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4章 组团
一天的手术结束,杨平在更衣室休息一会。
作为外科医生,更衣室就像临时港湾,稍微安静地坐一会,可以驱散手术的疲劳,还可以回味手术的得失。
像胖子这种有爱好的人,拉上几个趣味相投的兄弟,躲在某个地方,抽上一根软中华,会感觉自己身心放松,犹如成仙一般的爽感。
杨平、宋子墨、徐志良穿着洗手衣,脱下帽子口罩,一字排开靠在长椅上休息,罗伯特跟着三个烟枪去秘密基地享用软“中华”,几个年轻医生早就换衣送病人回病房。
奥古斯特请假一周,高桥是两周短期进修,掌握脊柱外固定架技术后,已经回到日本。
协和、301、魔六、南都附一的脊柱外固定架二期临床实验已经展开,美国欧洲日本的三期临床实验紧锣密鼓地准备中,不久也会全面展开。
以目前这种态势,脊柱外固定架技术只要不在临床实验中崩盘,快速走向世界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且,这种技术开辟了脊柱畸形治疗的新领域,是全新的技术,具有独占性,不存在可替代性,只要全面铺开,任何地方不存在主观不愿意使用新技术的可能,除非当地医疗技术比较落后,医生没有跟上技术的发展步伐。
锐行公司那边对脊柱外固定架的生产,从模具、工艺、流水线、工人培训等等,都已经完成,随时可以开足马力,大规模生产。
新的课题——干细胞培育肌肉,在系统实验室杨平已经展开实验,而且取得一点突破,现实中的实验室也准备充分,开始启动。
“新课题准备得怎么样?”
杨平去德国花了三十多个小时,这段时间,综合外科实验室准备是每天都在变化。
为了让杨平的课题尽快展开,夏院长和韩主任两人亲自跟进,一个一个问题落实。
而且这些工作,夏院长和韩主任还不让杨平过多操劳,说是为了杨平专心搞学术。
“除了冷冻电镜借用南都医大的,其他设备都已经就位。”
宋子墨汇报最新进度。
宋子墨不仅在临床工作上是杨平的助手,在科研上也是得力的助手。
现在有了徐志良分担工作,宋子墨肩上的胆子要轻很多。
“冷冻电镜不急,只要有得用就行,以后我们要买一台。”
杨平对实验室的设备仪器配置,完全按照自己系统实验室的设备来配置。
冷冻电镜是结构生物不可缺少的高端仪器,杨平要进行的新课题涉及到很多结构生物方面的研究,比如诱导蛋白的结构解析,就必须要有一台冷冻电镜。
但是冷冻电镜从购买、安装、调试到应用,需要一个过程,至少得几个月,这还是购买不需要等货的情况下。
这东西娇贵得很,要建单独的一栋房子做机房,而且机房要求非常高。
这种高端设备目前被美日垄断,目前国内没有对应的产品,连仿制产品都没有,只能从国外花巨额资金进口。
冷冻电镜价格昂贵,从千万元到亿元不等,目前国内拥冷冻电镜的数量是27台,南都省鹏城的南方科技大学,拥有一个冷冻电镜中心,拟安装六台冷冻电镜,目前已经运行的有两台,如果六台全部安装好,南方科技大学的冷冻电镜中心将是世界三大冷冻电镜中心。
如果借用南方科技大学的冷冻电镜,需要预约使用,而且来回跑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可能做一次观测需要等十几天。
好在南都医大也有一台冷冻电镜,而且那边的实验室全力支持杨平的课题,优先给杨平课题组的人使用,这样可以节约时间。
目前暂时先借用南都医大的冷冻电镜,后续杨平时打算买一台,但是目前课题刚刚开启,没有任何实质进展的情况下,买这种亿元设备,会招来不必要的非议。
冷冻电镜这个大家伙有了着落,整个课题的设备目前算是凑齐,现实中也可以开始展开课题。
不过除了设备到位,还要组建一个团队,除了科室的医生,还需要干细胞方面的基础研究人才。
杨平跟宋子墨和徐志良说:
“大家留意一下,有没有合适的干细胞方面的人才,引进来担任我们实验室主任?或者公开招聘?”
有专人负责实验室,这样大家轻松很多,人才结构也合理一些。
杨平跟苏南晨也提过这事,让林岚帮物色这方面的人才,但是一时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比较优秀人才,要么在海外不想回来,要么在顶级高校,人家怎么可能愿意去一家医院的实验室,平台太小。
“还记得我们在日本时,那个中文翻译吗?唐顺!”
宋子墨一直记得这人。
“记得,怎么了?”杨平对这人印象很深,他还是高桥的中文老师。
宋子墨说:“这人就是从事干细胞研究的,他在东京大学的导师来自京都大学前沿医学研究所干细胞生物系,目前在干细胞领域,这个日本教授与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一名教授,并列排名世界第一。”
杨平听说还有这种人才,立刻说:“既然这样,想办法与他接触,能不能引进过来?”
宋子墨笑道:“我正要跟你谈谈这事,唐顺马上博士毕业,引进这种人才恐怕不是那么容易,他的选择面很广,不仅东京大学的干细胞实验室要留他,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实验室也向他抛出博士后的橄榄枝,这些都是世界顶级实验室,我们医院的实验室,说实话,平台小的可怜。”
宋子墨的话说得也对,这种人才怎么可能屈尊来到一个医院的小小实验室呢。
但是新课题的团队组建,有必须拥有这些生物学方面的人才,比如对蛋白质的结构进行解析,他们比宋子墨和徐志良肯定专业,不同的专业人才搭配,才能顺利完成课题。
“不一定,最好-——教授——你亲自找他聊聊,要是看对眼,机会——还是有的。”
徐志良一直没有开口,突然开口说话。
小五给他介绍女朋友,当时徐志良看到那女孩很漂亮,家庭条件和工作也不错,以为自己完全没戏,没想到两人一见钟情。
所以有些事情,不一定!关键能不能对上眼。
这方面徐志良还是有点发言权。
听徐志良这么说,宋子墨觉得也应该试试:“不过事情也不是绝对的,虽然目前我们的实验室是院级实验室,但是能够调动的资金确是一般实验室不敢想的,这是我们的优势,而且设备方面,我们也会慢慢完善。”
“这个人我们暂时记着,想办法通过高桥联系上,我找个机会跟他面对面沟通。”
杨平决定试试,不行再说。
反正见面聊聊,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马云当年在西湖边上的出租屋挥洒汗水时,不也将蔡老板成功忽悠一起组团。
自己这个实验室还是有优势的,科研资金雄厚,虽然现在是一个院级实验室,以后很快能够成为国家级实验室,这些问题有成果后都不是问题。
而且以后像冷冻电镜这些顶级设备,杨平也会购买,到那个时候,想用冷冻电镜扫描就扫描,会让其实验室羡慕嫉妒恨。
三个人聊了一会,宋子墨突然想起还有事。
“我差点忘记,肖国强今天下午在康复科复查,我约了他等我,我们一起去看看?”
宋子墨想起已经约好肖国强,今天手术结束去康复科看他,聊着聊个竟然忘记。
肖国强是消防英雄强子,杨平刚来三博医院时做的五段再植病例,也算是在三博医院的他一直还在康复科定期复查,现在是三个月复查一次。
杨平也很久没有见过他,打算去看看现在恢复得怎么样。
三人休息得也差不多,换衣服去康复科。
强子带着老婆在康复科门诊的康复室等宋子墨,想必已经等了很久。
他老婆是小学老师,现在已经挺着微微凸起的肚子,看来强子快做爸爸了。
当时强子住院时,这位美女小学老师每天给强子送花,以表达对英雄的仰慕,一来二去,渐渐地,两人自然而然走到一起,强子结婚时还将科里医生护士请去喝喜酒。
看到杨平也来了,强子十分高兴,赶忙握手,还演示活动自己的再植肢体,颇为满意。
“刚下手术,让你久等了。”宋子墨表示歉意。
强子挺高兴的:“我刚跟康复科医生聊天呢,反正不赶时间,我知道伱们忙。”
杨平也不浪费时间,立刻给他查体,肖国强受伤的上肢比起另一侧肢体有短缩,肘关节和腕关节功能完全正常,手的功能相对正常要差,但是基本功能恢复很好。
拇指能完成对掌功能,这个功能对手部功能最重要,是核心功能,手部很多动作需要以拇指对掌为基础,拇指功能占整个手的百分之四十,就是以对掌动作来实现的。
强子各个手指屈伸、内收及外展也恢复较好,这说明前臂的屈肌和伸肌恢复不错,手部的大鱼际肌、小鱼际肌、骨间肌和蚓状肌等手内在肌恢复不错。
检查完手部运动,杨平又给他检查手指的感觉,尤其指腹的感觉,虽然没有正常手指灵敏,但是都有恢复。
通过这些检查,说明肖国强的三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恢复不错。
断肢再植最难恢复的就是神经,如果神经不能恢复,再植肢体就是无功能的肢体,没有任何意义,反而成为累赘。
像肖国强这样能够恢复现在的水平,已经非常不错。
别说多段再植,就是简单再植,也不能苛求功能完全恢复,能够合格就不错,强子显然已经远远高于合格线,上肢的基本功能完全保住。
“我用这只手写字、拿东西、玩手机都可以的。”
肖国强对自己的这只手很满意。
“嗯,恢复得非常好,怎么样,现在工作还顺利吧?”
杨平结束查体。
“我被调离了一线,在单位后勤工作。”
强子对调离有些失望,不过他伤这么重,不可能还让他去一线拼,身体上不合适,情感上也不合适。
“手部得皮肤温度怎么样?”
杨平问宋子墨。
“与健侧没有明显区别。”宋子墨检查过肢体血运。
有些再植肢体因为供血不足,尤其天气冷的时候,手部容易生冻疮,在南方这种情况少见,在北方这种情况比较突出。
所以再植肢体术后的功能体现在很多方面,不是只要成活就行。
“复查X片,骨折也愈合塑形良好,我建议他晚点取钢板钢针。”宋子墨看过他复查的X片。
杨平也表示赞同:“多段骨折,取得太早容易引起再骨折,术后两年再取吧,目前留在里面的钢板钢针都不影响活动。”
一般上肢骨折钢板术后一年取,也可以一直不取;下肢骨折钢板一般术后两年取,除了高龄患者特殊原因,一般一定要取。
因为下肢要负重,如果钢板不取,钢板会代替人的骨骼传导一部分应力,导致人体下肢骨骼变得脆弱,容易骨折,而上肢不用负重,所以不存在这种应力遮挡现象。
肖国强是上肢钢板,正常时间术后一年取,但是考虑多段骨折,所以延长一年再取,所以标准时间时参考具体取钢板时间还有依据骨折愈合塑形的情况。
目前肖国强算是完全康复,以后也不需要再复查。
看完肖国强,杨平打算下班,又接到张教授的电话,让他一起去创伤骨科看一个病人。
这个病人是二十多岁的小伙子,没有外伤史,不明原因四肢出现坏死,坏死严重的肢体可能面临截肢,住院好几天还没查到原因。
现在临时组织全院会诊,首先要明确诊断,然后才能找出有效治疗方案。
病人入院后,如果三天不能明确诊断,就要引起重视,要展开一定范围内的讨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