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

只能说豆卢革、韦说两个人命不好,招惹了萧希甫。你们的那点子破事儿是这条疯狗咬出来的,可不关我们百官的事儿。

我们啥都没说,也没有触碰潜规则,要怪只能怪你们两个人火气不好,只能认栽呗。

既然这样,那就别愣着了,墙倒众人推,一起加把劲儿过去踹一脚呗。

然后百官一起上,七嘴八舌有的没的全都给抖出来了。

什么不忠前朝,专事阿谀奉承啦,抢夺民田指使杀人啦,霸占水井,偷邻居家的东西啦全都出来了。

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有真有假,无从分辨,但是也用不着去分辨,因为这些事情共同说明着一个问题——豆卢革和韦说犯了众怒。

一个人说你们不好那不能说明什么;朝中百官都说你俩是祸害,这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既然大家都不待见你们,那你们还是乖乖走人吧。

于是乎豆卢革被贬为辰州刺史,韦说被贬为溆州刺史,连降无数级,这俩人算是倒了大霉了。

这还没完,没多久豆卢革再贬为费州司户,韦说贬为夷州司户。紧接着豆卢革流放陵州,韦说流放合州。

后来又因为南平高季兴的那点子破事儿(后面会讲),朝中大臣又借机进言,说都是这两个人出的馊主意,把高季兴养虎为患,建议治两个人的罪。

当时李嗣源刚好也需要两只替罪羊,就顺水推舟把豆卢革跟韦说两个给处死了。

两个宰相就这样被一套组合拳给捶得稀烂。

而事件的罪魁祸首萧希甫却受到了重赏,被赐予金帛不说,还被提拔为散骑常侍,成为皇帝的顾问团成员,真是风光无限。

所以说啊,在李嗣源跟前干活,需要胆大心细,做事儿要做到点子上。

现在豆卢革和韦说被解决掉了,宰相的位子也就有了空缺,需要选新人来上任呐。

李嗣源作为皇帝,这种事儿他不用太操心,有下面一帮子人帮他张罗。

张罗这件事儿的主力就是安重诲、任圜和孔循。

安重诲是李嗣源的宠臣,这不用多做解释;任圜是是现任宰相,还判着三司的事儿,这也不用说。

需要重点说一说的就是这个孔循。

孔循之前到前台来露过脸儿,在李存勖时代做过租庸使孔谦的副手。

这个人也没啥才能,按说虽然在朝中任职,但推荐宰相这种技术活儿他是掺和不上的。

之所以现在掺和上了,是因为他和安重诲的关系很好。

两个人的关系好也是有原因的,一来认识的时间比较长了(朱温时代就认识);二来是安重诲没文化,他要找个有文化的人来给自己私下做参谋,重诲同学认为孔循熟悉朝中的典章制度,是个做参谋的好材料,所以凡是都喜欢听从他的意见。

孔循这家伙丝毫没有做参谋的觉悟,说话做事十分强势,很多事情都直接拍板。

安重诲还就吃这一套,认为越有本事的人才会越强势,对方喜欢拍板就让他拍去,反正到皇帝面前汇报工作还是自己去。

他不知道的是,世上强势的人很多都是半瓶子醋瞎晃荡,真正有本事的人脾气都不会太大。

现在开始推荐宰相了,安重诲就带着孔循来了。

李嗣源就问呐,谁可以做宰相?

孔循地域观念很重,不喜欢用河北人,所以就推荐郑珏,郑珏被否了以后就又推荐崔协。

对于这种事情,安重诲不吭声,因为孔循的意见就代表他本人的意见。

任圜看不下去了,你推荐郑珏我还能忍,崔协实在是忍不了。

崔协出身士族,乃是清河崔氏的后代。但这家伙是个膏粱子弟,文化水平那叫一个低,平日里连奏章都写不顺溜,经常出错,你让这种人来做宰相,还不如换头猪!

任圜当仁不让,推荐自己的人选——李琪。

李琪这个人文才、治政都是一流,既能做实事保住里子,又能文彩华章顾全面子,由他来做宰相那真是实至名归。

所以说任圜的推荐还是蛮中肯的。

但这里面有个问题,李琪和郑珏的关系十分恶劣,而郑珏的提名就是被任圜否掉的。

这说明了一个问题,郑珏、崔协和孔循、安重诲是一伙的,这是个利益共同体。

我孔循提一个郑珏你任圜给否了,再提一个崔协你又要否掉,干啥呢,真拿自己当根葱啦?

对于孔循来说,接下来的斗争那就不是为国为朝廷了,完全就是一个面子之争、利益之争。

既然要斗争,那就要选一把趁手的兵器,安重诲这家伙就不错,智商不高,又好忽悠,完全可以拿来当枪使。

孔循就对安重诲说啦:

“李琪这个人呐,确实有文才,但是他不廉洁。选宰相要选那些端重有气度的人,这样才能做朝廷百官的典范嘛!”

说得冠冕堂皇,其实就一句话:选宰相不求有才,最好是选那种憨傻反应迟钝的人,崔协就不错!

所以说在下一次推选宰相人选的时候,李嗣源又问谁可以做宰相。

这一次安重诲终于说话了:“我认为崔协可以!”

任圜瞬间就怒了,直接把枪口对准安重诲:

“安重诲不熟悉朝中情况,他这是已经被人收买了。崔协虽然士族出身,但字儿都没认全呢,怎么能做宰相呢?让这样的半文盲上位,就不怕天下人取笑吗!”

安重诲不吭声,但一张老脸已经十分难看了。

李嗣源是个明白人,直接说既然你们的意见不统一,这事儿就以后再议吧。

又是一个不欢而散。

孔循对这次会议十分不满,退堂的时候连给皇帝行礼的耐性都没有,直接甩袖子走人。

边走还边放话出来:“天下大事一也是任圜,二也是任圜,他任圜是个什么人呐!我老孔还就把话放这儿了,那崔协如果暴病死了也就算了,只要他不死,我一定把他扶到宰相的位子上去!”

狂啊,真是狂的没边儿了!

然而这还没完,孔循放了狠话之后直接回到家里不出来了。

这倒不是他害怕了,相反,这家伙正在赌气,一连称病好几天都不上朝。

不得不说李嗣源这位君主脾气是真的好,对于这样的一个刺儿头,竟然还委托安重诲到他府里去说好话。

皇帝都派人来劝了,那就不好不给面子了,孔循这才开始正常上朝。

所以说这是一个撒泼打滚的泼皮无赖,对付这样的人,不能用常规手段。

可惜啊,任圜是个直人,连拐弯儿都不怎么会,更别提使用一些歪门邪道的手段了。后面的斗争中,他注定要吃亏。

现在宰相的人选已经议了两次了,不能老悬着啊,有些工作需要私下里来做。

安重诲找到了任圜,说了这么一句话:

“朝廷现在正缺人,我们把崔协暂时列为备选人员可以吗?”

说是备选,其实就是一个台阶,最后肯定还是要任命对方为宰相。

这样的事儿任圜怎么会看不透?

他直截了当地对安重诲说:“您舍弃李琪而任用崔协,就好比抛弃了苏合香丸而去拣粪球儿,不能这样做啊!”

比喻很形象,也很恰当。

安重诲听了以后不能不思量思量。

但是他和孔循在一起的时间太长了,那孔泼皮每天在安重诲面前嚼舌头根子,说李琪怎么怎么差劲,崔协怎么怎么好,硬是把智商本来就不高的安重诲给忽悠迷糊了,打定心思站在了崔协这一边。

随后崔协正式被任命为宰相。

这次被任命为宰相的有两个人,另一个就是端明殿学士冯道。

当然,后面的这个任命是李嗣源的意思,冯道是他看好的人。

就这样,一波三折的宰相之争落下了帷幕。

任圜惨败,安重诲和孔循彻底走到了一起。

然而这只是一个开始,随后的斗争将更加白热化。

如果说宰相之争是任圜与孔循的对手戏,他并没有和安重诲正面冲突的话,接下来的这件事,双方就开始进行白刃战了。

任圜是个刚正不阿的人,很能做事,但不会做人,凡事敢作敢为雷厉风行,得罪了不少人。

得罪的人多了,也就失掉了根基。根基都没了,与安重诲对打也就没有啥赢面了。

而安重诲是个什么人呐,这可不是个善男信女,作为皇帝李嗣源首下一等一的红人,嚣张跋扈是他的代名词。

有一次安重诲安大人出行,车队浩浩荡荡充塞了京城道路,殿直(官名)马延因为有急事,一不小心冲撞了他的前导队伍。

这是个小事儿,你的出行队伍这么长,人家只是把前面的仪仗冲撞了一下,也不碍事,你就当没看到呗,更何况对方还有官职在身,犯不着较真。

安重诲不,立刻让人将马延斩杀于马下。

我的乖乖,历朝历代杀人都是天大的事儿,但凡死刑犯还要皇帝本人复核好几遍呢,画了圈圈之后才能选择在秋后行刑。

你可倒好,光天化日之下在大街上就把人给杀了,杀的还是个官,你哪里来的胆子?

而且这个被杀的官还不是一般的官,殿直,这可是皇帝的侍从官。

你把皇帝的侍从官给杀了,想造反不成!

这个大帽子扣下来,一般人早就死翘翘了。

安重诲不是一般人呐,这家伙杀了人之后还恶人先告状,向皇帝李嗣源汇报说:

“你身边的那个马延呐,他凌突重臣,真是没规矩啊。您要戒谕天下,不能再让类似的事情发生呀!”

我勒个去,见过胆子大的,没见过这么大的。

你杀了皇帝的人,还要皇帝昭告天下来给你道歉,怎么想的来?脑子进水了不成?

安重诲脑子虽然不怎么好使,但也还没到进水的程度。

这家伙跟李嗣源关系非常好,也深知自己这位主子的脾气,他知道,自己提的这个要求对方是会满足的。

果不其然,李嗣源本着对安重诲无条件的信任,还真就没去查明真相,直接就此事戒谕中外,给了安重诲无上荣光。

牛啊!和皇帝的关系铁到了这种程度,真是不服不行。

就是这样的一个红人,任圜竟然敢跟他放对,能落着好吗?

我们说了,任圜是个直人,他不管你是红人还是黑人,只要是事情做的不对,他照样吼你的人。

事儿,马上就来了。

第一百零九章 新的造反天团第一百零四章 朱温的独角戏第一百一十章 变天第三十三章 战神李存孝(二)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殇:兴教门之乱第一百二十七章 锁城术第一百六十三章 张承业与李存勖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战前夜第三章 北伐第四十六章 杨行密的安排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胜渡第一百一十六章 立储风波第五十五章 凤翔之围第八十二章 潞州大战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战前夜第一百六十六章 杨刘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二百零九章 赶尽杀绝第八章 黑鸦军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一百六十一章 精明的符习第十五章 决战汴州第一百七十章 灭梁(二)第八十六章 王重师的悲哀第二百零三章 烽烟四起第一百二十六章 使诈的周德威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围第五十七章 奇人王茂章第六十一章 杭州之围第一百六十二章 不一样的太监——张承业第一百六十四章 多事之秋第三十五章 痞子王建(二)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五十章 王建与李茂贞第二章 反了?反了!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过家家第一百零六章 没落的朱温第二百零三章 烽烟四起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气第一百章 柏乡之战(二)第一百八十章 罗贯第一百八十章 罗贯第一百零三章 杨守光登基第一百一十四章 王建的江湖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来脚往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一百八十九章 我要投降第三十七章 英雄气短李存孝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七十章 奇葩父子第五十二章 小弟不好当第七十二章 淮南之变(二)第十六章 死了一个秦宗权第二百一十六章 阿保机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从周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罗绍威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八十四章 名将李存审第一百三十八章 卢文进第二十五章 王氏三龙(二)第一百五十章 严可求的算计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十六章 死了一个秦宗权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四十三章 乱战魏博第一百五十九章 晋将之冢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二十一章 (又)有人称帝了第三十七章 英雄气短李存孝第一百八十一章 千年老二孔谦第三十七章 英雄气短李存孝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团乱麻第二百一十九章 宰相之争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七十四章 伶官第八十六章 王重师的悲哀第四十四章 闹独立的刘仁恭第四十三章 乱战魏博第五十四章 猛人氏叔琮第五十六章 东征西讨第一百九十九章 魏州之乱第八十四章 李存勖的改革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殇:兴教门之乱第一章 愤青是怎样炼成的第一百九十四章 百姓第八十九章 王彦章出场第九十七章 钱镠的那些事儿第一百零四章 朱温的独角戏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结局(一)第二十三章 海龙王第一百九十三章 内斗第十六章 死了一个秦宗权第一百一十五章 唐道袭的威力第六十章 杨行密手下的悍将们第一百七十二章 诸侯的应对第十四章 朱温的崛起第六十六章 大话士族