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皇子犒军又宣旨

三屯营乃是蓟镇的治所,西接遵化通北京,北接宽城通承德,当年戚继光镇守此地十六年,修建了镇府,里头近百条胡同,官民同居,军营衙署民宅等等,使得这军镇格外的热闹。

尤其还有九座巨大的敌楼和五座角楼,铁匠铺的烟囱升起一道道黑龙,空气中全是铁腥与牛马骚,更是充满了铁血气息!

在日寇侵华之时,29军将领张自忠的师部,就设在三屯营,足见此地是何等的军事要塞了。

蓟镇总兵官尤继先乃是今次备倭副总兵之一,早先已经率军接洽大军前往辽东镇,眼下坐镇三屯营的是蓟镇协东副总兵张守愚。

张守愚早已收到命令,率领军中将士,出二十里迎接,也着实气派非凡!

这座重镇是由戚继光亲手打造的,蓟镇军可以说是大明万历朝边军之中最精锐的部队之一,这座要塞也是坚不可摧,热闹非凡。

虽然吴惟忠对李秘倾囊相授,但两人相处时间毕竟短,军中的东西也只能挑要紧的来讲解,诸如军中禁忌之类的,是为了让李秘能够规避这些麻烦。

武举考试之时,李秘也了解过不少,楚王演武之时也得了不少经验和增长了见识,然则见到这支军队,李秘才深刻体会到,大明朝军人有两种,一种是边军,另一种是其他所有军人。

他们的身上充满了狼性与警惕,仿佛时刻为战争做着准备,绝不是内陆军队那般散漫,当然了,他们的眸光之中对锦衣卫也没有那么多的畏惧,至于京营的将士,虽然鲜衣怒马,但在边军眼中,不过是中看不中用罢了。

朱常洛虽然年少,但是个心志坚韧的,早在宫中,便跟着李秘学习射御,虽然宫中考虑到安全,建议他用小马来练习,但李秘却不以为然,从一开始就让他骑高头大马。

眼下朱常洛骑着大马,见着这场面,心里也是慌张,这些可都是战场上厮杀过的悍卒,杀气腾腾,仿佛在他们的头顶上凝聚成一片血云,慢说朱常洛,便是那些京营将士,都被震慑了一番。

朱常洛已经将李秘当成最能依赖的师长,甚至比朱翊钧这个父亲还要更加亲密,与其说是侍读,不如说是人生导师。

也正是因为有了李秘的帮助,他和母亲才能一步步走到如今的地位,所以此时朱常洛便朝李秘投来求助的眸光。

李秘原本落后朱常洛半个马身,此时便一夹马腹,率先来到了张守愚的马前,抱拳行礼道。

“本官乃登莱诸州宣抚李秘,本该给张总戎下马行礼,不过本官是皇子殿下侍读,今番是护驾而来,无法下马行礼,失仪之处还请张将军见谅。”

张守愚看起来有些老相,留着络腮胡,黑脸膛,鹰眼剑眉,颇具英气,不过笑容却是和善,朝李秘道:“原来是李侍读当面,幸会了。”

虽然只是短短一句话,但李秘已经能够看得出来,这张守愚绝非表面这般好说话。

众所周知,宣抚乃是皇帝和朝廷派往某个地区传达皇命或者执行任务的临时官职,用后世的说法那就是钦差大臣!

然而在军事上,尤其是九边重镇,说得不好听一些,这些个将领都是拥兵自重,这种情况越是到后期就越是明显。

且看后来的毛文龙祖大寿等人,哪一个不是拥兵自重,对朝廷的政令阳奉阴违?

便是后世不少人认为是最悲壮民族英雄的袁承焕,还不是请制杀了毛文龙?

何为请制杀?

袁崇焕当时立下五年平辽的军令状,崇祯皇帝便给这位爱将放权,赐尚方宝剑,许便宜行事之权。

毛文龙拥兵自重,却出工不出力,虚报十五万的粮饷,袁崇焕便取了尚方宝剑,朝北京城的方向拜请圣旨,搞了个仪式,而后用尚方宝剑斩了毛文龙。

有人说袁崇焕是矫诏杀了毛文龙,当时毛文龙坐镇关东,对后金有着极大的震慑力,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后金便有些肆无忌惮了。

也有人说袁崇焕是为了议和,才杀了毛文龙,反正也是众说纷纭。

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便是作为边军总督,忌惮毛文龙这类大将的,可不仅仅只有敌人,国内其实也存在猜忌之心。

而袁崇焕拿着尚方宝剑不假,但二品文官杀了一品武将,而且还是隔空请旨,这也成为了后来袁崇焕被朝廷处决的罪名之一。

这就是边军的高傲所在,张守愚身为蓟镇协东副总兵,眼下总兵尤继先又不在,他一个人独揽大权,自然不会把李秘放在眼里,若是承认李秘的宣抚官职,往后李秘要插手蓟镇的事情,也是麻烦。

所以张守愚只称呼李秘为侍读,而故意忽略了李秘的宣抚身份,李秘对政治虽然没甚么天分,但毕竟在官场已经不短了,又有王弘诲沈鲤等人提点,观察力又敏锐,如果还看不出张守愚心中那点念头,往后可就是寸步难行了。

李秘也是个能隐忍的人,也故作不在意,朝张守愚道:“久闻将军威名,也是幸会,将军这便随我去拜见皇子殿下吧。”

张守愚点了点头,朝后头看了一眼,便带着身边的副将以及各级武官,跟着李秘来到了朱常洛的仪仗前头来。

张守愚身后的武将们可不是总兵官,见得皇子殿下,自是要下马行礼的,可他们对张守愚唯命是从,都在等张守愚这个上官带头。

然而张守愚来到朱常洛前头,见得朱常洛竟是个瘦巴巴怯生生的孩儿,当即有些不太乐意。

便只是这么一迟疑,那也是失了朱常洛威仪的!

李秘又岂能让这种事情发生,本来朱常洛并不是来插手军务的,只是做做样子,振奋军心罢了。

但毕竟是皇子,若威严不在了,还如何给将士们激励和鼓舞?

李秘也没有停顿,牵了马头,翻身下马,半跪道:“臣李秘,携蓟镇协东副总兵官暨诸军将士,拜见大皇子殿下!”

李秘都能下马,张守愚若是借口甲胄在身,不便下马,那便是不臣之举了!

张守愚不是拖泥带水之人,此时也知晓李秘不是简单货色,当即翻身下马,带领着诸军将士,给朱常洛行礼。

前头将领这么一表率,身后那些卫队自然也要跟着行礼,朱常洛见得前面黑压压如割麦一般伏下,便如同泛起一阵阵钢铁浪潮一般,心头不禁热血激荡!

男孩儿都比较好强,后世的小男孩都喜欢耍弄玩具枪,拿着竹剑打打闹闹,这是男孩子的天性,是如何都禁锢不住的。

朱常洛虽然深居内宫,受了母亲影响,变得内敛而文静,但到底也是个男孩子,尤其跟着李秘学习射御之后,就更是激发了内心之中的男儿气概。

此时见得这等场面,他只觉着自己的胸膛被一股热流充斥得满满当当,仿佛全身都是力量,放眼四顾天地小,或许这也是他第一次品尝到了睥睨天下的那股权势优越感!

他一直都是唯唯诺诺地过着日子,在宫里连腰杆都不敢挺直,即便朱翊钧对他母子渐渐改观,待遇也好了很多,但他仍旧不敢放松警惕,仍旧非常低调和谦卑。

然而此时,他走出了那座深宫,他终于是体会到了自己身为大皇子殿下的那种尊贵!

他完全沉浸在这种快感之中,手指发麻,轻轻颤抖了起来!

李秘低头了许久,发现朱常洛并没有发话,心里头也有些发紧,尊威是要保持,但持续时间太久,就变成了不懂体恤将士,难免要留个坏印象,于是李秘便稍稍抬头,朝朱常洛看了一眼。

朱常洛正遥望着远方,仿佛要将整个天地都要装进胸膛,脸上全是兴奋与激动,显然有些得意忘形了。

朱常洛并没有察觉到李秘的眼色,李秘只能朝朱常洛身后的黄辉使了个眼色。

黄辉是朱常洛的老师,也是个聪明人,毕竟张守愚都跪着,他也不好干咳,便用马鞭暗中点了点朱常洛的马屁股。

那马儿被戳了一下,狂躁不安起来,朱常洛此时才回过神,终于是看到了李秘那暗示的眼神!

这黄辉也是个厉害人物,他的父亲黄子元是万历皇帝的老师,而他则成为了朱常洛的老师,后世称“一门三翰林,父子两帝师”。

黄辉七岁开蒙,师从嘉靖八才子之一的任瀚,十五岁参加府试便一举夺魁,成了四川解元,两年后考中进士,次年被万历选为庶吉士,进翰林院做了编修。

其父黄子元不比张居正,对万历皇帝比较宽容,所以万历皇帝很念人情,便让黄辉来教导朱常洛,为此还升黄辉为从五品侍讲学士,临出征前还加了个礼部仪制清吏司的郎中职衔。

黄辉虽然是个神童,但却懂得变通,不是书呆子,平素里李秘对朱常洛时常有些“离经叛道”的教学方式,但他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李秘对他的观感还算是不错的。

李秘朝黄辉轻轻点了点头表示感谢,而后给已经有些惊慌的朱常洛使了个眼色。

朱常洛对李秘是言听计从的,毕竟李秘是他的老师,而且在他的心目之中,黄辉叫他如何杜庶,但李秘教他的却是如何生存,甚至如何往前走,一直走到那个想都不敢去想的位置,甚至于坐上那个遥不可及的位置之后,又该如何做事!

所以李秘是他的定心石,虽然李秘并不严厉,但有鉴于此,朱常洛对李秘却非常恭敬,见得李秘眸光,他当即就镇定下来,高声道。

“张将军辛苦,诸军将士辛苦了!父皇陛下和母后陛下圣恩体恤,军中将士保疆卫国,劳苦功高,今番特赐下犒赏,诸军同庆!”

朱常洛毕竟是个少年,中气不足,又未变声,声音有些尖细柔弱,但身旁又传令的官员,当即朗声宣读圣旨,众人听在耳中,也是欢呼不已。

宣读了圣旨之后,李秘与张守愚等人才起身,朱常洛一声令下,身后那庞大的队伍便开始将犒赏之物全都搬运上来,三屯营的将士们也是呼喊震天!

李秘回头看了看张守愚,恰巧张守愚也在看他,两人相互抱拳,只是轻笑,颇有些意味。

第一百五十三章 左右随行红白衣第二十一章 结交耆老东主谊第三十七章 游说推官寻强力第三百三十九章 宗伯府尹共调剂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营边军矛盾起第七十八章 岩洞库藏有珍稀第一百五十六章 寻人之前找道士第六百三十八章 受封柱国接摊子第三百四十五章 奇异种子藏心底第二百四十七章 将门虎子皆汇集第四百五十六章 临别事多乱心意第二百零一章 半路出家巡检司第二百三十章 魔女开刀救士子第六十一章 瞒天过海入宅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翘首以待放榜时第一百六十章 更夫招供得新机第一百二十五章 尘埃落定风又起第三百三十八章 牌楼关卡遭讽刺第二十六章 癔症暴发且救急第五百九十章 洞玄识微风之秘第四百零零零章 繁复至极之朝仪第五百二十八章 执迷不悟是崔氏第六十七章 薄命奴婢犹传纸第三百五十四章 黄天荡畔造神祗第三百六十二章 举人庆功节外枝第六百五十一章 乱民寻衅好转移第一百八十三章 全修道人初相识第七十七章 另辟蹊径查船只第五百零零七章 细查案发之密室第二百二十八章 武举士子来挑事第二百零零章 临行拜父大礼仪第九十九章 且把生机托葛氏第四百五十二章 三人对饮攻心计第六百四十章 驾临诏狱救兄弟第三百七十八章 黄色藻泥大威力第七章 凉亭上签巧解密第二百九十五章 任务过半心迟疑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路向南藩王邑第五百七十八章 为求震慑不姑息第三百八十七章 生死一线尝药剂第一百四十一章 遭遇围困急御敌第二十三章 二堂挺身献谋计第二百七十九章 关门深谈陈年秘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见迟第五百六十一章 穷途末路仍理智第二百九十三章 江夏郡王夜见迟第一百八十四章 登沙崇明情势异第四十二章 隐匿墙外听消息第五百九十章 洞玄识微风之秘第九十一章 青衣白玉桃花池第二百一十二章 宗师府上遇故识第六百三十章 安置俘虏震来敌第三百九十三章 举世欢庆我独寂第二百零六章 伪装潜藏到墓地第一百三十二章 令官好心或恶意第七十四章 百数倭寇死聚义第五百六十四章 吞书割舌有所指第四百六十章 凡事暂安征程启第一百三十六章 押送囚犯金陵地第二百七十章 冶炼房中瞧仔细第三百八十六章 深宫大内老狐狸第二百六十七章 坚韧孩儿来认尸第三百零零零章 楚王驰援也及时第一百三十三章 书吏强留四句诗第六百一十八章 及时抵达兵戈止第三百零零三章 回归姑苏年将至第六百四十章 驾临诏狱救兄弟第四百六十三章 问询裨将恩威施第一百九十七章 指挥许诺讨官职第一百四十五章 精通检验老教士第三百四十八章 蜀营主脑大军师第六百三十九章 值庐之夜听巨细第十七章 卷宗暗藏敌奸细第三百五十九章 鹰扬宴前等送礼第六百五十二章 三路齐备水下计第一百九十五章 接风宴上好对议第六百五十一章 乱民寻衅好转移第五百三十九章 静修山中无月日第四百八十九章 朝鲜国王有暗示第一百七十章 王大宗伯的诚意第三百八十一章 寻思入宫见皇帝第四百七十五章 帮会大枭起争议第三百五十一章 鱼龙蔓延幻术师第六百一十八章 及时抵达兵戈止第五百五十五章 授官封爵太出奇第七十二章 戚家胤营来护庇第四百四十二章 冤家携手齐解谜第五百八十四章 瓮中捉鳖不战死第三百七十六章 私访工部造军器第一百八十章 永不磨灭的意志第十九章 细作搞怪谣言起第六百一十三章 不可告人之诡秘第一百二十九章 因缘际会世家子第四百九十九章 宴会舞刀别有意第四百九十八章 救人试探两不迟第一百九十章 名色指挥称传奇第十二章 悲恸茂才领妻子第四百二十三章 两大宗师谈新戏第六章 吕家娘子身是谜第六百一十五章 神仙打架小蚂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