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节 辽东汉人

此时,梁家族人中微有骚动,秦浩明眼中利芒一闪,大喝道:“注意防范,但有乱动者,立即斩杀!”

风大雨急,渗入青砖的鲜血已经凝固。

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梁庚,断断续续的配合回答秦浩明的问题。

他现在只求一个痛苦,不然临死前的千刀万剐,足以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之前妄想保全梁家几百人的想法,被秦浩明的霹雳手段无情击得粉脆,再也不复返。

只不过他心里还有一个念想,家主聪明睿智,在大明手眼通天,便是大清那里也如鱼得水,断然不是一个武官所能撼动。

如果不是自投罗网,换个场所,便是自己也不是一个三品武官可以任意拿捏。

至于说和大清存在交易,这在大明已经是半公开的秘密。不然那些王公大臣喜欢的东珠和百年老参从何而来?

关键还是走私粮食给大清,颇为棘手。

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

自己遭受酷刑在场所有人等都看在眼里,只要脱身,大可运作,他又没有证据,屈打成招,三木之下,何求不得?

“最后一个问题,你们来赵县的目的?

大战在即,多少人躲都躲不开,你们却紧巴巴的凑上来,意欲为何?

不要跟我说是被鞑虏逼迫,你们的交情好着呢。”

与刚刚亲耳听见梁家勾结建奴,正铁青着脸的张松荣和戚纲相比,秦浩明的意态就风轻云淡许多。

晋商对鞑虏的贡献,后世人人皆知,不足为奇。

便是他们此次过来的目的,十有**是为鞑虏刺探情报,否则,值此春节来临之际,他们断无可能莫名其妙卷入凶杀之地。

他不过是想让周边所有人明白,今后要对晋商提高警惕甚至……

梁庚喉结上下滚动,眼光扫过远处被看守的家丁族人,迟疑片刻方才缓缓说道:“我的队伍里有三名辽东汉人,跟随我混入赵县。”

秦浩明的目光瞬间阴冷,被勾起伤心事,心中悲愤莫名,怔然无语。

说到辽东汉人,就必须提野猪皮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对待汉人的政策。

努尔哈赤开始占据辽东的时候,对汉人是实行尽量屠杀和掠夺的政策。

每当占据一城,先毁城,辽东汉人被杀者数以万计。

他们不仅在辽东草菅人命,而且大肆抢夺搜刮民财,有史记载,“奴酋据辽阳,封贮府库,民间金银缯绮搜取一空”。

在正式放抢之前,努尔哈赤下令,规定大家富户只许留下衣服九件,中等人家准许留下衣服五件,下等人家准许留下衣服三件,其他的财物一律交出。

这一命令使辽东汉人家家破产,室室皆空。后金当局把以这种方式强抢的衣服聚集在辽东的教军场上,供给女真和蒙古的贵族们取拾享用。

被俘的汉人则按照以往,强迫剃发易服,且多被编入女真人家为仆役、或编入农庄为农奴,许多汉人不堪奴役,起而反抗。

屡屡激起的民变,被大明抗金名将毛文龙充分利用。

毛文龙将军开镇东江八年间,派遣了大量人员到后金统治地区刺探情报,扰乱人心,鼓舞辽民反抗。

当时,毛文龙派遣的细作,时达辽沈,飞书遍投。使得后金方面疑惧益甚,凛凛终日,天天追杀毛兵细作。

甚至专门制定了法律,对于毛文龙所遣来的细作检举者重赏,包庇者严惩。

毛文龙还常投书于投降鞑虏的汉人官员、将领,又故意泄露之,以造成后金的猜忌、杀戮,借敌之手以灭敌。

并且屡派精兵解救辽东汉人,这些虎口余生的百姓,以青壮年居多,苦大仇深,纷纷要求参军攻打后金。

毛文龙见民心可用,遂将这些壮丁编成队伍,共计有三十五队。

之后攻打金州,一举而下。随后,又乘胜收复了辽东半岛南端的要塞旅顺,以及望海堡和红嘴堡,使得辽南数百里之土地,重归于明朝。

此后,宽奠、汤站、险山等城堡相继归降毛文龙,一时间数百里之内,望风归附。

归顺的辽东汉民,络绎不绝纷纷逃离而来,使得全辽震动,引起后金方面的极大恐慌。

东江镇建立后,毛文龙一面招抚因战火而流离失所的辽东百姓,前后接济安置百万余人。

一面遣将四出,不断深入后金腹地,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逐渐成为后金心腹大患。

后金官员称:毛文龙之患,当速灭耳!文龙一日不灭,则奸叛一日不息,良民一日不宁。

毛文龙在时,后金对明朝军事行动都很短暂,也不敢走远。

而毛文龙被杀后,岛上的将士在失去主帅后,渐渐地散了心,越发不可征用了,直至背叛投敌。

其中就包括大名鼎鼎的孔有德、尚可喜、耿精忠。

毛文龙的死让后金欣喜异常,弹冠相庆,史载清主大喜,置酒高会,后金首领皇太极立刻起倾国之兵入关直扑北京,史称“己巳之变”。

此后一直到明朝灭亡,后金(清)时常直犯中原,如入无人之境。

保定、济南、兖州、高阳、固安、良乡等许多城市被屠城,数百万百姓遭到掳掠,这时候人们才意识到毛文龙的作用,但为时已晚。

皇太极继位后,接受教训,一改努尔哈赤屠戮汉人的政策,而代之以“恩养”。

同时内部满、汉、蒙几十万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人都聚集在辽河东、西。

征服者和被征服者之间、满族统治者内部等等各种矛盾都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加上后来又数次入关掳掠了上百万人畜,辽东汉人一下子几倍于满人。

如何稳定汉人的民心几乎成为后金胜败存亡的关键。

不得不说,虽然是敌手,但秦浩明还是佩服敌酋皇太极的手段和做法。

在他即位之初,就强调“满汉人民,均属一体”,特别注重消弥和缓和辽东满汉民族间的矛盾。

此后,皇太极下谕旨,主要政策有:

一,强调宽待辽东汉人,“我国中汉官、汉民,从前有私欲潜逃,及今奸细往来者,事属以往,虽然理应斩首,但此后一概不论”。

二,强调满汉一体,“凡审拟罪犯,差徭公务,毋致异同”。

三,下令禁扰汉人,“有擅取庄民(指汉人)牛、羊、鸡、豚者,罪之”。

四,明确规定“汉人分屯别居,编为民户”。他实行屯田制,颁布“计丁授田令”,属民平时自耕自产,战时为兵。

当然,鞑虏不可能做到。在处置部分人后,皇太极屡次谕其臣下,对于“凡新旧归附之人,皆宜恩养”,把故意扰害汉人的行为视为“隳坏基业”。

并规定“管辖汉民各官,以抚养之善否”作为“分别优劣”的考核标准。

再三申谕“今后来降之人,若诸贝勒明知而杀者,罚民十户;贝勒不知而小民妄行劫杀者抵死,妻子为奴。”

1629年(大明崇祯二年)十月兴师伐明,皇太极再三申谕“归降之明人,即我民人,凡贝勒大臣有掠归降地方财物者,杀无赦,擅杀降民者抵罪。”

皇太极“恩养”辽东汉人及其它一系列政策,当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争取稳定辽东汉人民心的作用。

随着时间的流逝以及建奴军事上的节节胜利,辽东汉人终于渐渐归心,并且为鞑虏所用。

“将军饶命,将军饶命。我等三人妻儿老小均在建奴手中,实在不得已而为之啊!”

被梁庚指认的三个辽东汉人跪伏在秦浩明面前,磕头顿首,前额血迹斑斑。

“鞑虏没有让你们剃发吗?”

望着他们和大明普通百姓一致的发型服饰,秦浩明摇摇头,索性闭着眼睛幽幽问道。

外边的风声雨声声声敲打着着他的心房,正如此时他复杂的心理。

第四百九十节 斩草除根第五百一十九节 干翻他第五百四十节 关宁之事第一百七十八节 心怀不轨第三百零一节 朝堂闹剧第四十六节 情定终生第四百零二节 端的好手段第二百七十五节 试探第二百二十六节 心思难测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第六百一十二节 决战开始第二百二十五节 天灾将至第四百一十八节 南洋局第四百六十八节 这是他们唯一的下场第五百八十七节 华夏英烈第四百九十一节 背水一战第四百七十六节 不惹事,但也不怕事第五百六十七节 入城第一百四十五节 拳拳维护第五百节 真的很酸爽第二百九十节 朕不相信第二百七十四节 分赃我做主第一百九十三节 奏对崇祯第六百三十一节 彼其娘之第四百零一节 军令如山第三百八十二节 好人没好报第二百三十五节 乱世来临第四百八十节 实属无奈第六百四十五节 齐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五百一十七节 长箭当空第二百七十二节 事起德州府第二百六十九节 自力更生第三百八十二节 好人没好报第一百六十四节 坑人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第四百零八节 这钱来得堂堂正正第一百五十一节 刮目相看第三百六十四节 水军出击第一百九十六节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四百四十节 海关总署第六百四十五节 齐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零七节 吾心甚慰第二百九十一节 阴招第一百四十一节 计将安出第三百二十九节 有容乃大第五百八十三节 建奴诡计第五百零六节 翻云覆雨第五百五十九节 对比第二百八十九节 教崇祯用人第二百三十九节 招揽工匠第五百八十二节 左右为难第二百二十二节 汉蒙一家亲第一百节 君臣奏对第五百四十三节 辽东猫腻第二百零六节 何处捞钱第二百三十九节 招揽工匠第二百零六节 何处捞钱第五十二节 事有可为第三百一十一节 心字简单却难懂第五百六十七节 入城第五百一十一节 夺取旅顺第一百三十九节 自此而始第三百二十四节 招募浙兵第六百四十六节 家是他们的家,国不是他们的国第十八节 变废为宝第五百一十四节 这一切都值得第四百九十七节 郑森第一百零三节 尘埃落定第二百八十七节 字字珠玑第五百二十四节 搞一个无人区第二百三十三节 勾心斗角第三百五十一节 惨烈屠杀第八十二节 杀俘第一百三十八节 形势突变第二百一十六节 生产建设第六百六十一节 流民安置第五百八十一节 血染辽东(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第四十五节 临行之际第六十八节 秘议第四十二节 合则两利第五百零六节 翻云覆雨第三百二十四节 招募浙兵第五百八十六节 人心向背定成败第四百一十一节 天下大势第四十九节 男儿杀人行第六百二十九节 汉人至上第四百二十五节 胆大妄为第二百三十节 莫欺少年穷第五百六十一节 东厂和锦衣卫第二百一十八节 你挡路了第四百九十八节 出兵济州岛第四百五十七节 构建精锐(二合一)第二百六十七节 余孽第八十六节 一皂难求第五百三十四节 内外有别第四百五十九节 哪有那么多证据第六百三十四节 不死不休第三百一十一节 心字简单却难懂第四百二十一节 嚣张第一百六十八节 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