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1章 长安朝堂的新势力

就在徐州风起云涌之时,雒阳方面也发生了一件大事。

司徒荀爽终于病逝,享年六十六岁。

相比于历史上,这个时空的荀爽多活了三年。

身为荀氏八龙硕果仅存的一人,荀爽的离去,在整个朝廷,在整个士林,在整个古文经界,都引起了一场巨大的地震。

为荀爽奔丧的古文经学子,以及憧憬荀爽的士族,涌入京师者不下万余。

天子刘辩下旨称:荀爽耽道乐古,志行高洁,追谥慈公。

荀爽临终时,曾嘱咐荀攸,就将他就地安葬在长安,不要大费周章的移尸回颍川,空耗物力财力。

荀攸谨遵荀爽之意,一面在京师荀府设灵堂拜祭,一面派人去南阳,寻荀爽之子荀棐等诸子入京为荀爽守孝。

荀棐如今在袁绍帐下为官,听闻消息后,遂拜辞袁绍。

荀棐的经学造诣极高,但政治和谋略能力一般,袁绍之所以留他在麾下,并不用其才,只为用其名,因而就是放走荀棐,袁绍也不心疼。

左右如今,荆州和豫州的形势已定,他袁绍已经称雄于南,少了一个荀棐,并无大碍。

除了各地仰慕荀爽的古文经士子和清流之外,各地的豪杰霸主,也皆纷纷派人前往长安,为这名古文经宿老吊丧。

其中,自然也包括了刘俭。

而刘俭总共派遣了三名使者前往长安慰问吊丧,分别是孙干,魏攸,段训。

三人到了长安之后,代表刘俭向荀家人表示了慰问。

对于刘俭的这三名使者,荀棐倒是没什么感觉,毕竟来吊丧的人太多了,不过荀攸在接待这三个人的时候,却多少有点异样的感觉……

具体是什么样的感觉,荀攸也说不出来,反正他总觉得这三个人看自己的眼神……有点那啥。

但荀攸也并没有过多的在意。

三七之后,身为人子的荀棐便主守孝之事,而孙子辈的荀攸,则主要负责协助接待。

毕竟大汉朝没有飞机和火车,很多人知道了荀爽的死讯之后,天南海北的赶来吊丧,抵达长安之后,可能都是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于一季之后的事情了。

所以,类似于荀爽这样的人物,灵堂的拜访和丧期一般都是非常长的。

而这一日,济阴李氏又来了几位有名的古文经大家前来吊丧,引荐之人乃是其等同郡之人董昭。

而刘俭的三位使者,也随同几个人一起又来了灵堂。

荀攸有点儿没闹明白这几个人为什么混在了一起,不过他还是按照礼节招待了这些人。

这些人大老远的前来给荀爽吊丧,而且他们的身份又都不俗,特别是以孙干魏攸等为首的三人代表的还是河北霸主。

而荀爽在世之时,通过抚远大将军一事,已经让荀家与刘俭有了政治上的接洽往来关系,彼此之间也不算是陌生了。

所以这顿饭,荀攸说什么都要亲自陪着吃。

他敏锐的感觉到这顿饭会带给他一些惊喜。

吃了一会儿饭之后,董昭突然开口。

“公达兄,其实这一次诸位贤能皆来长安慈明公吊孝,还有一件事,想要与公达兄通个气儿,董昭受几位贤能所邀,今日来此,也是做一个中间人,为你们两方引荐一下,”

“而且有我在,有济阴李氏的几位好友在,也显得咱们诸人来自各方,不会轻易为外人胡乱的猜忌。”

荀攸心道,呵呵,你说这话不就是摆明了这里面确实有事儿吗?

不过想想也是,刘俭若是派人给荀爽吊孝,完全可以派任何一个人来,但是这孙干乃是刘俭麾下有名的使者说客,他代表刘俭来吊孝,定然是有大事想要商议……绝不是单纯的吊丧那么简单了。

孙干冲着荀攸拱了拱手,道:“其实我等这次来长安,一则是为慈明公吊丧,二则就是与代表大将军,与公达先生见面一叙。”

荀攸闻言,颇为诧异:“某乃是粗鄙声名不显之人,又何劳大将军惦念呢?”

孙干闻言哈哈大笑:“公达先生过谦了,先生乃是当世奇才,更兼乃是颍川荀氏的第三代的俊杰人物,先生若是粗鄙声名不显之人,那我等诸人岂不皆是鳞羽走兽了?”

“大将军久仰公达先生之大名,今日让我等前来与先生相见,乃是有一件事关朝廷走向的大事,想与先生商议。”

荀攸郑重道:“不知抚远大将军对攸有何吩咐?”

孙干说道:“大将军深知公达先生为颍川荀氏下一代之翘楚,吾师郑康成对荀氏也是多有高赞,今正值四海崩裂,天下大乱之时,朝廷之中也是局势复杂。”

“以杨彪、王允、淳于嘉等为首的今文系望族,乃是朝中的一大势力,董相国把持朝政,手下有十余万能征惯战的猛将军士,在朝中军事上有一言九鼎之力,反观当世古文经高才清流,如今在朝中的话语权越来越弱……昔日,全仰仗荀司徒一人独撑大局。”

“今慈明公故去,清流在朝中无首,实非天下之幸……虽然干涉朝政并非贤臣之所为,但是毕竟天下大乱,不可以寻常行为度之……大将军的意思是,这朝中需要有清流士人来为天子,指明前进路线,以免天子为奸佞之臣所迷惑,毕竟汉室衰微,四海之民多陷入战乱苦楚,却是不可再走错一步了。”

荀攸环顾了一下在场诸人,随后眯起了眼睛说道:“抚远大将军,让公来与我说此事……难不成,是想让我在朝中引领清流士人一系?”

“我荀攸才德浅薄,哪能担此重任呢?”

孙干急忙说道:“公何必过谦呢?慈明公昔日从颍川来到朝廷任职,荀氏子弟之中不带旁人,只带公达先生一人前来,足见慈明公对公达先生之信任,更是对公达先生寄予了厚望啊。”

“眼下,能够在朝中继承慈明公遗志,整合清流势力的人,也只有公达先生一人了,若公达先生不弃,大将军愿为外援。”

一句大将军愿为外援,可以说是深深的触动了荀攸的心。

其实,就算是孙干他们今日不来与荀攸说这件事,荀攸也当继承荀爽生前的遗志,在长安城中扛起古文经清流集团这一面大旗。

当然,荀攸虽有才智,且颇有名气,但是与荀爽的号召力相比,终究还是差了不少。

荀爽虽然对荀攸寄予厚望,但荀攸对自己能否担此重任也没有信心,毕竟他要在朝廷之中与之周旋的人,可是董卓,杨彪,王允,淳于嘉之流啊。

哪一派都不是省油的灯。

在这种情况下,荀攸若无外援,拿什么与他们抗衡呢

但是如今刘俭主动来与他联合,荀攸的心中陡然间增添了不少的底气。

若是刘俭肯作为荀攸的外援,再加上郑学一派的人的支持,则荀攸就有足够的底气,在朝中建立一个由清流集团成立的势力。

虽然这支势力没有兵权,但也足够让董卓还有杨彪、王允一众不能小觑。

当然,或许过几年之后,清流集团能不能在刘俭的帮助下,在朝中掌握一定的兵权,那也不是不可能的。

对于荀攸本人来说,一个崭新的时代和属于他的独特机遇即将来临。

第272章 刘俭迎荀彧第154章 正义士族,钜鹿田丰第180章 进步多多的张飞第548章 大耳,愚夫尔第472章 郭嘉开拓了眼界第567章 刘备有了主心骨第634章 乌合之众第184章 能布大棋者,谁敢疑之?第194章 黑山需要一位明白事理的渠帅第85章 过犹不及第310章 珍惜你自己的生命第91章 姜还是老的辣今天母亲出院第666章 凉州军内变第198章 涿郡简大龙第595章 清流系的谋划咳的太难受了第330章 衣冠望族看出了弊端第29章 只有一张大王的刘宏第636章 刘德然再次使天下震动第413章 出兵除王匡,据河内第585章 规划第734章 南北之利第436章 河北军让曹操很头疼第765章 天下大势已定第113章 刘俭平乱第753章 定计烧营第773章 孝顺的孩子第347章 刘俭放烟雾弹第703章 论袁第384章 只有一个方法了第715章 以待天时第235章 托 子第662章 降董第152章 为了立牧,刘焉这次拼了第587章 徐州最聪明的人第637章 废除新政第798章 善于用兵的张飞第431章 河北军首战惊司州第198章 涿郡简大龙第133章 折磨你折磨你第631章 虎落第711章 吃他二十万第65章 皇帝的好感第13章 牛棚思过第96章 谁才是真正的威胁?第267章 一本书,换个牧第787章 孔明的第一战功第513章 穷途末路,公路入徐州第704章 刘俭出马第383章 无有雄主不染血第9章 吾辈何必长为民第113章 刘俭平乱第291章 活捉两名重要人物第259章 西青州牧使刘备第799章 南北差异第229章 刘董联盟第56章 家有丑妇(三更)第368章 袁术犹豫,曹操教唆第126章 又是一波暗流第729章 许家投诚第225章 董卓的智慧第321章 多智的曹操第679章 张赵驾到去医院,请假第473章 我有了新的志向第735章 都瞄着荆州第318章 飞将败绩 西凉军士气大跌第644章 就是逼你自断双臂第15章 家中豪饮第452章 相国请歇马第62章 不一般的皇帝(今日更八千字,祝新年第63章 案 情第142章 刘虞曾想过挖刘俭的墙角第650章 荆州之人无法忍受第416章 玄德你要继续进步第213章 咱们一起死!第218章 燕赵男儿,不容小觑第355章 错的,不是边郡人第639章 出师有名第325章 刘俭对皇帝的忠告第744章 阴陵之战第110章 黎民最能接受的话(为堂主加更)第163章 我的人生,义无反顾第361章 各种大事第488章 平贼先锋刘德然第333章 汉之疆,不可止第595章 清流系的谋划第737章 接班人第515章 东海糜家,甘心归北第161章 恐惧第654章 诸王之首第18章 大青駹第187章 皇帝死前的最后布局第200章 张郃与高览的为难之事第318章 飞将败绩 西凉军士气大跌第641章 董卓回神第522章 曹孟德兵伐徐州第535章 曹操邀请孙坚夹击刘备第798章 善于用兵的张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