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节 借我三千骑

“大明的敌人不是国内叛贼也不是满清鞑子,而是我们自己。

少点清谈,多点实干。文臣武将,同心协力。

和谈也好,主战也罢,关键是策略必须清晰明了,如此方有作为。

另外,最关键和最重要的一点,将士们的粮饷必须解决,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秦浩明目光清澈,没有任何私心。

其实就他内心而言,他对大明王朝有感情,基本上还是抱着能救则救,实在不行,也不必强求的心态。

关键还是以解决满清鞑子为主,这才是他真正要对付的历史使命。

“大赞!民从贼,多起于饥寒;兵从贼,多缘于缺饷。

军、民之所以跟从叛贼,是因为他们实在没法活下去了,抚治的根本,还在于要让民众可以有活路。”

卢象升拍手大声叫好,直到此时此刻,他终于放下心来,起先犹豫不决的事情亦有了决断。

“你说从小熟读兵法,醉心兵事,不知可有领兵打仗,报效朝廷的愿望?”

卢象升眼神锋利如刀,紧紧盯着秦浩明的眼睛,眨也不眨。

他虽是文人,却有超人的武艺,和士兵同甘共苦,一起冲锋陷阵,所以身上杀气很浓。

再加上久居官场,上位者的威严,随着一起释放,一般人等还真会屈服与这股气势之下。

“固所愿也,不敢请耳!

秦某此生立志驱逐鞑虏,卫我汉人江山,此生不渝!烦请卢总督见证!”

后世算起来也是尸山血海杀出来的秦浩明不甘示弱,昂扬着头颅回答得铿锵有力。

驱逐鞑虏,护卫汉人江山绝对没错,也确实是他的心里话。

但前提是大明朝廷要有救才行。

时不我待!

满清鞑子看到大明朝廷内部的危机日益激化,早就有灭亡明朝,吞并中原的野心。

他们一方面招降纳叛,对明朝汉奸尽力收买,诸如李永芳、范文程、宁完我、洪承畴、祖大寿、尚可喜、孔有德、耿仲明等人都先后投靠了清廷,得其重用。

并从孔有德等那里学来火炮制造技术,给明朝造成重大威胁。

甚至他们还跟国内叛军联系,希望共分大明。但遭到国内农民军的断然拒绝。

李自成攻占京师,推翻大明王朝后,满清鞑子大为震动。

这时,他们便决定趁乱大举入关,夺取汉人江山。

所以历史有好多偶然和必然的因素。

李自成和满清鞑子虽然都觊觎大明江山,但谁都没有认为自己可以打下来。

可历史上他们却先后占领大明,岂不是大明悲呼!

“戚将军。”

卢象升听完秦浩明的话,只是点点头,不置可否。

而是朝账外高声叫喊。

“末将参见卢大帅,请吩咐!”

账外立马走进一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大明将士,朝卢象升抱拳行军礼。

“戚纲戚成远,戚少保族人,大名府守备。”

“秦浩明,临浦案首,青年俊才。”

“成远,你把目前战场情形跟秦秀才介绍一番,今后你们要多亲近。”

卢象升替双方介绍完,走到军帐案台,自顾摸磨,看形式是要眷写书信。

“诺!”

戚纲答应一声,走到军帐地图旁边闷声开口说道:

“多尔衮和岳托亲率8万兵马,从墙子岭、青山口攻入长城,合兵后乘胜挺进。

越过迁安、丰润,从通州以西绕过京师,南下涿州,然后分兵十二路,在京师南部地区来回扫荡。

岳托率领一万五千人马在保定城与大明对峙,敌酋多尔衮目前具体位置不详。”

“毋虚多疑,多尔衮目前至少有三万人马隐藏在这里,可以叫夜不收在方圆百里内侦探。”

秦浩明接过话,手指重重点在巨鹿贾庄位置,语气非常肯定,宛若亲见。

“成远,吩咐下去,遵令执行。另外叫杨掌牧进来。”

正在案台执笔书写的卢象升头都没有抬,自顾吩咐戚纲。

“诺!”

戚纲深深看了一眼秦浩明,领命出账。

秦浩明双手抱肩,两眼紧紧盯着军用地图,脑海却依据鞑子分布活动开来。

“陆凯参见大帅!”

正在秦浩明脑中逐渐形成战略方案之际,戚纲陪同一个壮硕男子踏入军帐。

杨掌牧、杨陆凯,卢象升的亲兵首领,忠义之士。

历史上卢象升在巨鹿贾庄击杀鞑子二十多人,身中四箭三刀而亡。

掌牧杨陆凯害怕满清鞑子残害卢象升的尸体,附在尸体背上,身中二十四箭后身亡。

“你们先相互认识一下,稍等我片刻。”

卢象升运笔如飞,神色从容淡定,再不复先前悲苦愤懑。

杨陆凯神色一禀,作为卢象升的亲兵首领,卢象升对他是没有秘密的。

这些年来,很少看见他介绍其他人让自己认识。

“末将杨陆凯,忝为天雄军掌牧一职,请多指教。”

杨陆凯身段放得很低,躬身行礼。

“不敢,小生临浦生员秦浩明,见过杨掌牧。”

秦浩明急忙还礼,不敢有丝毫的托大。

开玩笑,亲兵和将领之间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相当于将领的私有财产!

杨陆凯是担任卢象升亲兵首领的忠义之士!

秦浩明焉敢失了礼数?更何况是响彻天下的天雄军亲兵将领。

要知道这些亲兵战斗力都是杠杆的,明末有些将领只有在必胜的把握下才肯让亲兵死战,宝贝得紧,这可是保命的本钱啊!

尊敬是相互的,虽然不知道大帅为什么如此在意眼前的年轻人,但秦浩明此举立马赢得杨陆凯的好感。

“这里都是老夫最信任的人,秦秀才有什么打算尽管畅所欲言,老夫全力配合。”

写完书信,用火漆封好,卢象升施施然走到军用地图面前,笑吟吟的对秦浩明说道。

杨陆凯和戚纲相互对视一眼,双方都看到彼此间的惊讶和疑惑。

卢大帅大小身经百战,无一败绩,那次不是独断专行?

怎么今日问计一个秀才,什么来路?

“借我三千铁骑,配齐双马,带足三日干粮,我要狠狠的在鞑子身上咬一块肉,让这些狗日的痛不欲生。”

不管二人的疑惑,秦浩明没有矫情,径自提出自己的要求。

话刚说完,秦浩明发现卢象升他们面面相觑,连带苦笑。

“莫非有什么问题吗?”

秦浩明一时之间摸不着头脑,他才不相信卢象升整不出三千铁骑,那也太小看他这个总督大人了。

第二百四十节 初露峥嵘第二十九节 好友来投第一百一十六节 乱战第六百一十五节 谁是英雄好汉第四百六十六节 利益均沾第五百八十节 勇武第三百五十六节 绞杀建奴第一百四十一节 计将安出第一百七十八节 心怀不轨第一百九十六节 寇可往,吾亦可往第一百七十八节 心怀不轨第一百六十八节 能力第五十九节 斥候遭遇战第二百九十七节 重启锦衣卫第一百七十二节 病入膏肓第二百七十八节 琉球事件第九十八节 帝王心术第六百五十七节 扬帆出海第一百八十节 速度制敌第六百零五节 这是辅兵吗第五百五十四节 炮兵第三百三十三节 赴任第三百七十七节 崇祯召见第一百二十三节 战败第四百四十九节 嚣张第二百六十六节 靠海吃海第一百八十九节 倒算反攻第三百二十七节 抢手的流民第三百九十三节 组建侍从室第一百三十三节 谍影第五百零六节 翻云覆雨第四百七十七节 欺人太甚第一百五十三节 抽丝剥茧第三十二节 客栈偶遇第六百五十八节 海军战略第五百四十节 关宁之事第二百二十四节 国无界,界无疆第五百二十三节 巧了第二百零三节 宣府防卫第二百四十七节 招募私兵第四百二十七节 血腥洗牌第六百一十七节 奸猾吴三桂第六百五十八节 海军战略第五百六十七节 入城第四百七十二节 冲突开始第一百六十九节入彀第四百一十节 定南军第三百四十三节 阳谋第五百二十三节 巧了第十节 自取其辱第二百零四节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四十七节 北上第二十六节 墙倒众人推第六百六十六节 有仇报仇第二十二节 考察谋划第五百三十六节 风起云涌第八十三节 缘浅情深第五百一十五节 战前第六百五十二节 将士退役第二百二十五节 天灾将至第五十九节 斥候遭遇战第四百五十六节 重操旧业第六百四十八节 心思变化第五百八十八节 衮衮诸公第三百二十一节 承包到户第六百一十九节 说出去谁信呢第三百六十九节 惨烈厮杀第八十四节 佳人远至第二百五十八节 无敌水师第五百四十五节 海军大都督第四百一十九节 无耻之尤第四百七十九节 说漏嘴了第四百三十六节 崇祯也分赃第一百四十六节 组建队伍第十五节 前期准备第一百四十节 不负此生第二百五十节 悔之晚矣第五百七十八节 似曾相识第五百四十一节 猖狂太甚第四百五十四节 崇祯有点变坏了第一百九十四节 被激将的崇祯第五百二十七节 志不在此第一百零二节 风雨飘零第五百零四节 亲如兄弟第五十七节 大捷第五百三十八节 蛇鼠一窝第二百九十八节 杀猴骇鸡第六百三十九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第六百一十二节 决战开始第五百二十五节 煞费苦心第一百零六节 争锋第三百三十一节 大明无敌第二百七十六节 风暴第六百零三节 政客心思第四百九十七节 郑森第五百三十七节 浑水摸鱼第一百一十五节 预备礼物第五百六十节 人心第四百四十四节 到时灭了他第五百二十七节 志不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