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董卓的退让

对袁绍的出走,董卓着实惊慌了一阵子,他知道袁绍是人中之龙,在洛阳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论袁绍想做什么,董卓都不放在眼里,因为袁绍很难翻起什么风浪。

可袁绍离开洛阳之后,凭他的资历和威望,一旦聚众作乱,就会威胁到董卓的地位和统治。

шωш●ttKan●co

董卓想发出通告,全国通缉袁绍,这个时候周珌、伍琼站了出来,两人之前劝说董卓重用名士,以收人望,因效果显著,两人颇得董卓的信任,周珌被任命为督军校尉,伍琼为城门校尉。

这两人非常看好袁绍,把袁绍视作朝廷的栋梁、士人的灵魂、光复汉室的中流砥柱,两人共同上书劝谏:

“废立之事,非常人所为。袁绍不识大体,因惧怕董公而出走,然绝非有异志。今若悬赏缉拿,势必逼其铤而走险与朝廷对抗,袁氏四世三公,门吏遍布天下,若收豪杰聚众作乱,则山东非公所有,不如赦免,拜一郡守,袁绍必然会心怀感激,不敢生乱。”

山东指的是崤山以东的广大中原地区,和关东的意思差不多。

“山东”一词伴随着秦国崛起而出现。因为崤山是秦国和其他6国的天然屏障,秦国在崤山之西,其他6国因此被称为“山东六国”,即崤山之东的6个国家。

董卓也惧怕袁绍起兵跟他作对,便采纳了周珌和伍琼的建议,封袁绍为渤海太守,赐爵位邟乡侯!

袁绍出走渤海,绝非慌不择路的盲目选择,而是他的精心选择。

渤海位于华夏大地的东端,一者远离洛阳,可以脱离董卓的控制;二者渤海境内水源充足,土地肥沃,民户殷实,可以让袁绍迅速壮大自己的实力。还有最重要的一个目的,他要以渤海为跳板,日后谋夺冀州。

冀州依山傍海,三面被山海环抱,南面中原、东面是浩淼的大海,西面的太行山脉和北面的燕山山脉延绵千里。

不仅有险可依,境内还有海河、滦河等河流冲击形成的平原,灌溉便利,盛产小麦,冀州又与北方草原临近,可以提供优质战马。

还有一点自古以来燕赵多慷慨之士,冀州民风彪悍,兵员充足,这里曾是黄巾起义的大本营,尽管起义的火焰已被扑灭,然残剩的散兵游勇还在,只要加以引导,便能为袁绍所用,迅速拉起一支能征战沙场的队伍。

接到朝廷的任命,袁绍豪情激荡,嘴角露出了一丝得意的笑容。

第一回合较量为了争夺洛阳的控制权,袁绍输了,袁绍自认为自己谋划周祥,只是稍稍的欠缺了一点运气。

他挑拨何进和十常侍的关系,借十常侍之手除掉何进,这一步棋,到现在袁绍也引以为豪,如果不是杨凡带兵赶来,如果不是董卓不听劝阻赖在洛阳不走,现在站在洛阳发号施令的那个人,一定是他袁绍袁本初!

袁绍没有气馁,杨凡和董卓带给他耻辱的同时,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铁血的真理,任何东西都不如有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更为重要。

杨凡为何能耀武扬威,洛阳来去自如?

董卓为何能霸控京师,号令天下?

还不是因为他们手里握有军队吗?

枪杆子里出政权,古往中来,概莫能外。

任你权势再大,哪怕位列三公,位极人臣;任你名声再大,哪怕名满天下,海内仰望;在强大的军队面前,也不堪一击,不值一提。

而第二合较量,袁绍踌躇满志,信心十足,他要掌控军队,争夺力量的霸主地位。

凭他四世三公的威望,凭着原洛阳第一号人物的号召力,袁绍相信自己一定会成为关东群雄的领导者,董卓和杨凡一定会败在他的手中。

袁绍的出走,让董卓敏锐的意识到自己的政权还不稳固,急需花费精力做一番安抚。

对杨凡,董卓也采取了一再忍让的态度,经过一番和谈,杨凡跟董卓索要了五千匹上等的西凉战马,杨凡非常狡猾,仅仅答应潼关可以通行,但控制权杨凡绝不会让出来。

除了杨凡和袁绍让董卓寝食不安之外,还有两个人,董卓一直恨的咬牙切齿,恨不得除之后快。

这两人一个是盖勋,一个是皇甫嵩,两人现在一个在京兆郡,一个在右扶风。

盖勋官拜京兆尹,铁面无私,刚直不阿,对董卓进京后的表现非常不满,董卓废立少帝时,盖勋曾给董卓写了一封信,措辞极为强硬,把董卓狠狠的骂了一顿。

“昔日伊尹、霍光为社稷着想,废立天子,是不得已之举,然这样的丰功伟绩,犹是令人寒心,你董卓不过是一跳梁小丑,身无寸功,就敢妄行废立,实乃篡逆之举,你这样的人怎能得以善终?”

盖勋手握实权,不可小视,然皇甫嵩是汉末名将,就更加令人忌惮了。

说起来,董卓和皇甫嵩并没有私人恩怨,董卓之所以痛恨皇甫嵩,不过是小肚鸡肠的迁怒罢了。

董卓曾在皇甫嵩的帐下效力,董卓是一个争强好胜的人,多次想急于立功,经常被皇甫嵩训斥,每当因为排兵布阵两人意见不合的时候,事后证明错的那一个一定是董卓。

董卓一直想找机会收拾皇甫嵩,现在他权倾朝野,正是报仇出气的时候,董卓很想好好的羞辱皇甫嵩一顿。

董卓想把两人调入京城,解除两人的兵权,李儒劝道:“主公!此一时彼一时,现在杨凡屯兵河东,又占据了潼关,对我们是个极大的威胁,若把盖勋和皇甫嵩调入京师,只怕关中之地杨凡更加肆无忌惮。”

“那你的意思?”

李儒眯着眼睛,眼神闪闪发亮,“盖勋虽然对主公不满,皇甫嵩也耿直的要命,但两人对朝廷却忠心耿耿,无论任何时候这两人都不会向杨凡妥协,非但如此,两人还可以替我们牵制杨凡,必要时,可跟主公前后呼应,一起对付杨凡。”

董卓晃着肥大的脑袋想了半天,点了点头,“那好吧,真是太便宜盖勋和皇甫嵩了,你马上派人前往关中,让两人务必坚守城防,给我盯紧杨凡,随时做好准备,一旦朝廷出兵征剿杨凡,这两人必须我朝廷效力。”

李儒点点头,马上下去准备。

第7章 抵达广平第52章 刘备哭丧第18章 张角的计划第289章 袁绍出兵第213章 杨凡的礼物第170章 董卓的退让第53章 何去何从第150章 委屈的董卓第26章 整军训练第22章 赏罚分明第110章 一晃三年第23章 杨凡暴怒第4章 天赐良机第180章 杨凡出兵第99章 徐晃献计第47章 大战来临第180章 杨凡出兵第199章 告天下万民书第181章 西凉张绣第44章 亲传弟子第75章 黑山张燕第124章 谁忠谁奸第157章 奖励丰厚第198章 大失所望第180章 杨凡出兵第177章 勇夺潼关第31章 追上卢植第24章 何必当初第67章 打了胜仗第254章 改良造纸术第14章 抵达广宗第94章 一半的钱粮第248章 李蒙丧命第153章 进宫锄奸第291章 对话高顺第281章 收服黑山军第214章 方寸大乱第121章 洗髓丹第102章 说杀就杀第76章 商城开启第176章 董卓迁都第143章 交易顺利第125章 可笑的道义第196章 击杀皇甫嵩第113章 东莱太史慈第283章 二次讨董第185章 函谷关激战第177章 勇夺潼关第61章 侥幸突围第109章 激战白波谷第218章 战后抱怨第65章 杨凡究竟想干什么第128章 邀请黄忠第51章 重伤患者第143章 交易顺利第225章 追击董卓第232章 狼狈不堪无题第113章 东莱太史慈第70章 提前告诉大伙第23章 杨凡暴怒第125章 可笑的道义第161章 差点坏事第78章 见张燕第89章 拒之门外第5章 近距离射箭第213章 杨凡的礼物第133章 惨痛的教训第51章 重伤患者第171章 董卓恶行第270章 不抛弃不放弃第134章 鲍信出场第245章指责袁绍第24章 何必当初第83章 归顺朝廷第38章 优势明显第107章 说服徐晃无题第301章 冲进宛城第68章 无计可施第131章 抵达函谷关第112章 怒火千丈第237章 回到关中第120章 热闹的场面第193章 出其不意第176章 董卓迁都第251章 当面提亲第260章 巨型云梯第199章 告天下万民书第103章 裴潜归顺第81章 符水救人第262章 马奎发疯第57章 陷阱重重第291章 对话高顺第33章 稀里糊涂第16章 被打了第77章 下一步的计划第26章 整军训练第73章 惨烈的激战第294章 击杀韩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