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节 援助要求

1936年11月中旬,范哈儿在纽约接受了芝加哥财团和摩根财团的热情招待,并且会见了一些著名的旅美华人、华侨,并向介绍当前中国国内的情况,对他们宣传抗日主张,并且号召大家回国参加建设,增强国家对抗日本侵略的实力。

在纽约的访问非常成功,不仅是从两大财团那儿,顺利的拿到了自己希望的合同,同时也在民间造成了大量的影响。

在休斯和福布斯等人的帮助下,范哈儿对中国的宣传,让很多美国人,都对正在进行家园建设的中国,留下了一个非常好的印象。

尤其是范哈儿之前特意让休斯安排好莱坞电影制片厂,到云南、西康等地拍摄了一些传说中“香格里拉”的宣传电影,趁这次访问时公布出来,立刻让很多美国人,对中国的西南地区,产生了极大的向往。

那最后的一块处女地,传说中的伊甸园,对那些喜欢浪漫,充满幻想的美国人来说,绝对很有杀伤力。

范哈儿故意安排了这一切,他希望,现在先给美国人一个印象,就是中国是那传说中非常漂亮美丽的地方。等到将来日本亲华,自己再将被战火波及的山河破碎画面,又一次对比式的呈现在这些美国人面前,绝对能激起他们的极大愤慨。

范哈儿知道,普通美国平民,没有权力决定美国政府的政策,但是他们绝对有影响力,能够动摇国家的对外政策。

如果几千万美国人同时要求政府干涉,恐怕就是权威空前的罗斯福总统,也不得不让步妥协吧。

结束了在纽约的行程后,范哈儿终于启程前往华盛顿,应邀和美国国务卿赫尔,进行政府层面的正式会谈。

这之前,他去了德国,受到了超规格的招待,但是却并没有进行这种政府层面的正式会谈;他也去了英国,更是连基本的政治会谈都没有举行。

相对来,这次应美国财长摩根索的邀请访美,到是受到了比较正式的待遇。既不是太超规格,却也不是非正式的对待。

在美国的当前外交政策中,国务卿赫尔的主张,还算是相对亲华的。

科德尔.赫尔,1871年,出生于美国田纳西欧弗顿县。作为田纳西的一位年轻律师,他很早就加入民主党。任美国众议员22年,1931年——1933年任参议员。在罗斯福总统开始实行新政时任国务卿,主张改变19世纪以来危害美国对外贸易的高关税壁垒,提出降低关税的互惠贸易计划,使20世纪扩大世界贸易的机制得以运转。1934年3月,赫尔促使国会通过《互惠贸易协定法》,这一法案为在最惠国基础上降低关税树立了样板,成为1948年创建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的先驱。

在整个30年代,赫尔执行睦邻政策,为改善美国与拉丁美洲国家的关系做了很多工作。1933年,在蒙得维的亚会议上,他谦虚的态度和接受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抵消了数十年来美帝国主义在拉丁美洲所造成的不信任感。他还参加了1936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的泛美会议和1940年在哈瓦那举行的外交部长特别会议。由于赫尔建立起和解的气氛,使他得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起建立美洲国家反侵略统一战线。在东亚方面,他反对容许日本任意蹂躏中国的“日本门罗主义”(1934)。当这年晚些时候日本宣告它将不再续订限制海军条约(将于1936年期满)时,赫尔宣布维护美国在太平洋利益的政策,继续与中国友好,并做好战争准备。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赫尔与罗斯福决定援助同盟国。1941年秋天与日本进行决定性谈判时,他坚决维护中国的权益,要求日本放弃征服大陆的军事行动。美国参战后,他开始筹划战后国际和平机构。1943年在莫斯科外长会议上,他得到4国保证:战后在维持和平与安全的世界组织中继续合作,因此被罗斯福誉为“联合国之父”。

1944年总统选举后,赫尔辞职。1945年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以表彰他在成立联合国方面所起的作用。

范哈儿和赫尔国务卿的会谈,被放在了白宫对面的一家豪华酒店中。

这是一次不打领带的回屋,宾主两人叼着雪茄,喝着咖啡,彼此之间的会谈氛围十分轻松。

“将军阁下,欢迎你来到美国。”

“谢谢国务卿阁下的欢迎,另外我也要特别感谢,阁下在华北事变中,对中国的仗义执言。”

范哈儿和赫尔在开场的时候,还是互相客套了一番。

随即,两人立刻进入实际的话题。

“国务卿阁下,我想对日本在华北的目的,我们双方应该有一致的认识,就是他们想更进一步侵略中国,或者说,全面侵占中国。所以我这次来美国访问,可也是来求援的啊,希望美国政府能够尽最大程度的帮助我们,抵抗日本的侵略。”

范哈儿看着赫尔的眼睛,直接提出了今天话题的主要对象日本。

对于老范的咄咄目光,赫尔国务卿并没有回避,而是表情严肃的慎重点点头:

“不错,日本目前的对华态度,现在是很明显。将军阁下也不必担心,阻止日本侵占整个中国,敦促日本对华采取友善态度,也是我们美国政府一直以来对中日关系的长久政策。”

赫尔的话是不错,但范哈儿听了,却是心中直撇嘴。

是啊,只要没有侵占整个中国,你们肯定都不会在意的。反正让你们为了中国的市场,就和日本人打仗,那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美国人对于亚州,对于中国的重视,根本无法和欧洲相提并论。后来希特勒在欧洲纵横驰骋的时候,美国人还等了两年,现在日本对华有侵略野心,怎么可能就马上作出反应。

“国务卿阁下,美国政府并没有对日本采取强硬手段的准备,但是我必须提醒阁下,一旦日本全面亲华,美国在华的利益,毫无疑问会受到侵害。就向目前发生在中国东北和华北的情况一样,日资的大举入侵,绝对是排他性,对美资不利的。”

范哈儿开始了正式的游说:

“何况我还有另外一个猜测,一旦日本全面攻占中国,必然会让他的实力得到空前膨胀。仅仅是在甲午一场海战中战胜了中国,日本就有野心挑战庞大的俄国,而仅仅是利用奇袭手段夺取了中国的东北,就有全面侵占整个中国的野心;等到他全面侵占中国的时候,下一个目标会是谁,我想是国务卿阁下应该可以猜到的。”

对此,赫然国务卿只是笑了笑。

有些道理,大家都懂,不过外交上,也还是必须的重新说一遍,才能得到对方的认可。只是这一次,赫尔并没有马上表态支持范哈儿的观点。

“有些事情是无法避免的,不是么,将军阁下?”他只是作了一个反问,给予一个大家都能领会的笑容。

现在的日美关系并不和睦,不管是从官方层面,还是从经济层面,都有大量的利益冲突。不过赫尔国务卿,显然并不准备因为范哈儿的一番话,就马上出来骂日本的坏话。

对于日美关系,曾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担任助理海军部长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于1923年时就撰写了一篇题为《我们能否信任日本》的文章。在文章的序言部分介绍说,罗斯福在“任职期间,大部分时间的主要工作是准备与日本作战”。罗斯福在他的文章中指出:“远在1914年的事件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开以前,预言家们最肯定的就是美日战争。当时,其一触即发之势众人皆知。”

日本把它的扩张描绘成了一种“使命”,说成是日本“在东亚的特殊责任”。日本政坛阴谋迭出,形形色色的思想流派和秘密社团甚嚣尘上,它们把自由主义、资本主义和民主政体斥为软弱和腐朽的滥觞,荣耀莫过于在战场上为天皇而死,这同样也是众所周知的。

不过,时至20世纪30年代中期,一些日本军人已经把注意力放在现代战争艺术这一更实际的问题上。他们宣扬整体战争和“国防国家”的概念,试图将国家的工业和军事资源融为一体,牢牢控制以应付全面战争。这些军官对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失败,不是曾经密切注视,就是认真研究过,他们的结论是德国经济不堪一击。它缺乏原料,不能抵御协约国的海上封锁。

因此,日本人抑郁地认识到,日本的条件还远远不如德国。它所面临的供应问题比别人都突出。这是因为,日本几乎没有石油。虽然石油在它的全部能源消耗中仅占7%,但却不乏战略意义。石油主要是军用和供应海运业使用。到20世纪30年代末,日本自产的石油仅占其全部石油消耗的7%,其余全部靠进口,其中80%来自美国,10%来自荷属东印度群岛。当时,美国在亚洲推行经济和政治的“门户开放”政策,这种政策与日本的帝国野心格格不入。在美国最可能成为日本在太平洋地区的敌手的情况下,对日本人来说,一旦战争爆发,军舰、飞机所必需的燃油从何而来?

这一问题已经在日本的陆军和海军之间引起了严重的分裂,这种仇隙对日本政治的发展和变化至关重要。日本陆军的注意力集中在满洲、华北、内蒙古,以及苏联的威胁。而海军在“北御南进”思想的指导下,目标是荷属东印度群岛、马来亚、印度支那和太平洋上的几座小岛,目的在于保证帝国的天然资源,特别是最主要和绝对不可或缺的资源——石油的供应。然而陆、海军的中心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以“共存共荣、王道乐土”改造亚洲,使之控制在日本人的手中。

20世纪30年代初,九一八事件爆发后不久,日本政府试图控制石油工业,使之为其需要服务。两家西方公司占据了日本市场的60%,它们分别是皇家荷兰壳牌石油公司的分号太阳公司和新泽西石油公司与纽约美孚司在远东合股成立的斯坦瓦克公司。大约30家小型日本石油商瓜分了市场的其余部分,它们从几家美国石油公司进口石油。日本军方在希冀扩大市场份额的日本商业利益的支持下使政府通过了1934年的《石油工业法》。根据此法,政府被授权控制石油进口,决定各个公司的市场份额和售价,并可以征购各公司的产品。外国公司被要求在商业需要以外,另备6个月的石油库存。这些行动的目的十分清楚:加强日本所有的炼油工业,缩小外国公司的作用,为战争作好准备。与此同时,日本在它的新殖民地“满洲国”确立了石油垄断,以期挤走西方公司。

外国公司意识到它们将受到排挤。美英政府亦不满日本新通过的限制性石油政策。“该怎么对付日本人?”在华盛顿、纽约和伦敦,人们议论纷纷,有人说要对日本实行全面或部分地禁运,限制对日本的石油供应。1934年8月,亨利.迪特丁和沃尔特.蒂格尔去华盛顿会见了国务院的官员和石油总监哈罗德.依克斯。两位石油大亨建议向日本暗示禁运,“吓唬”它改弦更张。他们希望消息传到日本,会使日本政府的政策缓和下来。1934年11月,英国内阁批准了外交部的立场,声明“最严厉地抵制”日本的石油政策,英国政府将支持私人部门组织的禁运。然而,国务卿科德尔.赫尔宣布美国政府不支持这一行动。关于禁运的议论到此告一段落。与此同时,石油公司和日本政府之间的紧张抗衡有增无减。

直至1937年夏,七七事变爆发钱,日本才稍微改变了态度。为了加快战争经济的建设,它迅速修复了与外国石油公司的关系,日本政府不愿冒石油供应中断的风险。

可以说1936年时,正是英美石油利益集团,对日关系最僵硬的时候。

范哈儿这个时候游说赫尔,虽然成功率极高,但无奈赫尔秉持此时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政策,虽然对华同情,却还是不愿冒着和国内孤立主义势力作对的风险,来支持范哈儿的观点。

“国务卿阁下,你可能不了解日本这个民族的本性,他们现在对美国表面恭恭敬敬,完全没有……”

赫尔无奈的挥手,面上露出一丝抱歉的笑容:

“将军阁下,你的观点,我觉得非常认同,但是有些政策和行动,却不是我一个人说了就能算的。美国当前的对远东政策还未改变前,就不可能对日本采取更多的干涉行动。你现在与其想怎么说服美国政府干涉日本侵华,还不如谈谈实质的合作,让中国的实力怎么样壮大,好依靠自身抵御日本的侵略。”

赫尔的话,让范哈儿眼前一亮。

想不到这位国务卿这么好说说话。

“哈哈哈,范某可也不想谈那些虚的,国务卿阁下说得好,那我们就来谈谈实质点的东西吧。”范哈儿朗声大笑。

心中也是大为满意,老子花了半天口舌,还不是为了从美国赢得一点好处么。

真要指望你们出兵保护中国,那老子不是傻了么。

但赫尔随后说的一句,却是让范哈儿脸上一阵不好看。

“将军阁下,考虑到当前美日关系还算和睦,我们并不能给与中国政府,包括你的西南联盟在内,任何实质性对抗日本的帮助,这一点,还要请你见谅。”

“这个,国务卿阁下,我觉得我们还是得谈谈日美的利益冲突……”范哈儿差点就准备再次重弹老调了。

“当然,给予一笔政府间的贷款,肯定还是没问题。”赫尔又一句话,才让范哈儿的脸色稍微好看了一点。

“贷款多少?另外武器呢,军火的援助呢?美国愿意在军事上给与我什么援助?或者我们自己购买也行?”

“将军阁下,我必须告诉一个情况,上次你在美国购买p-35和b-10生产线,已经让我们国务院,承受了日本的几次交涉和抗议。现在我们以非交战当事国为由,暂时搪塞了回去,但我在全美日本人利益集团的游说下,国会已经加强了军购方面的审核,今后很多东西的,恐怕购买起来会非常麻烦。”

就算麻烦,范哈儿也还是要买啊。

此时中国国内的工业生产能力,范哈儿自己很清楚,进行一般工业生产,已经形成了基本的规模,但技术创新却完全提不上,这时候趁战争没有爆发,美国还没有施行中立政策,不趁机多购买一些时下最先进的武器,以后短时间内就没有机会了。如果让中**队,依靠现在手上的兵器,抵抗到美国参战后,那还不知道多牺牲多少人。

所以范哈儿在赫尔的酌情选择下,选定了很多美**队时下才刚刚开始列装的新式武器。

对于出售给另外一个国家本国最先进武器,赫尔并不觉得有什么不可以。

出售给日本的话,也许他会觉得有威胁,出售给中国,就算是最多疑的国务卿,都觉得这没什么。不说中国得到这少量的武器,能玩出什么花样,就算他们能把这些武器应用好了,难道凭美国庞大的工业生产和研发能力,还用担心对方小规模列装的先进武器么?

但是最后,范哈儿在考虑了再三之后,又向赫尔提出的一个要求,却是让这位国务卿赫然变了脸色。

第24节 人选第359节 对日决议第96节 联合调查第121节 白银问题第61节 回川第206节 拼时间拼速度第36节 要人第41节 孟小冬第250节 组建暹罗反独裁联军第129节 意大利人的建议第222节 统筹准备第374节 破交作战第242节 复仇的炮火出云舰第272节 征召飞行员第151节 汪精卫遇刺第68节 飞行队第236节 援助和暹罗第184节 为了战乱中的第161节 飞往柏林第343节 美国特遣队第335节 东南亚开始紧绷第351节 雷声大雨点小的反攻第34节 选定第318节 空运救巴丹第257节 徐州战幕拉开第205节 装甲汽车发威第160节 七七准备第213节 拼物资拼消耗第98节 得偿所愿第16节 范哈儿缺钱第286节 战线稳定第359节 对日决议第26节 抵沪第184节 为了战乱中的第254节 毛先生第25节 误会第34节 选定第163节 见元首了第270节 教科书般的袭击第八十三节第53节 接手军火生意第288节 视察第329节 仰光夺权第3节 决断第275节 徐州决战第282节 香月撤职第173节 援助要求第128节 顾问第216节 海军力量第321节 投降?做梦第74节 战事进展第225节 死守南京第362节 痛并快乐的进攻第12节 刘湘的要求第135节 大后方概念第341节 瓜达卡纳尔第274节 曲线支援第109节 范总指挥第179节 双十二事7941第八十三节第23节 检阅部队第42节 临时回川第159节 洛克希德马丁第274节 曲线支援第356节 美军的海岛争夺战第332节 磨皮第287节 调整第144节 面见老蒋第310节 Z的覆灭第317节 准备出国作战第225节 死守南京第243节 松井的暗棋第221节 全城大撤离第96节 联合调查第125节 老蒋的反应第363节 新时空印度的命运第361节 撇开苏联第32节 代理人第17节 要钱还是要房第65节 索要好处第107节 密会龙云第187节 第七军离第362节 痛并快乐的进攻第353节 范哈儿回国第280节 另一边第159节 洛克希德马丁第176节 论断第41节 孟小冬第244节 日军第一窝囊废师团第122节 严令第63节 检阅第9节 老夫老妻第168节 外交博弈第123节 红军突围第332节 磨皮第49节 提醒第230节 再次激战第316节 太平洋战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