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门的私款

随后的几天,胡楚元还是继续参观船政衙门下属的厂房,他也抽空去了船政学堂,发现学堂筹办至今十三年,招收的制造班学员不过两届,总计四十一人。

这个数量未免太少了点。

他将这个事情放在心里,却没有立刻做出改动。

福州船政要是好办理,那也不会轮到他,事实上,在沈葆桢之后,历任的福州船政大臣都没有实际能力管理船政衙门,衙门级别虽然等同巡抚,却远非一般的巡抚能够管理的。

可以说,此后的船政大臣是一届比一届差,丁曰昌还算凑活,吴赞诚、何如璋都是李鸿章的淮系亲信,无能鼠辈。

李鸿章是一个很喜欢任用无能之辈的人,他的用人哲学是“重德量才”,说白了,就是谁更听话,谁更尊敬他,谁更唯他马首是瞻,他就安排谁出任要职。

福州船政衙门办的好不好,这和他没有关系,他只是想抽调衙门里的人才和资源,所以,越听话越好,越无能越好。

胡楚元不同,他喜欢用那些真正有能力的人,只有这样,他才能“享受成功,品味人生”。

来福州之前,他就将江南商行的总帐郑锡泰抽调出来,通过伍淑珍从旗昌洋行技术局抽调出费恩茨、罗尔斯、卫斯特等十多人,又从格致书院中抽调出华蘅芳。

郑锡泰是广东人,十七岁进入上海丽如银行做学徒,二十二岁升主帐,胡雪岩一眼相中了他,将他招入阜康钱庄做上海租界分铺的掌柜。

在伍淑珍和容闳为胡楚元招揽的第一批美国技师顾问中,仅有三个人拥有大学教育背景,费恩茨和罗尔斯就是其中的两位,前者原任匹兹堡钢铁公司的经理,后者原任弗吉尼亚造船厂的总工。

为了挖到这两人,伍家可是花费了很大的代价。

这些人,每一个都不简单。

年仅四十二岁的郑锡泰在胡家的所有掌柜中算是承上启下的那一辈,资历足可称得上是第五号的大掌柜,身材不高,微微有些发福,还有点谢顶。

不过,他确实是个聪明绝顶的人,在丽如银行的六年磨砺中,锻炼出一口流利的英语,对于西洋银行业和传统的钱庄业务都有很独到的了解。

为了查账,郑锡泰从江南商行的福州分行里抽调了四名主帐和十多名帮帐,再加上自己的几名亲信,近二十位精通账务的人通宵达旦的核查了三天,才将福州船政衙门的所有账目清查完。

一大清早,他就将紧急撰写的衙门帐务公报呈交给胡楚元,厚达二十多页。

胡楚元一直都是个很轻松的人,反正这世上也没有多少事情能难倒他。

他一边吃着早点,一边翻看帐务公报。

他还是个很懂得“享受成功,品味人生”的家伙,刚来船政衙门四天,就让胡荣将衙门的所有家具都换了一套,用于装饰的古董书画、青铜器、瓷器玉石,件件都是珍品。

等将整个公报都看完,胡楚元也忍不住微微皱眉,和郑锡泰问道:“这笔私款的问题,你能有把握吗?”

郑锡泰苦笑道:“东家,衙门的账目是千疮万孔,毛病实在太多,稍微有点本事的人都能看出问题。至于这笔私款嘛,我敢拿人头担保,从沈大人接管衙门之后就开始挪用,等他赴任两江总督,就一直是总监工叶文澜在挪用,历经十三年,总计抽调了214万两白银。”

啧啧。

胡楚元心里冷笑,暗道:沈葆桢……不过如此啊!

他稍加思量,和郑锡泰问道:“你猜这笔款子目前在哪里,数额剩下多少?”

郑锡泰想了想,道:“我估计啊,从一开始,沈大人就从衙门里面抽调公款让叶文澜在外面做生意。叶文澜主要是做南洋贸易,从福建向南洋贩卖瓷器、丝绸、茶叶、漆器,再从南洋向福建贩卖锡器、糖、香料,甚至是私盐。这几年,叶文澜本金充裕,也在福建开设了十几家钱庄,估计这些钱也在外面放贷。这么一算,怕是越来越多,至少也能有六百万两!”

啧啧。

胡楚元坏笑一声,道:“数额还真不少啊。”

郑锡泰又道:“除了这笔私款,衙门内部的贪污克扣现象也很严重,每年至少有三十万两的官银折损在这里面。再加上洋人顾问的薪水普遍过高,福建水师的军饷也由衙门支出,四个问题加起来,也就难怪船政衙门无钱可用,每年仅能拿出十几万两银子用于造船。”

啧啧。

胡楚元倒是挺开心,笑道:“所以,中堂大人和何璟才这么急着让我来打理船政嘛。”

郑锡泰忍不住问道:“东家,那你打算怎么办?”

胡楚元倒是处之泰然,平淡的吩咐道:“你重新带着人整理这些公报,按每一个官员分算,看看他们每个人都贪克了多少,证据要充足,每人一份,我要让他们自己看清楚。”

郑锡泰点头称是,这就下去办事。

胡楚元又将胡荣喊了过来,吩咐胡荣准备五十七份信封和银票,银票面额不等,最高三千两,最低不过一百两。

在胡楚元看来,这些官员贪污克扣的问题并不大,怕的是他们故意高价采购劣等煤铁,亏空公款。

不损公,如何利己?

当然,这也很方便他用自己的财力控制整个福州船政,包括福建水师。

他有的是钱,为什么不将钱做为自己最厉害的武器呢?

吩咐了这些事,他就继续邀请伍淑珍和那些美国顾问去参观船政的船坞和工厂,边看边问,也在心中寻思如何提升福州船政的生产能力。

等到了中午,胡楚元刚看完船政的三个船坞,胡荣就匆匆来找他,说是有亲戚来找他。

亲戚?

胡楚元觉得奇怪,就回到船政衙门,一进书房,他就看到里面坐着一个很面熟的青年,二十七八岁的光景,白白胖胖,身材倒是不高,神色中隐约和何璟有几分相似。

胡楚元心想,原来是这个人啊……!

这是何璟的亲侄子何启功,广东举人出身,一直跟在何璟身边出任幕僚,也是何璟最为信任的心腹。

见到胡楚元,何启功就笑眯眯的起身拱手道:“贤弟,好久不见!”

“堂兄!”胡楚元客气的点着头,重新请何启功坐下来,问道:“堂兄不是随着何伯父在京师吗,怎么现在就回来了?”

何启功笑了笑,从袖口里取出一封折子和两封密函,他先将折子取出交给胡楚元,道:“叔父身兼多职,实在无力辖管船政事务,又不能辜负朝廷重托,特向军机大臣恭亲王和兵部尚书沈大人递了折子,但凡船政事务都交给你来处置,只是大事需要禀告。恭亲王和兵部尚书沈大人都已经同意,并在折子上做了批复,叔父就让我立刻将这个折子带回来给你,方便你在船政衙门办事!”

“哦?”胡楚元暗喜,他正要这个东西。

将折子打开一看,果然和何启功说的一样,军机处和兵部都已经确认此事,同意“福州船政衙门署理提调胡楚元”辖管船政衙门大小事务,只是……凡大事者须由闽浙总督何璟裁夺。

看完折子,胡楚元也忍不住笑出声,和何启功道:“我还正缺这道公折呢!”

“可不是吗,没有实权,在这个地方还真不好办事!”

何启功笑了笑,随即又压低嗓音道:“叔父在京师叙职之余,既想为你争点便利,也想为闽浙争夺朝廷的海防军费。如今朝廷已经定策,每年拨出海防军费四百万两白银兴办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叔父就想从这每年四百万两的海防拨款中咬下一口,他写了一个折子,但又觉得份量不足,就让我即刻回来和你商量一下,看看能否再增两三个缘由。”

说完这话,他就将上面那封署有何璟名字的密函交给胡楚元。

胡楚元慎重的将信打开,见何璟也将大的局势细细分析了一遍。

1874年,曰本进攻台湾,清朝一时舆论哗然,当时就已经有举国兴建海防的说法,恰巧左宗棠也要以举国之力收复疆省,海防的事情只能暂时搁置。

经过这几年的争论,再随着疆省战事的逐渐收尾,清朝廷重新开始重视海防,并定策主办北洋水师和南洋水师,再也不指望福州船政衙门和福建水师了,湘军所控制的长江水师更不在朝廷的计划内。

清朝廷之所以会这么决定,关键是想将北洋、南洋水师收归朝廷控制,而不是像长江水师那样受制于湘军。

何璟有自己的分析,他相信慈禧、恭亲王等人根本无意着重办理南洋水师,只想兴办北洋水师砥卫京师,南洋水师、长江水师、福建水师都不在朝廷的计划内。

此外,南洋水师本身就是定位于防御江浙,和长江水师、福建水师相冲突,使得福建水师的价值更为低微。

可他还是想争一争,就写了一个折子,列了三个理由。

首先是以曰本吞并琉球国为由,就事论事,想要增购两至三艘铁甲舰,规格与曰本铁甲舰大致相当,以免曰本重演同治十三年进攻台湾的旧事。

其二,他说福建水师辖制台海,可挡洋人舰队北上,乃是京师海防第一关隘,近卫江浙,南援两广,北援京师;三说举国之力兴办北洋水师,此是上策,可朝廷的海防岂能“孤仰”李中堂?

最后,他说江南商行盈利丰厚,官股抽红年逾三百余万两白银,朝廷若不支持举办福建水师,则必将为两江湘军所控,亦不妥当。

看完之后,胡楚元不得不说,政客就是政客……何璟很清楚自己身上的“重担”,以他的资历和功绩当然能坐上闽浙总督的宝座,可同时兼任福建巡抚、福州船政大臣和福州将军三职就很不正常。

不仅于此,朝廷还没有补实闽浙两省的提督空缺,继续由何璟实际掌控两省提督的实权……因为在这个阶段,只要将两省提督的空缺补实,按功论赏,上任的人肯定是淮军和湘军的武官。与其这样,慈禧、恭亲王等人宁可将位置继续空缺,由何璟这个闽浙总督代为掌管,免得闽浙两省的军务也被湘淮两系艹控。

事实上,朝廷就是有意加重何璟的职权,利用他牵制左宗棠和李鸿章,论资历,何璟是地方大员中极少数可以和这两个人平起起坐的人。

何璟的后两个理由全部是针对自己的“重担”而发,箭无虚发,每句话都直指满人旗贵们最为担心的事情。

(补充:在这里罗嗦两句,写了这么久,主人公才开始在军事和政治领域迈出第一步,这就是这本书吧,拖拉了点。)

(主人公的发展线路应该还是很清楚了,出仕,通过这个时代最常见的方式控制军力,整个第一卷都是在为这个转变做铺垫。)

(关于主人公如何自保之类的问题,都会慢慢有安排,现在就急着询问,似乎太早了点)

(最后,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两亿清圆的地产生意第二百二十七章 外国人的“清室归政”第五十四 疯狂的盐价第二百一十三章 临时立宪第二百五十九章 段祺瑞的反扑第一百三十九章 总信房和总帐房第九十一章 福州船政衙门的私款第二百四十章 琉球岛战役(一)第五章 蛋疼的晚清政客和商人第五十七章 密帐第一百七十一章 光绪的信任第二百八十九章 新中国1922第二百八十三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百五十章 法国人终于来了第二百一十一章 在德国的遗憾和收获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苏门答腊的杨宗砺第二十章 颜士璋推荐的七个人第二百四十章 日本宣战了第五十八章 徐老板又来了第八十四章 梅谭之别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的中国,新的起点第一百七十八章 潜艇工程的开端第二十八章 赴日第一百四十三章 井上先生和汉奸卢第二百三十二章 消失的光绪第七十四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二百六十六章 从始至终都是屠杀(一更)第一百九十六章 日本人的“全歼”第八十七章 江南国学馆的附带属性第二百六十四章 西北反击战(一)第二百一十七章 在苏门答腊的杨宗砺第一百九十七章 胡楚元的内斗和外斗第六十七章 张灵普也是个人才第九十六章 有的就是钱第一百五十二章 腾冲案之后第四十四章 难以挤进的缫染业第一百七十章 推翻慈禧的日子里第三十一章 潘丽美小姐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二百二十二章 在西北的李开邺第一章 胡雪岩死了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荣第二百一十九章 中英殖民地合作条约第二百九十八章 最后的复出第十四章 江淮盐案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两亿清圆的地产生意第二百六十三章 沙暴和台风第七十五章 美国来的客人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国第二百七十八章 苏曼西亚共和国总统第一百六十八章 在日本的情报工作第一百三十六章 提亲和日本人第一百三十四章 生与死第十二章 丁戊奇荒第二百二十三章 西北之问第一百九十八章 丹东大战(一)第二百三十九章 日本警视厅流之祖第二百七十六章 向着世界第一而去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总理首辅大臣和新的帝国第一百三十章 排华案风波(四)第一百六十六章 颐和园的真相第一百四十八章 新租界和两亿清圆的地产生意第二百八十七章 中美海军争霸第一百九十章 督战天下第六十一章 操别人的家,发自己的财第二百八十二章 波斯王朝第一百五十二章 腾冲案之后第九十二章 若无此能,焉可高居此位?第二百九十章 柯立芝繁荣第二百四十九章 开发山西第二百一十四-二百一十五章 总理首辅大臣和新的帝国第一百二章 兰芳共和国第一百六十七章 新四大总掌柜第一百六十二章 全面的胜利第二百九十三章 不可避免的二战阴影第八章 拯救浙江巡抚(上)第五十五章 盐案风波第二百五十四章 山西富绅(三)第二百九十七章 当二战即将成为现实第一百四十二章 夜杀第八十一章 这样的结果第二百零九章 夏威夷王国第二百三十六章 山县有朋的战略观第三十一章 潘丽美小姐第八十四章 梅谭之别第六十四章 顾家的二爷第七十四章 说曹操,曹操到第十七章 实务派的起源第一百二十三章 去北京第一百七十二章 看破天下群英第二百零二章 龙川战役——大山岩之死第三章 胡雪岩的丧事和最赚钱的买卖第三十五章 来自法国的若瓜德第四十章 中村正直第一百三十八章 李存义的关系网第二百三十一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一百二十章 商帮,商帮,天下会商第二百六十七章 害怕吧,沙俄第一百七十六章 福州造船厂和海军的新未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