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节 威望

多尔衮刚毅的脸上泛起一丝苦笑,理是这个理,可是做起来何其难也?

不比刚入关的整整八万大军,气势如虹。

经过连续战斗损耗,特别是前锋阿巴泰一万人马全军覆没和统帅岳托枭首,不论是兵力还是士气,都有让他英雄气短的感觉。

两军交战,最忌犹豫不决!

如果岳托没有死,抑或大明还是跟原来一样怯战且没有这么多诡计,他一定会毫不犹豫全力一战,攻克赵县一屠了之。

然而事实是,现在他不敢把大军投入最为损耗的攻城战中,他们已经为轻敌付出惨重代价。

可是正如杜度所言,兵临城下一战不打对那一方都说不过去,首先镶红旗族人就不答应。

其次就是皇太极,尤其令他头疼。

仗打成这样,不论接下来的结果如何,回去就是皇太极借机发难的时刻,真是一条难以对付的老狗。

“你先把镶红旗安抚住,暂时不要轻举妄动,我们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多尔衮捏捏有些发酸的鼻梁,心力交瘁的朝杜度说道。

“也只好如此,只是一直拖着终非长久之计,希望事情能有新的转机。”

杜度神色落寞,显得有些无奈。

多尔衮已经把情况跟他分析得非常清楚,他性格虽然冲动,但也知道轻重缓急。

更何况,对于眼前这个年纪比他小的堂叔,他心里也甚为敬佩。不为别的,就冲他能和皇太极斗这么多年而不落下风,他杜度就自问做不到。

赵县城头,秦浩明一袭秀才服饰打扮,受伤的左手用绷带绑着,和一身戎装的“全国兵马大元帅”卢象升等将领一同巡视城防。

“城头风大,你安心养伤就成了,真是闲不住。”

冷冽的东北风吹过,卢象升看见秦浩明打了一个冷颤,忍不住心疼的说道。

对于眼前年轻人,他是发自内心的疼爱,甚至还有尊敬。

再也没有任何人比他更清楚,秦浩明往小里说,改变了他的命运,往大里说,改变了大明的命运。

“不是想向您学习学习守城的经验吗?”

秦浩明笑嘻嘻的东张西望,见什么都一副感兴趣的样子。

这是真心话,他是真的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古代战争中必不可少的守城和攻城的战术战法。

“你小子不放心就明说,矫情!”

哪知卢象升却误会了,以为他是在谦虚。

秦浩明用他一系列的辉煌战绩赢得了大家对他的信任,更在每个人心中留下能者无所不能的映象,特别是在军事上,卢象升自然也不例外。

“卢督,人非生而知之。

小子之前对付建奴成功,只不过趁着他们没有防备,以有心算无心,打了对方一个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总的说来还是在讨巧。

真若说还有什么亮点,也无非人傻胆大不惧死而已。

至于要说扎实的军事理论基础,行军布营、攻城守寨、各种武器兵种相互配合等,却是要卢督不吝指教才是。秦浩明坦坦荡荡说出自己的不足之处,唯有这样,才能学习到真实的冷兵器作战经验。

千万不要以为古代作战只有鸣锣收兵,闻鼓则进等简单套路,单是骑兵步兵之间的配合就有许多奥妙在里面,更何况是有绞肉机之称的攻防大战?

“好!胜不骄败不馁,真乃我大明儿郎的典范!

你们看看,我们的戚将军多聪明,下手可真快!”

秦浩明光明磊落的态度,虽然自揭其短,但反而博得周围众将的好感。

新任宣府参将张松荣咧着嘴,独目中毫不掩饰对秦浩明的欣赏,更是把戚纲拿来开刷。

众将轰然大笑,纷纷打趣他们。

这个说秦浩明好福气,戚家小娘子知书达理貌美如花。那个说戚纲终于了却心事,钓到如意金龟婿。

不过在这调笑的过程中,秦浩明偷偷的舒了一口气。

那就是从始至终,大家都说戚小娘子漂亮,想来这应该是真实的了,毕竟他们都是同僚,彼此间家人或多或少有见过面,自然有理由评判,更何况戚纲自己也自负女儿的美貌。

虽说娶妻当娶贤,纳妾当纳色,但二者同时兼而顾之,自然最好不过!

“张将军,你向秦将军和戚将军介绍赵县具体城防情况,本督先回帅帐处理公务。”

卢象升微笑朝参将张松荣吩咐,接着又转过身对秦浩明和戚纲说道:

“你们先慢慢了解,有需要加强的地方提出来,回头再来找本督。”

“诺!”

“诺!”

赵县为夯土筑城垣,明洪武七年包砖。城墙周长五里有余,总占地三万坪,整个平面呈长方形。

城墙总高二点八丈,下宽三丈有余,顶宽两丈米,外表全部砖砌,石条作基。最上沿矮墙置垛口、望洞和射孔。

整个城墙共施马面九座(包括城门马面),马面紧贴墙体,雄伟稳健,其尺度大小不等。城墙东、南、西三面设城门,不置北门,原城门上有矮小门楼,现拆除以箭塔代替。

“马面略少,要是再多点就好。”

随着张松荣的讲解,秦浩明逐渐了解赵县的具体情况。

在冷兵器作战的古代,为了加强城门的防御能力,许多城市设有二道以上的城门,形成“瓮城”。

城墙每隔一定的距离就突出矩形墩台,以利防守者从侧面攻击来袭敌人,这种墩台称为敌台的城防设施,俗称为马面。

赵县是小县城,加之原先属于内陆城市,自然不可能有更多的马面。

要是向宣府大同这样的边关重镇,为了增强马面的防御和战争能力,在马面之上一般都建有敌楼,即陈规所言的“其上皆有楼子”。

既可以屯兵和瞭望,又可以储藏武器,使城墙的防御性能发展到最高点。

在宣府大同城墙每座马面之上,明初均建有一座歇山式重檐二层敌楼,驻兵防守。

战时既可以利用它外凸和高大建筑的特点,观望敌人,观察敌情,防止敌人迂回城下攻城。

又可以凭借敌楼从正面及左右两楼间三个方面的交叉火力,狙击敌人,随时点线相连,编织严密的高空火力网,是城墙防御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参见将军!”负责守卫马面的大明将士见到秦浩明和张松荣他们到来,急忙行军礼。

“注意安全,通知下去,以后战时不要行礼!你也进来点,不要给鞑虏弓箭手有可乘之机,这几天鞑虏上火啊!”

秦浩明笑笑,把行礼的大明将士拉到马面死角,顺手拍拍他的肩膀。

“诺!谢谢秦将军厚爱!”

哨兵心里暖暖的,秦将军军功惊人谋略滔天,难得的是还体贴兄弟,军中早已传开,今日有幸一见,果然不虚。

第五百八十六节 人心向背定成败第三百七十一节 围三阙一第四百五十四节 崇祯有点变坏了第六百二十七节 野心(感谢书友abcd4869万赏)第五百九十一节 惨烈第二百一十六节 生产建设第七十六节 崇祯心思第三百三十一节 大明无敌第三百五十五节 自投罗网第四百六十八节 这是他们唯一的下场第六百六十二节 援兵抵达第三百四十四节 醉夜迷情第六百六十九节 攻陷马尼拉第一百七十四节 豺狼饿虎第二百八十八节 首辅之言第一百六十五节 基础第三百八十四节 明月中秋第五百六十七节 入城第九十四节 君臣相宜第三百七十六节 什么夫人?第一百五十六节 两面三刀第二百三十七节 雏形初成第四百零三节 又是与民争利第六百五十九节 初临台湾第五百二十一节 进击第三百九十五节 第一步第五百六十四个节 此生无憾第六百六十七节 炮灰第四百二十一节 嚣张第一百五十七节 耐心不好第六百六十四节 动员大会第十八节 变废为宝第三百四十节 送礼第三百零八节 有情有义第五百五十一节 雄军风采第一百六十二节 敲诈勒索第五百一十七节 要开打了第三百五十一节 惨烈屠杀第二百九十四节 与民争利第六百三十一节 彼其娘之第二百七十九节 琉球使者第二百五十九节 集思广益第四百三十一节 醉红楼第三百五十六节 绞杀建奴第二百一十九节 班底心思第四百五十九节 哪有那么多证据第七十三节 碰撞第四百七十四节 弯弯绕绕第三百七十四节 那就听你们的第三百三十五节 接风洗尘第一百六十六节 布局第八十一节 官职在身第二百四十七节 招募私兵第二百零六节 何处捞钱新书《崇 祯 大 帝 国》前三章请诸君赏鉴一番,欢迎点评第五百九十节 大战开幕第四百二十二节 都不是什么善茬第五百一十九节 干翻他第一百六十四节 坑人第三十六节 义女柳如是第十八节 变废为宝第四百二十节 军工民用第九十五节 府军骄横第六十三节 形势第六百五十节 其乐融融(新书《崇祯大帝国》已发,求诸君支持!)第五百六十六节 受降第二百二十四节 国无界,界无疆第二百三十节 莫欺少年穷第四百八十三节 汉人要变成虎第四百二十六节 功败垂成第四百零一节 军令如山第一百一十一节 将士归心第二百一十二节 所图甚大第四百一十九节 无耻之尤第三百三十节 志存高远第四百二十一节 嚣张第二百三十九节 招揽工匠第二百五十一节 所获颇丰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第五百四十三节 辽东猫腻第一百零七节 立功授田第三百五十一节 惨烈屠杀第一百二十节 趁势出击,舍我其谁第五百八十三节 建奴诡计第二百零六节 何处捞钱第五百七十四节 以命相拼第六百二十九节 汉人至上第五百四十八节 人比人气死人第二百二十五节 天灾将至第三百四十三节 阳谋第四百五十二节 贼寇初现第五百九十四节 多铎危矣第四百一十三节 大婚第五百二十六节 鳌拜的郁闷第三十五节 秦淮河畔第三十节 唯有源头活水来新书《崇 祯 大 帝 国》前三章请诸君赏鉴一番,欢迎点评第五百八十三节 建奴诡计第七十四节 焉能不亡第三百一十一节 心字简单却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