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节 郑芝龙的根基

此乃表明态度的问题,身为一省之督,自己的喜恶及其一举一动自然会落入有心人的眼中,从而影响福建的官场风气。

至少,传扬出去,下面的官员不敢如此肆无忌惮。

“诸位官爷请慢用,芸娘告退。”

领头的艳丽女子双手紧贴左腰,低眉垂睑,率众朝他们俯身缓缓退出。

一切,皆显得训练有素。

“来,诸位同僚请举杯,今日秦督履新,我等为秦督贺!”

酒姬被秦总督赶走,巡抚张肯堂只能亲自动手斟酒,举杯朝左首的秦浩明敬酒。

众人纷纷响应,露出笑容,并没有因为秦浩明的年纪有所轻视,一切都是中规中矩,官场秩序维护得极好。

也是,在场之人能做到这个位置,谁不是宦海沉浮眼力活络之辈?

不同于坊间传闻,他们得到的消息是多方位且不乏亲自体验者,自然知悉其中内情,如何敢小觑坐在上首笑眯眯的年轻人?

他们自问比高起潜、薛国观、陈演等人颇有不如,只要没有涉及自家利益,官场中人谁不是你好我好大家好?

真要排资论辈,那也要看对手是谁。

柿子还是捡软的捏好,踢到铁板可不是愉悦不愉悦的事情。官场争斗,残酷异常,那关系到身家性命。

“感谢诸位盛情,本督初来乍到,今后尚需各位同僚多多帮助才是,望诸位不吝赐教!”

在一片和谐的气氛中,喝完杯中酒,秦浩明把手中晶莹剔透的小酒杯放下,眼光朝他们逐一扫去。

“理应如此,责无旁贷!请秦督放心,末将必马首是瞻!”

都指挥使陈一山,约莫四五十岁,长得一副憨厚老实的模样,一点都不像武将。反而有点像乡下老农,不等众人回答,抢先一步开口说道。

陈一山这是表明态度,总督侧重军事,若是不能跟他保持步调一致,恐怕第一个要对付便是自己这个都指挥使。

这跟什么人没关系,跟位置有关系。

一个没有军权的总督,那还是总督吗?

单从他一来就赶走陪酒的歌伎,不问大家意见,就知道此人颇为独断。

虽是不经意的一个小动作,可流露出来的信息,陈一山还是读懂了。

众人也纷纷抱拳称是,却没有陈一山如此急切"chiluo"裸。

接下来自然是觥筹交错把盏言欢,除了张肯堂可以矜持一二,其他人无不多有奉承之举。

“此楼是谁家的产业?本督看此楼地段便利,风景绝佳,且服务周到菜式有新意,便是京畿之地也略有不如。

观其经营有方,必然赚得盆满钵满。

今日巡抚衙门包场,怕是费用不菲?”

酒过三巡,秦浩明见五楼足以容纳数百人的场所,装修得富丽堂皇,极近典雅,中间还有表演的舞台,可以想象过往日夜笙歌的情景。

如今却只有他们六人就餐,显得有点空空荡荡,不经有点感兴趣的问道。

“秦督,此乃海防游击郑芝龙将军的产业。

泉州安海郑家家大业大,主要以海贸为主,这酒楼不过是附庸风雅,方便福州同僚有一个欢聚的场所,更兼有驿站的功效。

实不相瞒,今日酒席不费公帑一分。早在秦督没来之前,郑将军就说要安排此次宴请。

若不是秦督突然而至,郑将军肯定是要从安海安平小镇赶来,倒是有些不凑巧。”

右布政使吴之屏举杯遥敬秦浩明,一口饮尽杯中酒,利索的说道。

看得出来,他对郑芝龙非常有好感。

“哦,如此说来,本督今日倒是欠郑将军一个人情,他日见面要好好感谢才是。

唔,不意此楼也有海鲜,是了,郑家的海船可是有千艘,海里的食物自然不缺。

Www ¸Tтkд n ¸C○

说起来,郑家水师替大明抵御红毛贼,善莫大焉啊!”

秦浩明不动声色,喝完杯里的酒,拿起一个肥胖的龙虾边吃边说。

历史上这个吴之屏好像是福建最后一任巡抚,是张肯堂的继任者,郑芝龙就是在他手里由海防游击提为总兵,只是不知此人品德如何?

“此等小事秦督何须致谢,郑家几兄弟都是豪爽之人,福建卫所营兵的粮食兵饷,多由郑芝龙调拨转运,很是帮了不少忙。”

左布政使李一平负责福建财政,这时也插话替郑芝龙说好话。

“不错,崇祯六年十月,料罗湾海战之战损失最重当属郑芝龙,损失的人马既是部下又是绿林兄弟。

因此,除了当时福建巡抚邹维琏安排的赏格外,郑芝龙本人动用了江湖令,用自己的私人金库对手下发出赏格:

参战者每人给银二两,若战事延长,额外增给五两。每只火船十六人,若烧了荷兰船,给银二百两,十六人分,一个荷兰人头给银五十两。

朝廷七品官员的月俸,也不过白银五两左右,所以这个赏格相当高。

高赏格加上江湖义气激起的愤怒,使得郑芝龙的部下士气高涨,方有料罗湾海战胜利。

从这点上说,秦督赞扬郑家水师替大明抵御红毛贼并不为过。”

巡抚张肯堂抚摸着颌下长须,也是不停称赞郑芝龙。

“真乃国之干将!本督最喜欢此等英雄人物,请诸位痛饮一杯!”

秦浩明听完张肯堂所言,兴奋的拍着自己的案桌,高举酒杯。

看来,郑芝龙和福建官场上层人物利益往来极多,甚至形成整个利益集团也尤未可知。

不过也不奇怪,郑芝龙与别的海盗不一样。

自从天启五年,颜思齐在台湾染病身亡,郑芝龙顺理成章成为海盗集团新首脑。

很快,他就充分地展示了精明强悍的领导才能,使海盗集团的势力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遇诸生则馈以赆,遇贫民则给以钱,重赏以招接济,厚糈以饵间谍,使鬼神通,人人乐为之用。

当时,福建连年大旱,饥民归之如潮水,很快他便聚船上千艘,郑芝龙趁机招徒数万,声名大振。

他们屡次劫掠闽、粤沿海,其劫掠方式也和一般海盗有别,不许掳妇女、屠人民、纵火焚烧。

而且,郑芝龙从不放弃任何向大明王朝表示好感的机会。

他经常和明军作战,获胜后,又往往制止部下追击,尤其不使那些将官感到难堪。

他曾舍都司洪先春不追,获游击卢毓英不杀,并且扬言说:“苟得一爵相加,当为效死力,东南半壁可高枕矣。”

郑芝龙千方百计向大明王朝示好终于有了效果,崇祯元年九月,在泉州知府王猷的建议下,福建巡抚熊文灿派卢毓英招抚郑芝龙。

郑芝龙就抚后,任海防游击。

就凭他豪爽大方的性格,又在福建经营十几年,基本可以说是无冕之王。

依据秦浩明所知,郑芝龙不仅对福建官场官员大方,在对待家乡父老方面他也做得非常好。

修桥、铺路、赈灾这种小事就罢了,郑芝龙每个月要捐出不少银子和粮食给孤寡老人,还资助了不少读书人考取功名。

而且他也从不恃强凌弱横行乡里,是以郑芝龙在泉州乃至福建的名声都是很好的。

至于他的老家,安平镇的人更是将他当成了万家生佛。

“是及,是及,秦督是英雄识英雄,惺惺相惜啊!”

按察使王贵见秦督及诸位同僚都对郑芝龙赞不绝口,立马也锦上添花。

作为掌管一省刑名的最高掌管,他自然也是郑芝龙巴结的对象。

只不过他生性谨慎,注重隐蔽,在事情没有明朗前,一般不发表意见。

琥珀色的酒液倒进杯中,立时便酒香四溢,秦浩明深深的嗅了一口,一饮而尽,闭着眼睛连声称赞好酒。

只是心里却感苦涩,郑家深扎福建多年,细细耕耘,真是根深叶茂啊!

ps:感谢书友灯火见人家打赏,感谢诸君的每天投票支持,故土难离敬上!

第四百七十节 视察慰问第七十六节 崇祯心思第四百四十六节 一家哭总好过万家哭第二百五十三节 联手第三百四十一节 下套第四百九十八节 出兵济州岛第四百二十七节 血腥洗牌第五百九十五节 国之利器第一百九十九节 崇祯的步骤第三百八十一节 不要怕,你也有后台嘛第五百五十六节 度日如年第四百五十节 心思各异第五百三十三节 丢脸第五百七十三节 奴才无能第四百九十一节 背水一战第四百三十四节 形势大好第六百三十四节 不死不休第八十一节 官职在身第二百二十六节 心思难测第二百九十四节 与民争利第六百二十节 撤退事宜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五百七十九节 小试牛刀(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第四百七十节 视察慰问第五节 大明的骨气第一百四十五节 拳拳维护第三百七十七节 崇祯召见第五百五十二节 不必了第七十五节 交心第一百二十四节 汉奸悲哀第四百六十八节 这是他们唯一的下场第四百二十节 军工民用第三百五十四节 难忘今宵第四百五十四节 崇祯有点变坏了第一百九十六节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三百四十节 送礼第七十二节 风波起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四百五十一节 铁血柔情第二百二十五节 天灾将至第六百六十一节 流民安置第四十六节 情定终生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第二百六十五节 野心第二百三十八节 视察兵仗局第六百二十二节 罪名第六百五十九节 初临台湾第八十节 不妥协不留情第六百零三节 政客心思第五百九十五节 国之利器第二百零四节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一百七十七节 夺权用人第四百七十节 视察慰问第二百九十八节 杀猴骇鸡第三十四节 初抵应天府第一百六十四节 坑人第五百二十六节 鳌拜的郁闷第一百七十二节 病入膏肓第一百一十一节 将士归心第五百零二节 以夷制夷第四百二十六节 功败垂成第一百三十二节 威望第七十四节 焉能不亡第六百三十九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第四百七十八节 扬名立万第三百二十一节 承包到户第五百七十二节 豫亲王多铎第四百九十六节 以退为进第五百四十九节 无奈第三百三十八节 他乡遇故知第五百一十三节 皇太极的忧虑第四百九十二节 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第四百八十八节 不服就干第二百六十六节 靠海吃海第三百五十三节 修罗地狱第五百七十三节 奴才无能第五百四十四节 鸟枪换大炮第五百零三节 棒子的安排第五百九十九节 惺惺相惜第二十五节 翻云覆雨第五百九十六节 多铎的眼泪第六百三十六节 成事必在人,人定则胜天第四百一十六节 本末倒置第一百四十八节 伤残将士第五百九十二节 总攻之前第八十节 不妥协不留情第五百四十六节 鼓舞士气第六十九节 防御部署第六百三十九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第一百五十四节 怒火中烧第四百六十节 为建奴做事,断子绝孙!第四百四十二节 朕还有脸面吗第三百七十六节 什么夫人?第五百八十节 勇武第三百九十六节 宁德府第四百二十四节 忍一时风平浪静第一百零九节 崛起第四百六十六节 利益均沾第五百八十七节 华夏英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