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孙侄

诚如李秘所想,秘密的力量是巨大的,因为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秘密,便是最光明磊落的英雄汉,也都有秘密,掌控了秘密,便拥有了力量,这种论调,李秘早就从周瑜口中听过了。

此时再听全修道人如此提起,李秘难免心头紧张,因为他很担心全修道人也是群英会的人!

李秘与这全修道人的相识,与其他人完全不同类型,他们之间的相识是因为戚楚等人,但相互生出亲近感,则是因为那柄老古董火枪,可以说这才是一场冥冥之中的缘分。

李秘不得不承认,他看到了全修道人的高深之处,他也能够感受到全修道人的强大,这个貌不惊人的老头子,仿佛掌控着强大的力量,就如同迟暮的老头捏着原子弹的引爆开关一般!

全修道人见得李秘陷入短暂的沉思,想必李秘也是心有所悟,不过李秘却朝他笑道。

“道长这番言语,倒是与在下一个熟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他也是个掌控着偌大秘密的人。”

全修道人也有些讶异,饶有兴趣地问道:“哦?李秘小友竟然还认得这样的人?不知此人是谁?”

李秘看了看不远处的沙所衙门,若有所思地朝全修道人说:“道长一会儿便能见着了。”

全修道人呵呵一笑道:“既是如此,咱们也进去看一看吧,老夫也早就想见识见识李秘小友破案的手段,今番你调查卢武泰死因,能否让老夫陪同观摩?”

李秘也笑了:“锦衣卫千户都差点给您老跪下了,我敢说个不字么?”

全修道人微微一愕,而后哈哈大笑,与李秘并肩走进了沙所衙门。

衙门大堂里排场也是不小,一脸怒容的浙江布政使范荣宽,身后是受了委屈的小媳妇儿一般的范重贤,有苦难言的锦衣卫千总赵炎阳,趾高气扬的镇守太监王沐德,旁边是一脸微笑的苏州府同知黄仕渊。

说起这黄仕渊,也真是神通广大,苏州知府陈和光以及通判推官都留在了内陆,只是运筹后备,而他这个同知却是随军出征,出尽了风头。

不过他也知道何时该低调,此时坐在王沐德的旁边,仿佛神游万里,事不关己一般。

李秘走进来之时,环视了一圈,发现周瑜一身白衣,只是陪坐了末席,许久未见的青雀儿戚长空,便站在周瑜的背后,替周瑜背着那柄倚天剑。

戚长空本就是个苦大仇深的孩子,戚胤被斩首之时也才三十几岁,儿子戚疏志没有跟随父亲征战,而是选择了读书,当时也就十来岁,无力为父亲平反,四处奔走,书本也丢下了,最后闹得家破人亡,只能将将为父亲平反的心愿和怨恨,都传给了自己的儿子戚长空。

戚长空回归到周瑜身边之后,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他不再皱着眉头,而是变得异常冷漠,仿佛没有甚么事情能引起他的情绪波澜,对于一个十几岁的孩子而言,这种表情实在让人感到可怕!

李秘知道周瑜的本事,这个几乎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男人,又岂会不清楚卢武泰到底是因何而死?

他之所以通报苏州府,让宋知微来调查,必然知道宋知微一定会把李秘给带过来,说不定又有甚么阴谋诡计等着李秘。

李秘先是被他周瑜戏耍了一通,而后又让程昱给盯上,几次三番的交手,李秘也渐渐把握到了群英会的行事作风。

所以李秘是如何都不会坐以待毙的,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让他看不透李秘的深浅!

念及此处,李秘便朝戚楚走了过来,朝他说道:“戚将军,你且跟我过来,我带你见个人。”

戚楚曾经许诺过,李秘要帮他替兄长戚胤平反,而他与手下的十八个兄弟则追随李秘,眼下便跟着李秘,来到了周瑜的面前。

首席上的范荣宽眉头紧皱,毕竟李秘旁若无人,实在太过张狂,一点都没将他这个布政使放在眼里,可李秘与周瑜之间的事情,他们又无法插手,也只能干坐着生闷气,几个人交头接耳说些没有营养的垃圾话来缓解尴尬。

李秘径直将戚楚带过来,周瑜见得野人一般的戚楚,又看到他手里的戚家刀,脸色顿时有些难看起来,李秘将周瑜的微表情看在眼里,不由心头一喜。

因为他知道,戚楚等人的出现,已经不在周瑜的预料之中了!

以周瑜的为人与作风,若知晓戚胤当年还预留了戚楚这一支奇兵,更是存活至今,只怕群英会早就将他们纳为己用了。

毕竟无论周瑜还是程昱,都极其善于利用人心的弱点,比如他就利用了戚长空想要报仇雪恨的心理,而戚长空复仇的背后,会牵扯到当年的事情,若有心经营和推波助澜,很容易就能引发一场政治风暴。

所以莫看戚长空只不过是个十几岁的孤儿,但他的身份来历已经决定了他拥有的巨大价值,这种价值放在别人手里,或许无法发挥出来,可周瑜却能够轻而易举便挑起血雨腥风!

“李秘总捕,多日不见,风采依旧啊。”周瑜站起来,朝李秘友好地笑着,仿佛他与李秘从未有过间隙龃龉一般。

然而李秘却并不领情,也不看周瑜,而是朝戚长空道:“青雀儿,你可知我身边这一位是甚么人?”

青雀儿此时才微微抬起眼眉来,或许他对李秘是有羞愧的,李秘也能感受到这一点,若青雀儿已经完全麻木不仁,李秘也就没必要让他们相认了。

见得青雀儿看过来,李秘便朝戚楚道:“戚将军,或许你从未见过这个孩子,但对侄子戚疏志应该是非常熟悉的吧?”

戚楚其实早就呆立在原地,因为他发现戚长空与自家侄儿长得实在是太过肖像,如今听得李秘这么一问,他当即惊喜道:“他是疏志的儿子,我的……我的孙侄儿?”

他的声音在颤抖,甚至于身子都在颤抖,而戚长空也是浑身一震,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李秘此时也点头道:“正是,这便是你兄长戚胤的孙儿,名唤戚长空,这些年来吃尽苦头,一直想着光复家门,昭雪冤屈。”

“青雀儿,这便是你叔公戚楚将军,当年戚胤将军将他们埋伏于平波沙,截杀倭寇主力,戚楚将军流落海外,但却始终没有忘记兄长蒙冤而死,眼下他已经回来,你们先出去好好说说话吧。”

李秘也清楚,这大庭广众之下,便是有千言万语也是开不了口的,再说了,有周瑜在这里,戚长空只怕也不会开口。

李秘终于是让周瑜感到失算了,可戚长空的表现,却也同样出乎了李秘的预料之外!

这孩子仿佛无法接受这个事实,毕竟他吃尽了苦头,这些年来也无人照料他,眼下突然冒出个野人一般的叔公来,他又岂会哭哭啼啼地与他抱头痛哭!

他可不再是那个小心翼翼混迹于养济院或者是牙行的孩子王,他已经加入了群英会,他成为了周瑜大都督的剑侍,他见过周瑜大都督的本事,只要周瑜大都督愿意,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替他戚家平反易如反掌,他又何必认一个突然冒出来的野人叔公!

然而戚楚却不同,虽然他在部下面前,从来不以戚胤胞弟的身份自居,便是在人前,也都称呼兄长为戚将军,可他的内心之中,将这份兄弟情谊看得比自家的性命还重!

他本以为戚家已经死绝,却没想到竟然还有戚长空这么一个血脉!

当年兄长戚胤被戚继光斩首示众,并没有株连家人,反倒对他的家人照顾有加,百般抚恤,可戚家人认为戚继光这个义父太过冷血,根本就不通人情。

若戚胤只是胡作非为,斩了也无话可说,可戚胤调动戚楚等人,是战略需要,若没有戚胤的私自调兵,根本就无法取得胜利,甚至还会被敌人绝地反击!

本该是功臣的戚胤,却因为违反军令而被戚继光斩首,戚胤的家人又岂会接受戚继光的怜悯和照料!

所以这些人便逐渐凋零,如同戚疏志一般,本该有个美好的前景,可就是因为这桩事情,永远活着复仇的阴影之中,最后落得个妻离子散。

戚楚是通过全修道人,了解外面的世界,对戚胤家族的遭遇,也并非一无所知,也正因此,他才心灰意冷,不想再沾染尘世,而选择在孤岛上逃避。

如今见得戚长空,他又如何能不激动!

戚长空越是冷漠,他这个长辈便越是心疼,在这个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戚长空却沾染凶戾之气,这便是他躲在孤岛上逃避现实的后果!

他是戚胤的弟弟,在戚胤死后,就该回归中原大陆,挑起家族的重任来,若当时有他这个主心骨,戚家就不会散落凋零,家人就不会孤苦伶仃,像戚长空这样的子侄后辈,也不至于变成这等麻木不仁的怪模怪样!

自己为了所谓的忠贞,死守孤岛,其实才是真正的怯懦,此时看到戚长空,他才深刻地体会到李秘早先说过的那番话,有时候你苦苦坚持,未必就是勇敢!

越是这般想着,戚楚内心就越是纠结和悔恨,几次三番想开口,话到嘴边又咽下,然而周瑜此时却开口道。

“长空,李秘总捕是个说话作数的,他既说这是你叔公,那便该真是你叔公,失散相认乃是人间大喜,还不过来拜见你叔公?”

周瑜如此一说,戚长空却以为周瑜怀疑他的忠诚,这种年纪的孩子,最是叛逆,也最是热血上脑,此时便面无表情地说道。

“他不是我叔公,我戚家人早已死光了。”

戚楚闻言,也是如遭雷击,而李秘看着周瑜,后者嘴角也露出得意而玩味的笑容来。

第五百七十二章 困顿黑牢日复日第七十五章 进入关庙见疯子第二百六十章 冷宫老宅好耍戏第三百八十二章 启祥宫中见万历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复至极之朝仪第六百二十六章 宽甸六堡风雪疾第一百零一章 倒霉里正猝然死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访张家也诧异第四十四章 暂告段落稍歇息第九十四章 深谋远虑赠官子第六十三章 苟且男女逢场戏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挥许诺讨官职第九十八章 双双被困废墟底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四十三章 暗夜激斗女探子第五百五十四章 都督逃命局未知第五百三十九章 静修山中无月日第三百零零八章 年节繁复无新意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虽小却硬气第五百六十二章 金陵故人相逢时第七十八章 岩洞库藏有珍稀第五百七十七章 反杀重犯放奸细第十三章 见微知著巧辨尸第二百八十四章 凭恃见识释病体第二百一十三章 窝囊秀才生骨气第二百一十八章 拜访张家也诧异第三百二十章 黑头小鱼实诡异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气第三百八十八章 皇帝醒来要托遗第五百一十八章 大战启幕炮声急第四百五十九章 坠入深渊几近死第一百九十二章 针锋相对争大气第二百零零章 临行拜父大礼仪第一百七十七章 回归苏州又出事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献谋计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二百八十章 为求存银来挖地第五百八十章 为着大局把图刺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风宴上好对议第五百零零三章 百鬼幻变遂成疑第五百四十章 回京便见新太子第一百零零章 挑拨离间得生机第一百二十章 小胖来报定大计第六百三十五章 大仇得报终不迟第一百零四章 搜索船舷查标记第二百八十章 为求存银来挖地第五百二十九章 引导翁主不迟疑第五百零零五章 阴阳宗子有嫌疑第三百一十四章 再得升授也不奇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耻第二百九十七章 营地合围尽箭矢第一百五十八章 老妪满身江湖气第三百零零六章 寻访闺蜜红巷里第四百九十五章 豪气干云险竞技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三百六十八章 黑白分明固心志第五百零零二章 阴阳神道传宗嫡第六百五十三章 地下水道好探秘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装待发准备齐第三百九十章 无耻阁臣返圣旨第一百六十六章 办丧出殡演好戏第三百零零零章 楚王驰援也及时第四百三十三章 诏狱深处审妖异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监国功臣徙第四百七十八章 真元观里找探子第三十二章 三人共参龙神机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六百零零三章 国本之争两皆是第三百零零零章 楚王驰援也及时第六百二十三章 边镇廉颇真老矣第四百一十七章 贞慎翁主冲动时第三百九十七章 御赐飞鱼大红衣第一百三十七章 清风夜雨黄绫驿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参领不识子第二百九十二章 手札偷来实不易第三百五十三章 投杖化龙引惊奇第四百四十六章 开膛破肚得龙子第七十五章 进入关庙见疯子第三百二十七章 家有二老也足矣第三百三十九章 宗伯府尹共调剂第六百四十六章 泥佛也有三分气第三百零零三章 回归姑苏年将至第四百五十六章 临别事多乱心意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装待发准备齐第四百二十四章 精心准备唱大戏第二十五章 倭寇细作短刀遗第二百零五章 拷问之下出真知第三百一十八章 开春府试又在即第九十六章 溯本求源问及笄第六十二章 无妄招灾清白日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六百五十章 太监急皇帝也急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对饮攻心计第六百二十章 朝中奸佞我先知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五百三十一章 领议政的大寻思第一百五十七章 老道带路藏身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疑似忍者真勇士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饼方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