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简单来说就是相关政府机构和社会组织运用国家的政治工具,例如法律、法规、政策等,直接或间接地对社会系统的组成部分以及社会生活的不同领域和社会发展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当前,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已经成为既十分紧迫又需要长期努力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坚持人民利益至上,健全公共安全体系,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和管理制度,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一、新时期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必要性及基本思路
改革开放之后,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在社会治理问题上,党和政府持续出台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各地也结合实际,不断探索新型社会治理方式。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的社会治理方式还存在许多不能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的地方,对许多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仍需下大力气加以解决。
第一,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的需要。面对不同阶层的不同利益诉求,只有加快社会治理方式创新,找准大多数人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正确认识并妥善处理各阶层群众的不同利益,才能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关系,从而推进全社会和谐进步。
第二,加强和
创新社会治理是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需要。在目前社会利益主体多元化、社会矛盾凸显的情况下,只有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构建良好的救济机制,才能形成预防和解决社会矛盾的新路子,从而使社会矛盾和冲突在平衡、整合以及约束环境下得以最大化消弥,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和谐。
第三,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解决改革开放进程中新问题的需要。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对我国经济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但是也引发了很多社会问题,如收入差距扩大、劳资纠纷、信访问题、征地拆迁、环境污染、自然灾害等引发的各种问题和事件。另外,政府职能转变、单位体制变化、户籍制度改革等举措也使越来越多的人由“单位人”变成“社区人”。大批农民进城务工,带来了城市流动人口管理压力加大和农村空心化的问题。构建以城乡社区为重点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越来越成为当务之急。
第四,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是解决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管理服务问题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数量急剧增加,但是配套的管理和服务跟不上。政府不管这些单位的干部、投资和发展项目,并且在这些组织中,党组织和工青妇组织等不健全,无法充分发挥作用;有一些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员工合法权益,拒绝承担管理和服务员工的社会责任。大多数社会组织发展中也出现了培育不足、规范引导不够、结构和分布不合理等突出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的基本思路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更新社会治理理念。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预防为先的理念;要树立群众观点和法治观念。
第二,转变政府管理职能。把基本民生的需求保障当作政府进行社会治理、强化公共服务的基本职能,形成政府与社会的有效协作和良性互动。
第三,继续建立和完善社会治理体制机制。一是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各级综治委的职责和功能,加强社会治理宏观政策和整体规划的顶层设计,加快形成规范有序、分类管理的社会治理政策体系,在基层推动建立和完善多样化管理模式。二是建立和健全常态工作机制。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条条与块块的关系,努力形成上下畅通、左右协调的工作机制。三是完善社会治理的经常性工作机制,特别是完善重点人群的服务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完善“大调解”工作体系。四是制定完善社会治理的法律法规,促进社会治理迈上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
第四,不断完善社会治理手段。一是推进社会治理信息化建设,发挥科技手段、信息化手段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加强网络阵地建设和网络舆论引导,健全网络协同监管、应急处置、外联合作机制,建立基层社会治理综合治理信息平台。二是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加快社会治理方面的立法进程,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三是整合社会治理手段,使社会治理方式更加灵活多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