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五章 镇守太监来劝止

李秘到底是造神成功了。

秦凉玉成了洛河龙女,城里的百姓和耆老们已经开始商量,要在龙王庙旁边修建一座龙女庙,以供奉神台上留下来的那座龙女雕塑。

整个姑苏城都在传说真龙现世的事情,各级衙门也是蠢蠢欲动,想将这祥瑞献上去。

但也诚如李秘所料,最终是谁都没敢这么做,只有南直隶的监察道官,联合宫观散官,发了一道非正式的折子。

这种非正式的折子,是监察御史们的特权,也就是民间有甚么传闻,无论真假,只要干系重大,都可以上奏。

若是寻常官员,可不能这么做,没有确定真实性,查实下来若是假的,那可是要吃责罚的。

事情也是掀起讨论热潮,不少人仍旧守着黄天荡,或许是希望真龙能够去而复返。

不过官府早已戒严那片区域,这一来二往,真龙到时没再见着,却见识到了黄天荡上那些个战船!

真龙出现在黄天荡,无疑是认可府试的,否则真龙如此折腾,为何没有将战船全都掀翻?

这黄天荡乃是往年祭拜龙王的地方,不少人就是以官府因为府试而毁了黄天荡,惊扰了龙王为由,来攻讦官府的作为。

如今真龙现世,用实际行动来证明,龙王爷非但没有被激怒,反而是庇护这些战船的!

此时又有人传说,东海即将要发生战争,龙王爷是要保护我大明朝的海师,这便是龙王爷显灵的真正神启!

各种言论渲染之下,人们对武举府试的关注度也达到了空前的火热!

这可是龙王爷的旨意,大家都看在眼里,若再麻木不仁,可就不当人子了!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莫横栾也终于是不用再大伤脑筋,府试的最后准备工作也终于是顺利完成。

李秘本来也只是参谋,毕竟他也是武举士子,参与太多的话,对其他士子也不公平,这最后阶段,李秘也就没有参与进去。

虽然他的伤势还没有痊愈,但已经不用拄拐杖了,赵广陵的肩伤也恢复完全,两人又开始温书练功,临阵磨枪不利也光,倒也过了安生日子。

二人本就没有抱太大的期许,武举考上与否,对它们的命运也没有决定性的作用,考上了就算是镀金,考不上也无所谓,也就没甚么压力,再加上他们参加楚王府的预演,对武举考试也比较清楚,信心十足,也就谈不上如何辛苦。

到时理问所那边,由于主官被谋杀,提控案牍也都伏法,理问所衙门的大小事务都需李秘来拿主意,李秘又不是玩忽职守的人,但凡有甚么差事,无论大小轻重,都会认真对待。

虽然如此折腾,也比较耗费精力,但对于李秘而言,却是一个熟悉这个时代司法刑名事务的极佳途径,经历了早先毛秋池对自己的穿小鞋,如今又独掌理问所衙门,李秘对大明律法以及办案流程等等,都积累了足够的经验。

而且在此过程中,李秘也用他亲力亲为的办事风格,折服了衙门的诸多胥吏,案子也没再出现积压的状况,连带着理问所的口碑都好了起来。

至于莫横栾和王弘诲等人,对李秘更是看重和倚赖,一切似乎都朝着最好的方向发展,便是甄宓,对他李秘都有些服服帖帖,李秘也获得了极其难得的歇息时间。

然而这种美好恬淡到底是短暂的,眼看着就要举行府试,李秘正打算与赵广陵一道,去参加考前的勘验,镇守太监王沐德却是找上了门来。

这府试虽然不如文科考试那么严格,但到底也是府试,考前需要验明身份,避免有人替考舞弊,这也是为何士子们飞的那需要相互具保,还需要当地衙门担保的原因了。

苏州府这段时间发生了这么多事,镇守太监王沐德都没有发声,自打护送周瑜入京回来之后,这镇守太监就老实得让人忘记他的存在。

眼下万事俱备,就只剩下临门一脚,他却找上门来,也难免让李秘赶到疑惑。

王沐德领着随从,见了李秘也不太可气,横竖他就是这么一副德性,即便见惯了李秘将范荣宽等人都给修理了一顿,他这个镇守太监却仍旧是有些看不上李秘。

李秘可是今非昔比的,虽然出身不算好,但中途却认了吴惟忠当义父,若是官场上其他人,对李秘自是不敢小瞧的。

可作为镇守太监,王沐德就是皇帝的亲信,就是皇帝的耳目,而皇帝是提防着这些武将的,地方上的武将,哪个不想着来巴结他们这些镇守太监?

若是得罪了镇守太监,一道密折发送入京,到最后即便只是无中生有,也会在皇帝心里留个坏印象,往后哪里还能有甚么出息。

所以王沐德是连吴惟忠都看不上的,也就莫想着他能够对李秘客客气气了。

“王公公今日怎么有空光临寒舍?”虽然李秘对王沐德的做派并不认同,但官面上的礼仪还是要顾及的。

王沐德也不好伸出手来打笑脸人,便朝李秘道:“李大人还是忙自家事情去吧,爷儿们过来是找赵家公子说事儿的,就不叨扰李大人了。”

“赵广陵?”

李秘听得此言,心中难免涌出一股不安,不禁想起了徐庶曾经说过的那番话。

李秘试探着问了一句道:“不知王公公找赵广陵有甚么事?”

王沐德没想到李秘竟然敢探问细密,当即板起脸来:“爷儿们是苏州镇守,那是代天子巡守的勾当,做甚么事难道还要向你个小小理问禀报么!”

李秘也皱起眉头来,朝王沐德道:“这里可是理问所衙门,王公公要巡守天下,自是哪里都去得,只是到了理问所衙门来,最后若每个说法,王公公怕是脸上不好看呢!”

李秘本就不是个阿谀奉承之人,对王沐德这种人也没什么好感,完全没必要低声下气。

而且李秘其实已经猜到了王沐德此行的目的,若他好言好语应付李秘两句,李秘也就放他们进来了。

可这王沐德仍就是如此傲慢无礼,李秘心里就接受不了了。

李秘虽然只是从七品的副理问,但在官场上交游广阔,连莫横栾都与李秘称兄道弟,南京方面应天府尹都欠着李秘人情呢,李秘完全没必要受这王沐德的鸟气。

王沐德本来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他今次过来其实并没有得到皇帝的旨意,只是他自作主张的想法,真要闹起来,他可承受不起,此时便朝李秘服软道。

“李大人言重了,爷儿们只是过来找赵公子说两句话,又不是来监察政务,何必劳师动众的……”

李秘也知道这种事情是躲不过的,虽然他不知道是皇帝的意思,还是王沐德自作聪明,但到底是不能拦着,不让他见赵广陵,也只能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问题终究还是要解决的。

李秘正打算放了王沐德进去,此时赵广陵却从里头走了出来,朝王沐德道。

“王公公找我?赵某可是遵规守矩的良民,王公公这么大的阵仗,可是要吓到赵某了。”

赵广陵也果真是帝王家出身的,言谈举止自有贵气,若是换了别个,见着镇守太监这等凶神恶煞般的存在,要么点头哈腰阿谀奉承,要么是吓得舌头都捋不直了的。

这市井间有些人没有官场身份,却同样尊贵无比,自然便是那些名门望族,而有些家族没有高官显贵,也没有文坛巨擘,更无江湖枭雄,但却人人敬畏,那才是特殊的存在。

比如孔家圣人的后裔,衍圣公府的子弟,比如赵广陵这样的正统汉家帝王后裔等等,无论朝代如何更迭,朝廷对他们都是极其优待的。

这种现象在后世同样存在,不少国家虽然已经实行了民主制度,但仍旧保留皇室,仍旧供奉这些皇室。

这些皇室虽然没有从政,但在民间却同样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虽然只是象征意义上的存在,但却仍旧 无法忽视。

这在古代也同样如此,类似刘禅这种,类似陈后主李煜等等,虽然亡了国,但朝廷也仍旧善待他们。

但凡种种,也就闲话休提,赵广陵这样的出身,面对王沐德,拿出这气派来,王沐德自己都缩了一半了。

不过他到底是打定了主意来的,见得赵广陵,也笑着道:“赵公子说的哪里话,爷儿们自是知道的,只是有几句话想提醒一下赵公子,还请公子借一步说话。”

其实王沐德的想法也不难猜测,赵广陵参加武举,虽然带着玩闹的性质,但武举是国家选材的大事,容不得儿戏,赵广陵的身份要紧,虽然过了这么多任皇帝,早已不再禁止他们参政从政,但这些家族素来小心谨慎,从来不会去沾碰官场。

可今次赵广陵却要打破这规矩,事情又发生他王沐德的地头上,若皇帝不在意也就罢了,可如果皇帝不高兴,首先要问责的就是他这个镇守太监啊!

毕竟镇守太监的职责就摆在台面上,若不是关系到他的切身利益,王沐德也不会如此紧张地主动来劝退赵广陵了。

赵广陵其实早就料到会有今日,只是这王沐德早不来晚不来,偏偏等到勘验身份的节骨眼上再来,这就很气人了。

如果他早早过来警告,赵广陵也就不必费那么多心思去温书练功,更不会对考试产生从所未有过的期待。

他毕竟是出身金贵的公子哥,一直以来也没能有甚么事情,来检验他的才能,更没甚么大事能够满足他心中的成就感。

可自打认识李秘之后,与李秘经历的这诸多事情,凶险非常,甚至还要玩命儿,但他最终还是做成了,这给了他足够的成就感,让他知道自己的能力到底有多强。

就冲着这一点,跟着李秘就是个不会让人后悔的选择,既是如此,早先决定要参加武举考试,也同样是这么样一个选择,又岂能半途而废!

只是如今镇守太监找上门来,赵广陵也有些迟疑,到底是坚持本心,排除万难去考试,做好准备迎接考试过后极有可能接踵而至的诸多麻烦,还是就此打住,偃旗息鼓,灰溜溜缩起来?

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来致意第六百三十二章 仓惶奔逃又反击第二百四十六章 陪同楚王检军姿第三百八十三章 引发骚乱被困制第五百四十七章 夜半穿宫查仔细第二百七十四章 顺藤摸瓜寻密室第二十七章 司吏尽诉心中疑第六十七章 薄命奴婢犹传纸第五百四十二章 后宫召见举能吏第四百二十八章 冷静巧析解争执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灯瞎火荒唐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挥许诺讨官职第一百一十六章 莫名其妙的揭密第五百七十一章 殊死搏斗命如丝第一百二十八章 外来贵客实无礼第十八章 缨络不甘厌到底第三百八十九章 大病初愈又争执第四十五章 运用地图巧分析第二百七十三章 广陵带回好消息第四百八十二章 秋高围猎壮胆气第七十四章 百数倭寇死聚义第四百五十一章 小酌小坐传牌艺第五百九十章 洞玄识微风之秘第一百四十四章 神甫驱邪之辩议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六百三十八章 受封柱国接摊子第五十四章 再遇女鬼酣战激第三章 巧扮学徒探女尸第三百五十四章 黄天荡畔造神祗第二百三十章 魔女开刀救士子第四百五十七章 去留一念或行刺第五百五十七章 中官入队好摸底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嘱立碑留万世第五百七十八章 为求震慑不姑息第四百七十七章 个中内情俱已知第四百一十章 遁入魔花逃生地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六百四十七章 缜密筹谋反间计第二百二十一章 宗师登门赠心意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龙蔓延幻术师第五百四十九章 潇洒进宫有霸气第三百零零七章 效仿成化悍贼子第六百零零六章 为求万全互透底第四百五十四章 太监讨问锦囊计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二百五十章 抠门王爷发赏赐第三百六十八章 黑白分明固心志第二百八十四章 凭恃见识释病体第五十一章 知府和泥打太极第六百二十九章 拷问俘虏备战事第二百三十四章 归宁郡主与世子第二百四十二章 不堪回首是羞耻第三百三十六章 头场新雪为新诗第六百二十二章 拜见老帅无多礼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来突袭第二十二章 再临县衙扯虎皮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营来护庇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大宗师谈新戏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闻新世第一百一十五章 蛛丝马迹不放弃第二百一十章 聆听老兄讲旧史第五百二十八章 执迷不悟是崔氏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五百七十五章 分散行动靠本事第六百四十二章 外号疯狗之御史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势异第三百六十九章 尘埃落定各欢喜第四百八十章 效仿故事做探试第四百九十五章 豪气干云险竞技第一百三十三章 书吏强留四句诗第五百二十五章 凯旋且把风头避第四百六十四章 听取详情与仔细第二百四十五章 楚王宫府金光碧第四百三十一章 合卺之夜干着急第六百零零五章 两相权衡皆便宜第一百八十七章 失散多年是孙侄第四百七十三章 终是得见老死士第二百五十七章 大战过后勤勉励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闻新世第三百七十章 通州驿馆听消息第四十五章 运用地图巧分析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入宅子第一百六十八章 冥想宿命若苦思第五百九十五章 邂逅船尾满天姬第三百零零一章 感念恩情结盟义第一百五十六章 寻人之前找道士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四百四十七章 得食龙麝来救急第一百一十八章 线索中断得启示第三百六十五章 解惑终究需验尸第一百五十九章 仅剩的恶心痕迹第一百二十一章 领路小胖心机智第二百六十五章 后宅火场无底细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后失态记不起第六百二十五章 如梅笑说当年事第四百零零一章 朝中元老来致意第三百三十一章 濒死逼出大潜质第四百七十四章 先生细述武林事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军又宣旨第一百七十九章 狂风暴雨巨浪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