计?反受其害也!第114章 刘宏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