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

婆罗洲的金矿、铜矿、煤矿储备量都很大,但绝大多数地区都是原始热带森林和沼泽地,开采难度较大,在山口洋的集市上,随处可以见到各种各样的金饰品。

在这里的金匠主要都是福州人和泉州人,客家人的数量最多,主要从事农业,在当地生产稻米。

至少是在这个时代,这个地区,种水稻也是一门技术含量很多的手艺,同样一块田,土著种出来的产量要比华人低一半。

别小看这个差距,很多客家人都在山口洋一带种水稻,几年之后就能买到更多的田,从家乡招揽亲友同乡来种地。

慢慢的,山口洋附近的大多数水稻田都被客家人所掌握,他们也大量的开垦新田。

从这么一个小小的水稻田开始,客家人、闽南人就掌握了山口洋的米市和木材市场,进而成为当地最主要的富商。

正是因此,只要荷兰人挑唆一下,为了夺取华人所持有的财富和土地,当地土著,尤其是以马来人和爪哇人为首的土著就会跟着荷兰人一起屠杀华人。

甚至不用挑唆,他们也很亢奋和愤恨。

他们不会种田,不会做生意,他们会杀人。

这就够了。

够了。

对胡楚元来说,这也就够了。

他只在山口洋逗留了几个小时,下午时分就重新启程前往乐敦,绕过沙捞越西北端的拐角,泰昌号和尾随其后的广义号一起驶入了崭新的一片海湾。

几天前刚有大的台风横扫而过,海岸边一片狼藉,看起来并不是很美好。

等到了傍晚时分,斜阳西照,映红了半边天空和整片大海,泰昌号才驶入一片开阔而弯曲的大河港。

几乎所有的婆罗洲上的大河流都是这样,在出口处总会蜿蜒曲折的绕几个弯,为当地形成一片近乎完美的天然港湾,绕过一道弯,此后的河水和风浪就变得无比宁静,两岸是成片的热带雨林。

由于缺乏完善的国家治理,在整个婆罗洲又到处都有这种港湾,很多地方人烟罕至,也就成了海盗的天然保护地。

就像后来的索马里那样,很多土著部落就完全依靠海盗业为生,专门干一些抢劫活动。

这里的达雅人是最可怕的,他们不仅抢劫,还是食人族,直到130年后,很多偏僻地区的达雅人还保持着食人的习惯。

掩隐在茂密的热带雨林中,连续驶过两个弯道,前方终于出现了一座小镇。

经过多次的大屠杀后,很多华人都从古晋、三发迁居到沙捞越北端无人居住的地区,在当地开垦水田。

和海盗不同,他们寻找到的新聚集地不仅拥有良好的港口停泊条件,方便他们悄悄回国招揽同乡人,还都有着大面积的可供开发的田地,甚至有金矿。

这就是古晋、山口洋、坤甸不断出现的原因,也是乐敦出现的原因。

因为布鲁克王朝实力有限,且曰渐衰落,对于新出现的乐敦,他们只能选择默认,也没有过来强调统领权,没有对当地收税。

这样的好时光持续不了多久,1888年,英国拿到了整个沙捞越的保护权,成为布鲁克王朝的第一宗主国,正式开始对整个沙捞越实施治理,这也是沙捞越最终会并入马来西亚的原因。

当地的华人还很少见到泰昌号这样大的商船,而且是挂着英国人的旗帜,小镇里立刻搔动起来。

很快,泰昌号就找到了合适的停靠点,因为没有足够大的船港码头,胡楚元只能乘坐小船登上陆地,为了防止万一,叶湘云和叶文澜等人先上岸,去寻找他们在当地熟识的一些朋友。

胡楚元并不知道他们又是怎么吹嘘的,大概是说清朝廷的大官来了吧,他刚和张灵普、邓世昌等人一起上岸,那些华人们就热情的涌了过来。

真是人潮呢。

数百位华人慢慢的聚集起来,向着胡楚元这里走过来,有些人还忘了丢掉手里的长矛、大刀,惹的邓世昌一阵紧张,他手底下私募的那些粤勇也纷纷要抬起枪。

这时候,叶文澜和叶湘云已经从一间大堂屋宇里跑了出来,还带着一个体格彪悍的魁梧大汉,那人穿着寻常农夫的衣衫和草鞋,肤色晒成了古铜色,虎背熊腰,浓虬粗髯,大约四十岁左右。

这位魁梧大汉肯定不简单,身后也跟着十几号人,还有更多人涌过去,拥在他后面。

一路急走,叶湘云一路说着什么,那个魁梧大汉是越听越惊讶,神色慌张。

到了胡楚元面前,魁梧大汉二话不说,扑通一声就跪了下来,道:“小的刘宝贵乃是汀州人士,本地新港公司的大总,见过福州船政衙门提调大人!”

刘宝贵身后的那些华人看他跪下来,也都随之跪下,还不知道胡楚元到底是谁,已经是越跪越多,简直像是皇帝出游被识破了。

一阵势之间,里里外外跪下了几百号人。

胡楚元这辈子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局势,也为之一怔,随即就伸手拉着刘宝贵,想将他拽起来,又道:“我只是为了私事来一趟贵地,你不用这么拘谨,让大家都起来吧!”

“多谢提调大人!”

刘宝贵借势也就起身了,这里的人几乎都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只是看大哥跪下了,他们也跟着跪,大哥一起来,倒也陆续都起来了。

见人实在是太多,胡楚元就道:“刘老板,我们找个地方慢慢谈吧!”

刘宝贵当即道:“好,那请大人到咱们的大厅里高坐。”

他们说的“大厅”不是一般的大厅,而是类似于梁山伯聚义厅的“厅”,但凡是社团总坛都有,南洋这些华人社团的头领也就经常自称“厅总”、“大厅总”、“大总”,就是这个“厅”里的一把手。

进了新港公司的新港厅,胡楚元在上席坐下来,叶文澜就坐在他旁边。

清朝廷的官员身份在华人世界是非常有份量的,一方面是有实权,另一方面也是思想上的一种根生蒂固的影响力,就因为这个原因,叶文澜无论如何都想保住自己的从二品职位。

胡楚元当然明白这一点,可还是觉得刘宝贵对他的害怕程度有点异常!

客套一番后,他没有急切的说什么,只是让刘宝贵等人陪着他到乐敦周边看一看。

这里的情况更像是国内的一个乡,没有官员治理,也没有乡老,都是社团的带头大哥和各级管事说了算。

总人口约有六千,九诚仁口是华人,福建籍客家人又占了六成,余下也都是福建人,刘宝贵就是汀州籍的客家人。

距离乐敦港三十多里的地方就是加丁山,那里有一大片的金矿区,很多华人都在那里做事,只有不足两千人在乐敦港附近开垦土地种植水稻。

在刘宝贵等人的陪同下,胡楚元找了一座百米高的山丘登上去,远远眺望一番,对这一带的地形颇为满意。

如果从战争的角度来说,这里并不适合做为一个军事集中地。

做为一个城市,这里却拥有着非常巨大的发展前景,除了西南部的加丁山脉,以及西北部的一些小山丘,整个地段都是冲击平原,宽阔的加央河蜿蜒而过,覆盖着大片的热带森林。

如果全部用汉人的方法来治理,不出十年,这里就可以诞生数百万亩的水稻良田,至少可以容纳十几万人的居住和生活。

从山丘下来的时候,天色已经渐晚。

为防万一,胡楚元还是返回泰昌号住下,并在船上邀请刘宝贵一起用晚餐。

吃了饭,胡楚元让邓世昌等人离开,只留下他、刘宝贵、叶文澜和张灵普四个人,关上门泡壶好茶秘密谈。

见时机已经差不多了,他就和刘宝贵谈起正事,起先也只是问一问乐敦和新港公司的情况。

听胡楚元这么一问,刘宝贵心里有点忌惮。

从胡楚元来到乐敦,他一直就在怀疑胡楚元的动机,总觉得胡楚元可能是想占据他的地盘,亦或者,朝廷知道他以前干过海盗的勾当……?

想了想,他就叹道:“咱们新港公司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才将这一片荒芜人烟的老林子开垦出来,可没有想到,那些土著一看咱们折腾出成片的水田,纷纷又说这块地是他们的,想要拿回去。咱们又在附近采出了不少大金矿,英国人就也来惹事生非,说这里是苏丹给他们管理的领地,让我们只准将黄金卖给他们,还得交税。真是越来越麻烦呢!”

胡楚元微微点头,问道:“那你们有没有办法守住?”

刘宝贵又叹一声,道:“打土著还能撑一撑,万一洋人开着舰船过来,咱们就麻烦了呢。”

“哦?”胡楚元悄然一抬眼帘,问道:“布鲁克那边到底有多大的实力?”

刘宝贵想了想,道:“四五千人的数量,可都有洋枪,洋人大约有七八百个,其他都是马来人,关键是有几艘舰,都有大炮呢,几炮一轰,咱们就死的差不多了,怎么也守不住的。”

胡楚元不免又奇怪了,问道:“那他们怎么不攻过来?”

刘宝贵道:“关键是其他土著也和他们有很多冲突,再说了,他们真是要把舰船开过来,咱们就向后撤,撤到金矿那里,守着山打,他们也吃亏。”

胡楚元又点了点头,和刘宝贵道:“我是有办法解决这个事,可在说正事之前,我也想说一声,你似乎对我有很多的提防,其实是没有必要的,我这一次来找你,和朝廷是一点关系都没有。我呢,和叶大人一样,也都是官商,平时也要做生意的。好处是什么呢,我有买卖军火的职权,所以,我倒是可以卖点军火给你。”

一听这话,刘宝贵暗暗高兴,匆忙解释道:“大人不必见怪,小的没有和官家打过交道,确实是很怕的……二来呢,您和一般的官家,叶二爷说您管着福建水师,这真是太吓着我了。”

胡楚元笑了笑,很客气的说道:“也谈不上管,只是协办,刚才那位邓大人……其实就是水师的管带大人。因为我这一次来找你们显得很冒失,又怕我在半道上遇到海盗,邓管带就亲自带人,以免万一,军舰倒是停在了新加坡,只租了一艘武商船。”

刘宝贵暗暗倒吸一口凉气,总算知道叶湘云说的不假。

说实话,他真不知道胡楚元的深浅,但能让叶文澜、叶湘云这种人都怕到如此地步的人,那真是他这辈子第一次遇到,也算是长了眼界。

想到这里,他就和胡楚元道:“提调大人,小的能够见到您,也算是今生有幸。如果您有办法解决乐敦的事,小的必将牢记您的大恩,以后只要您有事差调小的,小的一定万死不辞。”

胡楚元笑了笑,道:“其实啊,我想和你买下这块地!”

“什么……?”

刘宝贵大吃一惊,以为胡楚元要强吞他的地盘,面色剧变,当即就哗的一声站起来,下意识的捏紧双拳。

只看他要动手,叶湘云也吃了一惊,即刻起身,生怕刘宝贵出手。

几乎是在同时,张灵普比他们两个人都快一步,已经前移到胡楚元身侧,随时就能出手。

“哎,大家不要急!”

胡楚元倒是很平静,微微一抬手,示意几个人都别着急,又和刘宝贵道:“确切的说,我是想要招揽你,让你替我办事,条件当然是很优厚的,等我拿到了整个沙捞越,乐敦还是你的地盘。”

“什么?”

刘宝贵又吓了一跳。

整个沙捞越?

大港公司、三条沟公司最鼎盛的时候都没有夺下古晋,居然有华人想要夺下整个沙捞越?

他一万个想不通,也不敢相信,可是……他不得不说,胡楚元恐怕真不是普通人。

和他们这些社团大总不同,人家可管着福建水师呢!

(未完待续)

第十章 救援浙江巡抚(下)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苏门答腊的杨宗砺第二百零二章 龙川战役——大山岩之死第一百一十九章 商者诡道也第十九章 胡家大院是奢华第一第九章 救援浙江巡抚(中)第一百九章 阿萨姆(一)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战(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击战(二)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九十三章 日本海军的最后之力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章 左宗棠来了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荣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后的复出第二百九十六章 轰第六十六章 荣宝斋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一百七十三章 一品大员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抚(上)第五十一章 梅启照的配合第五十三章 盐价风波第五十四 疯狂的盐价第四十七章 上海滩不是他的世界第四十五章 容闳来了第六十章 抄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一)第一百一十二章 英国威胁论第七十一章 福州船政局的事终于来了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侠第四十七章 上海滩不是他的世界第八十四章 梅谭之别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歼”第一百八十一章 东北开禁第一百三十九章 总信房和总帐房第二百零五章 改革之策第一百四章 投资南洋和军队第六十四章 见利不忘义第一百五十九章 江南船政事务全权督办大臣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门的私款第六十一章 操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第五十四 疯狂的盐价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兰湾战役第一百九十一章 新军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扑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润第一百一十五章 魏瀚来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亿两白银第一百一十章 阿萨姆(二)第七章 下棋和棋子第二百六十二章 远东的焦灼和国民教育计划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员长蔡锷第二十七章 来历不明的青花瓷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润第一百一十章 阿萨姆(二)第一百四十五章 飘在南洋第二百章 丹东大战(三)史无前事之重创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厂和海军的新未来(上)第九十五章 邓世昌和叶富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十七章 实务派的起源第一百一十七章 克琳娜,达格尔的宁芙女神第二十四章 灭曹计(下)第九十四章 商人就是商人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盐价第二十九章 旅居长崎的潘先生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八十章 这一年的生丝收购第一百三十章 排华案风波(四)第一百五十一章 腾冲号爆炸案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银战争第一百九十章 督战天下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一百六十章 马尾海战(一)第五十五章 盐案风波第二百四十七章 继续沉睡吧,日本第二百六十八章 国家的利益,我的利益第二百九十五章 副委员长蔡锷第一百六十一章 马尾海战(二)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战阴影第七十八章 一个条件第一百七十四章 张之洞的投靠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台风第二十九章 旅居长崎的潘先生第二百三十四章 新内相瞿鸿机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权级的绝唱第二百八十五章 一战后的新世界局势第八十八章 钮玉庚和缪荃孙第四章 八个坛子七个盖第九十三章 裁员第一章 胡雪岩死了第八十七章 江南国学馆的附带属性第二百七十二章 卸任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十七章 实务派的起源第十三章 江南商行第四十四章 难以挤进的缫染业第五十八章 徐老板又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