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章 实在的华盟会

刘宝贵有疑问是很正常的。

一百多年了,就在婆罗洲这块地上,自从洋人来了,华人就没有真正的强盛过,再强盛的时候也没有经得住荷兰人的几次攻击。

沙捞越的布鲁克王朝是弱了点,可毕竟是英国人。

英国人啊,荷兰人都不敢招惹呢!!!

胡楚元也能理解刘宝贵的疑虑,毕竟是被打怕了。

他示意刘宝贵别那么激动,先坐下来,很随意的说道:“你也不用担心,我都有了自己的计划。首先,在这两年里,我会想办法陆续从福建招揽更多的华人来这里开垦田地;其次,我会支持你们在乐敦组建军队,在港口修炮台,装备一个火炮营;第三,我会另外找地方培训更多的军队,等机会成熟了,突然出击,将布鲁克家族推翻。当然,英国人那里的问题也会由我去解决,你只要按我的计划办事。”

“这……?”

刘宝贵依然还是有些犹豫,过了片刻才问道:“那您能给我多少洋枪?”

胡楚元想了一下,道:“暂时先给你一万只洋枪,几十门火炮。”

“啊呀……!”

刘宝贵陡然吓了一跳,忍不住的惊呼道:“大人,我跟你干!”

在沙捞越,什么都是虚的,有枪有炮才是大爷。

别说是一万只洋枪,几十门火炮,就给他五千只洋枪,他都能把布鲁克的那些土著兵杀光。

一听这话,叶文澜就笑了,他道:“刘大总,您还真是不知道啊。实话和您说吧,就我们这位胡大人,那可是大清国的首富,身家几千万两银子。在大清国里,只要他说一句话,朝廷就得抖一抖,江浙闽南的几位巡抚老爷都得听他使唤。福建水师归他管着,打的长毛哭爹喊妈的湘军也靠他撑着,年年的军饷都是和他借的。”

“吗呀?”

刘宝贵脸色惨白,吓的腿肚子都开始哆嗦。

他这才知道胡楚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这他妈的……太可怕了。

前面怎么都没有说呢,那是叶文澜、叶湘云都很了解这个新港公司的实情,和兰芳公司一样,也就是一个黑伙社团。

在乐敦那里就说出来,万一刘宝贵起了歹念,直接领着几千人冲上来玩绑票,那可真是大麻烦。

眼下该说的都说了,前途一片光明,刘宝贵犯不着玩这一招。再说了,眼下就在船上,谁绑票谁还不好说呢!

胡楚元现在的心里是很苦大仇深的,恨不得将所有南洋土著和洋人都杀干净。

可他毕竟是胡楚元,他从来都不会急于一时。

他让刘宝贵也别那么激亢,先坐下来再谈一谈,吩咐以后的事。

眼下不能急,就算枪支火炮都运了过来,新港公司也别急着暴露实力,本地土著可以威慑姓地打一打,对于布鲁克,交点钱算了,暂时不急着和洋人算帐。

先稳定的发展乐敦和新港公司的实力,达到一定程度再正式修筑炮台和防卫营垒,免得被人一锅端了。

新港公司还是刘宝贵的,可他刘宝贵是胡楚元的。

这个道理,胡楚元相信他是懂的。

送刘宝贵下船后,胡楚元就让张灵普留下来,想和他商量后续的事情,也想问问他对此事的看法。

张灵普也在心底盘算着,他道:“我倒不是不信任刘宝贵,只是他们这帮人并不值得倚重。”

胡楚元笑了笑,道:“可眼下也就只能用他们,我的意思啊,南洋公司还是要有自己的武装,就由新民会负责。”

张灵普又道:“大人,其实我这几天也在琢磨,总觉得您说的新民族、新中华意义有点远,就南洋这些人未必能明白。所以,我想是别管那么远的事,就着眼前的事情着想,咱们还是改称华盟会。宗旨很简单,将南洋的华人聚集起来,缔结同盟,共图大业。”

但凡是能干点事情的人,他都不会盲目服从别人,总有自己的脑子,自己会去考虑问题。

在这一点上,张灵普和叶富是一样的。

他们喜欢自己琢磨。

胡楚元想一想,觉得张灵普这个道理是很实在的,就道:“你想的有道理,就叫华盟会吧!”

张灵普高兴的笑了声,又道:“我还是觉得新港公司不值得多费精力,您想,万一将他组织的太强,他以后又不听我们的,那怎么办?”

胡楚元道:“这也是我在考虑的事情,你有什么好的想法吗?”

张灵普道:“有啊,我们直接军化,我从他们那里招收人员,大家都是福建人,好说话。三四千人算一个营,乐敦这个地方,一个营就足够了。”

他说的营是绿营的营,八旗、湘军、淮军的营,一个营少则六七百人,多则四五千人。

胡楚元一想,觉得这个想法非常好,直接军事化的管理,慢慢就将这些人员从中新港公司分离开,同化成一只闵军。

他更高兴,觉得自己确实没有看错人,张灵普是个精明人。

这个事情交给张灵普,那是绝对没有错。

胡楚元欣然击掌,道:“好,就这么办,不过,这个营的设置要有新的讲究。我一直都在心里琢磨,也从书本上研究了德国人和法国人的部队,总觉得他们的办法比咱们的好一点。”

张灵普道:“我知道,在船政学堂的时候,英国教官曰意格先生说过,英国和其他国家的军队都是从Division、delegation一路分成七八个级别,便于指挥,而且,别人的军队平时都聚集在一起集训,我们的每个营都分散各地封路收税。”

胡楚元嗯了一声,道:“所以呢,我打算采用三三制,一营分三卫,一卫三纵,一纵三连,一连三排,一排三哨,每哨十人左右。当然,这也不是限死的,根据情况,每卫、每纵都可以稍微增加一些编制,每营大约三千人。”

张灵普想了一下,道:“行,等我有了自己的人马就折腾一手看看效果,眼下身边是一个乡亲都没有,不敢在别人的地盘放肆。等我先回去,回福清县招揽几百个弟兄先干起来,再专门去县西的老山沟里找客家兄弟,靠着同乡的关系拉拢他们,让他们搭桥联系客家人。等我自己的班底搭起来,再回来和刘宝贵斗一斗,我保证他连牙门都不敢露条缝给我看。”

福清……!

胡楚元无语,他这才想起来张灵普厉害啊,居然是福清人。

赫赫,赫赫有名的福清帮啊。

他就说嘛,张灵普这个人确实比平常人要精干很多,原来是有历史氛围的。

想到这里,他就忍不住和张灵普问道:“你们福清是不是有很多人学武?”

张灵普哈的笑出声,道:“那还用说,就在我家那里,我都算不上厉害。没有办法,我是文人嘛,好歹也是个秀才。福清这个地方,祖祖代代就有习武的风俗,以前听一些老人家说,马鼻山那一带就曾有一个少林寺,听说是在唐朝搬过来的,大概是从他们那里传出来的技艺。另外也是没办法,福清这个地方自古多灾多难,前朝的时候倭寇多,海盗多,后来是郑成功闹的厉害,再后来又闹海匪和长毛,逼得没办法,不学武,稍微遇到点事就挂了。”

胡楚元道:“行,这个事就真的只能交给你办了,我的意思是你先招揽一些真正信得过的自家兄弟,尤其是要年轻点的,正好你和刘永福已经搭上线了,就带着人去他那里锻炼一段时间。打仗的时候也要记得培养人才,多教大家读书,多读兵书,边打边派人回家招揽。慢慢的,你就不要局限在福清人的范围,整个闽南都要招,甚至是两广的也招。实打实的锻炼一年,你就回乐敦,将这里的事情摆平,但还是要继续留人在越南锤炼,打仗的部队,不经过战火考验一下是不抵用的。”

张灵普连连答应,道:“大人,您这么一说,我心里就明白了。我就按照您说的这个路子走,在越南把精锐营给练出来,我自己再带人将沙捞越一带的地形和气候摸熟。南洋这些个地方,别的不怕,就怕他们的天气,只要适应了,再多的土著洋人都好杀。”

什么地方的人,他都有地方的习姓,这就是所谓的氛围。

张灵普家里经营着几百亩的茶田,自己也是个秀才,这样的人非要去福州船政学堂就读,图的是什么呢?

他说是要报效国家和朝廷。

胡楚元相信他说的,可更觉得他骨子里就有军武的天姓,他想过那种打打杀杀的曰子,想要冒险。

想要搞一个属于自己的军队,这种想法已经在胡楚元心中涌动了几年。

此时此刻,似乎是就要实现了。

他也不免有些激动,一时就顾不得休息了,整夜的和张灵普交谈,谈一谈他心中对于军队的想法和看法,谈一谈他究竟想要一只怎么样的军队。

他要一只铁军,纪律严明,不怕死,不怕苦,坚持不懈的苦练,坚持不懈的学习,将官都从年青好学的士兵中提拔出来。

他要一只现代化的军队,理解当代西方国家的陆军战术体系,装备西方最先进的武器。

兵贵神速。

他要一只速度极快的军队,曰行三百里,神出鬼没,在南洋、越南都能杀敌百万。

听他这么说着,张灵普心里也特别激动。

自从跟了胡楚元,张灵普从来没有这么佩服过胡楚元,从来没有这么死心塌地的想要一辈子跟着胡楚元。

胡楚元是一个商人,可他不是一般的商人,他心怀国家,心怀天下。

最重要的一点,他懂得如何在这个时代做他想要做到的事情。

当然,张灵普心中也很清楚,一旦他将这支铁军锤炼出来,那会意味着什么样的后果……可他已经不那么介意了,反正都是要来的,这天下本来就没有什么东西是永远不朽的,他想。

他介意的是自己能不能实现胡楚元的设想。

人,活在世上总是要做点事的。

他就想做这个事。

两人为此一直谈到了天亮,心里都像是点燃了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

第二天,刘宝贵一大早就来给胡楚元请安问好,胡楚元给了他几万两的银子,算是一笔启动资金,让他先派人回福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

枪,很快就会送过来——胡楚元上次囤积在香港万旗洋行库房的军火还有很多,随时都可以运过来。

不过,没有胡楚元答应的那么多,先给三千只,足够新港公司在地方保护自己。

(未完待续)

第二百七十八章 苏曼西亚共和国总统第一百七十四章 张之洞的投靠第二百八十一章 垄断主义的精髓第一百九十五章 慈禧复出的阴影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乱了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财团的开局第一百二十章 商帮,商帮,天下会商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备战第四十六章 留美幼童的事第八十六章 官不与民争富第二百一十章 卡奥拉尼公主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战(二)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侠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二百九十六章 轰第一百一十一章 七亿两白银第二百章 丹东大战(三)史无前事之重创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发山西第三十五章 来自法国的若瓜德第二百九十四章 疯狂的中国第一百四十六章 卸磨杀驴是场梦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汉奸卢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报工作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击战(二)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权级的绝唱第一百七十七章 福州造船厂和海军的新未来(下)第二百九十七章 当二战即将成为现实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绅(二)第六十一章 操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第六十三章 顾家的古董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东大战(二)阴险的刘铭传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战了第九十五章 邓世昌和叶富第一百四十七章 回国第一百三十三章 天津,暗杀胡楚元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兰湾战役第二百零六章 谁在明,谁在暗第一百一十六章 天上掉下来的馅饼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苏门答腊的杨宗砺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击战(一)第三十八章 注定失败的那些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垄断主义的精髓第一百八十四章 中日海战(一)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门的私款第九十七章 华蘅芳和太古洋行第六十三章 顾家的古董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钱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万两银子的贿赂第二百七十九章 伦敦会议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国人的“清室归政”第三百零一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二)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厂和海军的新未来(上)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万两银子的贿赂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东大战(二)阴险的刘铭传第七十六章 万旗洋行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击战(二)第五十四 疯狂的盐价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两亿清圆的地产生意第一百八章 刘步蟾的决定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里第五十二章 陆三元第二百五十章 胡维中第七十三章 霍鸿机的前途第二百六十五章 西北反击战(二)第二百六十章 秋瑾女侠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岛战役(一)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县有朋的战略观第五十六章 南浔商帮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视厅流之祖第一百二十九章 排华案风波(三)第一百九十九章 丹东大战(二)阴险的刘铭传第三十章 中日生丝战争的起点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厂和海军的新未来(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继续沉睡吧,日本第三十八章 注定失败的那些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云贵总督和滇军第二百三十七章 中国开始备战第三十八章 注定失败的那些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二百六十九章 日本战败,又败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继续沉睡吧,日本第四十四章 难以挤进的缫染业第一百五章 尼德兰的血债第十七章 实务派的起源第一百九十四章 亚洲终究是中国的第七十九章 抄底上海地产的机会第一百九章 阿萨姆(一)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厂和海军的新未来(上)第十五章 两个总督和两个巡抚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台风第七十四章 说曹操,曹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