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_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三、坚持绿色发展,着力改善生态环境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指出,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为人民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富强、中国美丽。

第一,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有度有序利用自然,调整优化空间结构,划定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保护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市化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自然岸线格局。设立统一规范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根据资源环境承载力调节城市规模,依托山水地貌优化城市形态和功能,实行绿色规划、设计、施工标准。支持绿色清洁生产,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推动建立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鼓励企业工艺技术装备更新改造。发展绿色金融,设立绿色发展基金。加强资源环境国情和生态价值观教育,培养公民环境意识,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消费自觉。

第二,加快建设主体功能区。发挥主体功能区作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基础制度的作用,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完善政策,发布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图和农产品主产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目录,推动各地区依据主体功能定位发展。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统筹各类空间性规划,推进“多规合一”。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优化开发区域产业结构向高端高效发展,防治“城市病”,逐年减少建设用地增量。推动重点开发区域提高产业和人口集聚度。重点生态功能区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加大对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强化激励性补偿,建立横向和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整合设立一批国家公园。维护生物多样性,实施濒危野生动植物抢救性保护工程,建设救护繁育中心和基因库。强化野生动植物进出口管理,严防外来有害物种入侵。严厉打击象牙等野生动植物制品非法交易。以市县级行政区为单元,建立由空间规划、用途管制、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差异化绩效

考核等构成的空间治理体系。

第三,推动低碳循环发展。推进能源革命,加快能源技术创新,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动煤炭等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加快发展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水能、地热能,安全高效发展核电。加强储能和智能电网建设,发展分布式能源,推行节能低碳电力调度。有序开放开采权,积极开发天然气、煤层气、页岩气。改革能源体制,形成有效竞争的市场机制。推进交通运输低碳发展,实行公共交通优先,加强轨道交通建设,鼓励自行车等绿色出行。实施新能源汽车推广计划,提高电动车产业化水平。提高建筑节能标准,推广绿色建筑和建材。主动控制碳排放,加强高能耗行业能耗管控,有效控制电力、钢铁、建材、化工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支持优化开发区域率先实现碳排放峰值目标,实施近零碳排放区示范工程。实施循环发展引领计划,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减少单位产出物质消耗。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和再生资源回收的衔接,推进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

第四,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资源。坚持节约优先,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强化约束性指标管理,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实施全民节能行动计划,提高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标准,开展能效、水效领跑者引领行动。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以水定产、以水定城,建设节水型社会。合理制定水价,编制节水规划,实施雨洪资源利用、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工程,建设国家地下水监测系统,开展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调整建设用地结构,降低工业用地比例,推进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和工矿废弃地复垦,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模。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建立健全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创新有偿使用、预算管理、投融资机制,培育和

发展交易市场。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和合同节水管理。倡导合理消费,力戒奢侈浪费,制止奢靡之风。在生产、流通、仓储、消费各环节落实全面节约。管住公款消费,深入开展反过度包装、反食品浪费、反过度消费行动,推动形成勤俭节约的社会风尚。

第五,加大环境治理力度。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环境治理体系。推进多污染物综合防治和环境治理,实行联防联控和流域共治,深入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全覆盖和稳定运行。扩大污染物总量控制范围,将细颗粒物等环境质量指标列入约束性指标。坚持城乡环境治理并重,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统筹农村饮水安全、改水改厕、垃圾处理,推进种养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改革环境治理基础制度,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实行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制度。建立全国统一的实时在线环境监控系统。健全环境信息公布制度。探索建立跨地区环保机构。开展环保督察巡视,严格环保执法。

第六,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全面提升森林、河湖、湿地、草原、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开展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加强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增加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发挥国有林区林场在绿化国土中的带动作用。扩大退耕还林还草,加强草原保护。严禁移植天然大树进城。创新产权模式,引导各方面资金投入植树造林。加强水生态保护,系统整治江河流域,连通江河湖库水系,开展退耕还湿、退养还滩。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江河源头和水源涵养区生态保护。开展蓝色海湾整治行动。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本章完)

大力发展服务业_一、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已成为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五、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和健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机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四、全面提升我国各地方开放态势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三、确保新《食品安全法》的有效实施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五、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举措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一、中国制造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一、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备条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一、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二、积极推进大众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二、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一、全面认识中小企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_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体思路及主要目标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三、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一、我国当前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_一、发展理念是发展行动的先导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三、进一步落实和完善中小企业政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_二、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二、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三、构建区域协调发展长效机制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三、深刻剖析机遇挑战,积极引领新常态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分紧迫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一、全面认识中小企业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一、深入实施就业优先战略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五、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二、二胎政策的实施和影响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_三、提高社会治理法治化水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四、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着力点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三、促进人口均衡发展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_二、积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战略任务和重点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原则和主要目标坚决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_二、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具体要求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三、把提升领导干部依法履职能力作为硬要求、硬标准、硬约束促进就业创业,缩小收入差距_三、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缩小收入差距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三、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丰富内涵大力发展服务业_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一、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十分紧迫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推进实现教育现代化_二、促进教育公平二、准确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科学内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四、积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_二、科学认识新阶段新特征,正确把握新常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一、正确理解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区战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二、区域协调发展的主要任务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实现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_一、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具备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三、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四、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三、国家总体安全观的丰富内涵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_三、全面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三、变中突破,打造发展新机制大力发展服务业_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一、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切实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一、充分认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施食品安全战略_一、加强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的监管二、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二、适应新常态、把握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必须要有新理念推动区域协调发展_一、我国区域发展现状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二、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的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三、推进军民融合发展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一、从“网络大国”迈向“网络强国”二、坚持创新驱动,不断提高维护公共安全能力水平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一、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取得的成绩牢固树立安全发展观念,实施国家安全战略_四、贯彻国家总体安全观,实施国家安全战略一、“十二五”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的成就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四、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_二、加快构建发展新体制建立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_三、社会保障制度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五、加强与沿线国家的合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_一、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_一、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至关重要促进人口均衡发展_一、我国当前人口形势和人口问题推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融合发展_二、新时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的着力点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_三、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推动城乡协调发展_三、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扎实推进“一带一路”建设_三、“一带一路”建设的合作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_二、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大力发展服务业_二、我国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优势与不足继续扩大和深化对外开放_三、新时期深化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_一、正确理解自由贸易区和自由贸易区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