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三节 私盐之利

“大人,请让婢子来侍候梳妆打扮。”

秦浩明洗漱完毕,万庭居派来服侍的丫鬟彩儿穿着乘云绣纹绮长裙,眉目如画,红着脸,两只大眼睛水灵灵的,长而密的睫毛一眨一眨地说道。

“也好!”

秦浩明看了一眼前齐眉、垂磐披肩的貌美女子,落落大方坐在锦墩上,独自思考着。

此女绝非是什么婢女丫鬟之类,估计是此地富绅蓄养的歌伎。

时下,作为富绅用来巴结官员的工具而已。从前日她自荐枕席,被自己拒绝就可以知晓一二。

并非他不近美色,而是内心极为排斥。

都是一些苦命女子,身不由己,被人训练成以色娱人的工具。

按自己的的性格,自己的女人决不许他人染指,那么岂非得收容到家里,可问题今后此类事情少得了吗?

都要这样,自己岂非成种马?

索性还是不招惹为妙。

不过,他现在的心思可不在这等小事上,而是想着如何应对周奎这个国丈大人?

和主动对付高起潜不同,他根本不想涉及什么朝堂争斗,没那闲工夫。

可身在官场,一些事情并不以人的意志力为转移。估计,今后这些事情免不了。

有崇祯在,除掉周奎是绝无可能,那么只能是拿住他的把柄,令其偃旗息鼓了。

屡屡阳光下,秦浩明陷入沉思。

铜镜中,秦浩明柔软的头发折射着黑色的光泽。眉头因为刺眼的光线而微蹙,却无碍那张轮廓深邃的脸,散发出逼人的英气。

彩儿的动作越来越慢,越来越温柔,眼神中有一丝迷离,更有几分无奈。

或许,自己对于这位年少总督而言,不过是残花败柳,连一夕之欢都不可得,根本是两个世界的人!

多想时间永远停留此刻,哪怕是妄想?

“秦督,接到通报,卢督在德州等我们。”

门口处,董长青身如标杆,扬着手里的私信说道。

“明日启程,走水路。”

秦浩明站起身,朝彩儿笑笑表示致谢,嘴里却向董长青说道。

“请秦督相救,奴婢知道嘉定伯府为什么要抗拒军官?奴婢是威海盐运司经历李国威之女,吾父冤枉。”

听到秦浩明明天要走,彩儿咬着嘴唇,蓦然间跪地,额头使劲磕地,瞬间血丝凝凝。

“站起来说。”

秦浩明叹了一口气,右手拉起彩儿的胳膊,低沉的说道。

“谢大人,家父……”

随着彩儿抽抽噎噎的哭诉,秦浩明和董长青这才了解事情原委。

彩儿姓李,大名叫李霞,其父是威海七品盐运司经历,为人正直,就是有点不合群的意思。

山东历来是产盐大省,特别是沿海一带的威海、登州、蓬莱等地。

从崇祯八年开始,周奎伙同山东总兵刘泽清、威海县令李国富、登州富商张连密等人,一同借助山东、山西盐商的渠道,大举贩卖私盐。

三年时间里,获利超过几百万两。

有周奎与刘泽清两个人的保护,山西、山东的富商更是在整个中原与塞北畅通无阻,非但在北方数省贩卖私盐,甚至将胳膊已经伸到江南!

买卖越做越大,只是朝廷的官盐越来越难做,私盐便宜,自然是将官盐挤兑的做不下去了。

其父李国威暗中将事情调查的一清二楚,只不过,递上的奏章不知如何给刘泽清发现。

一个小小的盐运司经历如何是刘泽清的对手,随后李国威含冤下狱,被污罪名,于去年夏天问斩。

李霞作为犯官之女,被充入教坊司为歌伎。

登州富商万国群,也就是万庭居的主人,和其父有私交,怜其悲惨遭遇,将她从教坊司赎出,收为义女。

恰逢秦浩明光临登州卫,入驻万庭居,为了报仇,李霞就假扮丫鬟,于是就有了这么一出。

讲到后面,李霞声入蚊呐,满脸羞红。但还是把所思所想一一说出,她知道,这是唯一报仇的机会,不敢有丝毫隐瞒。

秦浩明听完,细细沉思,蓦然不语。

对于李霞的话,他相信应该是真的。

历朝历代以来,盐业一直掌握在官府手中,作为财政最大的赋税之一。

有盐业专卖就必然有私盐,盐业专卖越严,私盐越好卖,利润越高,这是一个客观规律。

私盐泛滥首先是利润奇高,据私盐研究专家估算,盐的零售价格要高于产地价格十几倍乃至几十倍。

有此暴利,贩卖私盐人数怎么少得了?

不说现在,便是大明前期,自江苏到南京,沿江上下,自芜湖至湖广、江西等处,盐徒横行。

这种情况到明末更为严重,已经发展到了盐徒充斥,无处不闻的地步。

据朝廷邸钞言:各处逃囚不逞之徒,私造遮洋大船,兴贩私盐,每船聚百余人,张旗号持兵器,起自苏扬,上至九江、湖广发卖。

沿途但遇往来官民客商等船,辄肆劫掠,所在虽有巡检巡捕,官兵俱寡,弱不能敌。

自己原本认为只是发生在长江一带,原来山东、山西是被人悄悄把控而已。

望着哭得梨花带雨的李霞,秦浩明摇头苦笑,后面这张网恐怕是无比庞大,绝非只有刘泽清和周奎二人。

不比山西八大晋商,没有官职,只是一介商贾,虽有关系,但私通建奴罪证充足,被自己用霹雳手段强行除之并不奇怪。

说句实在话,这件事情叫崇祯来解决都没有办法。否则,大明上下也不会私盐贩子横行。

“这件事情很难,本督可能爱莫能助,希望李小姐明白。”

沉吟片刻,秦浩明实话实说。这件事情委实超出能力范围,除非造反,不管不顾的一杀了之。

显然,这不能。

其实,秦浩明知道,造成私盐泛滥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朝廷的盐税太重,使得盐民农户的生计日艰,不得已铤而走险,冒法制私贩私。

二是食盐专卖政策造成的食盐供需之间的严重脱节,为贩私活动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需求市场,从而刺激了一些人对盐利的追逐,利之所在,人所共趋。

三是制盐的进步,使得私盐的制作成本大大降低。

可明白是一回事,做起来却是另外一回事。

李霞的明眸蓦然黯淡下来,果然,此事正如义父所言:难于上青天!

第八十一节 官职在身第二百八十节 你方唱罢我登场第五百一十四节 这一切都值得第一百一十七节 骑兵对决第三百八十一节 不要怕,你也有后台嘛第二百八十七节 字字珠玑第三百二十九节 有容乃大说点什么第五十一节 无奈的英雄第六百一十三节 决战关头第六百六十六节 有仇报仇第五百九十一节 惨烈第四百六十八节 这是他们唯一的下场第五百五十二节 不必了第一百三十五节 暴戾第六百二十二节 罪名第四十七节 北上第五百二十节 无病呻吟第三百九十八节 不要折腾第一百零八节 黑暗第三百四十五节 此生无憾第二百五十四节 硕果第四百六十六节 利益均沾第三百零二节 刀砍首辅(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敏感盛情!)第二百六十三节 私盐之利第二百一十六节 生产建设第三百九十八节 不要折腾第一百九十五节 给郑家下套第五百零九节 万事俱备,不欠东风第一百六十一节 曲意奉承第七十二节 风波起第三百九十七节 措手不及第二百四十三节 快刀斩乱麻第三百六十七节 一触即发第五百节 真的很酸爽第二百九十六节 总督不好当第五百二十六节 鳌拜的郁闷第四十八节 忠义卢象升第四百零五节 要狠第九节 无需再忍第一百一十八节 杀鞑灭虏,唯我汉人!第五百二十六节 鳌拜的郁闷第三百三十节 志存高远第五百九十四节 多铎危矣第二百八十八节 首辅之言第六百五十九节 初临台湾第三节 文武双全第三百零二节 刀砍首辅(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敏感盛情!)第三百六十六节 亦商亦盗第四百一十节 定南军第六百四十三节 点化孙传庭第二百九十六节 总督不好当第八十六节 一皂难求第三百五十五节 自投罗网第三百三十八节 他乡遇故知第六百六十九节 攻陷马尼拉第五百七十七节 鳌拜惨死第二百八十八节 首辅之言第一百八十九节 倒算反攻第五百三十七节 浑水摸鱼第十四节 叶家的惦记第三百五十二节 速战速决第二百四十二节 把事闹大第四百七十三节 何等之难第五百零三节 棒子的安排第一百零五节 秦家村第五百八十一节 血染辽东(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第五百九十三节 伏击圈第二百一十三节 另类连蒙第二百二十节 以弱胜强第六百六十三节 安居第六百五十四节 葡萄牙人第三百八十五节 还是不是男人第一百七十八节 心怀不轨第三百一十三节 邵武路第二百一十一节 史上第一利器第三百二十四节 招募浙兵第二百五十九节 集思广益第二百四十二节 把事闹大第三百五十四节 难忘今宵第一百五十六节 两面三刀第二百五十八节 无敌水师第二百六十八节 逃脱第三百二十三节 军事第六百一十七节 奸猾吴三桂第四百六十节 为建奴做事,断子绝孙!第一百一十五节 预备礼物第六十九节 防御部署第二百一十九节 班底心思第二百节 大朝会第三十三节 海陵伯玉第一百五十一节 刮目相看第一百一十三节 有女婉如第四百九十节 斩草除根第三百二十一节 承包到户第四百零六节 妾身不在乎第七十七节 阿巴泰的渴望第三百五十八节 还施彼身第四百一十六节 本末倒置第五百六十五节 鳌拜怎么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