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五节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翌日,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行车马悄悄出了皇城,顺着御道南下,缓缓驶向正阳门而出。

堂堂司礼监秉笔兼东厂太监,当今天子心腹,巨宦王公公出城,自是一路畅通,无人敢阻。

百骑随扈左右,三辆舒适朴素的马车依次而行,出正阳门入外城,出永定门至南郊,终于停在灯火通明的定南军军营外。

此时,闽粤总督秦浩明绯袍着身,率领左右心腹将校,早已恭候多时。

小太监上前打开车门,王承恩率先下了马车,朝秦浩明点点头,左右观望四周,方回身亲自为天子开门。

秦浩明疾步上前,正要行礼参见崇祯皇帝,却被王承恩所阻,快速低声说道:

“军营内皆是民夫歌女,人多嘴杂难保密,不可公然亮出天子名号,以防言官弹劾,再传播与众,有损天子名声。”

秦浩明点点头,对刚下马车的崇祯皇帝躬身行礼。

久未出宫的崇祯皇帝,一身富家翁打扮,携着秦浩明把手前行,微笑着说道:

“今日不论君臣,只论挚友,见而不跪,请秦爱卿遵守。”

秦浩明自然应诺。

其他人留在军营外,有限的几人随着秦浩明跨过沟壑,越过工棚,穿过帷幕,停在一大片冷清的工地上。

望着工地上高低起伏的形状,众人不由纷纷目瞪口呆。

只见方圆两里的平地上,到处都是人工搭建的造型,虽然尚未完工,可能够看出雏形,竟是一副实景地图。

一处处高山峡谷,一处处河流海洋,一处处森林城池,一处处丘陵平原,仿佛众神用无上法力,将千里江山浓缩,让人一目了然,尽收眼底。

崇祯指着工地,双目炯炯,对秦浩明问道:“这堪舆莫非是……?”

其他几人也盯着秦浩明露出疑问的目光,后者仰头哈哈一笑,坚定说道:“正是辽东!”

王承恩倒吸一口凉气,好大的手笔。

面对众人神色各异,秦浩明手指前方说道:“北至赫图阿拉,南至旅顺双岛,西至朝鲜鸭绿江,东至万里草原,当然还有辽西、山海关、京师以北诸城!”

王承恩疑惑问道:“秦督这是何意?”

秦浩明仰头傲然笑道:“谣言止于智者!可是百姓愚昧,文人酸腐,百官无耻,这世上又哪有那么多的智者?

自古眼见为实,为正本清源,还我定南军公道,本督干脆造个辽东给天下百姓看看,到底是谁谎言污蔑,别有居心?

又是谁指鹿为马,颠倒黑白?”

崇祯皇帝深吸一口气,忽然回头说道:“大伴,等秦督用完,就把这里给朕……给我保护起来,此后这里便是大明的讲武堂!”

不等王承恩点头应诺,崇祯转头对秦浩明问道:“你意欲何为?”

秦浩明俯身肃然说道:“公示于众,配上士子解说,任由天下士子百姓参观学习。

将建奴崛起,抚顺失陷、萨尔浒之败、辽沈大战、辽东大战等一一展示,如此,将辽东变局、庸臣之误、天子之冤、定南军之功表白天下!”

王承恩瞧了崇祯一眼,连连摆手说道:“秦督,不可!

此图乃军国重器,兵略乃朝廷机密,重臣乃国体脸面,不可轻示与众!”

“脸面?”秦浩明毫无顾忌冷笑道:“辽东地理山川,皆在奴酋心中,何谈军国重器?兵略皆已过时,何谈机密不传?

重臣为一党之力,揽功于己,诿过于天子,若不驳斥,丢得就是天子的脸!

川浙军、九边勇士、土司精锐、定南军为天子为国家,浴血辽东,却为群臣所误,身死名灭。

若不使之含笑九泉,若不使之名垂千古,若不使之载誉而归,日后还有何人,愿为天子效死沙场,愿为大明流血牺牲?”

热血在崇祯心头涌起,再也顾不得露出破绽,决然大声喝道:“好,就公示于众!

让天下万民,好好看看他们的嘴脸,瞧瞧到底是朕昏庸,还是他们无能?”

王承恩看看热血沸腾的崇祯皇帝,摇头劝说秦浩明,“让天子与朝臣对立,诉不平于百姓,终是有些不妥啊。”

秦浩明转身朝王承恩俯身行礼,诚恳的说道:“王公公,你可知道,自隆武皇帝之后,皇权不张,臣权高涨,皆历代天子宽仁所至。

诸党文人不念天子恩德,不思自身无能,反而鸡蛋里挑骨头,抓住天子些许疏漏,以奏疏谩骂于上,以文章达于天下,何曾想过不妥二字?

而且若让百姓知晓辽东局势,对朝廷还有一大利也。”

崇祯皇帝心情大慰,哈哈笑道:“朕就是你是个无利不起早的人,有何好处,快快说来。”

秦浩明突然变得非常严肃,沉声说道:“辽东大变,全辽尽失,朝臣争于朝,士人贬于文,百姓骂于野,群情汹汹。

若通观辽东形势。当知辽东既失,则山海关危及,则华北危及,则京师危及,则大明危矣!

鞑虏铁骑南下之日,即是覆顶之灾之时!

所以,微臣不惜花费巨资巨力,造此舆图。

目的便是警醒民众,当关切自身,人人奋力,与天子国家,共度此难关!”

崇祯摇头不以为然说道:“百姓哪里理会朝廷边关大事。”

秦浩明眉头微皱,肃容道:“百姓之力岂可轻忽?

若非蒙元肆虐,残暴不仁。以致民怨沸腾,揭竿四起,太祖高皇帝何以扫平天下,驱除鞑虏?

抚顺初陷,辽沈、辽南、辽右、辽西,百姓皆漠不关心,孰会毁家离乡,一死反抗?

可是此时,皇上不见金州、旅顺数万百姓,正枕戈待旦。蓄势而发乎?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皇上不应忽视民众力量!”

秦浩明之言,崇祯听在耳里,突然叹道:“自万历年间平定倭寇,抗倭援朝,天下承平已久,士子不识兵凶战危,虽可激昂热血,却难免空谈误国。

朕亦恐百姓安居百年,早已没了血气,忘了罹难之苦,失了警惕之心,只顾斗米油盐,谁会与国同气?”

“这正是我们要改变的。”

秦浩明坚定的说道。

他知道崇祯皇帝没有说错,历史上,大明百姓正是不管不顾建奴,只知道一味躲避,漠不关心国事,等到建奴南下,方才想起亡国之苦。

奈何时局崩乱,南明文官犹自想着争斗,遂无力回天,大明灭亡。

所以,大明的士子文官肯定靠不住,唯有唤起民众的力量,大明才有救!

历史证明,任何忽视民众力量的政权,最终都必将走上灭亡!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诚不我欺!

ps:感谢书友爻释打赏,铭感盛情,感谢诸君投票支持,故土难离敬上!

第二十八节 改变第二百四十一节 王朴伏罪第三百九十七节 措手不及第二百九十二节 临别前夕第三十七节 诗词歌赋的表演第六节 苦逼的大明生活第九十二节 君前拔刀第八十三节 缘浅情深第五百九十七节 活捉多铎第二百三十八节 视察兵仗局第一百五十三节 抽丝剥茧第三百零四节 试点第一百七十六节 别有他用第四百二十七节 血腥洗牌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四百八十一节 无所不能第四百六十二节 处理汉奸的方法第三百零六节 张云的心志第四百七十七节 欺人太甚第一百零八节 黑暗第四百五十节 心思各异第八节 忍无可忍第六百三十三节 许以专断第四百七十七节 欺人太甚第三百八十二节 好人没好报第一百一十四节 战云密布第五十六节 伏击第五十一节 无奈的英雄第三百二十五节 红袖添香第三百七十二节 首战告捷第三百二十八节 军事会议第五十二节 事有可为第一百零四节 文成武就第一百三十三节 谍影第二百零四节 秦浩明的第一把火第五十一节 无奈的英雄第六百四十七节 离京之际第一百三十三节 谍影第四百六十九节 手面太大第二百八十一节 难道血已冷第五百八十八节 衮衮诸公第三百九十二节 让他们全部趴下第五百八十九节 闻之心酸第五百零一节 首重军功第三百四十三节 阳谋第二百四十三节 快刀斩乱麻第三百零七节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一百八十六节 曹家的罪恶第三百二十四节 招募浙兵第四百九十五节 山雨欲来第五十七节 大捷第二百七十四节 分赃我做主第六百三十二节 改造朝臣第四百七十一节 男人最怕有心无力第五百九十节 大战开幕第三百二十七节 抢手的流民第六百四十五节 齐心戮力,共振大明第二百九十节 朕不相信说说感谢和感言第四百一十七节 科学研究院第五百九十三节 伏击圈第二百六十一节 商议第三百七十节 缠斗第四百八十九节 三件大事第六百六十六节 有仇报仇第五十二节 事有可为第八十三节 缘浅情深第六百二十节 撤退事宜第六百四十七节 离京之际第二百三十七节 雏形初成第一百九十二节 胆大包天第四百五十二节 贼寇初现第三百一十三节 邵武路第七节 败家少爷第四百二十节 军工民用第六百二十七节 野心(感谢书友abcd4869万赏)第二百八十四节 空话、套话、屁话!第七十八节 秦浩明的杀手锏第六百六十四节 动员大会第二百二十七节 伤残纪要第三百一十节 能做不能说第四百二十四节 忍一时风平浪静第五百八十二节 左右为难第六百一十七节 奸猾吴三桂第六百零九节 狂妄的警告第五百三十六节 风起云涌第三百一十九节 冰火两重天第四百九十六节 以退为进第六百节 少跟本督来这一套第三百五十三节 修罗地狱第五百八十三节 建奴诡计第五百零三节 棒子的安排第四百零一节 军令如山第二百九十三节 润物细无声第二十八节 改变第三百六十七节 一触即发第一百九十三节 奏对崇祯第一百二十六节 岳托授首第六百四十八节 心思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