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七十九 图穷匕见

部落头人们都十分在意萧如薰所说的『要求他们要做的事情』,猜得不错的话,大概就是类似于投名状,要他们通过做某件事情来表达对大明朝的忠诚,当初莽应龙也让他们这样做过,他们觉得不奇怪,但是就是不知道大明朝需要他们做什么来表达自己的忠诚——现在这年头,称臣纳贡口头服从已经不能满足大佬们的需要了。

“不知道大明提督需要我们做些什么呢?只要我们能做到,我们一定会做。”

这些头人通过两个洋人表达了这样的意思。

萧如薰笑笑,说道:“很简单,不难,只是大明朝攻打下了这片土地之后,为了防止莽应里势力的复苏,所以决定一劳永逸地占领这里,恢复大明永乐皇帝时代的疆土,把这里重新纳入大明的统治,设立官府管辖,并且建设当地,给各位更好的生活和更多的安全保障,所以为了建设这里,需要诸位的部落驻地换个地方。”

头人们瞬间明白了两件事情——第一,大明要正式统治这里,而不是打完了就走,第二,大明并不信任他们,担心他们会成为第二个莽应里,所以,要通过这种方式加强监管和控制。

虽然是蛮人,但是能当上部落头领部落领袖的,几个是傻子?涉及到利益问题,甭管有没有文化,都是一样的凶狠狡诈,不存在傻子,萧如薰的算盘他们很快就明白了,然后,就是不爽,然后,就是恐惧。

莽应龙当初为了制服他们,可是动兵打了好几场仗杀的人头滚滚,这才把他们都给打服了,乖乖的给缅族人提供粮草军资,现在大明朝远远强过缅族人,如果自己这些人违背了大明朝的意愿,大明朝会不会借这样的理由来攻打他们呢?

他们没有人敢确定大明朝不会这样做,事实上,萧如薰也的确有这样的打算,但是考虑到日后统治的问题,萧如薰还是打算采用以夷制夷的方式,不让大明落人口实,而是通过利益交换和离间计让这些人自己打起来。

他猜得没错,这些头人一个个的都是眉头紧锁,看得出来并不愿意做这件事情,但是同时又非常担心大明朝强悍的武力,所以相当的纠结。

萧如薰不打算给他们更多的思考时间。

“当然了,你们这样做的话,大明朝也不会亏待功臣,此番征伐莽应里,本督俘虏了数万莽应里的遗民,这些都是罪人,大明是不会轻易放过罪人的,但凡是愿意按照大明的意思搬迁到新的驻地的部落,都可以到本督这里领到一千青壮男子和一千青壮女子作为补偿,同时,大明也会给你们一笔安家银两,让你们好好的建立新的驻地,你们以为如何?”

利玛窦惊讶地看着萧如薰,他没想到萧如薰留下那些男人和女人居然是为了这个目的。

萧如薰看了看利玛窦,皱了皱眉头,问道:“怎么不翻译?”

利玛窦忙点头,开口道:“我知道了!”

利玛窦连忙翻译给了布朗,布朗诧异了一下,又翻译给了这些头人听,这些头人一听,每个人一扫之前的颓唐,忽然变得很有精神。

人口在任何时候都是很重要的战略资源,这些部落正是因为人口不多所以无法和缅族抗衡,现在缅族政权完蛋了,他们却依旧是弱势群体,还要接着被统治,统治就统治吧,还要换地方,住了几十年的地方换一个有那么容易吗?会开心吗?

显然不会。

但是任何事情都是可以商量的,只要利益够多,就没什么是不能商量的。

一千壮男一千壮女,对这些人口不是很多的大大小小的部落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几十万人的大部落或许并不贪图这一点人口,但是这对那些十几万几万人口的小部落就有致命的吸引力,男的可以拿来干活,女的还能干更多别的事情,更关键的是,他们是缅族人。

骑在他们头上作威作福几十年的缅族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这些人的彻骨仇恨,几十年来日日夜夜做梦都想着要给这些缅族人一点好看,现在终于有机会了,怎么可以眼睁睁的放过呢?

不说两千人口的增加给小部落带来的诱惑力,仇恨的宣泄也是很有必要的,被欺负了几十年,一朝翻身做主人,这样的诱惑力几人可以回避?这些受到更大压迫和精神压力的头人就更是如此了,是以,这些头人们的呼吸都开始急促了一些。

萧如薰挂出了一副地图。

“从这一块到这一块地区,是大明给你们选择的比较好的居住地,温暖湿润,人少地多,往东可以接触到大明,往西可以接触到其余更多的国家,处于一个交通要道之上,将来的发展会非常不错,这是作为交换你们原先居住地的一块区域,这里将划作你们的自治区,只需要你们向大明缴纳赋税和贡品,大明就会给你们提供保护,为你们主持公道。”

萧如薰这样解释了一下:“愿意的,现在就可以来我这里报名,然后等你们回去部落的时候,就能领走两千的遗民,还可以得到一笔安家费。”

萧如薰此举的目的主要是针对居住在南方靠近海域的一批人,比如居住在仰光附近的那大大小小十来个部落,这些是必须要迁移走的,到时候汉人移民来了就会主要居住在阳光勃固和内比都三个城市周边,打造一条从云南到海边的商业贸易路线,让大明正式和西方世界开始接触。

这是一个文明和文明的交流,萧如薰并不打算让那些土著人也参与进来,让他们保持愚昧就好,不需要也不允许他们接触到更先进的文明从而开始文明的进化,而对于如今就有进化想法的可以拒绝掉诱惑的部族来说,萧如薰就会着手铲除掉他们!

看了看这些部落头人的样子,似乎已经有一些产生了意动,个别几个正在和身边的人窃窃私语,大概正在商量这样做的利弊,还有些人闭着眼睛,不知道在想些什么,萧如薰也不着急,喝着茶,慢悠悠的等着他们做出选择。

其实对于这些头人来说,选择也并不难做,当利益已经达到了要求之后,选择其实非常容易就做出来了,而且这还关系着和大明朝的第一步关系能不能处好,要是能处好的话就能为以后的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如果一上来就和大明朝对着干,大明朝以后会给他们好脸色吗?

七八个小部落你瞅瞅我我瞅瞅你,一个接一个的站起来来到萧如薰的面前,向萧如薰低头表示臣服,并且表示自己非常愿意改换驻地,居住到新的地方去,萧如薰大喜,当即宣布赏赐给他们足够的奴隶和财物,并且私人赏赐一批白银作为鼓励,欢迎他们积极向大明朝靠拢,成为大明朝第一批狗腿子。

然后这时候就有人提出不同的意见了,一名部落头人站起来,叽里咕噜的说了一通,利玛窦说大概的意思就是他们的部落人口更多,迁移起来很麻烦,而这些人几万人的小部落迁移起来当然容易,我们也愿意迁徙,但是如果给我们的东西和给他们的东西一样,那这些头人回去怎么和自己人交代呢?

这就说明这些头人不愿意和大明作对,但是实在是利益不够,不能让他们回去说服部落里的话事者,难以达成统一认识,不能更好的欺骗底下的穷鬼们,所以他们不乐意了,要求区别对待,萧如薰问了一下,这个部落头人的部落有大概二十多万人的人口,其余三四个大部落也有三十几万的,十几万的和二十多万的,总而言之人口数都比刚才那堆七八万五六万的小部落要多得多,的确不能一致对待。

萧如薰就说了,那行,你们这些人口十万以下的部落,一千男一千女,十万以上二十万以下的,两千男两千女,二十万以上三十万以下的,两千五百男两千五百女,三十万以上的,三千男三千女,愿意迁徙的,还有重赏!

这些部落里面唯一一个人口在三十万以上的部落头人就是重赏的目标,这个年纪大概四十多岁的头人眨巴眨巴眼睛,说这件事情太大了,他一个人不能做主,要回去问问他的族人们,并且说现在就回去问,萧如薰没有为难他,允许他立刻离开去问。

开玩笑,六千奴隶,萧如薰把自己的老本都给搬出来了,连带着之前交给暹罗人代为看管的那批战俘都给算上了,要是还拿不下这个大部落,那可就真要动兵了。

这是个居住在仰光西边的大部落,人口仅次于缅族,是莽应龙莽应里时代的重点打压对象,被打压的很惨,也非常憎恨缅族政权,但是毕竟人口三十万,萧如薰也不是很愿意动兵剿灭他们。

能谈拢最好,把他们丢到和印度交界的地方去,从南边迁移到西边,大明主要往南往东往北建设,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之间建造一个缓冲地带,他暂时不打算和印度那里有什么联系,把这些土著安插在那里做个缓冲也是很不错的。

这些算是态度比较诚恳而且愿意服从大明的指令,积极向大明靠拢的,以后可以适当给些好处,然后征兵,适当的时候还能往大明这边拉拢拉拢,搞搞通婚什么的,同化同化,给大明的光棍士兵们一点福利,愿意听话的都是乖孩子,大明爸爸不会打。

但是有些不听话的刺头就要好好的对付对付了。

比如有个部落头人有点年轻,看起来二三十岁的样子,站起来说他们的族人在那里生活了几十年了,虽然人数不多,就七八万,但是也把那里当成家,大明一来就要他们离开自己的家园,这和以前的莽应里有什么区别?这不就和莽应里那群人一样吗?

周边有七八个部落的头人很赞同的样子,应该是一伙人。

萧如薰就很冷静的解释了一下。

“大明和莽应里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你现在还能在这里站着和我说话,如果是莽应里,你现在已经死了。”

喝了一口茶,萧如薰微微笑了一下,这般的笑容让这个年轻的头人有点不寒而栗的感觉,但是还是坚持自己的想法,没有答应迁移,与他一样坚持不迁移的有五个部落,两个十几万人的部落和三个几万人的部落,加在一起六个不愿意的,还有四个说要回去和族人商议,直接答应的也就十二个部落。

当天晚上,答应迁移族人的十二个部落的头人被萧如薰留下来,得到了盛情的款待,萧如薰鼓励他们向大明积极靠拢,这样的话还能得到大明更多的赏赐和更加优惠的政策待遇,头人们也很欢欣鼓舞的表示自己愿意团结在以大明皇帝为核心的大明帝国周围,为大明帝国服务。

酒过三巡,看着大家都有些醉意,萧如薰长叹一声,开始了自己的套路。

“你们都是本督看好的人,你们都愿意向大明投诚,本督看在眼里,记住了你们的忠诚,但是本督很不满意的就是,有些人为了一己私欲而阻拦大明皇帝定下的规矩,这样的消息传回大明国内,大明皇帝一旦震怒,你们这一群人都讨不到好处,大明皇帝一旦震怒,本督是拦也拦不住的。”

头人们面面相觑,突然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刚刚打下的领土上有人犯刺,不愿意和大明合作,甩了大明皇帝和提督的面子,大明提督不高兴,皇帝陛下也不高兴,到时候皇帝陛下一怒之下下旨惩罚这些人,难免不会牵连到他们这些顺民。

他们老老实实的想跟着大明过好日子,但是那些刺头不愿意。

萧如薰还说,他听说各个部落之间似乎都有联姻存在,万一皇帝陛下下旨连坐,你们每个人都逃不过去,本督也是有心无力啊!

看着萧如薰微醺的脸,头人们都不认为他说的是假话,于是忙问对策。

“对策就是,灭了他们的部落,把他们的财产和人口分掉!”

冰冷的月光下,萧如薰的眼神宛如寒冰入体一般锥心刺骨。

七百零三 北伐的决心(上)一千三百零五 与虎谋皮九百零七 衍圣公七百七十七 退一步,万劫不覆,进一步,海阔天空四百六十四 菲律宾改姓一千三百三十一 明哲保身的『哲』二十五 进击的麻贵二百零一 袁黄是个合格的赞画一千零一 顾大理的名单四百五十三 江大海三百六十九 袁黄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一千零二 陛下圣明一千零八十五 遍读史书的太上皇九百二十六 连影帝都做不了还做什么皇帝?四百四十三 混帐东西!六百九十八 孙承宗的报国志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一千三百三十 召方从哲入京觐见四百零一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三百九十四 蒸蒸日上的缅甸镇(下)九百一十二 家书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一百四十五 德川家康的议案一千一百九十 永远怀疑三百八十九 来自北方的风暴一千零六十九 柳成龙进军开城一百七十一 热闹的釜山与风平浪静的对马九百九十四 吴惟忠归来六百八十一 混乱的局势一千三百零七 希望之光八百七十三 所以只能请他们去死了六百六十六 拉拢一千零四十八 斗志昂扬的建州五十二 强龙不压地头蛇六百零六 不怕死的扯力克(下)一千二百二十七 秦军入京都九百五十七 萧某人最厌恶沽名钓誉之辈四百四十九 山头九百八十二 土司攻略(下)一千一百五十三 飞凤关告急关于结尾五十一 萧如薰的对策八百七十一 李汶坚持自己的判断九十九 平壤终焉一千三百一十二 他只是皇帝(下)三百三十八 新的敌人二百二十 定鼎胜局三百五十三 剧烈的碰撞一千一百三十九 木托实心弹二百一十九 萧如薰的隐忧七百零六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一百三十四 血战碧蹄馆(三)八百九十一 夜宴(上)四百九十 大帆船贸易六百六十五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千二百六十三 那你为什么要流泪?六百一十三 进兵计划三十六 八成把握五百三十 为何不去挑战?不去超越?三十九 你们不仁,我便不义!一千一百五十八 极恶恶人萧如薰二百六十三 至少,能拯救自己的家人?八百 绝不反悔!二百二十五 换约之战(中)五百二十二 忐忑的李如松一千零五十三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五百七十四 焦急的沈鲤三百八十四 朱翊钧的韬光养晦九百九十二 注音(上)四百零六 尊敬的萧将军,您好九百七十二 隆武三百七十八 拜见提督一百三十 吴惟忠出动三百九十六 陈龙正西行记(二)五十三 朝鲜来使一百零五 吃掉加藤清正(下)七百九十五 开动的战争机器(上)五百七十八 赵志皋最后的努力三百 翁婿夜话(上)一千一百四十六 治蝗(下)三百八十五 还政一千一百七十六 秦军改组计划和北伐五年计划一千一百九十六 可恶的秦国!六百六十五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一千零八 强化中央集权七百五十九 京城不是可以久留的地方四百二十五 萧如薰的套路六百零一 最牛的武将六百零三 捉摸不透六十四 战与和(上)一千一百四十三 开发大西南一千零七十八 杨应龙的挑衅一千零一十六 中央军事学院四百三十九 混乱的总督府一千三百七十七 你来做这个皇帝吧四百三十三 丧心病狂(上)二百四十八 这个人已经简在帝心四百三十六 天诛(下)一千三百一十六 郭家的一天(下)七百二十七 勋贵的担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