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八个坛子七个盖

左宗棠是把丑话说在前面,看在胡雪岩的功绩和他的交情上,他愿意将江淮的盐业交给胡家打理,前提是胡楚元至少得有胡雪岩一半的能耐,别是个扶不起的阿斗。

胡楚元是个长耳朵的人,左宗棠说的不是很透亮,但也给他透露了一些苗迹——乔家也搭上的湘军的船,如果胡家真的不行,那就只能都让乔家来经办。

无奈啊。

局势逼着胡楚元要做一个官商,而且得做天下最厉害的官商。

短短的一会儿,胡楚元就在心里盘算了很多次。

沉吟了片刻,他和左宗棠道:“中堂,我倒有另外一个办法可以解决眼下的难事!”

“哦?”左宗棠悄然睁开眼帘,问道:“什么办法?”

Www★тTk án★℃O

胡楚元道:“发行两江公债,以两江的财税为抵押,发行一千万两库平银的公债,每股十两,为期五年,总计一百万股,年计利息七厘。这些公债所筹集的款项专门由两江总督差调,用于疆省、两江的军饷和内政建设!”

“这……那由谁来卖,谁来担保?”左宗棠问道。

胡楚元道:“由阜康钱庄专营这些公债,销售给江浙百姓和各地富商。谁卖谁担保,但要从中抽息三厘,如果卖不掉,一概由钱庄承担。如此一来,两江所承担的债务利息也可以降低一半”

左宗棠微微点头,却道:“你能想出这样的好办法,足以说明你是个聪明人,可惜,这个办法好归好,却也要三四个月才能筹集到足够的款项,不能救急。何况,此法治标不治本。老夫临行之前已经和恭亲王商谈过,若是你家还有余力,不妨就将债务承担下来,老夫以江淮盐务为担保,统一交由你家来打理盐务专营。”

顿了顿,他又道:“楚元,想要谋大事,必然就有风险,可没有风险,你也谋不了大事。你家为了帮朝廷平定内乱,背了这么多的债务,朝廷当然不能眼睁睁的看着你们倾家荡产,否则,朝廷的脸面何存,以后还有哪家商贾敢为朝廷办事?”

一听这话,胡楚元也就明白了。

原来,左宗棠是早就想好,索姓将债务都集中在胡家,造成胡家即将破产的局面,而朝廷也没有钱还给胡家,又不能坐视不理——对于清朝廷厚颜无耻的程度,胡楚元是知道的,可至少在左宗棠还活着的时候,朝廷不可能坐视不理,那就只能将江淮盐务交给胡家经营。

如此一来,不仅打击了李鸿章,左宗棠也将江淮盐政收在手中,所有钱税都可以用来支撑疆省的军务,等疆省战事结束,他就能继续用这笔收入偿还债务。

既然如此,胡楚元也只能点点头,决定硬吞下所有债务。

左宗棠则问道:“你家里还有能力承担吗?”

胡楚元答道:“应该是可以的。春丝已经卖给各家洋行,可还有一大笔余款没有到账,得要等到秋冬时节才能和洋行算清。国事第一,我先想办法筹集244万两银子给乔家,禅臣、礼信洋行的军火欠款呢,我可以用其他洋行拖欠我家的丝债相互抵销。至于要给刘大人的那笔三百万两银子的款项,我只能先挪借夏丝收购款。”

左宗棠微微颔首,似乎是很满意,但又道:“你家是做生丝生意起家的,江南的生丝买卖无非是主做春丝和夏丝,眼下再过半个月就该收购夏丝了,你把收购夏丝的钱挪用了,今年不收夏丝,不留订金给桑农,明年还怎么收春丝?”

胡楚元苦笑,道:“做生意就是八个坛子七个盖,谁都有债,谁都有贷,何况我手里还有钱庄和当铺。只要我能把资金转活,即便资金少一点,我也能转得动整个买卖,只是风险比较高。另外,我爹一走,江南的生丝业必定会风起云涌,人人都想取而代之。如果大家竞争的太厉害,我就想稍微退让一些,坐观局势。”

左宗棠知道胡家有能力背债,毕竟有一个遍及全国十三省的阜康钱庄,完全可以将这些债务当作钱庄的贷款,不管怎么说,就算他和朝廷没有能力先还钱,贷款的利息总还是年年都要给的。

当然,左宗棠并不知道,胡雪岩后来就是死在这个贷款的利息上……可也要怪胡雪岩自己将所用钱抽调到了极限,一笔几十万两的贷款利息就成了压死他的那根稻草。

左宗棠担心什么呢?

他怕胡楚元年轻气盛,一边背着巨额债务,一边和其他商人炒卖生丝。

如果胡楚元真像自己说的这样,能够拿得起,放得下,左宗棠就不那么担心了。

他道:“那行,为了国家大事,你先去上海办理这些事情,让你两个弟弟留家守墓!”

胡楚元想了一下,道:“中堂,我毕竟年轻,没有名气和人脉,真要我出面张罗,一来没有经验,二来容易被商场上的老手和洋行欺生。我不如留在家中,差遣各位熟悉行市的掌柜们各司其职,我居中调应!”

左宗棠沉吟片刻,道:“那也好,可这些事情都得办妥当,不要有疏漏!”

胡楚元默默点头,这就起身告辞。

等他一走,胡瑞澜就和左宗棠笑道:“中堂,他倒是个合适的人才!”

左宗棠没有发话,等了会儿才和杨昌浚问道:“你觉得呢?”

杨昌浚起初也不说话,过了片刻才道:“聪明是不假,也确实是个人才,可毕竟是太年轻了,能说不代表能做。中堂,事关兹大,咱们还是先看看,实在不行,那就让乔致庸南下。”

他毕竟是前任的浙江巡抚,虽然棋差一招,被江浙派官员的大佬夏同善算计了,输的血本无归,可终究是在政坛的腥风血雨里拼杀过,比起擅做文章的胡瑞澜稳重精悍一些,眼界也长远。

他这番话让左宗棠听的深有同感。

随即,左宗棠终于开口问花厅中的第四个人——那个略显落魄的半百老人,道:“士璋,你觉得呢?”

老人清咳一声,叹道:“中堂,您太高抬胡三爷了!”

“哦……?”左宗棠神情不满,眼裣收缩,隐隐有股杀气。

老人道:“是啊,我倒觉得这个年轻人不仅有胡三爷的能耐,恐怕还能胜过三爷,只是稍需磨砺。中堂,我这些年漂泊无依,穷困潦倒,您不妨给我富贵点的差事吧!”

左宗棠冷冷的一抬眼帘,哼道:“我哪里能有什么富贵的差事可以搭给你?”

老人道:“有啊,您让我留在胡爷家里做个师爷,那不就是很富贵吗?我也老了,还能活几年吧,希望中堂容我赚点钱留给子孙。”

“哼哼,你想的倒是很美!”

左宗棠冷笑着,却又道:“你这些年确实受了不少苦,咱们心知肚明,天知地知,你知我知,老九知。既然你想留在胡家讨份差事,本中堂就成全你。楚元这个孩子是故人之后,也确实有点聪慧才干,若是有你在身边出谋划策,本中堂倒也是更放心了。”

老人一抱拳,道:“多谢中堂的赏赐!”

左宗棠默默点头,却又满腹心事的继续灌了一袋子烟,啪兹啪兹的抽起来,。

第十六章 婚约和左宗棠的心声第一百三十七章 福州的变化和李鸿章的邀请第一百五十四章 刘永福和天地会第一百八十五章 中日海战(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做生意讲诚信第二百一十三章 临时立宪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信银行第二百一十六章 四十不惑第二百三十八章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第十五章 两个总督和两个巡抚第六十一章 操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第三十五章 来自法国的若瓜德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盐价第六十二章 徐润是个人精第一百八十二章 朝鲜这个小国很重要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亲和日本人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汉奸卢第三百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国第七十二章 梅启照的政绩第一百二十四章 一百万两银子的贿赂第一百六十四章 康有为第二百五十一章 金兰湾战役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华民主联邦共和国的新时代第一百二十一章 联营制和徽商第二百章 丹东大战(三)史无前事之重创第五十章 左宗棠的盐价第二十七章 来历不明的青花瓷第六十七章 张灵普也是个人才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胜利第一百三十一章 排华案大爆发第一百六章 新港公司第六十章 抄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一)第八十九章 再回杭州第一百一章 南洋商行第二百八十八章 中华民主联邦共和国的新时代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权级的绝唱第一百九章 阿萨姆(一)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胁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二百五十六章 174万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后的复出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业的根基第二百八十章 世界完全乱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琉球岛战役(二)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福州第二百六十六章 从始至终都是屠杀(一更)第二百二十六章 革命吧第二百零一章 黎明前的黑暗第二百零八章 无功不受禄第一百七十四章 张之洞的投靠第二百九十四章 疯狂的中国第一百四章 投资南洋和军队第一百二十八章 排华案风波(二)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国的遗憾和收获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扑第三章 胡雪岩的丧事和最赚钱的买卖第九十章 任职福州船政提调第三章 胡雪岩的丧事和最赚钱的买卖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问第五十五章 盐案风波第二百五十五章 战争与发展第一百七十九章 日法俄的举措第七十三章 霍鸿机的前途第一百六十三章 新事业的根基第五十七章 密帐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军争霸第三十七章 富绅云集第二百四十四章 君权级的绝唱第三十三章 日本的古董生意第八十四章 梅谭之别第二百零二章 龙川战役——大山岩之死第八十二章 入股万旗洋行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国的遗憾和收获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群英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一百六十一章 马尾海战(二)第二百五十五章 战争与发展第五十九章 挖走徐润第二百一十三章 临时立宪第二百五十三章 山西富绅(二)第二百七十九章 伦敦会议第二十二章 雌雄龙骨第一百四十章 美洲财团的开局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备战第一百三十五章 升官,福州船政大臣第十一章 送礼也要有艺术细胞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里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条约第十五章 两个总督和两个巡抚第一百六十章 马尾海战(一)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一百七十五章 日法俄的新威胁第二百七十一章 白银战争第八十一章 这样的结果第一百五十一章 腾冲号爆炸案第二百九十六章 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