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暂安征程启

司马徽便这么住了下来,李秘借口染了风寒,三两日没敢进宫去,索长生则想方设法唤醒小蛟。

因为腹部的伤口牵扯,李秘是呼吸都困难,司马徽住下之后,便给李秘传了一个道家的呼吸法子。

对于呼吸吐纳引导之术,李秘还是有些了解的,这是祖国瑰宝,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并非装神弄鬼,改变呼吸方式,能够更加地亲近自然,使得心情舒畅,调节身体和心理状态。

这在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运用,比如通过呼吸来缓解紧张情绪,甚至通过拉梅兹呼吸法来缓解分娩的痛苦等等。

这些都是呼吸在生活之中的运用,不少人将呼吸吐纳与气功等联系在一起,对此很是质疑,是因为别有用心的人夸大了呼吸吐纳的功效所致,李秘还是比较清醒的。

便是在后世,不少外国人都已经开始研究中国的“气”理论,反观国内,很多人都将这些看成是中华文化的糟粕,也实在让人不齿。

闲话也不多说,毕竟只是个呼吸法门,也谈不上传艺给李秘,横竖司马徽每日早晨都要打坐调息,李秘也就有样学样地跟着,权当是晨练。

不过不得不承认,这法子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这才三两日,李秘便能够通畅自如地大胆呼吸,好像肚腹上的伤口都已经开始愈合,夜里常常有些发痒的症状。

如此到了第四日,宫里终于还是来人催促,李秘不得不入宫走了一趟。

朱翊钧等人见得李秘面色极其难看,整个人都瘦了一圈,更是确信李秘染了风寒,也不好让李秘给朱常洛授课,慰问了一番,便放了李秘回去。

之所以如此清瘦,也是因为李秘肚腹刚刚缓和,甚么都不敢吃,这才瘦了这么多。

这才刚回到府邸,李敬妃和王恭妃等人已经派太监过来赏赐了不少东西,王安和田义也都顺势过来探望了一番,而沈鲤等人收到风声,下午时分也纷纷过来探望,直到夜里才消停。

夜里是李秘最难熬的时刻,因为伤口到了夜里便瘙痒难当,李秘怀疑是伤口感染,可并未发现红肿或者化脓的迹象,反倒是缝合口非常的完美,已经开始长出肉芽来了。

李秘倒是怀疑小蛟的血对自己有甚么影响,可除了伤口瘙痒和夜里高热之外,又无其他症状,陆济来看过几次,也都找不出病因来,只能开了些解表散热的汤剂,让秋冬丫头熬了给李秘喝,也是治标不治本。

司马徽倒是看了几次,不过也没说甚么,只是根据李秘的状态,调整李秘呼吸吐纳的方式,顺便教李秘打一套内家拳。

也不知为何,李秘打拳之后,浑身虚汗发泄出来,高热也退了,伤口也不痒了,反而神清气爽,尝到甜头之后,李秘也就更加积极了。

这内家拳不急不缓,是修身养性的功夫,也没甚么凶戾招式,更无大开大合,也就图个强身健体,不似早先为了武举考试而拼死拼活地修炼,倒让李秘觉着非常的惬意。

不过这种日子很快就到了头,因为朱翊钧终于下令,朱常洛出征的日子到底还是定了下来。

李秘知道,翌日进宫必然要带着小蛟过去,否则朱翊钧就要起疑,因为这几日朱翊钧也让王安来赏赐御膳,旁敲侧击都是关于小蛟的事情。

所以李秘打完拳之后,便来到了索长生这边来,却见得索长生找了不少奇奇怪怪的东西,研磨成墨黑色的糊糊,一点点喂养小蛟。

“这小家伙明日能否复苏?”李秘也有些担忧,索长生却是干脆摇了摇头,朝李秘道:“短时间是不太可能了,长的话只怕要过冬天,来年开春或许会醒,不过让我来喂养的话,会快很多,但十天半月是别指望了……”

李秘也是轻叹了一声,因为他问过司马徽,后者的答应与索长生大同小异,没太大的出入。

“也只能这样了,明日我还是要带它进宫的,如何都要编造一个借口吧……”

索长生似乎早就想好了,朝李秘道:“带着陆济去,让陆济开口,就说这小蛟虽是温血之物,然则在地宫里出生成长,久不见光,太过羸弱,过了盛暑就要蛰伏,除此之外,一切都正常,相信不难蒙混。”

李秘也点头道:“也只能如此了。”

翌日进宫,李秘与陆济打好了招呼,后者得过李秘不少恩情,眼下已经是太医院正,心情大好,自然愿意帮李秘打掩护,再者说了,司马徽提点了他几句,陆济受益匪浅,也整日往李秘宅子跑,早就惯熟了。

朱翊钧果真没起疑,反倒因为小蛟蛰伏,让后妃和皇子皇女们一个个异常兴奋。

因为李秘整日里带着这小家伙进宫,人人争相目睹,可除了朱常洛,没人能靠近它,动不动就呲牙咧嘴吓唬小孩,其他孩儿早就手痒难耐。

今日终于等到这家伙睡觉,便一个个央着朱翊钧,要摸一摸,抱一抱,沾染一点龙气甚么的,其实就是图个新鲜好玩,出去与人说了,小爷可是摸过真龙的,那到底是倍儿有面的事情。

估摸着朱常洛要出征,朱翊钧也有些感慨,平素里严苛的父亲,今日竟然破天荒答应下来,一群孩儿玩得不亦乐乎,朱翊钧也是龙颜大悦。

自打李秘进宫之后,朱翊钧对王恭妃朱常洛母子也温柔了许多,尤其宠爱李敬妃和小皇子朱常瀛,对郑贵妃虽然有些冷落,但后宫反倒和谐了不少,毕竟大家雨露均沾,怨气自然也就少了。

朱翊钧也是个苦孩子,缺少父爱,加上封建思想,让他无法表达父爱,可李秘的到来,让皇家变得充满人情味,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

横竖是难得好心情,朱翊钧便摆下宴席,算是提前给李秘饯行,席间对朱常洛也是耳提面命,好生叮咛了一番。

朱常洛经过这段时间的读书和练武,整个人的气质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顾盼透英朗,举止有大气,仿佛人都挺拔了不少。

朱翊钧终于看到朱常洛像极了当年的自己,他也并不是嫡子,出身遭遇也有些不好开口,所以对朱常洛才那么的不待见。

可朱常洛得了李秘帮助之后,励志发奋,不再唯唯诺诺,反倒隐隐透出一股大气贵气来,也让朱翊钧等人看到了他不同的一面,以及无限的潜力!

朱常洛也是争气,对李秘言听计从,他本来就是个心思敏感,善于观察的孩子,悟性很高,就如同一张白纸,一块海绵,吸收能力极强,短时间内的变化也就非常明显了。

这一场宴吃得很是欢畅,朱翊钧放下了帝皇的尊威,与儿女们谈笑风生,估摸着会成为他们这一生的美好记忆,是难能可贵的天伦之乐吧。

从宫中出来之后,李秘便过来与司马徽说了一声,又让秋冬丫头收拾行囊,做好启程的准备。

这宅子本就是临时租赁的,也没甚么好看顾,皇帝没有食言,果真给李秘找了新宅子,不过还在装装修修,李秘也住不进去,今次也不需留人看家,决定把秋冬丫头也带上,秋冬丫头自是高兴。

翌日,天青云稀,是个好天气,沈鲤带着礼部的人办了仪式,朱翊钧亲自送了仪仗出城,李秘终究还是踏上了北上的路途!

朱常洛泪痕未干,想来与母亲也是好生诀别了一番,不过到底是生出了孩儿气概来,到了人前便抹干眼泪,高昂头颅,随行的锦衣卫们也是士气大振!

不过说起今次的目的地,也让人有些哭笑不得,朱常洛亲征竟然只是坐镇蓟镇!

这蓟镇与大同、宣府等皆为大明九边重镇,却也是九边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军镇,因为此地从西北东三面,行程一个伞面,拱卫着北京。

当年戚继光抗击倭寇,功劳太大,以至于受到排挤,军旅生涯的后几十年,都镇守北方,而他正是蓟镇总兵,在任期间加厚城墙,修筑了三千多座空心敌台,大败朵颜部的蒙古人,把其首领董狐狸的弟弟都给俘获了。

戚继光是民族英雄,是伟大的军事家,留下的兵书更是军事瑰宝,许多人记住的仅仅是他抗击倭寇的功绩,却忽略了他镇守北方二十年,挫败大大小小不知多少次外族入侵的不世之功!

若换了别个出征,最起码要到辽东镇去,那里与朝鲜接壤,更能鼓舞士气,蓟镇虽然也是要塞,但毕竟太过靠后。

不过朱常洛毕竟还是个孩子,关于出征,也都是需要皇族的振奋罢了,没人奢望他能做更多,所以坐镇蓟镇也是足够了的,蓟镇拥兵十万,防线又长,足够安全。

这里有必要提一下,明朝九边是指九座边防要塞,东起鸭绿江,西抵嘉峪关,依仗着长城,延绵万里,几乎将整个大明朝的北方连贯成一整条防线。

九边起初是为了抵御鞑靼、瓦剌和女真等北方少数民族入侵才建立的防线,可是到了中后期,这些边镇的作用也就发生了变化。

比如后金崛起,辽东成了兵家必争之地,比如现在的抗倭援朝,辽东就成了前线大本营。

而北京以北的蓟镇兵强马壮,人多粮足,若大明境内发生叛乱,蓟镇就是勤王救驾的首选了。

闲话也不多提,朱常洛和李秘一行也是沿途耀武扬威,这么做倒不是为了骚扰百姓,而是为了宣扬国威,展现国力,毕竟倭国人的细作很多,只有让他们看到这些,才能起到震慑作用。

如此一来,速度也快不起来,只能不缓不急往蓟镇治所三屯营而去了。

第四百九十七章 土御门神道后裔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色藻泥大威力第三百三十六章 头场新雪为新诗第三百二十六章 设伏需得苦肉计第四百五十六章 临别事多乱心意第四百七十六章 无名之辈千秋义第十四章 彻查到底不言弃第一百八十五章 锦衣千总来压欺第五百三十章 羽林参领不识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营地合围尽箭矢第三百二十章 黑头小鱼实诡异第三百七十三章 京城大院见镖师第三百零零四章 高效办案又接起第二百七十一章 师徒同心迥供词第八章 雨夜追寻蛛马迹第四百九十九章 宴会舞刀别有意第三百七十章 通州驿馆听消息第六十四章 黑脸六九收徒弟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缘际会世家子第九十一章 青衣白玉桃花池第五百五十三章 周旋缠斗暗射击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入宅子第三百零零二章 分道扬镳各归梓第二百六十六章 各施所长齐戮力第五百八十章 岛府亲卫频巡视第二百五十六章 阵前斩马威震敌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心置腹交老底第四百二十三章 梨园行里见宗师第六百三十一章 整装待发准备齐第六百一十章 怒海血战将军死第六百零零一章 叮嘱立碑留万世第二百八十章 为求存银来挖地第三百九十九章 智谋军师测神机第五十九章 牙行青雀飞天起第四百零零二章 难得清闲又来事第六百一十二章 同仇敌忾截逃逸第五百三十九章 静修山中无月日第五百九十七章 翻搅风云谁获利第五百八十六章 船长就位临别离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三百三十二章 命悬一线有挡死第一百七十二章 何处听来解间隙第一百八十九章 揭破丑闻引锋机第三百七十五章 酒后失态记不起第九十四章 深谋远虑赠官子第四章 不畏强硬戏司吏第六百四十四章 缜密推断白骨尸第八章 雨夜追寻蛛马迹第三百六十章 恰逢鹰扬闹缺席第六百三十章 安置俘虏震来敌第九十五章 坚持己见查到底第三百一十二章 名士出品神仙器第四百四十九章 场面混乱有勇气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色藻泥大威力第一百三十一章 见识广博引诧异第二百八十一章 长生提点也无意第二百八十一章 长生提点也无意第五百三十七章 少见出宫的皇帝第五百六十九章 放弃分坛回村里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随行红白衣第三百六十三章 黑灯瞎火荒唐事第一百九十一章 指挥大人引猜疑第六百一十七章 挣扎权衡生死利第三百九十二章 口出狂言惹皇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性情古怪小师弟第四百八十八章 雪夜崔氏来突袭第五百八十一章 螃蟹虽小却硬气第五百六十章 且琴且歌血路疾第三十三章 八字衙门需送礼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闲人无所事第三十四章 送得茶饼方遂意第二十章 红锦匣中黄金丝第六百零零八章 倒成闲人无所事第三百九十三章 举世欢庆我独寂第二百七十九章 关门深谈陈年秘第三百三十七章 虎丘路上有趣事第四百九十三章 蛊师虫师或雪姬第四百七十三章 终是得见老死士第一百二十一章 领路小胖心机智第六章 吕家娘子身是谜第三百六十一章 耿直同年有傻气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转局势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诚意第四百零零三章 匆忙入宫难救急第一百四十三章 数十尸身难确实第二百零零章 临行拜父大礼仪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挥许诺讨官职第五百七十四章 一朝喘息闻新世第二百九十二章 手札偷来实不易第三百六十九章 尘埃落定各欢喜第四百九十一章 疑似忍者真勇士第四百四十九章 场面混乱有勇气第五百六十三章 莫名凶案又来袭第二十四章 刑房司吏暴发癔第一百八十六章 全修道人转局势第三百零零九章 知府试探指挥使第五百零零七章 细查案发之密室第三百五十三章 投杖化龙引惊奇第六百零零三章 国本之争两皆是第五百三十四章 光海君囚中救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