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四章 法家永不为奴(2)

bookmark

道理是很简单的。

若非法家还在打着崛起的主意,他们怎么可能在摆出这样的阵仗?

错非法家还想取儒家而代之,重新执政,暴胜之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这可是一个刽子手!

双手沾满了鲜血,他的御史中丞的职位,就是靠杀人博来的!

死在他手下的官吏、豪强、盗匪、游侠的尸首铺起来,差不多可以从长安一路铺到居延。

仅仅是在十二年前,他持节南下,平定燕赵齐鲁之间的盗匪。

就砍了一万多个脑袋,其中包括了数百个千石官吏,十几个两千石。

地方几乎被他犁了一遍。

所过之处,鲜血汇聚成河,尸骨堆磊成山。

其凶名几乎直追王温舒、义纵,堪称当代酷吏之首。

江充什么的,其实都是捡了他玩剩下来的把戏。

就听着那三个老御史说道:“自元鼎六年,殿下降世,陛下就诏老臣等以授殿下法经……”

“老臣等受命于君,一直等到今日,终于盼来了殿下……”

“请殿下随老臣等入兰台,为殿下仔细讲解,汉律变迁及其社稷制度……”

刘进却是傻眼了。

他终于明白,他爹为什么十几年来,怎么都不肯来兰台。

就算有事,也是遣人过来。

原来根子在这里!

这三个老御史,在兰台恐怕不是等了十九年,而是足足等了三十年!

从他父亲被册立为储君开始,直至今日。

三位老御史,就像望夫石一样,等候在此。

刘进回头,看向张越,他现在不知道该怎么办。

只能求助于自己最信任的大臣和朋友。

暴胜之、张安世,以及三个老御史,也都将目光盯在张越身上。

张越深深的吸了一口气,他知道,这是一场对自己的考验。

张安世和暴胜之,都在等待他的回答。

是要做朋友?还是要当敌人?

这个事情几乎不需要太多的思考。

张越上前,走到刘进身边,在他耳畔低声道:“殿下,臣以为殿下不妨答应诸位老御史的要求……”

“一则,此陛下之命,老御史们期盼日久之事,殿下总不能辜负陛下和老御史们的一片苦心……”

“二则,律法制度,关乎国家大政,殿下倘若连律法变迁和社稷制度的演变都不知道,谈何开太平?”

“三则,臣听说古代的圣王治理天下,皆以霸王道佐之,殿下过去皆习王道,而少涉霸道,臣以为此非社稷之福……”

听着张越的话,刘进的眉头终于舒展开来。

但内心,还是有所纠结的。

原因很简单,当今之世,法家的名头实在是太臭了!

自汉以来,天下舆论就将秦代称为‘暴秦’。

而主政‘暴秦’实施‘暴政’的,都是法家的人物。

于是秦=暴秦=法家=暴政的公式成立了。

贾谊贾长沙在其著名的《过秦论》之中,直接对法家统治的秦朝下了一个结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而至于当代,宁成、义纵、咸宣、王温舒等法家酷吏,凶名赫赫的同时,也用事实向天下人证明了法家=暴政这个公式的准确性。

而自小就接受了儒家教育,深受‘仁义忠恕’影响的刘进,当然不可能对法家和法家思想有什么好感。

更别提认同了。

要不是张越相劝,加上三位老御史年纪这么大,还坚守在兰台,让他感动,恐怕他已拂袖而去。

心里纠结许久,刘进才终于说道:“诸位长者诚意相邀,又有钦命,孤自当从命!”

他能答应下来,张越的劝告,占了决定性的因素。

在刘进看来,现在谁都可能骗他,独独张越不会。

正是这种信任,让曾经对法家思想视为洪水猛兽的刘进愿意尝试接触一下。

三位老御史听了,高兴的跟小孩子般手舞足蹈起来,纷纷拜道:“请殿下入兰台,容臣等准备一二,再为殿下讲解……”

但眼泪却是忍不住的流了下来。

天可见怜!

在有生之年,能够完成这个使命。

于他们来说,他们的人生就已经没有遗憾了。

因为,火种终于传了下来。

只要星星之火存在,总有一天可以燎原!

然后,他们就簇拥着刘进,朝着兰台殿内的某处而去。

张安世与暴胜之则相互对视了一眼,两人都是长出了一口气。

兰台存在的使命,不仅仅是为天家整理图册、文档,提供参考建议。

更具有传承的使命。

可惜,当朝太子成年后,思想就偏向了谷梁,尤其是最近十几年中,更是彻底滑落到了谷梁的立场上。

朝野中外,不知道多少人忧心忡忡。

一个偏信谷梁的储君?

别说军方的鹰派人物了,就连兰台的御史和尚书们,也是充满了绝望和愤懑。

谷梁的学者,谁不知道,平时袖手读经义,那是一等一的好手。

但临危报国效忠君父的本事,恐怕就只剩下殉节了。

而今日长孙来到兰台,这让暴胜之和张安世,终于看到了希望。

储君或许已然无药可救。

但长孙若能回头,国家社稷不至于毫无希望。

张安世深深的看了眼张越,他很清楚,方才长孙在犹豫,正是这个年轻人在长孙耳畔的劝谏,方才让长孙答应下来。

这太了不得了!

这个张侍中在长孙面前几乎就是晁错之于先帝,汲淮阳之于当今一般的地位啊!

暴胜之更是向前一步,对张越拜道:“张侍中今日之助,胜之谨代表御史台上下谢之!”

在暴胜之看来,这个恩情简直太大了!

法家能够存续到今天,并且依然在朝堂占有重要位置,掌握强大的权柄,关键就在于能得到皇帝的信任和认可。

失去这个根基,法家就如无根之萍,转瞬就将风吹雨打去。

张越连忙回礼拜道:“中丞太言重了,为国家社稷做事,这是毅的本份!”

在内心之中,张越甚至很感激暴胜之能带那三个老御史出来,做这样的一个事情。

因为……

借助此事,张越可以让朝野上下都接受到一个讯息——长孙与太子是不同的。

长孙愿意接纳包括法家在内的其他势力或者思想。

这很重要!

特别是在拉拢和团结朝野力量上,尤为关键。

第三百四十八节 羌人问题(1)第四百七十七节 震撼(2)第三百五十四节 巫蛊之祸?(1)第六百八十二节 折服(1)第八百零七节 五星红旗,我为你骄傲第八百五十六节 糜烂的雁门(2)第三百三十节 甲亭的变化第三百七十七节 洗脑技术哪家强?(1)第六百四十八节 敲打(1)第八百五十节 呦呦鹿鸣(1)第两百一十六节 阳石公主第五百五十节 宫廷秘闻第五百九十九节 砍瓜切菜(4)第四百九十六节 奇迹(2)第两百四十节 刺张(1)第八百五十九节 有良心的历史发明家(1)第六百四十八节 敲打(1)第六百零三节 门阀之恶胜于桀纣(补更1/3)第五百四十三节 对手(1)第五百七十六节 新的培育方法第八百四十节 公羊未来(1)第四百五十一节 悲剧的李禹(2)第四百四十七节 霍光之约第三百六十四节 一张白纸出南陵(1)第一百九十九章 准许第四百二十三节 再获名臣第四百九十二节 听诊器第两百九十四节 面圣(1)第八百一十七节 技术人生(1)第一百六十六章 觉悟第五百六十六节 王莽的心机第两百五十八节 天子来了(1)第一百六十九章 数字与符号第五百七十九节 来自海洋的珍馐第八百二十三节 尴尬的韩说第八百六十一节 恐怖如斯张蚩尤(2)【求订阅】第七百一十九节 诸子齐聚(4)第两百零三章 帝王心术(2)第七百五十一节 超级豪车第九十四章 辅佐皇长孙第六百一十四节 中央集权第四百二十三节 再获名臣第八百七十八节 风起云涌第两百五十二节 乌合之众【萌主加更1/3】第二十三章 余波 (1)第三百七十节 重赏第两百七十八节 李广利眼中的张越(2)第两百三十一节 公务员考试(2)第六百二十一节 军事大家张子重第两百五十九节 天子来了(2)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六十二章 灾难第六百四十九节 敲打(2)第九十二章 建立班底(1)第两百八十五节 深水(1)第一百三十五章 战将赵破奴!第一百六十一章 恩怨分明第三百三十三节 有其师必有其徒(1)第四百三十四节 竞赛第四百九十七节 汉家野望第七百三十节 义无反顾的长孙第八十三章 面圣(4)第四百六十节 任务 【当爹了~】第八百七十六节 镇压(2)第五百一十九节 父子(1)第五百零五节 烽火逐塞(1)第五百节 张子重老师第五百四十节 互相试探(1)第七百三十四节 传奇第四十四章 教育 (2)第三百九十三节 胡建的疑虑(1)第八百六十七节 强势(4)第一百五十九章 回家(2)第九十七章 北军第一百二十一章 太子召见第两百九十三节 狐鹿姑与范明友第七百六十一节 稳打稳扎第五百三十六节 只想当大佬第八十二章 面圣(3)第一百五十四章 鼓舞第两百七十六节 长孙的决定第两百七十八节 李广利眼中的张越(2)第一百二十七章 证伪(1)第八百五十一节 呦呦鹿鸣(2)第七百四十节 银河帝国第四百二十二节 大戎未至预先御之第三十章 秀才(1)第八百六十七节 强势(4)第八百八十六节 你居然用前朝的剑来斩本朝的官?第四百三十三节 后手第六百零五节 不幸与幸运第六百零一节 惶恐的官僚第一百四十六章 异端邪说(1)第一百七十八章 调研(1)第一百二十七章 证伪(1)第一千三百一十九节 使团(2)第六百二十四节 匈奴的决断(1)第四百七十七节 震撼(2)第一百四十八章 国家利益第七百零三节 帝国蓝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