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节 一皂难求

据京城负责操作肥皂事务的本家掌柜快马回报说:经过赠送试用,京城名流、达官贵人等对此物甚是追捧,甚至是趋之若鹜。

不管是洗衣皂和沐浴皂,抵京的三万肥皂已经被售卖一空,甚至有些官员豪族要预定。

售价更是水涨船高节节攀升,由当初定价一百二十文飙升至一百五十文,可依旧是有价无市。

另问,接受预定吗?何时可供货?

当初五万块肥皂投资三千五百两纹银,除去部分赠送,竟获利三千两纹银。

利润达至百分百以上,你让人焉能不动心?

说句实在话,肥皂热销至此,也大为出乎李惊蛰意料。

虽然他知道大明的文人骚客、达官贵人最喜附庸风雅,如今有此既能清洁个人卫生又能散发清香的沐浴皂,必定会受他们欢迎。

包括他自己,自从用沐浴皂洗澡之后,带着猪油味的胰子他已经完全接受不了。

可无论也没想到有这样的程度,要知道,从拿货到销售,才短短几周啊!

许多大家族都是几百上千块的买,仿佛要囤货似的。

这让他不由得想起当初秦秀才说过的一句话:用的起的人,无论多贵他都不心疼。

吁!不意大明的有钱人如此之多。

青山绿水,蓝天白云。

路上行人罕见,有的只是在田里劳作的农人。

与北方的战乱先比,这里是人间桃园深处。

秦家的肥皂作坊建在后山腰,和最早的几户流民家庭相互依靠着,包括刚刚组建中的秦家护卫队。

当然,现在他们已经不算流民,毕竟已经入籍临浦,只能说属于秦家作坊的伙计。

二掌柜的亲自带贵客参观作坊,还有听说是未来主母的大美女在,心存感激的伙计们愈发卖力,积极性高涨。

张云不仅带他们参观了肥皂生产的整个过程,而且还亲自帮他们讲解流程。

可惜李惊蛰失望的是,他虽说基本从头到尾目睹了整个肥皂的制作流程,但对于张云所说堪比黄金还贵重,必须从海外购置的什么氢氧化钠溶液却一无所知。

即使明白张云纯粹是在忽悠,但李惊蛰明白这是人家的命根子,无可厚非。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将心比心,如果是自己的家族有这样赚钱的利器,肯定也是秘不示人!

李惊蛰走南闯北,对于处理人际关系最是活络。

人家肯让自己参观作坊生产流程,已经算是有宽广的胸怀了,估计还有感谢护送柳大家入闽的情谊在。

若是再提出什么,那就是属于非分之想,觊觎别人的财物。

不仅会破坏与秦家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

不过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他明白,如果有什么堪比黄金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制作过程极为简单快速。

李惊蛰望着叠得密密麻麻,上下几十层的货架,摆满了洗衣皂和沐浴皂,目测至少有好几万块,这才多少天的时间啊?

要是有个几十号人甚至几百号人同时进行,而不是屈指可数的二三十人,那将有多大的产量?

再想起当初在酒桌上,秦秀才一副推心置腹对他所说,制作过程繁琐,原料配置不易,产能跟不上等等。

李惊蛰不禁泪流满面,这个秀才不地道啊!

毫不夸张的说,只要有原料,连他这个什么事情都不做的富贵人,同样可以轻易制作。

“云哥儿,难道不能多雇人手,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能吗?可是现在手头不太充裕?”

想到京城巨大的需求量,还有北方的十几个行省,那可是金山银海啊!

财帛动人心!

李惊蛰按捺不住一颗火热的心,小心翼翼旧事重提。

不过秦浩明不在,他没有提入股的事情。

“大贵,慢点、慢点,不急。注意安全!”

王大贵嘿嘿一笑,并不答话,依旧按着自己的速度照常进行。

张云无奈的摇摇头,和李惊蛰缓缓走出作坊,留下柳如是和柔儿四处乱逛。

自从前几日提出想再招聘一批人手后,这些人便不要命般的蛮干,好像自己会取消他们的契约一样。

天地良心,张云可以拍着胸脯保证,真的没有这般心思。

不过想想也理解,他们好不容易安定下来,上有老下有小需要供养。

加上他们又没有田地耕种,唯一的指望就是秦家作坊。

若是没有这份活计,立马回到三餐不继的状态。所以,由不得他们不拼命。

便是自己,在兄长没有开窍之前,何曾不是过着没有三餐的生活?

“肩吾兄,实不相瞒,扩招的想法已经在酝酿中,不日即将扩大作坊规模。

至于所需银两,虽然有些紧张,但尚可应付,有劳你挂念。”

老祖宗说过,欠人人情是要还的。

张云婉言谢绝李惊蛰的好意。

兄长说过,人心叵测,在没有深入接触之前,人与人之间需要必要的距离,反而能更加融洽。

李惊蛰一拍大腿,兴奋的大声叫道,“好!如此一来,产能必将增加,尚望云哥儿今后能多多照顾我们李家。”

张云自得一笑,李家的实力他有听兄长说过,自然比他们高出不止一筹。

可那又如何,还不是要求秦家作坊多供应货源。

看来,垄断的生意不仅获利极大,还可以凝聚更多的人为我所用。

“临行之前,兄长有交代,今后沐浴皂的产量会减少,洗衣皂的产量会尽量增加。”

“这是为何?

沐浴皂达官贵人使用更多,价格高则获利也更多。

洗衣皂虽说用量更大,但多是平民百姓使用,而他们极为节省,获利反而不如沐浴皂!”

李惊蛰生怕张云不懂市场行情,闭门造车想当然尔,急忙把自己的分析和市场的实际情况告诉他。

张云微微一笑,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心里却是暗自得意。

李胖子常年在外经商,做的都是大生意,按理眼光应更加老辣。

如今看来也不过如此,跟自己并无什么区别,连问的和想到的都跟自己当时问兄长的一模一样。

ps;有几句话想对书友们说:

近日有书友洪水东流在评论区留言,希望不要太监,在此郑重承诺,绝不太监。

又有书友浴火盼重生留言,之前有一本铁血铸明太监,在此本人要辩解几句。

铁血铸明写了八万字,没有签约,故此改为铁血铸新明。

酒香也怕巷子深!

有看过的朋友知道,其实两本书的书名、人名基本没有变,只是把故事内容改变而已。

但是不管文笔和文风,都是一致的。

为了写好明朝的小说,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本人翻阅了将近几百万的历史资料。

力图将文化、经济、政治、军事还有民俗融入其中,当然还有我汉人的精神和文化!

而铁血铸新明已经签约,所以不管成绩如何,一定保证完本。

响鼓不用重锤,话说一遍即可,请大家拭目以待!也请书友浴火盼重生放心!

说句实在话,本书上传至今,基本属于裸奔,也就是没有网站的推荐。

许是新人的缘故,尚不明白什么点击、推荐、粉丝值等东西的作用,更不知晓什么潜规则。

只是觉得自己写的书并不比同期的明末小说差,这点本人还是有自信的。

至少个人觉得在文笔方面和文风方面比较不错,还有就是错别字较少,当然需要和谐的词组是故意用谐音。

至于故事情节方面,就要诸君给予评判了。

网站的推荐是要争取的,那意味着有更多人看我的书。

原先不懂为什么没有推荐,好在其他的作者朋友告诉我,书友们的推荐、打赏很重要,网站是只看数据给推荐的。

至此才恍然大悟,原来其中竟暗藏机关。

还有涮子什么的,本人不屑为之!

书友的厚爱和支持才是最重要,相信大家的眼光。

所以想恳请大家若是有各种票票之类,请尽量支持本书。

当然此事不强求,保持初心即可。

说一千道一万,书的质量最为关键。

我将继续保持本书的风格,把明末历史的厚重和沧桑展现给大家。

当然,既然是穿越,少不了yy,肯定会改变历史的结局,请大家海涵。

另外,由于不是全职写手,因此在更新上会有所欠缺,在保质保量上,唯有选择保质,也请大家多多包涵。

但可以保证每天必有一章,不断更,这是对诸位的承诺!请诸君共同见证!

若是有一天,收入可以糊口,说不定转为全职写手亦有可能。

那就需要自己的努力和诸位的支持!

基本上本书是宣扬大汉主义,请诸位有个心理准备。

汉人有思想、有智慧、有文化、有传承!

一个汉人两个字,让华夏走到今天。

纵有千般不是,万般不堪,那也是我的祖国我的家。

既然身为中国人,身为汉人,我只有尽全力去维护它。

惟愿全天下的汉人团结起来,关门吵架,出去是兄弟,则汉人不可胜!

最后,感谢书友萧莜暗、沧水门下、fwx88、屠胡冉闵的打赏,谢谢你们的支持和厚爱!

好了,啰啰嗦嗦半天,估计大家不喜,今后不说了,默默码字写书,写好书,才是对支持本书朋友最好的回馈。

故土难离敬上!

第六百一十八节 终成军说点什么第十八节 变废为宝第三百七十五节 今夜无眠第三百一十四节 有罪当罚第二百七十四节 分赃我做主第四百七十二节 冲突开始第三百四十节 送礼第四百二十节 军工民用第一百七十三节 事预则立第二百一十六节 生产建设第二百六十三节 私盐之利第四百零一节 军令如山第四百八十节 实属无奈第三百零七节 近水楼台先得月第一百四十四节 萌生去意第四百二十三节 千金买马骨第六百四十六节 家是他们的家,国不是他们的国第六百三十六节 成事必在人,人定则胜天第二百三十八节 视察兵仗局第一百四十节 不负此生第三百一十二节 逼良为娼第二百零三节 宣府防卫第三百一十九节 冰火两重天第一百七十六节 别有他用第六百四十八节 心思变化第四百三十九节 洗脑第二百二十七节 伤残纪要第一百六十节 成人之美第二百九十二节 临别前夕第三百一十五节 归家第三百五十一节 惨烈屠杀第二百三十六节 醉翁之意第二百五十二节 佳人风情第五百八十三节 建奴诡计第五百七十八节 似曾相识第十六节 别样苦练第四百五十一节 铁血柔情第四百四十九节 嚣张第二百三十九节 招揽工匠第四百九十七节 郑森第一百六十五节 基础第一百四十节 不负此生第三百六十五节 敌迹初现第一百六十二节 敲诈勒索第六百二十四节 秦爱卿坏着呢第一百零一节 三饷祸明第七十四节 焉能不亡第二百零九节 挖墙脚第二百零三节 宣府防卫第二百五十二节 佳人风情第四百四十二节 朕还有脸面吗第五百九十二节 总攻之前第六十八节 秘议第五百六十二节 想要逃跑的鳌拜第六百五十一节 调教太子第五百二十一节 进击第六百零四节 人比人气死人第二百四十六节 对比第六百零八节 下辈子投好胎,不要再做建奴第三十八节 复社巨子第六百五十五节 海上形势第二百四十六节 对比第四百八十五节 事情做在明处第二百五十七节 举贤不避亲第五百五十四节 炮兵第四百三十八节 去去火第一百零七节 立功授田第四十一节 泄密第一百五十九节 汉家血脉第一百八十五节 初露锋芒第三百三十七节 来了,就不走了第六百六十七节 炮灰第七十一节 验收首级第五百八十一节 血染辽东(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第一百二十六节 岳托授首第三百零三节 无耻之尤(再次感谢家里窝囊家外雄万赏,明日加更回报!)第三百三十九节 郑家第二百五十四节 硕果第四百五十节 心思各异第四百三十三节 规矩第二百八十五节 国子监的辩论第四百一十八节 南洋局第二百七十三节 狗都不如第三百四十节 送礼第五百五十三节 还有什么依靠第二十五节 翻云覆雨第五百八十一节 血染辽东(感谢书友家里窝囊家外雄成为本书第一位盟主!)第二百七十一节 公道自在人心第二百六十六节 靠海吃海第六百四十五节 齐心戮力,共振大明第四百二十三节 千金买马骨第一百九十三节 奏对崇祯第七十八节 秦浩明的杀手锏第四百一十一节 天下大势第三百六十四节 水军出击第五百六十一节 东厂和锦衣卫第六百二十六节 国之根本,大明长城!第三百八十六节 讲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